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一個曾經的抑鬱症患者: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鬱症的人可多了

2020-09-25 人啊人測評

最新一季《脫口秀大會》,擁有北大學歷的李雪琴火了,這個長相不驚豔,身材很普通的東北女孩,一開口就能讓人捧腹大笑。

在參加節目之前,她完全沒說過脫口秀,如今卻成為一匹黑馬,一路過關斬將衝進了前十,連坐在評委席上的大張偉、李誕都十分看好她。

「XXX你好,我是李雪琴……」這是她固定的開場白,即使到了賽場上,她也不會給自己加太多的頭銜,雖然她的履歷很光鮮,但她更喜歡當個「快樂的傻子」。

有網友說:「最近心煩,只要看到李雪琴,就會莫名地笑起來。」

可是誰知道她曾經也是一名抑鬱症的患者呢?


北大副教授徐凱文曾經說過,北大一年級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還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我現在活著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這樣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極端的就是放棄自己。(北大四成新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甚至已經放棄自己!18-04-25觀點)


比如,最近被一句「大家好,你吃飯沒呢」刷爆朋友圈,登上各大熱搜榜,而說這句話的主人公李雪琴,在一夜間成為了火遍全國的網紅,就是應該抑鬱症患者。

一月中旬的晚上,李雪琴在家中情緒崩潰,想要自殺。感受疼痛是她十幾年來習慣的解壓方式,她用水果刀反覆劃手腕,血馬上淌了下來。


在上學期間李雪琴就十分的文靜,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成績在年級裡一直名列前茅。在考大學時李雪琴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新聞學院,但因為學習、生活的壓力讓李雪琴的性格變得自閉,不願與人交往,在大四的時候患上了抑鬱症,曾多次在大街上抱頭痛哭,甚至想到過自殺。後來在同學和醫生的幫助下漸漸有所好轉。

以後李雪琴考上紐約大學研究生,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李雪琴的抑鬱症變得嚴重,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李雪琴回國學習。

名校網紅•大家好,我是李雪琴

「我有社交恐懼症」

口述:李雪琴

1

大家好,我是李雪琴,遼寧鐵嶺人。

我初中的時候學習很好,年級第一。

但進高中前,我沒想過要考清華北大這種學校。可一進本溪高中,我發現這高中都是衝著清華、北大去的。

高一的時候,老師在後面貼一個名單,每個人寫上自己的志願學校。我在我們班是第四名,前後名大概20多個同學,填的都是清華大學或者北京大學。

我戰戰兢兢地填了中國政法大學,我覺得如果能考上中國政法大學,就光宗耀祖了。

老師說你改一改,你把自己放那個位置,給大家帶來的影響特別不好。我說行,那我改成中國人民大學。她說你就寫北大吧,我才寫了北京大學。

2

上課誰坐我旁邊我都能跟誰嘮嗑,老師就讓我一個人一座兒。沒有同桌就前後左右也聊一聊吧,後來我就坐講臺邊兒上了。

我們校長沒事就溜達,從那個小窗戶往裡看,就那麼看著我。我回頭借一根筆,我書掉了,老師就掃我一眼。你說我筆掉了,也挨頓說。我老慌了,我每天在那如履薄冰,很怕東西掉了。那誰還不掉個筆呢?

老師說我我就傻笑,有時候把我說哭了,我還是傻笑著哭。

我們學校一年就放幾天假,每次回家呆兩天,回學校的時候我就特別難受。

我又要回到這個環境裡去學習,去跟那些人競爭。我們班特別鼓勵競爭,而我特別不喜歡競爭。教室後面有一個大榜,老大一張了擺在那,每個人要選擇一個競爭對手,你去跟他比每一次考試的成績。你一定要說,這次我要超過他,如果沒超過他,要有一個對賭協議。

很多人很享受這種競爭的過程。有的人說誰誰誰,我一定要考過你。我感覺老可怕了,我很不舒服。

我跟我高中同學都不怎麼熟悉。他們很喜歡儀式感,我不行。大家在那喊口號,我要考北大,我要考清華,我就在底下為他們鼓掌。我很早就認清了,我們是不一樣的人,你也是OK的,我也沒有問題,只是我們不一樣。畢業之後,很多人就再也沒見過了。

3

進了北大我發現確實有一些很厲害的人,我很敬佩他們,但大多數人也就是普通人。

我一直都不合群,北大的新生活動都沒去,班級第一次聚餐也沒去。本身我就社交恐懼,我不太擅長主動跟別人說:你好,我是誰誰誰。

幹嗎呢?我是那種山不就我,我死都不就山的人,我那幾個朋友,都是他們壯著膽子,先過來跟我說話,我感覺行,然後做朋友的。

大四時我確診抑鬱症。那時我壓力太大,當時的男朋友又比我還悲觀,我情緒很低落的時候,他救不了我,我倆像是在對方脖子上套了一個繩子,互相在拽,要把對方勒死。

抑鬱最嚴重的時候我不想跟人說話,誰也不想見,一點兒事就會難過起來。不知道哪件事會讓我難過,可能這個水瓶掉地上了,我就開始難過。晚上一閉眼睛我就心悸,心慌,手腳冰涼,必須要把自己熬到最困才敢睡,有時要強迫自己暈過去,不然我就會有一夜一夜的噩夢。

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鬱症的人可多了。我到北醫六院看病,那是精神科最好的醫院,我們學校的學生去那兒可以打折,一折,不然我看不起。精神科很貴的,打完一折還要200多塊錢。從那時我開始吃百憂解,慢慢好了一點。

4

北大畢業後我去了紐約大學讀研究生。

我朋友一直很擔心我。我們有一個聊天記錄,她每天都會問我今天是開心的一天嗎?我說今天是普通的一天。她說好的。

紐約也挺孤獨的,你要跟城市建立起聯繫,必定要跟裡面的人建立起聯繫,但我跟這裡面的人建立不起聯繫。沒什麼人玩,沒什麼朋友。我沒事幹就躺著,你讓我在這躺著,我能一直躺著,我可以不玩兒手機的一直躺著。

慢慢地我又進入到我想自己待著,我不想跟人說話,不想出門的狀態,有一點事我就開始責怪自己,想弄死自己。

我跟我媽說,媽我不行了,我覺得我扛不住了,我想休學。我媽說可以,那你就回來。

5

我之前的抖音播放量都是幾個,跟吳亦凡打招呼那條發出去之後,瞬間好幾萬,一直往上竄。

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多評論,我就挨個看,看到半夜。

三個月過後我漲到160萬粉絲,基本上每天兩萬的漲。其實女生喜歡我這個風格很容易理解,第一我長得不好看,女生對沒有自己好看的女生防備度是低的,好感度是高的,加上我挺有意思,女生都挺想跟我做朋友。

我覺得我目前積累的粉絲,大言不慚地說還是靠自己的個人魅力,我沒有什麼內容出來。現在發抖音少了,不是說我忙得沒有時間弄抖音,是我忙得沒有了生活,我能夠分享的生活細節、有趣的東西變少了,我就寧可不給大家分享。

我不是明星,我覺得當明星心理得挺強大的,我不是。我不是很享受大家都看著我的感覺,我很慌的。

我憑什麼呢?我要是今天拿了一個諾貝爾獎,走在街上大家都看著我,我還挺驕傲。

我火了之後很多人說,李雪琴你能幹這個,你能幹那個。我說我幹不了,他就說你行,你肯定行。有人真的會覺得我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我能成大事。

很多人都覺得我啥都行,這是很可怕的。很多人簇擁著你,跟你合影,肯定會讓你會產生飄的感覺,但是我及時把自己拽回來了。我心裡有數,什麼行什麼不行。什麼東西是虛的,什麼東西是實的。什麼東西是你真正的能力,什麼東西只是你暫時的。我得到的很多東西就是靠運氣。

人真的貴在自知之明。

6

我想做能安慰大家的東西。兩種東西能安慰大家,一種是很開心的東西,另一種是看到別人不開心。

我的粉絲說我覺得你是一個特別陽光,特別樂觀開朗的人,我想跟你做朋友。他們肯定不知道我抑鬱症的時候多痛苦,我也不會跟他們說,我怕讓他們覺得外表這麼開心的人,其實也是生病的。

我有一個抑鬱症的朋友,說看你的視頻很開心,謝謝你讓我一個抑鬱症的人感到開心。我覺得很好,因為我抑鬱症的時候我沒有看到哪個人讓我覺得開心,我就叮囑他們說你們要及時看醫生,按時吃藥。

我的夢想是開奶茶店。咖啡讓人沉重,奶茶讓人喜悅。奶茶甜,你知道會胖,但是喝的時候真的是開心的。

我有個小夥伴老謝,我說我倆開一個奶茶店叫謝謝李,這個名真好,我為自己的想法感到自豪。前兩天馬東開了一個奶茶叫謝謝茶,我說完了咱倆生意沒了,老謝說沒關係,到時候咱們換個名。現在我到哪都說,我到哪都等著別人投我開奶茶店。

我就是一個儘可能不想給別人添麻煩,希望能讓人快樂的人。我累啊,但我讓人快樂的時候能緩解這種累。很多人勸我調整,我還沒找到好的調整方式。那我就先讓大家快樂著,沒關係。

現在的李雪琴火了,成了「爆梗女王」,還成功被央視點名。 面對名利雙收,有人說:「現在的李雪琴,一定很快樂。」

這樣的定論是對李雪琴最大的誤解,臺上的她是很幽默,但幽默和快樂從來不畫等號,就像馬克·吐溫說的:「幽默的內在根源不是快樂,而是悲哀。」


今天25歲的李雪琴走過低谷,也迎來了高峰,但「紅」並沒有讓她的心情有太多的改變,她也明白這樣的走紅方式來去匆匆。

所以她比以往更努力,她不想登上巔峰後又摔得很慘。


她就像一個矛盾體,她擰巴、聰明,又堅強,但有時又很脆弱,她不快樂,但是想讓別人開心,她說:「我活得痛苦,不代表我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哪怕讓別人快樂兩分鐘,我也算功德無量。」


不快樂的李雪琴,通過自己獨有的幽默讓別人痛快大笑,這樣的女孩讓人心疼。不過,還是希望她在讓她別人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要讓自己變得更輕鬆。


最後,讓我們一起祝福這個「又喪又真實」的女孩,可以從漩渦裡走出來,擁有快樂的人生。


人啊人.心理健康評估測評解決傳統到醫院檢查很麻煩、報告結果延時等問題,對受測者的心理狀態與精神狀況進行多維度綜合評估,對受測者心理狀態的健康水平進行量化、解釋和說明,為呵護每位學生、職場人的心靈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北大女網紅: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鬱症的人可多了
    2019年1月,吳亦凡在某社交網絡平臺回應粉絲李雪琴:「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那燈,多亮。李雪琴從此火了,李雪琴在抖音上的人氣非常高,粉絲數量高達161.8萬,88個短視頻獲得了1092.1萬點讚,平均每條視頻點讚都超過10萬。
  • 被吳亦凡點名的李雪琴竟是抑鬱症患者!
    是的,抑鬱症並不是身體上的病痛,而是活力的喪失,而這遠比身體上的病痛來得更加可怕。它會摧毀一個人的情緒控制系統,一點點小事就能讓你難過到無以復加,甚至自殺。一個北大本科畢業,又在紐約大學讀碩士的人,把自己的喪和頹,把最普通的生活小事,掰碎了展開來,用自嘲的方式展現給大家,不介意被罵低俗,智商高又有共情能力,這樣的李雪琴想不被人喜歡都很難吧?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給無數人帶來快樂,帶來笑聲的李雪琴曾經有患有嚴重到割腕自殺抑鬱症。
  • 被吳亦凡點名的李雪琴竟是抑鬱症患者
    是的,抑鬱症並不是身體上的病痛,而是活力的喪失,而這遠比身體上的病痛來得更加可怕。它會摧毀一個人的情緒控制系統,一點點小事就能讓你難過到無以復加,甚至自殺。一個北大本科畢業,又在紐約大學讀碩士的人,把自己的喪和頹,把最普通的生活小事,掰碎了展開來,用自嘲的方式展現給大家,不介意被罵低俗,智商高又有共情能力,這樣的李雪琴想不被人喜歡都很難吧?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給無數人帶來快樂,帶來笑聲的李雪琴曾經有患有嚴重到割腕自殺抑鬱症。
  • 李雪琴:當一個抑鬱患者在說脫口秀
    李雪琴,和其他段子手都不太一樣,一眼看去,胖胖的,不算白皙的皮膚,給人喪喪的感覺,沒什麼精神氣,講段子時,也是一副慵慵懶懶,滿不在乎的姿態,而當她開口的時候,操著一口東北普通話,講述的段子真實中帶著難以言明的幽默,時常逗得人捧腹大笑,形成強大的反差,讓人驚喜的同時又對她增添了一份好感,怪不得連脫口秀鬼才李誕也力捧她,連連為她爆燈。
  • 「北大最土網紅」李雪琴:一個得了抑鬱症的脫口秀天才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抑鬱」這件事,還真不是「閒的」很多人第一次聽說「李雪琴」,是因為一條短視頻,一個身穿黑衣的女孩,素顏,站在清華大學門前,用東北話一本正經地說:「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
  • 北大本科、紐大碩士李雪琴:上了名校,就不能當「廢物」嗎?
    結果兩年後的她,不光脫口秀說得好,還有了幾個極具反差的標籤: 搞笑段子手,北大學霸,抑鬱症患者... 大家是不是也跟君君一樣被嚇到了...而大四確診抑鬱的李雪琴,連提到自己的病時還不忘自嘲: 「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鬱症的人可多了。
  • 為什麼曾經離我們很遙遠的抑鬱症,現在感覺離我們很近?
    抑鬱症這個詞,曾經是離我很遙遠的一個詞。但伴隨著我的成長,這個詞也漸漸從陌生到熟悉。》裡,講了一個有關抑鬱症的故事。看這段時,我以為李雪琴是在吐槽老闆沒人性壓榨員工,半夜還不讓人睡覺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抑鬱了呢?壓力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 爆火李雪琴,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一個短視頻網紅,跨界做了脫口秀。一個北大的高材生,從美國跑回中國「不務正業」。奇怪的人幹著奇怪的事。最開始了解李雪琴是從「清華校門有多白」,後來她做脫口秀了。而且做的不是一般的好,火到直接上頭條。但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李雪琴。
  • 爆火李雪琴,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一個短視頻網紅,跨界做了脫口秀。一個北大的高材生,從美國跑回中國「不務正業」。奇怪的人幹著奇怪的事。最開始了解李雪琴是從「清華校門有多白」,後來她做脫口秀了。而且做得不是一般的好,火到直接上頭條。但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李雪琴。
  • 爆火李雪琴!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作為學霸網紅,又在脫口秀讓大家捧腹的她,卻坦露了自己抑鬱症的病史。 年初時,她在手腕上劃了三條口子之後,平靜下來後止血,繼續做沒完成的PPT,並給一個朋友發消息:我剛剛浪費了一個小時加班時間自殺,沒死成。
  • 你這麼快樂開朗的一個人,怎麼會得抑鬱症?笑容背後是眼淚
    最近在看《脫口秀大會》,其中很大的驚喜來自於李雪琴。這幾天有好幾個公眾號都在做關於李雪琴的專訪,我才知道她也是抑鬱症患者。每年到畢業期末,北大看抑鬱症人變多,也是學校最警惕的時候。觀眾在笑,可李雪琴只能苦笑!甚至她的心裡可能是在流淚!
  • 全球共有4億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可怕也可治
    而在心理健康問題中,抑鬱症以傷殘率排名第一猶獲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目前抑鬱症是全球四大疾病之一,大約有1/7 的人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遭受抑鬱症困擾。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國,抑鬱症的發病率約為6%,全國約有近1 億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症狀,目前已確診的抑鬱症患者為3000 萬人左右。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人」
    在每年約有100萬人自殺的龐大患者群體背後,如今已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支持者。這些為小黑屋點燃燈火的人,有的來自抑鬱症患者或家屬,有的則是專業的從業者。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萌生過自殺念頭的任可,不能忍受抑鬱症成為「死亡」的緣由;她社群裡的患者,為了到醫院取藥,對單位編造出痛經、拔智齒、為家裡的貓做絕育等眾多理由。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希望分享給大家可以讓深處抑鬱的人有所啟發:不要把抑鬱症當作病來看待很多人感覺抑鬱症是一種很難受的問題,但殊不知抑鬱症雖然是疾病,可如果你以疾病態度來對待它。那麼你永遠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問題的人。
  • 為什麼現在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抑鬱症可以根治嗎?
    而且重度還是輕度抑鬱症表面上是很難區分的,所以當你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了抑鬱症,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藥物和心理治療。從表面上看,有些抑鬱症患者是看不出來的,我有一個同學,她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父母雖然離婚了,但媽媽是個女強人,總是把她的生活工作安排得妥妥帖帖。
  • 從抑鬱症到脫口秀天才,李雪琴:為什麼帶給別人快樂的人都不快樂
    01這兩天,除了秋天裡的第一杯奶茶,最火的無疑就是李雪琴了。起初我對這個女孩並不了解,但是刷屏看得多了,免不了好奇起來: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孩?能讓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隨著長大,我們會發現,身邊很多人都是這樣:能帶給別人快樂,但自己卻並沒有那麼快樂。而為什麼自己不快樂卻還能帶給別人快樂?因為只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才能更加理解痛苦,便不想別人也和自己一樣。所以李雪琴說:「我不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我希望帶給別人快樂。
  • 了解抑鬱症,關愛抑鬱症患者
    後經記者多方核實了解到墜樓的男子30多歲,生前曾患有抑鬱症。但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抑鬱症」的認知還不夠深刻,僅僅停留在「想太多」的階段,認為「你只要多休息就會好」。然而他卻肆無忌憚的傷害著全球超三億人的生命,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預計到2020年, 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
  • 李雪琴:北大畢業成網紅,患抑鬱症又成脫口秀天才
    李雪琴無疑是最近最紅的網紅之一。其實在更早之前,李雪琴就紅了,她拍短視頻,有很多粉絲。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可因為她被扒出來是北大畢業的後,很多人嘲笑她,說她一個北大的畢業生,卻拍這樣低級趣味的短視頻,簡直是浪費了國家的培養。
  • 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嫌疑人滕某被鑑定為抑鬱症患者。 2019年1月18日, 在濟南市天橋一居民小區內,一名男子在殺害父母,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之後,跳樓自殺身亡。根據警方調查,該男子曾經服用過精神類疾病的藥物,頻繁瀏覽抑鬱症相關網頁,並且記錄了自己強烈的厭世想法,以及自己不在的話,對家人未來生活的擔憂。
  • 一個面癱抑鬱症患者的自我救贖
    我曾經想,要是抑鬱症像感冒一樣,只要扛過一陣子就可以痊癒,那該多好呀。可事實上,它卻像是怎麼也治不好,哪怕治好了也總會捲土重來的溼疹一樣,反反覆覆糾纏。崩潰時也曾想過一死了之,可終究不願意辜負宇宙在幾十億幾百億甚至更長久的時間裡偶然碰撞出的我的生命,如此難得而又僅有一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