上遊深閱讀丨重慶妹兒史小諾「遇見大咖」 40而立,也不晚

2020-12-14 上遊新聞

現場讀者。

此刻,坐在重慶晨報記者面前的史小諾有著兩重身份:其一是大家今天依然能每周在央視財經頻道見到的新聞主播、節目主持人,清爽短髮、行事幹練;其二則是大家看不到的紀實財經人物紀錄片《遇見大咖》的製片人,奔忙在鋪天蓋地的背景資料和接洽廣告贊助、聯絡大咖之間。

有趣的是她自己的解讀:前者之於自己更像「花瓶」,「那是別人想要的樣子」,後面這個才是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言語間,重慶妹子的果敢、不管不顧的衝勁溢於言表。

已經46歲的史小諾現在的生活是這樣的——忙著出書,忙著和更多的孩子交流,忙著為新一季的《遇見大咖》聯繫「大咖」、拉廣告,忙著做跨界的夢……4月29日,她帶著新書《40而立,也不晚》回到家鄉重慶籤售,也更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初心和出發原點。

念舊

去北京多年

定期回重慶做頭髮

沒有助理,甚至新書出版社也沒有隨行工作人員,史小諾就這樣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回來了。因為工作實在太忙,她無奈選了4月28日一早的班機,一下飛機又馬不停蹄地隻身趕往萬州。一切辛苦在她看來都值得:「我想回母校萬州三中去看看,儘量多跟孩子們交流。」

「畢竟我小時候是在那裡長大的。」史小諾說,對比自己後來考上北京廣播學院,畢業後入職四川電視臺,「我在萬州的中學時代可以說還是很閉塞的,沒有那麼豐富的信息。所以,之後我一直覺得孩子如果在中學時代能儘可能地和外面交流,是很幸福的事。」

臨行前,還有孩子在微博上給她留言:我們每個班只有前五名的同學才能去現場聽你的分享。「我就鼓勵他們,你們要更加努力啊!」史小諾說,這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回母校和學弟學妹聊聊的決心。「我知道,我的經驗分享、我的一句話也許能影響他們某個人一點點,這就很有意義了。」

29日下午,在萬象城西西弗書店面對重慶主城的讀者和粉絲時,史小諾換上了一件藍白相間細條紋的襯衫,搭配白色休閒褲,帶微卷波浪的短髮和螢屏上一樣幹練、清爽。

「這個髮型是我在重慶做的!去北京那麼多年,我都還是堅持每三五個月就回來找那個師傅做。」

她說,那其實就是一間很普通的小髮型屋,師傅多年不變不說,「他不把我當名人,我也相信他的手藝。」

衝動

《遇見大咖》

就是一拍腦門的想法

王石、李彥宏、馬雲、柳傳志、王健林、潘石屹、劉強東……國內商界你能想像到的大腕幾乎都坐到過史小諾的鏡頭裡,這就是最早捧紅了劉強東「不知妻美」的《遇見大咖》。

在這檔紀實性很強的節目裡,史小諾認為自己有兩重身份:一方面,她面對大咖們不斷發問,另一方面則是她自己更看重、耗費更多精力和心血的角色——製片人。

「真的就是我一拍腦門的想法。」說起自己一手促成的《遇見大咖》,史小諾毫不諱言,創辦《遇見大咖》可以說是自己人生中的二次創業,但也真沒預料到有這麼難。

「最初我的想法(現在來看)很天真的。就是跟拍企業家的日常嘛……」

開始之後,她蒙了。「先說內容,我們設定是人物紀錄片。這就決定了沒有故事情節,我們只能根據現場的觀察來結構片子,但懂這個的編導就非常難找。」史小諾說,紀錄片領域的業內行規是,做類似的人物紀錄片起碼要有4年的基本訓練,才能出這麼一個編導。

還有一個問題,無論是王石,還是潘石屹、劉強東,「他們的日常其實對節目而言,都是散的,但節目需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勾著觀眾往下看。」史小諾仔細盤算了一下,《遇見大咖》從自己有想法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六年,「我們已經換了三撥人。」

火花

40歲辦新節目

成為想要成為的自己

豪情萬丈、火花四濺!形容起2012年自己最初構想《遇見大咖》時的場景,史小諾止不住地大笑,和普通重慶鄰家妹子別無二致。

「應該是2012年三四月份吧,一次和中國寬帶資本基金董事長田溯寧聊天,我就把我之前想的『搞個新節目』的想法一股腦兒說給了他。他後面說了一句話,我記到今天:小諾,你40(歲)了,千萬不要放過你思想中產生的任何一個小火花。」

史小諾說,這句話讓自己變得勇敢。「其實我當時什麼構思、團隊都沒有。現在想起來也挺好的,如果知道了後來的那些難,我就真不敢做了。」

讓史小諾很感嘆的一點是,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轉折,朝著央視金牌製作人王利芬投奔而去,毅然「北漂」時是30歲。十年後,自己40歲時迎來了第二次重大轉折:二次創業、自辦新節目。

「感受太不同了!進央視是欣喜,這麼好的一線平臺伸出橄欖枝要你過來,被肯定,的確幸福。」但之後……史小諾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最後就有點『花瓶』了。」

她坦承,「那個樣子是他們想要的樣子,主動權是別人掌握。」但創辦《遇見大咖》,讓自己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這個什麼都是我操辦,這是我想要自己成為的樣子!」

總管

從拉廣告到拍攝

啥子事情都得管

對影視業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所謂製片人其實更等同於「大總管」。說起「大總管」要幹的事,史小諾一邊笑一邊連連搖頭說:「從找大咖,到拉廣告,我都管。」

大咖難找,節目第一季時是這樣,現在依然如此。史小諾說,即便是去年初劉強東自曝臉盲那期讓節目紅到發紫,但到了8月底新一季人物依然一個都還沒確定。「那段時間我就是瘋了一樣去找人。」

「廣告我也拉。之前有兩家主要贊助商在新一季開始前突然都撤了,我也蒙了。」史小諾說這話時帶著苦笑,「我又開始見誰都說,我們加個微信吧,我覺得都是潛在客戶。」

還有一個挑戰,是史小諾做新聞主播時,從來沒想到過的:「面對這些大佬們,攝像機鏡頭什麼打開都是講究」。

「像我們跟拍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去湖南扶貧,儘管他和我們已經很熟悉了,但他從私人飛機上下來的時候,到底是走下扶梯後我就直接開機拍,還是跟他溝通了之後再拍,都很關鍵。」史小諾說,什麼時候鏡頭介入、什麼時候不能拍,錯過了(鏡頭)和惹怒了(記錄對象)都很糟糕。「我們必須有預想、假設。」

落淚

一次被氣哭

一次是被感動

當然,被史小諾「遇見」的商界大佬們的脾性也千差萬別。

溫和、體貼派的,史小諾印象中,蔚來汽車的董事長李斌算一個。「我們第一次採訪他是在襄陽,他在高鐵上坐二等座,也沒助理,旁邊有人吃方便麵他也不介意。其實他已經有兩家公司上市了。」史小諾笑著說,「用我們重慶話來說,他真的就是那種很乖的類型。我坐他對面,他看西裝領子沒翻好,會提醒;到了飯點,我們攝製團隊吃飯問題,他也會過問。」

史小諾印象中,節目做到現在,自己落淚過兩次,並且還真有一次是被氣哭的。

「我當然不怕說(笑),(氣哭我的)就是周鴻禕嘛。」史小諾說,當時拍攝是在早上,周鴻禕好像有點沒睡醒,「也的確是我想刺激他一下。我就直接提到,有時候我們明明想上百度,可瀏覽器打開就是360,怎麼也卸載不掉,這是怎麼回事?他一下就怒了,說『我不錄了!』」

尷尬,繼而淚水奪眶而出。不過,史小諾現在也釋懷了,「我也知道當時(被氣哭了)不夠職業。」

還有一次落淚,史小諾記得是在董明珠面前。「和她就是氣場很合的感覺。我已經記不得她說過些什麼了,就是很感動。」

史小諾把對談過的大咖分為三級:哥們、近一點的朋友,很尊敬的人。

媽媽

不斷地學習

就是對女兒最好的教育

一個多月前,在國外留學的女兒回家時,史小諾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女兒的照片,配的文字是「請問你可否再長點肉啊」。顯然,這個要求更多是玩笑性質。女兒從小到大,史小諾也真沒提過什麼要求。

「我對她就是散養,中學前,我都不接她上下學,也不怎麼見老師。」史小諾說,作為媽媽,她其實是有點慚愧的。

她甚至用「失職」來形容自己做媽媽的表現。「剛好我三十歲到四十歲期間失眠很嚴重。所以,女兒回到家我基本都在睡覺。」但近些年,女兒大了,自己開始二次創業做了《遇見大咖》,母女倆見面機會看起來更少了,情形反倒有了變化。

「我做《遇見大咖》之後,發現和她交流質量特別高。每次見面,她都覺得媽媽在飛速成長。人家的媽媽40多歲可能都在等退休了,我還在不斷學習。」在史小諾看來,這其實是一種對女兒更好的教育。

史小諾說,這種不斷進步和「對談大咖」有關。「這個能學到的東西太多了。」史小諾說,自己問過王健林,他也說自己的知識中其實95%都是靠和其他人聊天獲得的。

記者隨即問她,考慮過退休、或徹底退到幕後麼?她稍稍頓了一下,側頭思考,「我現在想的是再做十年,等到我56歲,再來考慮(退休)。但如果我剛才說的跨界轉型成功的話,應該還可以再做下去。」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攝影 高科

相關焦點

  • 史小諾現任老公是誰?被曝是重慶市長?
    閱讀本文前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關注財經的網友想必對史小諾十分熟悉,史小諾出生於1972年4月13日。身為一個重慶妹子史小諾,在1995年的時候,在四川電視臺任職。
  • 史小諾:睡眠不好的人做不了大咖企業家
    為了製作節目,史小諾開始嘗試自己撰寫採訪提綱,做準備的功課,改變以往習慣的採訪模式,這一切可以說從0開始走到了1。如今,《遇見大咖》已播出三季,第四季節目也在製作當中。史小諾期望能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和記錄去探究企業家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又何以成為了如今的「大咖」。
  • 劉強東、張朝陽等加盟《遇見大咖》分享家庭觀
    會上,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齊竹泉從四個方面概括了財經頻道的底氣和自信:「專業強、形態多、影響大、服務好」。並表示,央視財經頻道擁有完整而全面的節目布局,匯聚不同類型的節目,能夠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可以為廣告投放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大的空間。央視財經頻道將堅持與合作客戶價值共享、共同發展,進一步對傳統欄目進行改版升級,不斷推出創新節目,為成就企業價值搭建更多傳播平臺和載體。
  • 上遊深閱讀丨重慶餐飲行業繁榮發展40年:從買肉憑票到火鍋江湖菜...
    11-21 06:48:35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19歲入行,歷經40多年不懈努力,朱國榮完成了從一名普通墩子工到烹飪大師的升華,也見證和參與了改革開放以來,重慶40年餐飲潮流的巨大變化,目睹了重慶人的餐桌從簡陋到豐盛。
  • 主持人史小諾的簡介
    感謝大家的閱讀!
  • 《遇見大咖》王小川:感謝曾經那個特別努力的自己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作為技術出身的企業家,王小川少年時憑藉國際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金牌保送清華大學,加入搜狐,執掌搜狗,看似一路坦途的背後,也有不那麼光鮮的努力、糾結。近日,搜狗CEO王小川做客《遇見大咖》節目,在與主持人史小諾的對談中,展現出了一個更加真實、生動的王小川。
  • 上遊深閱讀丨圓寮國人的「火車夢」 重慶築路人奮戰在異國
    寮國屬熱帶雨林氣候,一年就兩個天氣,下雨或者不下雨。潑水節之後,從5月到10月,整整半年都是雨季,洪水、滑坡、崩塌隨時隨地可能發生。因此即使趕上潑水節,工地也不敢停歇。40歲的李朝輝,是班那漢湄公河特大橋工區負責人。他說,「現在就是在和洪水賽跑,必須把39號、40號主墩搶出水面。從進度來看,可以安全渡洪。」另一座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橋,施工也是馬不停蹄。
  • 上遊深閱讀丨那些年,我們穿過的校服
    上遊新聞記者 高科 攝△重慶工商大學服裝系袁老師回憶校服樣式的變化發展。△羅寒曦穿上了兩江南開中學夏季校服。△1978年出生的陳敖展示他在巴蜀幼兒園(圖右)及中一路小學(圖左)時的照片。△羅寒曦還留存著人民小學的校服。
  • 上遊深閱讀丨從梭槽、旱廁到標準化……重慶「廁所革命」的過去...
    B篇 重慶公廁結構的變化史 大開間大進深 通風更好重慶中渝市政環衛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部長陳鴻從大學畢業後,他筆下的圖紙、手稿,幾乎全部是廁所。2003年至今,他參與設計的公廁至少有40座。現在新建的公廁,要求框架結構,好處是內部布置更靈活,可以大開間大進深,通風更好。「新建廁所要求3.7米—4米,大空高,即使有異味也會飄到上空。」在2013年之前,重慶大部分公廁每個蹲位的空間也並未達到國家標準,通常進深只有1—1.1米,寬度0.85—1米。
  • 這位重慶妹兒舞功了得 TFBOYS向她學了兩年街舞(組圖)
    (原標題:這位重慶妹兒舞功了得 TFBOYS向她學了兩年街舞(組圖))
  • 上遊•夜雨丨劉邦祥:民以食為天(組詩)
    {"title":"上遊•夜雨丨劉邦祥:民以食為天(組詩)", "url":"https://www.cqcb.com/yuedu/wenhui/2021-01-09/3551036.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uedu/wenhui
  • 遇見大咖|總建築師揭秘 470米超高層為何「很重慶」
    大咖簡介:任力之,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建築師。重慶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A-ONE總建築設計師。代表作品:上海中心、非盟會議中心、2015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東吳文化中心等。
  • 好看又耐看的重慶新電影《橙妹的時代》即將上映
    近日,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獲悉,今年初在奉節拍攝完成的扶貧題材影片《橙妹的時代》即將登上大銀幕與全國觀眾見面,據提前觀看了本片的業內人士透露,這部以奉節臍橙為創作元素的電影,好看又耐看,為重慶本土電影的創作生產,在藝術上進行了可貴的探索。
  • 《遇見大咖》 20160318
    《遇見大咖》 20160318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中國的商業大咖裡,劉永好是農村色彩比較濃的一個,每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以後他都四處受到邀請,解讀文件精神。
  • 來重慶美術館看「遇見·花開」大幼兒童藝術展,走進孩子們的「玩美...
    6月10日,《遇見·花開——重慶市合川區大南街幼兒園兒童藝術展》在重慶美術館開展,來自合川大南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創作出了200多件作品,帶給了觀眾一個斑斕的「玩美」世界。早在2008年,合川區就被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為「全國兒童畫之鄉」,是當時全國第二個獲此命名的區縣。
  • 重慶清涼耍水好去處!捉螃蟹、撈魚蝦、挖沙……-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
    周末了在炎熱的重慶避暑玩水是在最佳的打開方式GO妹為你們整理了一份重慶夏日耍水指南還可遛娃、露營、燒烤安逸得板走,和GO妹一起耍水!大渡口小南海推薦理由:水清、沙軟、燒烤大渡口小南海江邊的水和沙一點都不輸江北嘴渝爾代夫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冷冷冷,用古詩詞怎麼說?
    「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不存在的,江南已經陰雨了十多天,在溼冷的「魔法攻擊」下,每個人都在大呼「冷冷冷」,哪能感受到一丁點兒的「春華」?今天,不如來個「以毒攻毒」,多讀幾句寒冷的詩,說不定,讀著讀著就不冷了呢。  1  從最熟的開始,你最先想到的或許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一個場景,當然不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般溫柔而浪漫的句子,自然跟「冷」不沾邊。
  • 逃離40℃!重慶這幾個避暑寶地要讓你涼涼-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一定要人多上去才好玩哦,女娃兒一定要找個會拍照的朋友去。適️一家人、朋友多的去。一個人就不用去了。山上晚上挺冷的,記得帶一件外套️不想睡房車還可以睡酒店,也可以露營,自帶帳篷需要給30的場地費,用他們的帳篷99-199一晚。
  • 遇見大咖|「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來渝談設計:生活美學不僅是...
    大咖檔案:柳冠中,生於1943年。2018年入選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燈具的主要設計者,1984年,留學回國籌建了國內第一個工業設計系,被譽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入選「世界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評出的「世界設計名人」。
  • 上遊時尚|成渝對話,共討重慶城市更新新發展|「重慶創」7月主題沙龍
    7月10日,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重慶創」高端論壇本月主題——「城市更新•文創賦能」 邀約成、渝兩地大咖共聚一堂解讀舊城改造經典案例,探討城市形象提升、和城市可持續發展運營模式,助力重慶城市發展。與行業大咖面對面、享受思維碰撞為城市更新潛藏合作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