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太湖西南岸的江南小鎮南潯,是晚清時期中國最富有的一個小鎮。鎮上到現在為止也不過四萬人,那時恐怕只有幾千人。可是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是當年這個僅靠植桑養蠶的江南小鎮,居然在數十年間,一下子誕生了四頭「大象」、八頭「牛」和七十二條「小黃狗」!那麼這又是什麼意思?代表著什麼樣的含義呢?原來啊,所謂「大象」,是指擁有一千萬兩銀的超級富翁;「牛」,是指擁有五百萬兩銀的大戶;而家有一百萬兩銀子,在別處可以耀武揚威,在這就只能屈居「小黃狗」了。
民國元老張靜江(1877-1950)就是南潯「大象」之後。哪頭大象呢,原來起初他的祖先只是個開糕團店的小老闆,到了其祖父張頌賢的時候,則全力經商,尤其是利用太平天國運動之際,利用自己的商業力量,在浙江沿海大辦鹽場,在鹽業方面賺的甚多,與此同時,也將自己家鄉的特產「輯裡絲」運往上海的洋行,以便行銷海外,有了一定的資本之外,又到上海經營房地產和金融業。經過數十年艱苦奮鬥,終於在同光年間使張家躍為南潯「四象」的第二名,成為頗能呼風喚雨的豪門望族。
說到這裡,作為「大象」之孫的張靜江,如果定定心心地在其祖父開創的生意軌道上「滑行」,或許後來就是個「榮德生」了;可他偏偏不怎麼「安分」,總好「出奇制勝」的與世人不同,不耐煩安安靜靜地過日子,具有很強的反叛性格。他的弟弟張久香在《二兄行述》中回憶說「二兄幼時,性殊頑劣,而異常童」,又說他好交友,尚豪俠,喜冒險,故以「人傑」自名。也正是這樣的性格緣故,以至於後來有了機會出國便順即出國。成為海外經商的奇才。
20歲時,其父張定甫用10萬銀元為其捐得江蘇候補道銜,這使張靜江有機會參與政治活動。1902年,張靜江以駐法使館商務參贊的身份隨駐法公使孫寶琦出使法國,此次法國之行徹底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到了法國,人家李石曾去讀書,他卻去經商。張靜江在巴黎獨資經商,開辦通運公司,專營古玩瓷器,並時常兼營絲茶綢緞。張靜江從小因病腳跛,行走不甚方便(所以他的照片十有八九是坐著的),卻能騎著自行車在巴黎街頭橫衝直撞,奇速無比,誰也趕不上他。他法文還不識一個,就在巴黎的繁華地段馬德蘭廣場4號,辦起了自己的商行「通運公司」,做進出口貿易的生意,諸如絲綢、茶葉、瓷器、漆器、文物、字畫等。首開中國人在法國辦公司、開商行的先例。法國人喜歡什麼就賣什麼,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人家開咖啡館他開中國茶館兒,牛奶緊張時還做豆漿(說實話,他的好朋友李石曾就是研究豆腐的,以至於在法國推廣中國的豆腐,成為法國飲食的一絕)。經過這麼一折騰,張靜江倒真的賺了不少錢,成了中國人大賺法國錢的第一人。他的帳房先生李力經後來回憶說:「獲利之巨,無法估計。」
1905年8月張靜江與孫中山在赴法的輪船上相遇,之後便成為終身摯友,一直為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籌資助款。以至於張靜江做生意所賺的這些錢很快就全沒有了,甚至負債纍纍,這是因為他賺的錢都被他大把大把地拿去贊助孫中山鬧革命了。張靜江遂成為張家背叛家族走向革命的第一人。所以人們感到奇怪:人家是沒有飯吃了才去革命,而張靜江則是背著金山銀山走向了革命。孫中山先生因而譽其為「民國奇人」。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張靜江萬萬沒想到,他的反叛細胞已經悄悄地遺傳給了他的五個寶貝女兒(元配夫人姚蕙所生)。女兒們從小在法國長大,個個出落得如花似玉,可就是不大聽話,有的甚至比老爸還要「邪乎」。老爸越是反對,她們越是起勁。
說到這裡,我們都知道,五朵金花的父母張靜江與姚蕙原本都不乏藝術細胞。她的母親姚蕙是蘇州城裡的大家閨秀,能詩會畫,有很深的中國古典文學和美學根基。張靜江在出版大型彩色畫報《世界》雜誌的時候,姚蕙任發行人,想必與她的美學基礎是分不開的。張靜江年青時受舅舅龐萊臣的影響,也很注重書房的功夫,而且收藏宏富。他繪畫喜仿八大山人,現在他的南潯故居陳列館裡仍掛著他的山水繪畫作品;他的書法則喜練行書,而且自成一格,欣賞過他的書法的人都說這與他那天馬行空般的性格十分相符。姚蕙夫人生的五朵金花超水準地繼承和發揮了父母的藝術細胞,她們從小就泡在鋼琴和色彩裡,加上長期的西方開放式的教育和生活,使她們一個個都才華橫溢,具備了相當的藝術才幹,尤其是老三張芸英、老四張荔英、老五張菁英,她們終生與藝術結緣,成為職業藝術家,分別是音樂家、畫家、服裝設計師。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她們的一生。1927年夏天,張靜江的把兄弟蔣介石為了實行「蔣宋聯姻」,必須把前妻之一陳潔如打發得遠遠的。陳潔如本是張靜江後妻朱逸民的中學同學,蔣陳結婚是張靜江做的媒人。現在蔣介石要為「革命需要」趕走陳潔如,也須由張靜江出來了斷。在蔣介石做出「五年後與潔如恢復夫妻關係」的承諾後,張靜江也積極配合,再最後幫盟弟蔣介石一把,派出兩個女兒張蕊英和張茜英,陪同陳潔如乘船赴美「留學」。一來路上有人陪著說說話,陳不致寂寞;二來陳不擅英語,兩位小姐正好充當翻譯。
兩位小姐並不知道老蔣與老爸的陰謀,還以為真的是護送陳去留學呢。船到舊金山,她們從報紙上知道了真相:蔣介石在他的「蔣中正啟事」中,完全否認了陳潔如的存在……兩位小姐大為光火,義憤填膺,連發電報質問老爸,嚇得老爸不敢正面回答,只說叫她們不要管大人的事。而張家小姐偏偏要管大人的事,她們慫恿可憐的陳潔如,與蔣鬥爭到底:「以不義還不義,以欺騙還欺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欺人太甚,簡直是魔鬼!」可是陳潔如太軟弱,痛苦得徘徊了一整天,差點要自殺。直到事過四十多年後的70年代,才將真相抖了出來。他幫蔣介石娶媳婦,替蔣介石買股票,最後卻被蔣介石排擠出國
然而,要說女兒們都不喜歡老爸,那倒不是。抗戰爆發時,張靜江早已與老蔣鬧翻,並於1937年冬從香港赴歐洲,後來定居美國紐約。在紐約,小姐們隨時關照著父親。何況在「五朵金花」的母親姚蕙去世以後,張靜江的續弦朱逸民又為他生了「五朵金花」,加起來一共十朵「金花」,還有兩個兒子。張靜江也可以說是安度晚年了,只是未能葉落歸根,1950年病逝在美國。有點遺憾。不過蔣介石為其撰寫「痛失導師」也算哀榮了。現代呂不韋——他為孫中山發動革命籌錢而被家族除名
如果您喜歡歷史與文化,請您關注譚論古今,會帶給您更多有趣的歷史文化,讓歷史與現實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見或建議,請您在下邊留言交流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