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讀作「么」,我們平時念電話號碼的時候都會把1讀作「么」。比如說報警就打「麼麼0」、查號打「麼么四」,叫救護車打「么二0」。按照普通話的讀音規則,數字1應該讀作「y」才對,可為什麼大伙兒都念「么么0」而不是「依依0」呢?這個問題我一直沒琢磨清楚,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聽到我爸說了個數字,他的讀法很特別,念「洞么洞拐」。我一下就來興趣了,問他:這「洞么洞拐」是個什麼東東?他說:就是數字0107啊。說到這兒,有必要介紹一下我的父親。
他是一個軍人,從十七歲入伍到現在已經快半個世紀了。他跟我說在部隊裡1就讀「么」,0讀洞」,7讀「拐」,他一直都這麼念。我讓他用軍隊的方式把1234567890這十個數字讀一遍,他是這樣讀的「么兩三四五六拐怕狗洞」。我當時就笑翻了,「拐怕狗洞」,聽著怎麼這麼怪異。不過父親讀數字的方法倒是給了我啟發,我順藤摸瓜終於弄清了1讀「的因。原來0到9這些數字在軍事上運用得非常廣泛,幾乎各個軍種都會用到。比方說在作戰和訓練的時候,就得跟數字打交道:距離多少,高度多少,坐標位置,還有作戰人員的代號全都是數字。
這種時候來不得半點差錯,我說「一一七」,你聽成了「一七一」、「七一一」或者「七七一,那就麻煩了,弄不好就打自個兒人頭上了軍隊裡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可這方言和口音它走不到一塊兒去,因此就會造成讀音混亂。比如2,普通話念「er」,但這個發音不容易。《紅樓夢》裡的史湘雲叫賈寶玉的時候就經常把「二哥哥」念成「愛哥哥」,還遭到了林黛玉的嘲笑。有人說那是因為她大舌頭,其實不是,蘇南的一些地方像鎮江、儀徵,讀2的時候就發「愛」的音,123就念「一愛三」。
而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向對面的來人表示和平善意,咱們靠右走。那麼為什麼會有國家選擇靠左走呢?這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了。葉國良先生在《禮制與風俗》這本書裡就指出:「英國、日本的思維卻是強調自己有自我防衛的權利,因為靠左邊走,利於拔劍、使槍,自我防衛,這也不能說不合理。」咱們再來說說男女同行的問題。一男一女搭伴出門,誰左誰右呢?根據國際慣例,當然是男左女右,這樣方便照顧女士。可在中國古代恰恰是相反的,《禮記》裡說得很清楚:「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
就是說男女向同一個方向行進時,男的要走在女性的右側,之所以如此是出於「男女授受不親」的考慮。你想呀,男左女右,男人要是用右手牽牽女人的小手,摸摸女人的裙子,豈不是很方便?要是男右女左呢,男人的右手離女人遠遠的,不就避嫌了嘛!時代不同,習俗有所差異;國情不同,禮儀也要靈活調整。有次我跟一位男同事出門打車,計程車到了,這位男同事真是紳士,殷勤地為我打開車門,請我先進去。這一看就是在國外待過的人。
而還有別的地方,2讀成「膩」。比如上海話,「老膩」就是老二,「膩膩得斯」,二二得四。為了避免發音混亂,軍隊裡就用「兩」來代替「er」的讀音。同樣的道理,南方人發後鼻音比較困難,、n不分,所以乾脆把0讀作「洞」,0的形狀不就像個洞嗎?有些數字讀音容易混淆,比如1和7,6和9。還有些數字因為發音部位和方法的問題,它發不響,像1和7韻母都是i。據研究發現,在所有的韻母當中i的頻率最低,清晰度最差。你想想看,在戰場上那噪音多大呀,通信兵發i的音,對方要是聽不清楚,那可是要以無數生命作為代價的。
怎麼辦呢?把韻母帶i的給換了。1讀「么」,漢語裡「么」就是小的意思,跟1很匹配。7呢,形狀很像個拐杖,就讀拐」吧。因為軍隊的特殊需要而改變讀音,不僅中國如此,美國也這樣。26個字母裡,BP、DT、MN都很容易弄混。所以美軍部隊為26個字母制定了一套標準讀法,B讀 Bravo(太棒了),P讀Papa(爸爸),M讀Mike(邁克),N讀 November(11月)。如今進入了和平年代,數字的特殊讀音在民間的應用漸漸少了只有「么」還頑固地保留著,所以我們都說「九么么」而不說「九依依」。如果有個人在說數字時漏出「兩、拐、狗、洞」這樣的讀音,那麼可以推測,他八成跟我老爸一樣,當過兵。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和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