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又紅了。
第一次紅,是在抖音成功召喚吳亦凡,看似僅憑運氣。
2019年1月,清華大學校門前,一位滿口東北大碴子味的素顏胖女生,面無表情嚴肅地說道:
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
吳亦凡竟然回復了一條短視頻,同樣面無表情嚴肅地說:
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兒,看這燈,多亮。
於是,普通女孩李雪琴開啟了作為網紅的第一個高光時刻,成了「追星錦鯉」,坐擁590萬粉絲。
第二次翻紅,是最近成為《脫口秀大會》的黑馬,讓觀眾笑到打鳴,全憑才華。
她沒有任何脫口秀舞臺經驗,每期都是高水平的原創稿。
她燙壞老闆的車卻沒被要求賠償,半夜三點收到老闆的微信轟炸和連環電話,琢磨來琢磨去,覺得老闆暗戀她。
經過媽媽的細心解讀,她發現:「完了 ,我和老闆兩情相悅了!」
明明是「職場PUA」,卻被李雪琴再現成了「言情小說」,讓所有人笑成了傻子。
給媽媽打電話吐槽想辭職回家種地,卻道破當代社畜「沒錢、沒地、沒退路」的慘狀:
媽媽:傻孩子,咱家沒地。
李雪琴:咱家沒有,別人家不有嗎?我去給別人家種地就行,怎麼也比上班強。
媽媽:給別人家種地,那就叫上班!
七分自嘲三分喪的語氣,像沒有距離感的聊天,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節奏。
兩兩對決時,上位區的人都想選實力較弱的李雪琴,而她用最狠的口氣,說了最慫的話:
我告訴你,你敢選我,那你贏定了。
下一秒又變換成自戀的可愛口吻:
他們爭著搶著要選我,這輩子都沒被這麼多男人競爭過。
每集節目都有肉眼可見的文本升級,不斷炸場,堪稱單人喜劇短節目演出的教科書。
每當李雪琴跟媽媽吐槽在北京混得不好,媽媽就立馬勸她回老家鐵嶺,在她看來,宇宙的盡頭是鐵嶺。
在媽媽的洗腦下,她決定離開「北京這個渣男」,回老家發展,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覺得她:
本來要跟吳亦凡結婚,突然決定跟王建國私奔。
她多次臺上大膽表白「王建國是我的理想型」,觀眾驚呼太甜了,已經鎖死了「雪國列車」 cp。
面對別人強加的「生而為人,你很遺憾」,她堅定:
你有你的選擇,而我選擇王建國。
因為只想當一個廢物的她,找準了屬於自己的快樂真諦:燻雞架、鍋包肉、鐵鍋燉大鵝。
總決賽的時候,李雪琴一上臺就說「驢拉磨」直接打臉節目組,那句「轉圈大王」更是戳中了將自己在突圍賽復活的李誕:
好不容易到決賽了,告訴我們終點也是起點,那咋地,驢拉磨呀?攏共就這麼幾個驢,年復一年,一圈一圈拉,拉得好的還給根胡蘿蔔,蘿蔔上面刻幾個字:轉圈大王。
她的諷刺辛辣又到位,令人哭笑不得。
最終,李雪琴發揮穩定,達到了保六爭五的預期,取得第五名的成績。
節目播出後,她還發了一條微博長文,說自己稿子沒寫好:
事實證明,一個人光靠莽去幹一件事兒,最多能拿到正態分布的84分,離優秀分85差一個質的變化。
雖然,這個女孩在臺上拉滿了無力感,臺下面對誇獎也是一副受之有愧的樣子,但請別被她「假裝喪萌」的外表迷惑了。
這個傻樂呵的95年東北妹子,本科北大新聞系,研究生紐約大學,是個有學識,邏輯嚴密的學霸。
總決賽當晚,一眾大佬贊她看似另類懶散,實則非常強大,脫口秀有她這麼厲害的高手加入,實乃一大幸事。
上節目拿不到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已經紅出了圈,被大眾當作可以成為下一個池子或賈玲的「爆梗女王」。
曾抑鬱休學,她不是真正的快樂
世上沒有生來就會逗笑的人,只有體驗低谷後感同身受的共情。
李雪琴給觀眾帶來很多笑聲,但她的人生並沒有那麼多快樂。
她很悲觀,很喪,平時口頭禪是「這事不行」。
她也會寫不出第二天比賽稿,王建國安慰發愁的她,「你跟一些脫口秀演員特別像,才華和負面情緒同比例增長。」
李誕評價她:「只要生活足夠倒黴,你是不需要創作的。」
作為脫口秀演員,李雪琴才華、負面情緒、倒黴生活一個也不缺。
做喜劇的人,本身並沒有那麼快樂。
她是把自己的故事用最搞笑的方式獻祭給大家。
初中時父母離婚,情緒經常崩潰的媽媽,把李雪琴當成了精神支柱。
她不敢犯錯,做錯一點小事就會被媽媽罵,還要假裝堅強,反過來哄媽媽開心。
學習上,她不敢退步,哪怕考第二,都擔心媽媽覺得是離婚耽誤了自己。
她拼命學習,以遼寧省自主招生第一名被北大新聞系錄取。
然而極度壓抑的精神狀況,因為高處不勝寒的大學環境更加嚴重了。
她幾乎用睡覺打發了大學四年,談了戀愛最後卻慘遭劈腿,前男友還拿著她的校園卡,請新女友看電影。
大四的時候,李雪琴患上了抑鬱症,一聽到別人的責罵和批評,她就想跪下,嚴重到多次在大街上抱頭痛哭,甚至想過自殺。
在藥物和醫生的幫助下,病情才有所控制。
考上了紐約大學研究生,到了異國他鄉才發現專業和預期不符,加上經濟壓力,抑鬱症又再度發作。
只能休學回國自救。
為了掙錢,她一家酒吧兼職洗盤子,而每天洗盤子的兩三個小時,是她最心無旁騖和喜歡的時間。
為了分散注意力,她還和同學一起創業。
有一次工作,她崩潰到了極點,用十幾年來習慣的感受疼痛的方式解壓:
她拿起水果刀反覆劃手腕,血馬上淌出來。
一個小時之後,她包紮好傷口,又開始做PPT。
繼續工作的她還發了朋友圈:「我剛剛浪費了一個小時加班時間自殺,沒死成。」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她熬過了那些艱難,把自己的痛苦掰開揉碎了寫進段子,假裝著沒事一樣地逗笑了眾人。
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
在常年壓抑的環境待久了,李雪琴就剩一個想法:
要快樂。
有次李雪琴受邀為美團員工做分享,結束時師姐喊住她說:「我真實地看到愁雲慘澹的同事在聽你這半個小時的分享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句話給李雪琴的觸動很大,回家後她想了很久:
原來讓人開心也是件可以取悅自己的事情,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
拍日常生活的視頻,做個分享普通生活的普通網紅,就是讓她快樂、不那麼痛苦的方式。
人真正的快樂肯定是要通過物質或者是精神共同滿足的。我只能滿足你兩分鐘,也是功德一件。
李雪琴做網紅博主的日常,就是像個普通東北大姐一樣。
每個人極力隱藏的無奈,被她在吃喝拉撒睡中真實地展開。
不是分享怎麼包韭菜餡的餃子,就是在瀋陽吃了哪家烤串賊拉好吃,夢想做個天上掉錢的廢物,日常羨慕別人高端大氣的生活。
她的一切在告訴你:做人嘛,誰也別高看了自己,也別打心眼裡看輕自己。
都是普通人,撕掉虛偽,感受真實的快樂吧。
在她喊話吳亦凡走紅之後的一天,爸爸媽媽專程買了一個生日蛋糕。
從鐵嶺送到北京來,為女兒慶祝生日,可是蛋糕在半路上被壓壞了。
李雪琴在鏡頭前對著壓壞的蛋糕,哭得稀裡譁啦上氣不接下氣。
那一刻,李雪琴終於能對自己的過去道別了。
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
這個壞掉的蛋糕,讓她的怯懦迷茫,假裝快活的能力,都一一落地安放。
一個純粹的素人,敢於在鏡頭前暴露自己的缺點,真實不裝,活得坦蕩自信,是多麼珍貴啊。
別人的看法算個P,自己快樂才最重要
意外成了網紅,有觀眾、投資人追著,可李雪琴還是快樂不起來。
她第一次感到快樂,是網友看了她的視頻留言,「因為你,我開心了很多。」
也有人問道:北大的竟拍這麼LOW的視頻?
李雪琴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LOW逼了嗎?
深陷過嚴重抑鬱症的她,早已明白:別人的看法算個P,自己快樂才最重要。
她兼容了精英身份和土味氣質,說自己沒什麼才華,就甘願做一個廢物。
體驗做火鍋店店員時,李雪琴認識了一位22歲的河南姑娘,忙碌地穿梭在客人之間,熱情地服務顧客。
她學歷不高,月薪五千,通常是自己花一小部分,剩下的寄回家供弟弟妹妹們讀書。
她說自己有時為別人做事的時候,不要求有什麼回報,讓別人感到快樂,她就很滿足。
李雪琴看著這樣的人羨慕極了,她一直記得姑娘說過的話:「你這一秒不快樂,它就影響你下一秒的快樂。」
李雪琴明白了很多人的不快樂,是因為什麼都想要:想讓父母過得好,想過得舒適輕鬆,想有錢,獲得尊重,還想收穫愛情。
習慣了逗別人開心的她,終於明白幸福就是點點滴滴,你不高興的時候就上菜市場,讓大哥給你撈條魚。
她很誠實,承認現在也沒那麼快樂,但是開始想辦法讓自己快樂。
開始學著養寵物,一隻叫老金的狗可以陪她,讓她少些孤單,多點快樂。
依然害怕被網友罵,但會表達:「你完全可以不喜歡我,別告訴我就行,我太脆弱了。」
就像她慢悠悠地說著搞笑段子,給人一種很喪的感覺。
段子說完後,又有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好像在說:
我知道我很無奈,但還是要積極面對。
一路上,她嘗過太多生活的苦,無心插柳把脫口秀做成了適合自己的有意義的工作。
將自己過往的鮮血和不幸,變成雲淡風輕的吐槽。
解救了自己,同時找到了發光的快樂。
她不僅值得《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第五名的成績,以後,還值得更好的未來。
希望帶給我們那麼多笑聲的李雪琴,不用再假裝堅強和快樂,而是能像她的偶像愛因斯坦,活出真正的健康、自由、快樂!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
歡迎點讚分享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