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華人不想當老師 中正院長對華教悲觀

2021-12-27 菲信網

華人不想當老師中正院長對華教悲觀

商報:菲律濱中正學院建校已80年。院長潘露莉說,菲律濱華文教育面臨師資緊缺,主要問題是華人不想當老師,對華文教育前景「我有一點悲觀」。

  中正學院是菲國知名華校,設有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學生數約4200人。

  已辭世的菲律濱前首富、SM集團前董事長施至成、菲律濱航空公司董事長陳永栽、已故首都銀行創辦人鄭少堅、上好佳創辦人施恭旗等菲國商界大老,都畢業於中正學院。

  身為史丹佛大學中國現代文學博士的潘露莉也是中正學院校友。

  潘露莉表示,菲中建交前,中正學院學生上午上菲律濱政府規定課程,下午用中國臺灣課本上課,數學、歷史、地理都用臺灣教材,「我們那時候就像是在一個中國學校教育出來的學生」。

  她指出,華校菲化後,菲國教育部允許華校每天上2小時中文課,中正學院把那2小時分成華語、綜合、數學3門課,「以前要讀中國歷史、地理等,菲化後就放到綜合課之中」。

  潘露莉說,過去中正學院學生都用閩南語背九九乘法表,「一直到現在我計算都還要轉成閩南話」,現在在華人社區,參加宗親會活動也還是講閩南話。

  她認為,華校須鼓勵學生講閩南話,讓他們有文化歸屬感;學生至少要能用閩南話對答,或人家講閩南話時要聽得懂。

  不過,潘露莉說,菲國華文教育面臨「很嚴重的一個問題是師資問題。老師很缺」。

  她表示,近年來,華校中文教師幾乎都由中國提供,本地想當老師的華人「非常非常少」,而中國大陸來的志願者教師,幾乎都不講閩南話。

  中正學院大學部教育系開設「2加2」學程,兩年在中正學院、兩年到福建師範大學上課,學費全免,還提供生活費,但幾乎招不到學生。

  潘露莉說,她曾建議中文不錯的學生選修這個學程,但學生回答:「我不能當老師,我爸爸會打死我。」

  中正學院中學部主任蔡惠名表示,學生的生涯規劃多半是從商;對他們來說,因為跟中國商業往來的需求,學好中文還是很重要。

  蔡惠名說:「像這次的作文題目是'每當困難在身邊',學生講到中文很難、很難寫、常常會寫錯字,可是他還是想要認真學中文啊,因為未來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潘露莉認為,華人不想當老師的主因不是薪資,而是福利問題。多數菲律濱華人認為,經商發展性比當老師好得多。

  另一方面,菲中經貿往來密切,為菲律濱帶來不少中國新移民。

  潘露莉說,她接任院長以來,因為中國大陸新移民增加,說普通話的小孩愈來愈多,目前中正學院幼稚園50%以上學生是新移民子女。

  她認為,面臨中文人才不足,華校必須重視培養新移民子女,期望他們將來成為華文作家、新聞工作者等維繫華人社區中文能力的中流砥柱。

廣告聯繫方式

萍萍:09171861999   -  (02)9710999

佳勁:09171863999  -   (02)9712999

琪琪:09171851999  -   (02)9711999

菲信網管理員微信 聯繫方式:FXPH939

菲信網分類信息微信聯繫方式:FXPH888

菲信網社團資訊微信聯繫方式:FXWPH168

投稿信箱:feixinph@gmail.com

投稿信箱:feixinph@yahoo.com

QQ郵箱:97022778@qq.com

相關焦點

  • 【菲華社會】中正學院院長潘露莉談華教改革——應視普通話為第二語言
    菲律賓中正學院院長潘露莉博士。「菲龍網」全文翻譯以饗讀者:潘露莉博士(Dory Poa)是菲華最高學府菲律賓中正學院的院長,其校友不乏社會成功人士,例如SM集團的施至成,菲航的陳永栽,快樂蜂的陳覺中等等。潘露莉博士是一名語言專家,並在史丹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擔任中正學院院長前曾在菲律賓、美國、臺灣、香港和澳大利亞授課。潘露莉博士將與我們分享有關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看法,讓學生能真正掌握多種語言。
  • 養正中學與菲律賓中正學院締結為姊妹學校
    3月18日,養正中學與菲律賓中正學院締結姊妹學校儀式在中正學院中正大禮堂隆重舉行。
  • 【資訊】菲律賓中正學院與晉江養正中學締結為姊妹學校
    3月18日,養正中學與菲律賓中正學院締結姊妹學校儀式在中正學院中正大禮堂隆重舉行。養正中學校長江建閩和中正學院校長潘露莉分別代表各自學校在協議書上簽字。養正菲律賓校友會,菲律賓安海聯鄉總會,應邀參加養正菲律賓校友會新屆就職典禮的晉江養正中學慶賀團、養正小學慶賀團、養正廈門校友會慶賀團以及中正學院董事會、校友總會和師生代表近200人參加了儀式。
  • 晉江養正中學與菲律賓中正學院締結為姊妹學校
    3月18日,養正中學與菲律賓中正學院締結姊妹學校儀式在中正學院中正大禮堂舉行。  據悉,中正學院是蜚聲海內外的華校典範,辦學77年來取得了豐碩成果,為促進中菲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5年前,養正中學即與中正學院籤訂教學交流與合作協議書,雙方在師生交流、學生互訪及新校區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廣泛的合作。
  • 馬科斯的華人同化政策與菲律賓華人社會的嬗變(1975-1985) 楊靜林
    在1975年6月《菲中聯合公報》發布後,菲教育部接連對華校又下達了三道命令:1.禁止使用臺灣編寫的課本、課程設置和參考教材,華校一律採用菲律賓出版的教材和菲律賓學校的課程設置。1975年6月11日當局向五十多所華校發出最後通知,要求這些學校一律使用菲律賓教育部規定的課本。2.嚴禁華校在國民黨臺灣法定節日組織慶祝活動。6月12日菲政府下令不準華校慶祝「國民黨中國」的五個法定節日,禁令在該學年生效。
  • 菲律賓華教中心快訊四則
    華教中心訊:本中心承辦的紀念「宿霧無名氏(引叔)」施維鵬2018-2019年度優秀華校校長、模範華語教師獎揭曉:潘露莉(中正)獲得優秀華校校長獎;劉曉玲(僑中分校)、郭巧棉(計順菲華)、李心兒(僑中總校)、王良秀(僑中分校)
  • 菲律賓刁難華人:警察持槍抓扣華商帶走5歲小孩
    >  【環球軍事報導】黃巖島、仁愛礁,菲律賓近年來圍繞南海問題不斷挑釁中國,也讓在菲華人華商感到不安。中菲兩國關係儘快好轉是當務之急,但菲律賓一些有識之士有點悲觀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唯一希望只能寄托在下一任菲律賓總統身上,以及下一屆政府能否採取務實的對華政策了。  頻抓華人有明顯政治意圖  《環球時報》記者2月底去馬尼拉採訪時,正趕上菲律賓政府公布1月末中國海警船用高壓水炮驅趕在黃巖島海域菲律賓漁民的情況。
  • 傳承中華文化 菲律賓中正學院開設在線武術課
    中國僑網7月27日電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菲律賓中正學院向來重視學生的智慧、人格品行和身心的全面發展,日前,為弘揚並傳承中華文化,除為十一年級和十二年級的學生開設「中華料理課」外,該校又特別開設了「線上學武術」這一課程。課程的武術指導老師施俊仁亦是該校校友,他年少習武,中學生時代就已是和菲律賓武術協會的成員。
  • 僑領陳永栽當選菲律賓中正學院董事長
    (菲龍網)  中國僑網3月14日電 據菲龍網報導,菲律賓中正學院董事會業已依章程選舉出2017-2018年十五位立案董事。  3月13日董事會立案董事進行複選,新屆職員產生。  張秀金董事長做事幹練圓融,有口皆碑,選舉前堅持讓賢,董事會同仁挽留未果,不再連任,經董事會各董事全票一致通過,榮任中正學院董事會名譽董事長之職。  陳永栽常務董事在菲律賓和祖籍國中國享有極高聲望,經董事會各董事全票一致通過,眾望所歸,榮膺中正學院董事會董事長一職,將擔負起領導新屆董事會的重任。
  • 《大美晉江攝影詩展覽》在菲律賓中正學院開幕
    11月13日,《大美晉江攝影詩展覽》在菲律賓中正學院一樓展覽廳舉辦開幕剪彩儀式。 主辦方供圖 中國僑網馬尼拉11月14日電 (記者 關向東)《大美晉江攝影詩展覽》於11月13日上午,在菲律賓中正學院一樓展覽廳舉辦開幕剪彩儀式。
  • 試論菲律賓華人宗親會發展華文教育的功能及影響 ——以菲律賓濟陽柯蔡宗親會總會為例 賴林冬
    )摘 要:華人宗親會在菲律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已經發展成為菲律賓華人社團中的一個重要組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菲律賓華人宗親會的功能更趨多樣化,並衍生了支持和發展華文教育、弘揚中華文化的服務功能。本文首先介紹了菲律賓華人宗親會的概況。其次,從設置獎助學金、設立文教委員會、獎勵華文教師和開辦華文圖書館等方面闡述了華人宗親會對發展菲律賓華文教育的功能表現。最後,分析了華人宗親會對菲律賓華文教育的影響。
  • 歷史上的國立中正大學有沒有法學院?
    上述教授或老師中,沒有學法律教法律的。勉強與「法律」能夠搭上邊的有雷潔瓊教授。查閱雷潔瓊資料,雖然她被稱為著名」社會學家、法學家、教育家」,而且她後來出任過北京政法學院的副教務長,但她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獲得的只是社會學學位。有人回憶,她一九四零年來中正大學前是從「江西法專」過來的,但我暫時並沒有查到當時江西有這所學校的存在(很希望有人提供這方面的資料),也沒有資料介紹雷潔瓊在這所學校教過法律。
  • 菲媒:菲律賓華商聯總會呼籲華人住戶配合當地人口普查工作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微信公眾號「菲島快訊」消息,近日,菲律賓華商聯總會收到菲律賓國家統計署來函,告知該署每十年均根據第10625號共和國法令或2013年菲律賓統計法令,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 菲律賓中正學院在線舉辦初中部結業典禮
    中國僑網10月19日電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日前,菲律賓中正學院在線舉辦了初中部結業典禮。結業典禮由副校長葉啟明致開場辭。
  • 陳永栽:菲律賓華文教育「明天會更好」
    中新社馬尼拉10月30日電 菲律賓著名僑領、商業大亨陳永栽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對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前景表示樂觀,強調「大有希望,明天會更好」。陳永栽近日剛與施至成、施恭旗、鄭少堅、陳覺中等菲國知名華人大班一起榮獲母校菲律賓中正學院頒授的「傾心教育巨擘獎」。談及此次獲獎,陳永栽謙虛地說,「中正是我們的母校,所以大家儘量幫忙」。  他表示,在菲律賓的華人大班中已形成支持華文教育的風氣,「大班們都認同華文教育的重要性,對(為發展華文教育)出錢有共識」。
  • 菲律賓治安混亂,移民華人紛紛返回,菲律賓:中國遊客都去哪裡了
    首先,菲律賓是一個位於熱帶的國家,有著豐富地旅遊資源,景色宜人,熱帶食物豐富,而菲律賓也致力於打造旅遊業,因此著名的景點十分多,吸引了一大批遊客慕名前往菲律賓,無論是度假還是定居,菲律賓都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國家,物產豐富,食物美味,氣溫適宜,但是近年來移民到菲律賓的中國人越來越少,甚至有一些菲律賓華人還紛紛選擇回國
  • 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希望「中國大使教育基金」激勵更多人關心和支持菲律賓華教事業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一直高度重視菲律賓華文教育,自2014年起設立「中國大使教育基金」獎學金、助學金,以激勵勤奮好學、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學生,資助學習刻苦、品行良好、家境清寒的學子進行華文學習。迄今為止,該項目已連續實施6年,累計資助了全菲90多所華校共900名學生。今年又將有來自90多所華校共165名學生獲得獎學金、助學金支持。
  • 散裝菲律賓語和語言天才菲律賓人
    又有幾個世紀的華人移民史。菲律賓語和菲律賓人一樣,呈混血散裝包容特性。深受英語,西班牙語和閩南語的影響。從菲律賓語計數可以看出,1-10用菲律賓語,10以上用英語,序數詞和時間用西班牙語。閩南語詞彙閩南語詞彙:華人移民菲律賓有數百年歷史,17世紀初,馬尼拉華人就已經有3萬左右,絕大部分是福建漳州人。
  • 我院與臺灣中正大學管理學院攜手合作——趙衛宏院長率團出訪取得...
    我院與臺灣中正大學管理學院攜手合作——趙衛宏院長率團出訪取得豐富成果應臺灣中正大學管理學院邀請,我院趙衛宏院長率團於9月27日下午兩點,我院與臺灣中正大學管理學院合作協議籤字儀式在臺灣中正大學管理學院會議室隆重舉行。
  • 華人服飾——打造最具華人自豪感的高端定製品牌
    華人服飾高端定製創建於1996年,創始人陳文鑄,中國國服研究院院長,出身國服世家,十五歲開始學做中山裝,50年如一日先後為國內外數百位國家元首、領導人、社會名流、一線明星等定製過高端中式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