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抑鬱症到脫口秀天才,李雪琴:為什麼帶給別人快樂的人都不快樂

2020-09-27 小小閒娛

01

這兩天,除了秋天裡的第一杯奶茶,最火的無疑就是李雪琴了。

起初我對這個女孩並不了解,但是刷屏看得多了,免不了好奇起來: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孩?能讓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於是我開始了解:

李雪琴,95年的東北女孩,因為吳亦凡的一條視頻回復而全網爆紅,之後更是獲得多個明星回復,被網友稱之為追星錦鯉。

在抖音上,李雪琴擅長與大家分享生活中的狀態,講段子逗樂子,讓大家開心。

可以說這是她的第一次爆紅,在抖音以北大土味女生身份出道。

而第二次爆紅,則是在脫口秀這個舞臺上。

她的段子,看似自嘲卻又能讓人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有梗又有邏輯。

比如在總決賽上的發言,李雪琴稱哲理這種東西必須來源於生活,拿出自己打車十分鐘繞出80多塊錢的例子爆出「有時候左拐也是右拐」的金句!

還有我最喜歡的一句是「宇宙都有盡頭,北京地鐵沒有」。

用最簡單的話講最深刻的道理,這是我喜歡李雪琴的原因。

但很多人喜歡她,是因為:李雪琴能給人帶來快樂。

她在抖音上分享的段子經常能讓人捧腹大笑,在脫口秀舞臺上也能憑藉口才讓你領略生活真諦的同時又很開心。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這個帶給別人快樂的李雪琴,患有抑鬱症,還曾自殺過。

一月中旬,李雪琴在家中崩潰試圖自殺,感受疼痛是她這十幾年來的解壓方式。

但因為爆紅,她的生活已經被填滿,每天回復各種消息,沒辦法停下來,於是在手腕上劃了幾個口子後,她拿起紗布止血,繼續做起她的PPT...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帶給別人快樂的李雪琴,自己竟然如此不快樂。

知道這個消息的我表示震驚,同時又不震驚。

隨著長大,我們會發現,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能帶給別人快樂,但自己卻並沒有那麼快樂。

而為什麼自己不快樂卻還能帶給別人快樂?

因為只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才能更加理解痛苦,便不想別人也和自己一樣。

所以李雪琴說:「我不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我希望帶給別人快樂。

02

熒幕上帶給我們快樂的,周星馳一定是一個。

以前看周星馳的電影,一直以為是喜劇,長大後才發現,都是悲劇,而且都是他人生中的悲慘經歷。

《大話西遊》結局裡,紫霞仙子看著遠去的孫悟空,對至尊寶說:「你看那個人好奇怪啊。」

至尊寶看著遠去的孫悟空,點點頭並說:「他好像條狗啊」。

小時候每次看到這,我們幾個小夥伴都會哄然大笑,殊不知,這其實是周星馳的親身經歷。

當年,周星馳還是個跑龍套的小角色時,一次機緣巧合認識了一位導演,於是他毛遂自薦和導演推薦自己。

導演也點頭答應表示有機會一定會找他合作。

誰知,轉眼間周星馳就聽到導演在和別人說:他怎麼跟條狗似的。

那一刻,說不心酸是假的。

周星馳擅長把他所經歷的搬到電影裡,然而當這一切搬上熒幕的時候,我們卻將這一切當成了笑料,當成了我們的快樂源泉。

還有,如果你足夠喜歡周星馳的電影,就會發現,在每部電影裡,周星馳有經常大笑的場面。

周星馳出身貧寒,為了生計,從小就和社會各形各色的人打交道,從跑龍套到成為喜劇之王,他經歷了太多。

其實他在戲裡笑得有多開心,自己生活就有多不快樂。

記得在柴靜專訪周星馳的時候,他一直在說自己運氣不好。

被問及感情問題時他反問柴靜:「你看還有機會嗎?」語氣充滿了遺憾。

早年的貧窮、父愛的缺失造就他敏感內向的性格,而感情上的錯過和如今的孤身一人讓他的快樂似乎離他越來越遠。

他用喜劇的方式拍出自己的悲劇,觀眾得到了歡樂,可是他卻並不快樂。

把悲劇當喜劇,往往這是最可悲的,不是嗎?

喜劇的最深處其實來源於悲劇,但很少人能看得懂,其實這就是周星馳的人生。

03

曾經看過一個段子。

一個小鎮上有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有一天他接待了一位病人,他說自己被人生痛苦折磨得快要瘋掉了,感覺人生無望。

醫生聽了,便建議說:「偉大的小丑來鎮子表演了,去看看吧,他會讓你快樂的。」

病人聽了嚎啕大哭,說:「我就是那個小丑」。

看完之後心裡五味雜陳。

我們總是習慣從別人那裡獲得快樂,但是我們卻未曾關注過:帶給我們快樂的那個人自己快不快樂。

人類的悲觀並不相同,所以我們不能感同身受。

也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他們不快樂卻還能帶給觀眾快樂呢?

借用李雪琴的話來說就是:這是同理心作用和算是尋找一種認同感吧。

經歷過痛苦的人會更加理解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理解痛苦的人為什麼痛苦。

就像周星馳,他說他拍了那麼多悲劇,可是我們卻當成了喜劇。

正是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他那樣的貧窮困窘,所以我們無法理解他的痛苦。

還有一個就是,習慣讓別人開心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和認同感。

知乎用戶 @罰球又丟了 曾分享關於這個話題的回答:

他說他總是以調侃當時去逗得別人哈哈大笑,別人開心的時候他自己卻很難受。

為什麼?因為他調侃的都是自己的經歷。

沒有人要求他們這樣做,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總有人是討好型人格,總是

習慣以犧牲自己的快樂換取別人的快樂。

帶給別人快樂和讓自己快樂往往是兩回事。

很多時候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我們容易把傳遞當成一種任務,久而久之,就像枷鎖。

所以,如果可以,請讓自己快樂一點吧,無需取悅他人,只需要顧及自己。

相關焦點

  • 李雪琴:北大畢業成網紅,患抑鬱症又成脫口秀天才
    在今年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中,她被李誕邀請來參加《脫口秀大會》,她被李誕稱為「脫口秀天才」,在這個舞臺上,她隨便侃侃而談,每一句話說的都是一板一眼,但是聽的人卻笑中有淚。李雪琴似乎有很多用不完的梗,這些梗都是普通人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所以共鳴很高,她也隨之人氣大漲。
  • 「北大最土網紅」李雪琴:一個得了抑鬱症的脫口秀天才
    很多人對網紅的印象都是「整容,低級,沒文化」,可當李雪琴逐漸在大眾面前曝光的時候,很多人傻眼了,原來其貌不揚的李雪琴,是北大的高材生,畢業於北大新聞系,畢業後又在紐約大學攻讀研究生,妥妥的高材生,妥妥的學霸。最近李雪琴登上了《脫口秀大會》的舞臺,展現了自己過人的幽默才華。
  • 心理學分析李雪琴:為什麼她可以讓別人快樂,卻無法讓自己快樂
    01.有人即使名利雙,也不快樂最近,李雪琴徹底火了。>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如今名利雙收的李雪琴實在是沒理由不快樂。主持人說:你為什麼有一個中年男人的心態,睜開眼睛好像周圍的人都要依靠你?去年李雪琴其實已經收到了《脫口秀大會》的邀約,但是被她拒絕了。原因是當她看到《脫口秀大會》第一季的冠軍龐博,都未入選。立即斷了參賽念頭,「我去參加個屁啊,連龐博都上不去臺了。」
  • 給別人帶來歡樂的李雪琴,自己快樂嗎?
    最近李雪琴特別火。不過老王想寫寫她,是因為在脫口秀大會上。她說了一句,「我知道自己不快樂,但是我可以做些讓別人快樂的事。」當時老王聽完這句,就覺得這不對啊。任何人,都應該把自己的快樂擺在第一位,否則的話是很難長久的去給別人帶來快樂的。
  • 抑鬱症的北大網紅,逆襲《脫口秀大會》,李雪琴:你「喪」得真美
    她只知道,她有抑鬱症,是從紐約休學回國,不知道將來能幹什麼的北大畢業生,她不快樂,但是,她知道怎麼讓別人快樂。但李雪琴偏偏就是這樣。作為一個脫口秀新人,她左手搭杆,右手拿麥,每一次上臺都是很頹很喪的撲克臉,一嘴東北大碴子味兒:「大家好,我是李雪琴」。
  • 李雪琴:當一個抑鬱患者在說脫口秀
    #脫口秀反跨年#在最近的《反跨年脫口秀》的綜藝節目中,李雪琴說媽媽打電話給她,擔心娛樂圈男女關係太混亂了,李雪琴不按常規地回到:「實不相瞞,這就是我進入娛樂圈的原因。」真是太有梗了,超級搞笑。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中,讓我們認識到擁有有趣的靈魂段子手——李雪琴。
  • 李雪琴,一個曾經的抑鬱症患者: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鬱症的人可多了
    最新一季《脫口秀大會》,擁有北大學歷的李雪琴火了,這個長相不驚豔,身材很普通的東北女孩,一開口就能讓人捧腹大笑。在參加節目之前,她完全沒說過脫口秀,如今卻成為一匹黑馬,一路過關斬將衝進了前十,連坐在評委席上的大張偉、李誕都十分看好她。「XXX你好,我是李雪琴……」這是她固定的開場白,即使到了賽場上,她也不會給自己加太多的頭銜,雖然她的履歷很光鮮,但她更喜歡當個「快樂的傻子」。
  • 李雪琴用幽默掩蓋抑鬱,把苦難化作天賦,北大網紅稱霸脫口秀
    頭頂著學霸的李雪琴卻一點都不開心,進入大學後,好不容易談了戀情,偏偏又遭遇男朋友劈腿。原生家庭本來就不幸的她又遭受失戀打擊,這讓她內心很崩潰,還患上了抑鬱症。
  • 被吳亦凡點名的李雪琴竟是抑鬱症患者!
    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有人曾這樣描述自己得了抑鬱症的感受:桌上有一杯水,我好渴,但卻伸不出手。別人以為我懶,是啊,我有意志,也有力氣。(圖片來源網絡)憑藉一句,「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而進入大眾視野,今年在脫口秀大賽中又一舉成名的東北女孩李雪琴。
  • 被吳亦凡點名的李雪琴竟是抑鬱症患者
    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有人曾這樣描述自己得了抑鬱症的感受:桌上有一杯水,我好渴,但卻伸不出手。別人以為我懶,是啊,我有意志,也有力氣。那些在人前非常開朗、樂觀、愛笑的人,同樣也都有患上抑鬱的風險。而進入大眾視野,今年在脫口秀大賽中又一舉成名的東北女孩李雪琴。
  • 爆火李雪琴!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李雪琴覺得自己可能擅長讓別人開心。朋友圈、微博、抖音,基本上這三個社交平臺上,她常常發的都是很快樂的東西。但不是說她想讓大家覺得自己快樂,而是她能讓別人哈哈哈。察覺到自己可能有抑鬱症,是因為大三的時候,李雪琴談的那個男朋友是心理學系畢業的。儘管沒覺得影響自己生活,但後來自殺傾向比較嚴重了,李雪琴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了。經過專業的治療,她開了百憂解吃,確實穩定很多,但卻因為留學後停藥,她的情況又不穩定了。
  • 《脫口秀3》,為什麼走紅的是「李雪琴」們?
    可見,對女脫口秀演員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調侃自己的外貌,讓觀眾感受到快樂,幾乎成為她們逃不脫的命運。這對於她們來說,這多少是有些苦澀的。能接受甚至打破這種命運的人本就不多,何況這只是基礎。顏怡、顏悅早在2017年,《脫口秀大會》第一季的時候就參加了海選,但都沒被選上。她們曾在受訪時說,「要講很多晦澀的段子」。當時姐妹倆選擇在臺上講文學,談人類、文明和外太空。
  • 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
    她的故事與許多年輕人面臨的處境是相似的,而她相信自己能給這些相似的人予以慰藉。「知道了人為什麼痛苦,才會知道痛苦的人怎麼樣有可能開心。」以下是李雪琴的自述。從小被保護很好的人,往往無法理解痛苦的人為什麼痛苦 李雪琴這個名字,不是我本名,我真名叫李雪陽。
  • 網紅李雪琴 憑什麼幹掉了一大片專業脫口秀演員輕鬆出圈?
    作為一個網紅,跨界講脫口秀的李雪琴為什麼能在第一次講脫口秀就能如此厲害,還淘汰了李誕非常看好的豆豆?用李雪琴老闆、李誕和王建國的話說就是天賦異稟!   有些人就是這樣,天生就比你好,我們還在努力尋找去羅馬的道路,人家就生在羅馬,在羅馬談笑風生。
  • 李雪琴:我喪,不代表我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
    今年的《脫口秀大會》又開始啦,本季最火的選手當屬「天才少女」李雪琴,這個看起來有點喪喪的北大學霸,其實早在參賽前就因為同吳亦凡的互動登上過熱搜。,而吳亦凡也很快回應了她:「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個燈,多亮。」 這讓李雪琴很快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學生一夜成名,「李雪琴是誰」迅速登上了熱搜榜。
  • 李雪琴,你別裝了!
    李雪琴:咱家沒有,別人家不有嗎?我去給別人家種地就行,怎麼也比上班強。 媽媽:給別人家種地,那就叫上班! 七分自嘲三分喪的語氣,像沒有距離感的聊天,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節奏。
  • 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虎嗅網
    這位北大自主招生遼寧省第一名,習慣於在網絡上表現成一個「快樂的傻逼」。但在現實生活裡,儘管吳亦凡的回應把她送上了微博熱搜第一名,錢和名都來了,她卻總是開心不起來。「李雪琴是一個沒有才能的人,不可能做出卓越的事業。」
  • 北大「最土」李雪琴,她憑什麼紅了?有本事的孩子,到哪裡都不怕
    看看北大「最土」李雪琴的爆火就明白了有本事的孩子,到哪裡都不怕在說李雪琴為什麼「紅」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去了解這個被稱為「北大最土」的女生到底是何方人物!認識了她,就知道她為什麼能爆火了!但實際上她並不快樂,在紐約讀研時,李雪琴因為抑鬱症而選擇休學回國。「追星狂魔」:李雪琴的「紅」是從「追星喊話」開始。
  • 網紅達人脫口秀演員視頻創作者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
    李雪琴:「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幽默和智慧,讓所有人都明白,長成咱們這樣的,都叫美女!」 在短視頻創作的同時,參加脫口秀,她的真實、純粹、可愛深的觀眾喜愛,她給大家帶來一片歡聲笑語,笑中也讓人對人生有些自己的思考!小編覺得李雪琴很像毛不易,其貌不揚,安安靜靜,給人的感覺有點兒喪,但實際才華橫溢,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北大才女李雪琴|歡樂的背後,有著與你一樣的悽苦人生
    最近抖音、快手上都能刷到李雪琴的視頻。李雪琴是誰,這個大臉盤,長相普通,看著有些土的女孩為什麼能有這麼多的流量,甚至一度登上熱搜。視頻中的她一張面癱臉,標準的東北話,樸素的傻樂,只是述說普通人的生活,這就是李雪琴最初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