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學者讚揚中國文化軟實力
、時代精神與世界意義搭建了優質平臺,有利於尋求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互鑑的實現路徑;孔子學院作為海外教育機構,在講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成果突出,增強了中國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促進了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理念的理解和認同,切實有效地提高了中國文化軟實力。
-
中國軟實力提升:問題與出路
近年來,中國的快速崛起引發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在發展硬實力的同時,必須注重用富有感召力的思想價值觀念提升軟實力,才能贏得其他國家的認可和信服。 (二)話語體系構建相對滯後於內涵豐富的中國道路實踐。只有理論話語具有解釋力說服力,它所承載的思想價值觀念才會有感召力。在當今全球信息一體化時代,誰的話語和敘事更能打動人,誰就更容易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
-
為什麼中國需要軟實力
許多中國學者認為,中國長期過度依賴經濟利益的外交邏輯來解決問題。然而,非常奇怪的是,至少在某些情況下,舊習似乎難以改變。例如,在《幸福了嗎?》這本暢銷書中,中國中央電視臺著名的新聞記者白巖松就外界對中國迅猛發展的反應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書中寫到,中國記者經常要回應外界關於「中國威脅論」的問題——很像那位接受BBC採訪的中石化嘉賓。
-
中國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態度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近一年來,中國外交政策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關注有所變化。果真如此嗎?其實,這當中既有變化又有延續。中國對硬實力的看法沒多大改變。作為有著百年屈辱近代史的國家,中國已領悟到硬實力對捍衛主權至關重要,並一直竭力通過經濟和軍事現代化來打造。中國人有句口號,「國家尊嚴是打出來的」,顯示了從這種經驗中獲得的智慧。
-
軟實力的中國文化內涵
□範勇鵬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教授創立了軟實力概念,並積20多年之功搭建起一系列基於軟實力的理論。有趣的是,奈教授本意是要解決美國外交政策面臨的問題,他的概念卻在中國激起了更大的興趣。國人發揮特有的議題泛化能力,將一切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量都歸入軟實力,儼然以更「軟」的方式淹沒了軟實力。
-
2016,中國文化軟實力是怎樣影響世界的?
奈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而文化的吸引力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來盤點一下2016年,看看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是怎樣不斷地影響著世界。 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在世界範圍內受到熱捧 2016年G20杭州峰會舉行期間,外國記者在新聞中心最關心的是能否領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
-
軟實力:從美國到中國
後來,軟實力的概念被引入中國,並在近年成為學界和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那麼,軟實力概念的中心意味,到底是「軟硬」之別還是「實力」之爭?在對同一領域問題的適用上,中國和美國的情況究竟是完全相同還是有所區別?這些都是值得我們仔細辨析的重要關節。
-
軟實力在中國
「軟實力」的概念源於美國,但卻在全世界流行,這本身就說明美國的話語權很強,而中國還不具備這樣的權力。中國學者和公眾在理解軟實力概念時,出現了「中國化」的傾向。在這一過程當中,我們也看到了中國軟實力的缺失。
-
面對西方誤解 中國該如何提升軟實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在教育、漢語和電影等行業的突出表現,不僅成為中國軟實力的代表,也引起了外國媒體與學者的廣泛關注。目前,外國對中國軟實力,尤其是文化和宗教方面存在誤解,有時甚至對中國外交懷有敵視態度,對中國國家形象進行攻擊。中國在發展軟實力的同時,應對自己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有所了解,不讓外界對中國軟實力不合理的批評,成為國家軟實力正常發展的阻力。
-
約瑟夫·奈:文化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
於是我就開始調查美國的軍力、經濟,我發現其實這樣分析還不夠,少了一樣東西,就是如何讓其他人對世界的看法跟美國一樣,美國缺乏這個能力。我後來就把這個能力取了一個名字叫做『軟實力』。」這一年,約瑟夫•奈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軟實力》的文章。文章認為,一國的綜合國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軟實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價值觀吸引力及塑造國際規則和決定政治議題的能力」。
-
讓中國文化軟實力更硬、更強、更精彩
2、任何國家都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物質硬實力;一條腿是文化軟實力 湖南日報:據我們所知,早在福建任職時,習近平同志就談到過文化軟實力。黨的十八大後,總書記關於這方面的論述更多。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好嗎?
-
在美國看中國軟實力的變遷
圖/Pexels) 為提升中國軟實力在世界上有影響,中國有關方面做了各種努力,從推廣中文、教育交流,媒體擴張到流行文化偶像,其收效無法一概而論。民意調查發現,非洲受訪者對中國的看法通常要優於世界其他地方。衣索比亞、加納等國家對中國影響力的正面評價高達75%以上。其次是拉丁美洲和南美國家,大多數受訪者對中國持正面態度。
-
中國「軟實力」亟須「硬」起來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否定中國已具備一定的硬實力,但是,只具備這一點不足以說明一個國家的強大,還必須同時具備相應的軟實力 5月26日,在南京參加東南大學建校110周年名家演講時,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
-
未來世界金融(00572):中國軟實力科技成為公司主要股東
公告 未來世界金融(00572):中國軟實力科技成為公司主要股東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未來世界金融(00572)發布公告,收購事項已於
-
英國文化軟實力發展對中國有哪些借鑑意義
這對中國發展文化軟實力確實有很大的啟發、意義和價值。 ■ 作為一個經濟上長期落後、對外聯繫由於各種原因而處於中斷或窄化的國家,中國只是在最近三十多年才全面擁抱外部世界,才開始高度關注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問題,這種滯後性和積累性的缺陷不能不影響中國軟實力的現狀。
-
英國軟實力世界第一, 憑什麼超越美國?
報告指出,中國擁有無可比擬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同時又重視創新,本土科技品牌華為、小米等獲得世界的廣泛認可。報告認為,未來中國將肩負更多國際責任,尤其當美政府繼續其「美國優先」的政策,日漸偏離自由貿易及氣候等國際議題。中國或將需要綜合其軟實力發展目標,貼合其在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發展方向,表現出對全球利益的長期承諾。脫歐公投2年後英國的排名憑什麼還上升了?
-
託馬斯·巴克:發展模式是中國軟實力源泉
《長城》由中美兩國企業聯合製作,目的是把美國的電影製作和營銷技巧與中國的資金結合起來,以便向世界展示中國。影片受到了一些爭議,票房成績平淡。 我們可以把《長城》視為中國獲取軟實力的新努力的一個例子。中國希望通過學習好萊塢,利用其在營銷方面的巨大能力,向世界推銷自己作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國家形象。
-
希臘媒體:軟實力為中國贏得人心
中國的崛起近在眼前。對於21世紀的崛起大國來說,軟實力與硬實力同樣重要。中國對軟實力的重視促使其軟實力加速提升,給世界留下一個積極的形象,即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是一個良善的大國,其外交政策主張同意而不是脅迫。
-
提升中國軟實力面臨三大挑戰
軟實力的指標包括民族凝聚力、主流價值觀、國民綜合素質、政治外交領導力、發展模式吸引力、文化厚度和輸出、法治程度、教育影響力、品牌影響力、媒體誠信率、創新能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經濟迅猛發展,GDP平均年增長率7%-8%,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015年英國《經濟學人》公布的世界GDP前十名國家排列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義大利。
-
打造中國領先軟實力,區塊鏈技術受世界關注
1月23日至2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風向標」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東南部小鎮達沃斯召開。本屆達沃斯的會議主題是: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強合作。這與區塊鏈去中心化思想不謀而合,而中國區塊鏈代表團也在達沃斯大受關注。在會議上,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報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