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女孩當壽衣模特,「一開始聽著都很害怕」

2021-02-23 澎湃新聞

實習生 嚴兆鑫 澎湃新聞記者 薛莎莎

2017年,任賽男從河南鄭州某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學成畢業,通過招聘進入殯葬用品銷售行業,並從此成為一名「壽衣模特」。


「小姑娘做這個不害怕嗎?多不好。」任賽男的母親想不通。任賽男不這麼認為。見證很多死亡和一次次莊重的告別儀式後,她感受到了幫助逝者體面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價值感,漸漸喜歡上這份工作。


近期,任賽男「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的故事引發網友熱議,該話題一度登頂微博熱搜榜。

任賽男和製衣師傅溝通壽衣款式。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2020年12月29日,任賽男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分享了自己從業三年的心路歷程。她說,這是直面「死亡」的職業之一,「既然死亡無法改變,與其沉浸在悲傷中,不如漂亮體面地告別。」

2017年,我畢業時被一則「電商運營助理」的招聘廣告吸引。後來我才知道,所謂的「電商運營助理」,其實是售賣壽衣,還要經常當模特,穿著展示。
別說別人,我自己聽著都很害怕。是我男朋友鼓勵我,我才鼓起勇氣嘗試。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設計款式、對接製衣師傅、線上回復顧客、發貨,還要直播,當模特,穿壽衣給顧客展示等。很多顧客對壽衣有牴觸心理,而如果我一個年輕小姑娘穿上的話,就會減輕這種牴觸。
剛入這行時,沒敢告訴媽媽我的具體工作,我完全接受這份工作後,才敢告訴她。告訴她時,她愣住了,還讓我辭職,說「小姑娘做這個多不好呀」。在她的傳統認知裡,壽衣的款式陳舊、陰森、古板,她對這方面的認知比較局限。
我拿出我賣的壽衣給她看,這些款式各異的壽衣打破了她對壽衣的認知。我和她分享我設計這些款式的思路和想法,還跟她講我和顧客溝通時遇到的問題,聊著聊著,我媽甚至會幫我出謀劃策。一來二去的,她也就接受了這份工作。
工作中,有逝者的家人讓我推薦款式,我會了解得很詳細,比如逝者生前從事什麼行業?有什麼喜好?喜歡什麼顏色?穿衣風格等等。和逝者家屬溝通的過程中,我慢慢發現,每一位逝者都有一個特別的故事。
有一回我印象很深刻。兩年前,大年初三晚上,有一位姑娘找到我,說想為她父親準備一套綠色的壽衣,她已經找了很多家店鋪,都沒有。我有些納悶,為什麼一定要綠色的?詢問後才得知,她父親年輕時支援邊疆,對綠色有獨特的情懷。
聽完這個故事我很感動,一方面是因為她父親的支邊故事,另一方面也被她想完成父親最後心願的孝心感動。我想幫她找一套綠色的壽衣。找了很久也沒找到後,我決定用一款綠色的面料為她父親定製一套。
在了解很多逝者的故事,並盡力滿足家屬對壽衣的要求中,我逐漸明白,這份工作其實是在幫逝者體面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做這份工作,我見證了太多生離死別。雖然我無法幫家屬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但我盡己所能,溫暖別人,我看到了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從事這行後,我開始學壽衣設計。除了向公司的設計師學,還會看一些服裝展,也去博物館看,平時也會翻閱一些傳統服飾的書。
我設計的壽衣有中山裝、唐裝、現代裝、旗袍等多個款式。接觸壽衣設計後,我常常被中國古代傳統的紡織技術驚豔到。
有一次,我在蘇州看到一款很特別的面料,它從不同的角度看顏色是不一樣的,我被這款叫色織羅的面料深深吸引住。羅在古代是一種紡織手法,和普通衣服不一樣,普通的衣服織好後仔細看是方格形狀的,而色織羅的手法織好後是菱形。
普通衣服是把整件衣服織好後再放進染缸裡染色,而色織羅是先染色後織,所以它織出來的衣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顏色。回去後,我用這個織法設計了一款壽衣,是藍綠色的旗袍款,名叫「蝶翠」,很漂亮。
身邊人有時不理解我的工作。有一次我參加同學聚會,大家介紹分享自己的工作,我介紹完後,一個女同學很害怕,說想到她身邊坐著一個賣壽衣的人都不敢轉臉面向我。
一開始我聽到這樣不理解的聲音挺難受的,我害怕朋友們疏遠我,害怕他們把我當「瘟神」。我會嘗試和他們溝通,讓他們看看我設計的壽衣。其實聊開了就好了,後來還有同學誇我勇敢,也有同學很好奇,和我深入交談,也給我一些設計的靈感。
比如之前有朋友和我聊壽衣,她說離開這個世界時,想要一件素淨的壽衣,她認為這意味著乾乾淨淨、體面。那款旗袍「蝶翠」就融合了這個想法。
其實從小到大,我基本都沒有接受過關於死亡的教育。家人很少講起,我曾經也很懼怕死亡。但進入這個行業後,我慢慢發現生老病死是一個人必經的過程。現在我能坦然地直面死亡,並且更珍惜當下。
大多數人接受親人死亡會經歷一個過程。有一次,一位90後姑娘找到我,想為他父親準備一套壽衣。她看中一套中山裝,付錢後,她不肯拿走衣服,要放在我們這裡,她說看到壽衣就會想到死亡,不想拿回家。那時她對死亡的態度是恐懼的,不願接受。
那天深夜,我突然接到她的電話,說父親去世了,希望我幫她送去壽衣。見到她時,她很悲痛又慌亂。她說,雖然知道這一刻早晚會來,但真的來了,還是手足無措。我聽後也很難過,但也只能默默陪著她,給予一些安慰。
一段時間後,她在訂單上留下評論,「今天是父親的五七,願天堂再無病痛,我很想你」。也許,這位姑娘已經可以坦然接受父親離世的事實了。雖歷經痛苦,但最後人們面對親人的離去,都會變得豁達吧。
我也遇過很坦然的,有老人60多歲身體還健康時,就主動找我,提前為自己置辦壽衣。
既然死亡無法改變,與其沉浸在悲傷中,不如好好告別,不留遺憾。這也正是我做壽衣的初衷,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人們在很多重要場合都會穿上一件得體的禮服,做壽衣時,我會把它想像成禮服,逝者穿上它,可以漂亮體面地和世界告別。

相關焦點

  • 95後女生放棄高薪辭職做「壽衣模特」,坦言:逝者也應可可愛愛
    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那麼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那麼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後,那你就真的死了。提起死亡,我們總是略分沉重,尤其在2020年,這一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離別,太多的逝去。
  • 95後壽衣模特:我遇見了世上最悲傷的故事
    我們相信陪伴是最溫柔的力量,通往新一年的路上,你我都不是一個人。現在,直播結束 72 小時後,我想跟你說說我們見到的事:@任賽男,95後壽衣設計師,壽衣店鋪主播我是一名 95 後壽衣設計師。同學忌諱我,媽媽勸我辭職,我不願意。記得有一對 60 歲老夫妻,給 29 歲的女兒買壽衣。
  • 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 job和work有什麼區別? | 商務英語
    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希望給人們在悲傷中送去安慰。任賽男是一名壽衣模特,同學知道她做這行後忌諱她,媽媽勸她辭職卻遭拒絕。
  • 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job和work有什麼區別?|商務英語
    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希望給人們在悲傷中送去安慰。任賽男是一名壽衣模特,同學知道她做這行後忌諱她,媽媽勸她辭職卻遭拒絕。她說,曾遇到癌症女孩在醫院穿著她推薦的壽衣微笑,家屬的一聲謝謝讓她覺得溫暖,「幫人們在生命最後體面告別,是一種慰藉,請不要把我當瘟神。」 對這份工作,你怎麼看?
  • 一個穿壽衣長大的孩子
    初二的時候來了個新班主任,叫阮琳,是大城市來的女教師,年紀不大,人長得漂亮,心地還特別善良,她得知我的情況後,將我單獨叫到辦公室詢問。阮老師聽完我的經歷,罵爺爺是老封建,帶我去鎮上買了新衣服,然後在宿舍裡親眼看著我換掉身上的壽衣。我做夢都想脫掉身上人不人鬼不鬼的壽衣,但習慣了十幾年,突然改變後很不自然,走路都低著頭,不過還沒半個鐘頭,我頭就高高揚了起來。
  • 上山打蛇做琴、穿壽衣登臺演出……麗江居然還有如此迷古樂的95後!
    從動作到談吐,他都像一個至少年過四十的中年人,就連朋友都叫他「老人的朋友」。但再仔細看看他面色紅潤、皮膚飽滿的樣子,又確實是個25歲小夥子的模樣。  其實,與年齡衝突的不只談吐舉止,還有他「古樂傳承人」的身份。在古樂式微的年代,這個95後突然就出現在一群鶴骨霜髯之間,然後篤定地說道:不管別人怎麼看我,我一輩子就搞這個了。
  • 西安19歲女孩到福建當模特 卻被要求陪酒
    身高1.97米的19歲女孩小陳,一心想在模特行業有所發展,之前也有過多次做模特的經歷,可是最近的一次應聘,卻讓她後怕不已。原以為被招聘去做籤約模特,不想到了福建後卻被要求陪酒出臺。  在該公司的介紹下,7月21日上午11時許,小陳和一名來自寶雞的女孩踏上了去往福建的長途大巴。小陳說,22日晚上8時許,她們按照接待男子的引領,來到泉州市津淮街東華園小區2幢的一套單元房,行李放下後,男子就帶她們來到一個夜總會的化妝間,化完妝就帶她們看表演。另一名接待她們的女子說,這就是工作的內容,表演完需要陪客人喝酒,還有可能出臺。
  • 人死後為何都穿壽衣,而且不能露手?原來是這樣
    老話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逃不過的,人們一直對死亡這個話題諱莫如深,其實我們應該正視死亡,讓它順其自然,不要去害怕死亡,更不至於「談虎色變」。說到死亡,就不得不說說身後事了。
  • 我每天都想殺了自己,女鑑黃師真實生活被曝,沒你們想的驚心動魄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鑑黃師的工作中發生,而他們能做的就是恪盡職守。而從事鑑黃師這份工作大多數都是女性。去年,有個年輕的鑑黃師女孩,匿名接受採訪。她是這樣說的:起初她以為這一行挺容易的,第一天上班,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在被不斷衝擊,每天晚上做噩夢,夢到自己被侵犯、被虐待、被殺害……後來適應了這份工作,但她能明顯感覺到。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這個村被稱「壽衣之都」 年輕人「從死人衣服堆裡長大」
    在她的童年記憶中,家中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壽衣材料,家裡請來的工人吃、喝、住、幹活都在一起,父母老兩口起早貪黑背著麻袋,坐火車去各地發貨。 「壽衣之都」的歷史始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六道口村第十五生產小隊的一名業務員在外跑業務時,聽說為天津瑞蚨祥做壽衣加工可以賺錢。消息一出便帶動了村裡一批村民做起了壽衣加工。
  • 為什麼人在去世後,都要穿壽衣呢?這是什麼寓意呢?
    為什麼人在去世後,都要穿壽衣呢?這是什麼寓意呢?去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也許一個昨天在健在的人,這一天就不在人世了,可以說,生與死一定是人世間最大的別離了,不過說來,為什麼人在去世後,都要穿壽衣呢?
  • 95後女孩代人掃墓:「請人代掃不能被貼上不孝的標籤」
    28日下午3時,龍居山陵園墓區,一位女孩身著白色襯衣、黑色西褲,手捧鮮花,在一座墓前停下來,鞠躬,獻花,拿出手帕,擦拭著墓碑前的灰跡……▲錢樺與同事一起來到公墓女孩代替老人掃墓女孩名叫錢樺,22歲,龍居山陵園工作人員,去年畢業於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95後女孩懷孕6月,孩子引產出來,一家人的「醜陋面目」曝光
    95後女孩懷孕6月,孩子引產出來,一家人的「醜陋面目」曝光 前段時間閨蜜生了一個女兒,他們家都高興壞了,她的公公婆婆也不會因為是生了女孩心裡不高興,覺得男女都是一樣的,不過當時陪她去醫院做檢查,聽到了一件事,也讓人比較意外。
  • 老人去世後怎麼穿壽衣?有哪些講究
    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有哪些講究?依照傳統葬禮習俗,老人的壽衣叫「老衣裳」。老人去世後,子女為老人淨身穿衣叫「小殮」。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有哪些講究?【穿壽衣的時間】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為老人穿壽衣,重要的是選擇穿衣時間。有些地區選擇去世前穿,認為這個時段穿的壽衣,老人可以安心帶走;有些地區選擇去世後穿,認為這個時段穿壽衣,才是對老人最大的尊敬。那麼老人去世壽衣怎麼穿?去世前穿好還是去世後穿好呢。
  • 從二本院校的自卑女孩到YouTube英語模特(一)
    當年那個沒有優越家庭背景、沒有出類拔萃成績的二本自卑女孩,不僅飽受白眼,而且不被任何人看好,但她不曾彷徨,用盡全力去追求夢想。
  • 厚厚的壽衣到底有什麼用?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很多人年輕人不懂
    這種開解人的詩句也算唐寅獨一份了,若是想得開的人還好,想不開的人讀了難保不會更加發愁,在他看來我們周圍,每年都有人被黃土一抔掩去,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留戀,總之,人都只能活這麼就。至於那些總惦記身後事的,有多少人去世了連個祭奠掃墓的人都沒有,人生到頭一場空啊。
  • 95後勵志女孩「小阿七」的成名路
    2019年,在廣州新港東路的保利廣場,有一個名叫「小阿七」的女孩,她唱了一首歌《那女孩對我說》。雖然現場樂器比較簡陋,但她唱得甚至比原唱還要好聽,還要打動人心。這便是95後勵志街頭歌手女孩小阿七所創造的,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她的故事。1996年,小阿七出生在重慶。成名之前,她曾在成都的一家酒吧駐唱,這段時間雖然沒有太大的成就,但她的歌唱功底、人生感悟卻不少。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穿壽衣,有些講究你也應該了解一下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穿壽衣,有些講究你也應該了解一下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規矩的國家,這些規矩的觀念都是從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國家有國家的規矩,家族有家族中的規矩。現在比起古時候來說,規矩還是比較簡單一點的。古時的規矩、禮儀啥的都特別講究,還特別麻煩。從看古裝劇和一些歷史知道,古時的祭祀活動就特別講究,祭祀需要的祭品還有著規定,貧民百姓祭祀的時候用什麼動物的肉,達官貴人用什麼肉作為祭品。今天就來講講一直流傳至今的規矩,就是人去世後穿壽衣的規定吧!都知道,人的壽命總會有終結的時候,只是去世的方式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