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5萬中國名校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為什麼大多數都去了華為?

2020-12-15 秦學教育

最近,各大雙一流高校都相繼公布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其中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除3所外,其餘39所均公布了各自學校的就業質量報告。

作為中國實力最強的重點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中國高校教育頂尖力量的代表,這些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去向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高校實際的就業情況。

根據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公布的就業質量報告,青塔小編對其畢業生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中國重點高校就業情況,希望為將要求職的畢業生們提供一些參考。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屆畢業生超35萬

最近這幾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來自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那麼,作為中國實力最強勁的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畢業生又有多少呢?這個數字是超35萬。

截止到目前,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已經公布就業質量報告的39所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34.75萬,其中本科生達到18.84萬,碩士生達到13.16萬,博士生達到2.62萬。如果加上國防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新疆大學等三所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屆畢業生人數將超過35萬人。

其中畢業生最多的是吉林大學,達到16821人。鄭州大學畢業生人數位居第二,達到15970人。四川大學共有15055人,排名第三。其他畢業生人數較多的高校還包括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和重慶大學,畢業生均超過10000人。

華為、BAT、金融機構和國企依然非常火爆

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實際就業單位所屬行業來看,畢業生人數較多的行業主要包括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

流向較多的企業除了華為、BAT等網際網路公司外,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國家電網等國有企業。39所一流大學中各類高校畢業生的流向有較大差異。例如,工信部直屬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畢業生去往國防科研單位的人數明顯比其他高校要多出很多。

不過,與2016年一樣,今年華為依然成為接受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畢業生最多的企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進入華為畢業生人數較多的高校(超200人)有:浙江大學(446人)、西安交通大學(365人)、東南大學(358人)、哈爾濱工業大學(269人)、南京大學(256人)上海交通大學(237人)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48人)和武漢大學(223人)。此外,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也分別有122人和182人,也是兩所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多的企業。

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成為選調生

最近幾年,國家和各省市都推出一系列面向重點高校的選調生計劃。而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屆畢業生實際就業情況來看,這些重點高校畢業生選擇成為選調生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都有上百人選擇成為選調生。

創業人數佔比不高

這幾年創新創業非常火爆,不過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屆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各大重點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的只佔極少數。據統計,清華大學畢業生直接創業人數為68人,創業領域主要集中於新媒體、網際網路和文化創意。北京大學校本部創業人數為50人。浙江大學則和清華大學一樣,有68名畢業生直接創業。上海交通大學選擇直接創業的僅有26人。

截止到目前,未能找到國防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和新疆大學2017年就業質量報告,因此數據中未能統計;部分高校未公布各自畢業生的重點就業單位,因此未能整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下面來看看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屆畢業生的重點就業單位(由於圖片較多,信息量較大,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清華大學2017年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北京大學2017年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浙江大學2017年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 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復旦大學2017年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醫療單位)

南京大學2017年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財富中國五百強就業統計表

西安交通大學2016年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2017年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2017 屆畢業生到國防科技工業單位(部分)就業情況

中國人民大學2017 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山東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東南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武漢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西北工業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同濟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四川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吉林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南開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廈門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蘭州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天津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湖南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東北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華東師範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重慶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鄭州大學2017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梳理發現,經歷了2020年這一特殊的年份,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總體穩定,留學率有所下降,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在國內深造。此外,畢業生們不再扎堆兒「北上廣」,不少學生選擇留在大學所在地或鄰近省份就業。在就業行業和用人單位性質的選擇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在企業就業,基層就業也成為不少名校大學生的新選擇。
  • 35萬「一流大學「畢業生最後都去哪兒了?
    最近,各大雙一流高校都相繼公布2017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其中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已有39所均公布了各自學校的就業質量報告。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中國重點高校就業情況。  作為中國實力最強的重點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中國高校教育頂尖力量的代表。這些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去向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高校實際的就業情況。
  • C9高校就業報告盤點:2019年,中國頂尖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C9高校中已經有七所發布了2019年度畢業生就業報告,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19年,中國頂尖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 「雙一流」高校紛紛公布首份「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最近,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相繼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僅剩不到10所暫未公布。我從大二開始了解各個省市的選調生政策,3年後才決心去西藏基層。」  本科生多深造,民企成為就業新高地   這一年,眾多一流高校都向社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從就業去向來看,本科生的主流去向為繼續深造,而研究生和博士生一般都有較好的職業發展起點。在招聘單位的選擇上,民企逐漸成為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新高地。
  • 清華北大的學生畢業後都去哪兒了?!名校畢業生就業大數據來襲!
    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複雜,許多畢業生在畢業之際都面臨著就業問題。去哪就業,是否升學,是否創業等選擇,都困擾著畢業生們。作為國內頂尖高校,清華北大等雙一流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倍受關注。 今天帶你看看清北等名校畢業生,畢業後都去哪兒了。
  • 年薪普遍超10萬,985名校2018屆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成為選調生 最近幾年,國家和各省市都推出一系列面向重點高校的定向選調生計劃,而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屆畢業生實際就業情況來看,這些重點高校畢業生選擇成為選調生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很多高校都有上百人選擇成為選調生。
  • 名校畢業生去哪兒了?「雙一流」高校公布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最近,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相繼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僅剩不到10所暫未公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95後找工作不看工資」「95後秒辭」等話題就頻頻登上熱搜,「史上最難畢業季」等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雙一流高校公布首份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去哪兒了
    「雙一流」高校紛紛公布首份「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最近,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相繼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僅剩不到10所暫未公布。我從大二開始了解各個省市的選調生政策,3年後才決心去西藏基層。」  本科生多深造,民企成為就業新高地  這一年,眾多一流高校都向社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從就業去向來看,本科生的主流去向為繼續深造,而研究生和博士生一般都有較好的職業發展起點。在招聘單位的選擇上,民企逐漸成為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新高地。
  • TOP10高校2020屆畢業生都去哪兒了?華為是名校生收割大戶
    從數據來看,武漢大學2019屆畢業生總就業落實率為92.35%,2020年小幅下降至90.69%;華中科技大學2019屆和2020屆本科畢業生落實就業去向的比例分別為93.24%和93.19%,相差甚微。一方面,高校的就業質量報告統計時間一般截止至2020年10月底甚至11月底,國內疫情及時得到了有效控制,經濟運行企穩回升,並且全國及各地都採取了大量的穩就業措施。
  • 人才去哪兒了?35萬「一流大學」畢業生就業去向出爐!最大贏家是…
    根據報告,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中國重點高校就業情況。作為中國實力最強的重點高校,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中國高校教育頂尖力量的代表,這些高校畢業生的畢業去向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高校實際的就業情況。希望為將要求職的畢業生們提供一些參考。
  • 這屆華東師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這屆華東師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教育-學歷類行業佔比最大在極不平凡的年份ECNU畢業生都去哪兒了?往下看!2月起,舉辦空中宣講會100餘場、線上大型招聘會8場,累計為畢業生提供數萬個就業崗位,盡最大可能保證就業市場規模,為畢業生提供充分就業機會。全校開展線上系列指導活動,引導畢業生迎難而上,主動應聘,適應求職新形勢,拓展就業新渠道。
  • 2019年中國頂尖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C9高校情況統計
    近幾年,在教育部等主管部門的要求下,每年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各大中央部屬高校都會公布本年度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以總結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同時回應社會的關注。近日,近半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已經在各高校就業網上發布了2019年度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這些高校畢業生去向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高校實際的就業情況。
  • 人才去哪兒了?1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地圖
    每經記者:謝孟歡 每經編輯:楊歡高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不只是學校關注的重點,也是城市關注的重點。近日,國內高校陸續發布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大學生就業報告本身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有專家指出,大學生就業行業和地圖的變化,體現了社會產業和城市競爭力的變化。
  • 中科大畢業生,都去哪兒了?答案來了
    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一個疑問,那就是:作為我國著名學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它每年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關於這個問題,期間,我也有疑問過,坊間,曾有傳言說:中科大的畢業生,大多數都出國留學去了!話說,自中科大建校以來,平均每一千名本科畢業生中,就誕生1名兩院院士,比例居全國高校之首。據悉,目前已有73位本科畢業生,當選兩院院士。當然,這裡所指的,是這些院士,本科階段,是在中科大完成的。
  • TOP10高校2020屆畢業生去哪兒?華為是收割大戶
    從數據來看,武漢大學2019屆畢業生總就業落實率為92.35%,2020年小幅下降至90.69%;華中科技大學2019屆和2020屆本科畢業生落實就業去向的比例分別為93.24%和93.19%,相差甚微。一方面,高校的就業質量報告統計時間一般截至2020年10月底甚至11月底,國內疫情及時得到了有效控制,經濟運行企穩回升,並且全國及各地都採取了大量的穩就業措施。
  • 清華北大的學霸們,畢業後都去哪兒了?
    其中去到美國的1391名(佔出國深造的63.5%),英國216名,中國香港132名,日本75名,新加坡54名,德國50名,加拿大42名,法國40名,瑞士30名,澳大利亞29名,其他國家131名。美國和英國的高等教育在全世界都是最頂級的,所以也是清華北大畢業生選擇最多的深造目的地。
  • 盤點:成都不參加高考的高三畢業生去哪兒?
    沒參加高考的畢業生去哪兒了?四中每23名畢業生有1人留學高考前4天,2015年應屆高三畢業生黃英(化名)走進位於領事館路7號的實習公司。與正在備戰高考的成都7.7萬名考生不同,黃英步履輕盈,少了些高考前的焦灼。她在初三畢業時就已決定出國,高中三年除了學校的常規課程,她通過了託福、賽達等考試。
  • 清華畢業生去哪兒了?華為成為最大贏家,國家電網名列第六
    2020年清華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已經發布了,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到底愛去哪兒?數據顯示,華為成為了2020年錄用清華大學畢業生的最大贏家。2020年,清華大學一共有6995人畢業。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數據並不包括約1700名不在校學生。這6995人中,有674人選擇了出國出境深造,3081人選擇了考研或保研,就業的一共有3803人。
  • 名校畢業生去哪了?"雙一流"高校公布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最近,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相繼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僅剩不到10所暫未公布。我從大二開始了解各個省市的選調生政策,3年後才決心去西藏基層。」  本科生多深造,民企成為就業新高地  這一年,眾多一流高校都向社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從就業去向來看,本科生的主流去向為繼續深造,而研究生和博士生一般都有較好的職業發展起點。在招聘單位的選擇上,民企逐漸成為名校畢業生的就業新高地。
  •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了?快看看這些「雙一流」高校的情況
    華南地區的高校京外就業率更是接近百分之百,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畢業生京外就業率高達98.42%,東南大學為98.46%。 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基層就業的政策紅利和發展空間優勢明顯,去基層就業也正成為越來越多名校畢業生的選擇。據統計,北京大學共有562名學生赴基層和西部就業,清華大學共有288名畢業生到基層公共部門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