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古今文化,播散東方神韻。臨夏自古是一個多民族混居的大家庭,正是如此,這裡集結了多元的文化瑰寶。河州磚雕、回族宴席曲、河州平弦等都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坐落在八坊十三巷的八坊非遺館將他們濃縮到了一起,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沿著王寺巷走進八坊非遺館的大門,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整體構造以木雕為主的兩層閣樓,柱子上、門窗上都刻著精美的雕花圖案。據工作人員介紹,館內陳列了國家級,省級,州級的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設立了八坊小劇院、博物館、彩陶館、刺繡館幾個場館,這些場館將臨夏傳統美食、節日、民間小調等分別以文字解析、視頻講解、圖畫的方式展現出來,方便遊客更全面的了解河州文化。這些臨夏特有的文化產物也將為遊客帶來獨具特色的觀賞感和體驗感。
出境記者 馬聰英:一方水土承載著一方文化,而這些文化是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實踐的產物,八坊非遺館也是如此,在這裡陳列的這30多項珍貴的非遺項目,每一個悠悠歲月裡經過風雨見證的老物件,都承載著那一段時光中河州特有的煙火氣息,它是連接各民族情感與基石的紐帶,同時這裡也給大家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臨夏。
八坊非遺館是臨夏非遺項目的集結地,用傳統的載體如實再現曾經的生活,這是一種跨越千年而歷久彌新的文化記憶,在這裡也釋放著代表臨夏文化深度質感的古典韻味。
臨夏市八坊十三巷講解員 喇美玲:臨夏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締造了許多絢麗多彩的非遺項目,我們本廳就展示了30項優秀的非遺項目,我們創辦八坊非遺館的目的也是為了宣傳以及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人們保護非遺文化的熱情。
來源:臨夏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鄧彩霞、任力
【來源:臨夏文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