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愛哭的女兒:你用看似「不懂事」的行為,告訴我人生的幾大真相

2020-12-22 素素談情感

在鍋裡煮了四個雞蛋,下鍋的時候,聽到一聲雞蛋與鍋底碰撞的聲音,當時不在意,轉身,繼續放著其它兩個。

良久,有裂痕的雞蛋翻出白花,沸沸揚揚的水,一瞬間像是浪花一般,發出低吼的腔調。

「媽媽,我要找爸爸。」小女兒帶著幾分哭腔拽了拽我的衣服,看著她淚眼婆娑的樣子,心反倒強硬起來。「爸爸,我要跟著你。」她的眼淚已經流到了下顎的位置,而我手上拿著剛剛煮好的雞蛋,被灼紅才發現……煮好的雞蛋,竟是這般燙手。

放下雞蛋,走到她的面前,用身上的圍裙擦了擦被燙傷的指尖,剛想「怒髮衝冠」,竟看到孩子躲在了爸爸身後,與我這般疏遠。

找了一個板凳,靜靜地坐在那裡,把孩子拉到身前。捧起她那張粉雕玉琢的臉龐,看到她臉上依然掛著幾滴眼淚,淚珠盈睫的樣子讓我多了幾分心軟。

01 取捨有致才會活色生香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拒絕平庸才是我們體面生活的真諦!

看!這些雞湯,一抓一大把。於是,生活的重心漸漸有了偏離,嚮往的生活很簡單:詩和遠方。殊不知,眼前的苟且竟是平凡生活的真諦。

朋友圈,一抓一大把,每個人的生活,竟都是自然與美好並存的模樣,要麼,餐餐有肉,要麼頓頓燕窩。要麼,與詩為伴,要麼,跋山涉水,遠方在即。

於是,便真的以為:我們的時間花在了哪裡證明了我們覺得哪裡重要。

於是,花了大把的時間,放在了無用的社交活動上,或者,花了很多的心思,追求完美,以至於急功近利。

「你們能不能陪我睡覺,就我一個人睡……」帶著幾分不情願,滿心的懊惱侵襲了整個大腦神經。

「陪媽媽睡覺好不好,媽媽害怕。」當老公帶著幾分乞求,與女兒商量著這句話的時候,小女兒義正嚴辭的說道:我不要。我就要和爸爸睡覺。

心一時間空了一大塊,明明有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在那塊空地裡,但是卻無從發洩。可以裝作沒有關係的樣子,說道: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呀!可是依舊明白,心裡那個天枰早已不穩。

「媽媽,咱們一下子就到姥姥家了。」小女兒骨碌碌的小眼睛看著我,仔細的說道。正想與她解釋,不會那麼快,還需要一點點的時間,需要一步步走下去的時候,幡然醒悟。

孩子,你不是說給自己聽的話,而是說給我聽的話,作為媽媽的我,竟不如你。

對呀!「一下子」到不了,而我好多時候多了幾分焦躁,這就是急功近利的心。妄想,讓你與我一下子親近,妄想讓你一下子懂事,妄想讓你看的東西都能學會……

追求的看似是詩和遠方,但是也放不下這個讓人心安的家。在工作上近一年的急功近利,把自己推回原點,看到身邊人的一個個的離開,內心猶如黑洞。

我不想把悲傷撕開,亦不想放下一切。可是,仔細想想,沒有家,何來想要的遠方?

靜靜地,把雞蛋放在碗裡,擁她入懷。「媽媽,你看,小公主一步一步走來了,她笑的好開心。」掛著淚痕的女兒,手中拿著愛麗絲正在朝宮殿走去。

女兒,謝謝你的眼淚,點醒了我,取捨有致,生活才會活色生香。

02 並不是付出就真的有收穫,而是你在此真正投入了幾分

上小班的你,需要上網課。於是,為了你的眼睛,買了平板,期待你好好聽課,如其他小朋友一樣。

「媽媽,我想看動畫片。」掛著淚痕的你,開始與我講條件。

不知如何待你,只是在情緒之上,惡狠狠地說,好好聽課,看老師說什麼。

你索性不幹了,撅起的小嘴,就算是往嘴上掛一壺茶都不為過,兩隻眼睛低垂沒了神色,雙手像是剛剛犯了錯的孩子,食指指尖相碰,眼淚更是猶如呼之欲出的江河。

我盯著你的眼睛,多想用大道理告訴你,如果不怎麼樣,你將來就會怎麼樣……可是,話到口中,又咽了回去。

你已經跟著課程上了一個月之久,問你方形、圓形的時候,你好像生怕犯錯,每一個回答都充滿了小心翼翼。老師提問,你第一時間,把求助目光轉向我,我便知道:我又錯了,錯的徹底。

雖然,你每次都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坐在了老師的前面,但是,並沒有聽進去,你可以在老師講的時候,興衝衝的拿著手中的玩具,給這些玩具講著故事,也可以對著屏幕發呆,更可以抱著牛奶,假裝沒有喝完,一直找一系列的藉口。

我明白了,女兒,你是在用行動教育我:嘴上的努力,真的並不走心。

「媽媽,我想看動畫片。」你的眼淚又在提醒我,一個好媽媽,我不夠格。一直想做你的榜樣,可是,我忽略親子關係的同時,竟然也放棄了你。

這讓我,做不好自己,也陪不了你。

我可以在寫論文的時候,寫半個小時,接下來刷兩個小時的文章,還為自己美名其曰,找素材。也可以在看藥理知識的時候,學半個小時,寫三個小時的文章,還說因為來了靈感。

看,丫頭,我與你無差。

「成為媽媽,理解母親,洞見生命的意義!在這一角色轉換過程中,我們遇見了與以往不同的自己,學會了與他人的聯結與互動,慢慢學習接納滋養生命的外在環境。」

學著去成為母親的時候,女兒竟也可以成為生命中的引路人。她幼稚且句句真諦的簡短話語,竟也在完善,幼稚且自卑的我。

03 不屬於你的要學會放下,完善自己夢在不遠處

「爸爸,我想要這個。」女兒看到冰雪奇緣的城堡,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毫不客氣對爸爸下著命令。

「不行。」語言似一把利劍,直捅了她的心窩。正想與他講條件,可是老公制止了我。

「我不嘛,我不嘛,我就要這個!」一番坐在地上的哭泣無果,索性抬起頭,用迷離的淚眼迷惑她的爸爸。

老公看了看我,抱著手機,以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高高聳立在那裡。又看看小女兒,一臉渴望的看著他,他心動了,拿起那個玩具,走向了付款處,留下我,在身後生著悶氣。

回家在網上逛了逛,看好了一個漂亮的手錶,於是,與老公說道:「我挺需要一個手錶的,你看……」說完這句話,把圖片扔給了他,讓他看著辦。

就在這時,女兒一臉狡黠地看著爸爸:「爸爸,媽媽想要的話,你可以讓媽媽答應我一件事,這個月不讓我哭,你可以給她買。」看著這副討價還價的模樣,天知道,我有多想揍她一頓。

可是,突然,我像是明白了什麼。

是啊!寶貝,我一直走,一直走,對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執念太深,很多時候,總是需要依靠別人,而自己,卻總是看不清楚自己。

如果對別人沒有價值,那就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我深諳世事道理,卻還有所妄念。

「退一萬步講,就算你有灰姑娘的美貌,那你要去參加王子的晚宴,也不要穿著不透明的塑料鞋啊,畢竟灰姑娘的水晶鞋不是王子準備的。」——《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 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小女兒,謝謝你,又告訴了我,放下曾經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淡化自己的執念,在往後的歲月裡一點點完善自己,總有一天,夢在不遠處。

小女兒,媽媽還未成為那個稱職的媽媽,依舊與你在生活中砥礪前行好麼?

看著煮好的雞蛋,蛋清部分白的清亮,蛋黃部分竟是那般分明,打開後,蛋黃一下子滾到了碗裡,蘸著醋香,傳來你歡快的笑聲。

嘿,丫頭,我在生活裡竭盡全力,也在努力接納自己,接納你。

相關焦點

  • 馬伊琍:後悔讓女兒變得「懂事」!她一點也不快樂
    ,你回來檢查一下,我先洗洗睡了,還有媽媽你別忘記了吃飯。」儘管還有幾個字小朋友不會寫,用拼音代替,但一點也不影響這張紙條背後的溫暖。: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如果你沒有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愛意,他們就會用「懂事」來討好你,期盼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與愛。
  • 孩子,其實你不需要太「懂事」
    直到有一天,女兒對爸爸說:「小時候,我特別羨慕哥哥能做他想做的事,我為了討好爸媽,說了很多違心的話。」「其實,我當時不喜歡你們總是送我洋娃娃,但為了不讓你們傷心,我只好裝作喜歡。」於是就問大麟子:「你不覺得你媽媽買得太多了嗎?」大麟子本能地回答:「對呀,都裝不下,放哪兒啊,都沒有地方放。」
  • 懂事的孩子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請教會他「不懂事」
    生活中我們都能明白「努力才能有收穫」,這是因為父母大多數時候都會用行動告訴我們哭是沒有用的,只有自己努力證明自己才能有所獲。家庭裡父母總是對愛哭的孩子予取予求,培養出來的孩子就是「總想不勞而獲」,這是在助長孩子的依賴性,摧毀孩子的獨立性。孩子長大了遇到困難首先想要的是求助於他人,而不是先想著自己去解決。
  • 懂事的孩子並不快樂,只要有一次「不懂事」,就會被念叨一輩子
    、但事物皆有利弊,懂事的孩子看起來很乖巧實際上也不盡然,有的時候看似人生更灰實際上可能骨子裡的反抗令人無法想像,讓孩子心中有愛、力量才會更強大,這才是人生真正有價值的可貴之處。,第二次是結業後的打工,不論是學生時代還是打工時代,我都在努力做個懂事的女兒但父親一直在挑刺,那年冬天看上了一雙手套但不敢告訴爸爸,於是悄悄地拿了抽屜裡的錢滿足了自己的「小欲望」,也就是那次犯錯被爸爸反反覆覆念叨了很多年。
  •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創始人,他的子女人生都是悲劇,太諷刺
    但最主要的問題是他們還不會說話,有需求也沒辦法表達,只會通過哭這一種行為,這就讓父母非常頭疼,沒一定經驗還真判斷不出來。這在成年人的思維看來確實合乎情理,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為孩子哭泣頭疼的父母,就連馬伊俐培養大女兒時都曾踐行這套理論。好在後來及時醒悟,並髮長文反對,說大女兒本來特別依賴自己,可她為了所謂的「科學育兒」,導致女兒安全感缺失。
  • 「我優秀懂事的女兒,被我親手掐死了」:多少父母滿口是愛,卻滿目猙獰
    >「我優秀懂事的女兒,被我親手掐死了」:多少父母滿口是愛,卻滿目猙獰作者 | 王耳朵來源 |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教育君語】為人父母,此生只有兩個任務:1.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2.與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 鄭爽說太早懂事的孩子不快樂:懂事孩子背後,都站著不懂事的父母
    在媽媽期待中生活的鄭爽,就變得越來越懂事,她主動「照顧」著媽媽的感受,也是為了完成母親的期待。鄭爽在一檔節目裡也說過:「我媽媽從小就告訴我,大聲哭很招人煩,你哭可以,但不要影響到別人。所以我一般哭,都自己憋著哭」。所以,鄭爽一直都很羨慕「能大聲哭的人」。
  • 寫給最愛的人:謝謝你讓我如此感動
    這世上唯有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現在我們的父母老了,需要我們角色互換,悉心照料他們。父母養我長大,我陪父母慢慢變老,「親愛的爸媽,我愛你們。」2.致知冷知熱,惺惺相惜的愛人。愛人是什麼?愛人是夫的妻,愛人是妻的夫。愛人,是我們人生中最貼心的伴侶。一對剛結婚的夫婦,女人口味清淡,男人無辣不歡。
  • 女兒買三串糖葫蘆,被媽媽罵10分鐘,不懂事的父母是孩子最大枷鎖
    結果女孩特別委屈,嘴巴一嘟就要哭出來,孩子爸爸連忙打圓場說行了,買都買了,給爸媽一人一串不? 女孩說:本來就是要給你兩一人一個的。結果媽媽說,我不愛吃糖葫蘆。還說下次你買的時候,我沒說給我買,你別給我買。
  • 孩子,對不起,媽媽不該讓你太「懂事」
    ,不懂得反抗前幾日朋友跟我抱怨:「我家孩子太不懂事,太調皮了,我為此非常苦惱。」我安慰道:「如果孩子『太懂事』,未必是件好事。」朋友不理解,於是我就把我一個朋友的童年經歷告訴了他。朋友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很自卑的人。小時候,他非常懂事,父母說什麼都能照辦,從來不反抗。
  • 如果我不懂事,你還會愛我嗎?/親子關係
    ,他們不哭不鬧, 自己能夠照顧好自己,不需要父母操心,甚至能夠安慰傷心的父母。我們經常聽自己父母誇獎某個鄰居、親戚的孩子:「你瞧瞧,XX家的孩子多懂事,成績又好,又不需要父母操心的,你有人家一半我就開心了
  • 鄭爽:孩子太早懂事,並不幸福!這裡告訴你「懂事和聽話」的區別
    但馬伊琍的表現,卻是很後悔讓女兒變成這樣,女兒雖然性格膽小,但卻過分懂事,懂事的已經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了,動不動就給別人說對不起,連自己的心裡話都不敢表達。表面是懂事,背後是害怕和壓力後來馬伊琍就告訴自己的女兒,如果你不喜歡當寶寶,可以「拒絕」同學,但是文君竹卻小聲說「我不敢」,心裡很怕惹到同學生氣,更怕同學們不喜歡她,此刻,馬伊琍終於意識到,女兒這種表現,已經是屬於過分懂事了。
  • 孩子,你可以不那麼懂事
    你的人生起點是怎樣渡過的?聽了女兒的話,臺下的媽媽壓抑不住自己的眼淚,對女兒說:「媽媽也希望你不用那麼懂事,你不用取悅所有人,堅持做你自己,不要總太委屈自己。」她不是愛得太多,而是期待太多的愛。她說過一句話:「我活著,為了愛,如果有愛,我就可以愛,愛就是人生」。04孩子,你可以不那麼懂事。
  • 上海殺妻焚屍案細節曝光:你千方百計教女兒懂事,卻不知懂事才是她...
    有次母親生病住院,還很年幼的劉娟,貼心地抱著她說:  「媽媽你回家就好好養病,不要為我操心,以後我保護你。」  到了中學,母親專門回家,全職陪女兒讀書,接送上學,提供後勤保障。  劉娟就一門心思學習,從上海知名大學畢業後,又進入浦東新區某小學當了老師。
  • 孩子,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不需要「太懂事」
    「懂事、聽話、乖巧」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的孩子,我想你的內心定是欣喜的。「懂事」的孩子一定是這樣的:聽話,這是第一的,然後對父母體貼,守規矩,主動為家庭承擔部分責任,十分的讓父母開心、放心。但是,「懂事」的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嗎?
  • 「你再哭,媽媽就不愛你了!」不允許哭的孩子,有多可憐?
    有人曾問我,如果政策放開,你會選擇生第三個孩子嗎?答曰:「如果像老二那樣可愛有趣就生,如果像老大那樣臭脾氣愛哭,堅決不生。」再強大的母愛和深厚的育兒知識,都會在因為一點小事就哭好幾個小時的老大面前一攻而破。
  • 「我最愛的兒子,優秀懂事成績好,然後,跳樓了」
    大兒子高大、帥氣、懂事、有教養,學習成績優秀,正在備考醫學院,為人處世周到得體。小兒子不愛學習,平日到處打架鬥毆,不僅弄大了小女生的肚子,最後還因為砍人進了少管所。作為家長,捫心自問,你會偏愛嗎?他確實偏心,確實很多行為都傷害了孩子。
  • 「媽媽,我不買」,6歲孩子的懂事背後,其實是被心窮毀掉的人生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你有沒有想過,懂事的孩子應該是什麼模樣的。身邊有一位朋友常常說我對孩子太好了。不是帶著孩子出門旅行玩耍,就是給孩子買他喜歡的東西。而在她眼中,我這種行為可不是養成懂事孩子的好方法。
  • 二胎媽媽出產房後,看到媽媽滿臉痛苦,女兒表現的好懂事
    導讀:二胎媽媽出產房後,看到媽媽滿臉痛苦,女兒表現的好懂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二胎媽媽出產房後,看到媽媽滿臉痛苦,女兒表現的好懂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軍訓蜜蜂爬到嘴上了,女孩一動不動:孩子,媽媽不希望你這麼懂事
    2女兒上小學二年級時,回來跟我說了一件事,至今我都記憶猶新。班上有一個女孩,有一天,下課了不出去玩,體育課也不去上,說自己身體不舒服。班上同學都知道,這女孩把臭臭拉在褲子裡了。三年級的孩子,已經8歲了,大小便已經懂得,只是因為老師說了,上課不可以去衛生間,她那天肚子不舒服,上課不敢舉手告訴老師,沒有憋住,於是……我跟女兒說,不要去嘲笑這個女同學,她只是太懂事了。因為懂事,孩子對身邊人說的話,很放在心上。也懂得察言觀色,分析別人的情緒,順應別人的想法,只是為了讓別人滿意,卻忽略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