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實力和軟實力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概念。硬實力是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經濟力量、科技力量、軍事力量、資本力量、外匯儲備、土地資源、人口資源、自然資源等等。軟實力的指標包括民族凝聚力、主流價值觀、國民綜合素質、政治外交領導力、發展模式吸引力、文化厚度和輸出、法治程度、教育影響力、品牌影響力、媒體誠信率、創新能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經濟迅猛發展,GDP平均年增長率7%-8%,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015年英國《經濟學人》公布的世界GDP前十名國家排列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義大利。中國成為經濟第二強國的另外一個重要標誌就是中國企業規模也在不斷壯大。《財富》雜誌近期發布了世界500強2016排行榜最新榜單,中國上榜公司數量繼續增長到110家,佔總數1/5。
如果說硬實力是國家、民族、企業崛起的支配和必要條件,軟實力則應是保障國家、民族、企業持續發展的土壤和充分條件。軟硬實力的完美結合就是強實力。
英國《經濟學人》在2015年公布了世界軟實力前30名國家,第一到第十名國家排名次序是:英國、德國、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日本、瑞典、荷蘭。中國有幸入圍,排在第30名。2016年排名榜中國位置提升兩位,到第28位。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世界不僅關注中國的資本力量(硬實力),也開始對中國的軟實力表現出濃厚興趣。中國的漢語教學、中醫拔罐、針灸推拿、太極拳、武術氣功、傳統繪畫、古典哲學思想如孫子兵法、道德經等精品國粹受到越來越多外國人的青睞和興趣。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留學生前往的國家(美國第一),超過了英國。清華大學的蘇世民學院、北京大學的燕京學堂、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承辦的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學者,探索中國成功的秘訣。中華民族的崛起成為大勢所趨。
但是,中國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迫切需要中國在世界上施加比現在更大的軟實力影響力。特別是在中國進入WTO、企業走出國門與世界融為一體的今天,中國人的行為、品格和中國經理人的一舉一動都會給世人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中國的「軟實力」,特別是國民素質、文化修養、教育創新、藝術質量、社會共識、核心價值、誠信守法、制度變革等方面,還有待急劇發展提升。我尤其關注三個領域裡中國社會和組織面臨的軟實力挑戰:
第一,要建立共同的價值觀。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5000年的歷史傳承。但是今天中國社會在重大問題上缺乏共識,政府、學校、企業、醫院缺失共享價值觀。
價值觀基於人的基本常識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比如:真誠、善良、美譽(真善美);敬天愛人,心靈純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公正公平、陽光透明;誠信守則、反對欺詐。價值觀是選擇的排序。在中國,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是,政府、大學、醫院、國企、央企、民營企業、跨國公司在重大價值觀選擇排序上十分不同,這在世界發展史上罕見。在中國已經納入世界村、中國企業在世界併購浪潮風起雲湧的今天,要想在世界上獲得更多的朋友,得到世人的尊重,國家、社會、企業必須弘揚正能量,宣傳真善美、致良知,遵守承諾,知行合一。在變革時代,政府、學校、企業不僅要有效地做事,更要做正確的事情。
第二,國民素質與中國的教育質量有密切關係。為考試而學習的中考高考制度在網際網路時代無法激發出年輕人的夢想和好奇心,很難培養年輕人獨立的人格特質。中小學重點放在升學率,卻忽視了學生的社會人文和品格教育。美國杜威和他的學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視孩子教育的道德屬性,強調「兒童而不是老師」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論。
針對中國優秀人才缺失問題,科學家錢學森生前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錢老的問題給了中國的教育家出了一道深層次難題。大學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大學辦學的理念應該是什麼?我們的教育通常讓大學生勇於解決問題,不善於提出問題;擅長記住公式,很難做出原創;近年來中國大學教育出現的行政化、政治化趨勢,更讓大學沒有能力培育激發教授和學員獨立思考、獨立思辨的人文土壤。
第三,中國企業和企業家需要弘揚企業家精神,要有使命感,更要有全球視野,敢於創新,勇於創新,敢為天下先。企業家必須堅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國外從事企業併購,要有法律意識,更有道德底線,誠實守信,不賣假貨,團隊凝聚,包容共贏。德國西門子創始人西門子在創辦公司時說過一句名言:西門子絕對不為公司的短期利益犧牲公司的未來。中國企業國際化,不能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失去公司的信譽。
企業必須尊重契約精神,遵守當地法律,不能隨意撕毀契約合同,造成當地人對中國企業的不信任。中國企業家要提升自身自我認知能力、國際視野和全球領導力。同時也要建立與時共進的公司治理體系、權力約束機制、獎懲激勵機制。沒有約束的權力勢必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沒有激勵的組織,在網際網路時代不可能激勵優秀員工和經理為公司的最大和長遠利益奮鬥。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在戰略、文化、激勵、架構和運營等領域都要儘快開展深層次的組織變革和管理創新。
期待中國企業在不斷持續發展硬實力的同時,迅速增強軟實力和影響力。在全球市場中,不僅把企業做大,更要做強;不僅盈利,更要持續發展;不僅滿足股東的利益,更要對員工和社會文明做出奉獻。對於已經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希望能夠在質量上不斷更新,持續進步,更希望看到更多的500強企業向華為學習,成為品牌企業,受到世人尊重。真正受到世人尊重的中國企業一定是既有硬實力,更有軟實力。軟硬實力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盼望更多的持有世界級品牌的中國企業在全球競爭市場中誕生。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