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快樂地學會做家務?

2020-12-25 阿丁育兒

每個家長都想自己家寶寶乖巧懂事,是貼心小棉襖,暖手熱水袋。試想當你下班回家,孩子主動給你拿個拖鞋,給你倒杯熱水,那滋味,別提有多幸福了。

如果你在做家務的時候,孩子也能幫你打打下手,他(她)甚至會自己疊衣服、打掃衛生,看到這一幕一種為人父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但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會做家務、體貼人的,那麼該如何讓孩子快樂地學會做家務呢?

最開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玩的、孩子很感興趣的家務。

當他嘗到了學習新技能的甜頭後,他再學習不那麼好玩的內容時也不會那麼抗拒了。

在教他們的時候,不妨採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挑選動畫片裡的一些場景,進行情景扮演;或者嵌入一些與家務有關的小故事。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分幾次教會他一項新技能。一定要等他完全掌握了一項技能後再教他新的技能。

也許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向你問出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問題,但請記住,沒有什麼問題是傻問題。

事實上,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你應該詳細地向他解釋。

例如,為什麼發黴的食物要扔掉,為什麼內褲和襪子要分開來洗……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不要批評!

這樣只會激起孩子的防衛心理,打擊他的信心。

相反,要積極鼓勵孩子的每一個微小進步。

「你的衣服疊得越來越整齊了」「你真細心,連角落都擦乾淨了」……

這些話語估計連大人聽了都會很開心,更何況是小孩子呢?

當孩子掌握了一項生活技能之後,要鼓勵他把這項技能堅持下去。

例如,當他學會了整理自己的玩具後,以後始終要讓他自己做這些事。

家務活可以由家庭成員輪流來做,但要確保孩子有機會定期練習自己掌握的技能。

需要注意的幾點:

1.不要通過物質獎勵讓孩子幹他(她)不願幹的事。

2.不要替孩子做他(她)可以輕易完成的事。

3.經常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4.當孩子幫助你時請表示感謝。

5.如果你把家務視為負擔,孩子也會把它們視為負擔。

相關焦點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幸福,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
    ;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乾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有垃圾車來收)。當孩子越來越多的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後,就預示著他可以越來越少的需要別人的保護才能活下去,這是在為將來他們適應社會做最基本的準備。自己管理生活會帶來喜悅,增加自信。
  • 讓孩子幫做家務,快樂多多,收穫多多
    自從家裡添了這兩個寶貝之後,雖然家裡,每天都比較的忙碌,但是看著孩子開心就好,我覺得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忙碌中摻雜著些許的快樂,有的時候一個人忙著做事情,總是感覺有點辛苦,有點累,正好孩子也慢慢長大了,我習慣讓孩子幫著我一起做家務。
  • 愛做家務的娃更優秀?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讓未來變得更幸福
    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很重視孩子對於做家務這方面的培養。德國和美國會要求在不同年齡段的小孩去做不同的家務。比如說9個月到24個月的寶寶,讓他們學會把紙尿布扔到垃圾桶。兩歲到4歲的寶寶學會自己去刷牙,收拾自己的玩具。4~6歲的寶寶是學會自己去收拾餐桌,自己疊衣服,穿鞋子等等。
  •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從小學會做家務有多重要?
    可能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永遠是「分數機器」,無論做什麼,只需要專注學習就可以了,對於家務活這些日常生活小事,認為等到長大了自然就學會了。對於做家務這件事,很多家長不是擔心影響孩子學習,就是認為孩子做家務既慢又亂還只會幫倒忙,這不僅錯過了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時機,也剝奪了孩子天生就擁有的好奇心。
  • 孩子該不該學做家務?
    沒有人會相信這個年齡的孩子能熟練地做飯,如果他沒有被看到,他臉上的微笑告訴人們做飯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那麼,孩子該不該做家務大家一定心中有數了吧?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孩子在學做家務的過程中,能夠習得獨立自主、規劃能力、責任意識等珍貴的品質。 同時也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恩。但是生活中很多孩子不願意做家務,家長該怎麼引導呢?家務活有很多種,可以根據其特點設計一些遊戲,比如角色扮演、猜一猜等遊戲。
  • 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TED上有一個點擊量非常高的演講《How to raise sucessful kids-without over-parenting》(如何在不過度育兒的前提下培養成功的孩子),這裡面提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在小的時候做家務幹雜活,有助於孩子在未來的成功。
  • 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
    家務不只是簡單地讓孩子分擔一點勞動,還能讓他們受益終身。研究表明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
  • 如何讓另一半,心甘情願地做家務?進來看看
    那一刻仿佛所有的不快樂都隨之被清理,內心滿滿的愉悅感。做家務,似乎就有這樣的魔力。雖然工作忙碌的時候總是嫌它煩,但是每次把家裡掃除一番後,還是忍不住說一句:真香!比起各種各樣的娛樂項目,做家務帶來的心靈療愈,似乎來得更平靜而快速。
  • 如何教孩子做家務,這些重點家長要明白,恰當的家務對成長很有益
    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勞動,讓他知道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當孩子真正的付出和體驗過,才能夠學會珍惜家人的勞動,理解家長的辛苦,才能逐漸的培養起家庭的責任感,承擔該有的責任與擔當,讓孩子成為家裡真正的小主人。
  • 孩子做家務獎勵零花錢,有償家務,到底可不可取?
    我十分羨慕地說道你家孩子真懂事,這麼小就知道幫你分擔家務,琪琪卻哭笑著說,這是因為她從小給孩子養出的「毛病」。根據家務的重要程度來給孩子零花錢。孩子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開始學會幫媽媽掃地,跑腿、甚至在洗自己的襪子時也會有相應的獎勵。但是慢慢琪琪發現孩子的做事能力是與金錢掛鈎的,當完成一件事時並不會體會做事情時的快樂以及完成事情的成就感,而是在計算可以「賺」多少錢。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這或許是很棒的答案「孩子太小,做什麼家務!」「孩子做不好,還不如自己做。」「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讀書就行了!」說起做家務,很多父母往往認為離孩子很遠,家務活當然是家長的事情,孩子只要成績好就行了。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會做家務,將來他如何獨立生活?
  • 不讓孩子做家務,錯
    聊到做家務的事,很多家長都說:孩子做得慢,我看著就急,並且還做不好,我還得重新做一遍,真不如我利索地幹完,讓他多學習一些呢。這一語道破了家長的真實心聲,家務沒用!第三、自信心的缺少孩子不去自己動手做什麼事情,精細動作沒有得到及時訓練,手眼協調能力不好,以後上學會出現書寫困難、注意力差等各種學習問題,讓孩子在學習中處處碰壁,這種挫折感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導致他們表現畏手畏腳。
  • 原來做家務好處這麼多?好的家庭教育,從捨得讓孩子做家務開始
    一,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只有讓孩子參與做家務,他們才能真切地體會到父母養家的不容易,才能學會尊重和珍惜別人的勞動付出。漸漸地,孩子的責任感也就培養出來了。孩子有了責任心,才能學會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負責。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試想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事都不負責,還怎能指望他對別人,對集體的事負責呢?
  • 讓孩子做家務是吃苦?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害,孩子做家務對照表收好
    如果長期如此的話,很難不讓孩子的身體發育產生影響,產生肥胖,虛弱等症狀。  所以說讓孩子做家務在一方面來說,其實是在幫助孩子鍛鍊身體,當然不止如此,其實還有很多的好處。  不過在這這裡想問的是,是不是自己在家裡叫孩子幫忙做家務的時候,如果家裡有老人在,老人肯定就會不約而同地說:「孩子還這麼小,做什麼家務?」
  • 讓孩子做家務要給工錢嗎?
    不過我也看到很多家庭為了激勵孩子做家務採用給孩子工錢的辦法,對於這種做法,我個人是不太贊成的。這種做法在初期可能會讓孩子比較積極的做家務,但到了後期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做什麼都要錢。當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已經不缺零花錢的時候,金錢就再也不能刺激孩子來做家務了。事實上家庭成員之間為彼此做的很多事情都沒辦法用錢來衡量。
  • 孩子做家務好處多
    我從諮詢問題的家長了解到,他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孩子學做家務的重要意義,因此既沒有培養孩子學做家務,也不曾要求孩子參與家務。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從鼓勵和培養孩子做家務開始。孩子的成長環環相扣,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都可以往前溯源,找到問題的根源。而問題的根源都在家長和家庭那裡。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言,「在所有問題兒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們家庭的原因。」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到底能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收穫什麼?
    相比於寶媽小錢,現在很多的家庭都不會讓孩子做家務,別說給家長幫忙了,就算是整理自己的東西,這種可能性都比較小。之所以有的家長希望通過家務來提升孩子的能力,是因為在家務裡,孩子的自信、動手能力、承擔的等品質都會等到鍛鍊,這幾種情況,經常成為孩子不做家務的理由。家長過度保護與寵愛:不得不說,有的時候並不是孩子自己不懂事,而是因為家長不允許孩子做。
  • 暑假裡家長如何教孩子做家務?收好這份指南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麼?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 你只需好好讀書學習,家務不用幹:不讓孩子做家務,是教育的失敗
    有7-12歲的孩子家長說:「現在看來家務活確實挺重要,小時候沒讓他幹看來虧了,但是現在我如何讓他開始幹呢?他現在可是一點也不願意幹家務!」不得不說的是,如果孩子在6歲之前沒有參與到家務中,6歲以後,你希望孩子能主動參與到家務中的難度是比較大的,他不太可能愛上家務了。這其實很好理解,我們也不樂意做家務不是嗎?
  • 會做家務活的孩子長大後他會更加優秀,如何做好家務活?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有沒有做家務,是不是爺爺奶奶或父母一手包辦,但是我對自己孩子有要求,每天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時候還和他們玩起小心機,對於六歲老大,我是一直不停教育他是家裡一份子,做家務不是幫家裡誰做,而是一家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做家務。經常跟他說著道理,六歲孩子可以從主觀意識上認為做家務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