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雪琴:
1、 李雪琴是鐵嶺開原人,跟趙本山是正宗老鄉。
2、 李雪琴初中一直是年級第一,高中進了遼寧最好的中學(之一):本溪市高級中學。李雪琴喜歡找同學嘮嗑,老師覺得她影響到同桌,就讓她一個人坐一桌,然後她又跟前後桌聊,最後老師把她的課桌搬到了講臺邊。
3、 雖然愛嘮嗑,但李雪琴成績一直很好,2013年她考入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是當年北大自主招生遼寧省第一名。
4、 進了大學後李雪琴不太喜歡這個專業,一度不想讀書,她想的是:我終於不用當好學生了,我在北大,身邊這麼多牛逼的人,我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考倒數了。但是那些同學好學生當慣了,不能接受自己比別人差,個個都很賣命。刺激之下,李雪琴也稍微努力了一下,於是就拿到了獎學金。牛逼之處是,很多課她平時根本沒去上,但她擅長考試。
5、 李雪琴大四確診抑鬱症,每天都很痛苦,一點小事就會難過起來,比如水瓶掉地上,就開始難過,接下來還有哪件事會難過也不知道,時時刻刻心慌。當時她在五道口一個酒吧兼職,工作就是洗碗,但是洗碗的這一兩個小時是她一天裡面最舒適、最安心的時候。她去北大心理中心做了諮詢,醫生告訴她情況比較嚴重,李雪琴苦苦哀求他們不要告訴學院,學院知道了就可能通知她媽媽,她不希望讓媽媽擔心。但醫生最終還是通知了學院(應該是怕她自殺,學校要承擔責任),這件事讓李雪琴對北大很失望。
6、 本科畢業後,李雪琴去紐約大學讀教育學碩士,有一次去參加紐約的北大校友會活動,她還特地化了妝,當天到場的都是各行業的精英,李雪琴跟師兄師姐介紹說自己正在讀教育學碩士,根本沒有人搭理她。這讓她又一次對北大感到失望。
7、 紐約天氣不好,雨天多,城市高樓林立,很壓抑,加上美國看病很貴,李雪琴停了藥,抑鬱症加重,於是2018年6月就休學回國了。
8、 回國後她加入朋友的創業團隊,做節目。參與節目的都是北大清華的學生,每次談個很小的事都要上升到價值輸出,這讓李雪琴很不舒服,她說:「有什麼可上價值的呢?清華北大怎麼地了呢,咋這麼把自己當回事呀?你經歷過啥呀,你就跟人家講這些,就給人家傳輸價值觀?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你不應該用一個很標準的價值觀去說教別人或引導別人。」
9、 閒暇時間她就自己發些視頻在網上,這是她自己想做的。她有個保留節目,到哪兒都要cue一下吳亦凡,比如:「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有時還加一句經典的「你吃飯沒呢?」一開始這些視頻並沒有太大反響,直到有一天,吳亦凡本人用一段相似的視頻回應了她:「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憋管我在哪兒,你看這燈,多亮。」
10、 李雪琴紅了,但她是個聰明人,而且學的是傳播專業。她很清楚,這種走紅狀態很難持續,用她的話說:「我得到的很多東西就是靠運氣。遲早有一天要涼,這個認知是根深蒂固在腦子裡的。人貴在自知之明,我心裡有數,什麼行什麼不行。什麼東西是虛的,什麼東西是實的。什麼東西是你真正的能力,什麼東西只是你暫時的。」
11、 目前來看,李雪琴並不是曇花一現,從去年突然走紅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半了,今年在李誕邀請之下參加《脫口秀大會》,她作為唯一一個毫無脫口秀經驗的選手,一路闖進了決賽,前面幾場的表現都很精彩,這讓她的知名度又一次大幅提升。
12、 李雪琴說:本質上,我是一個悲觀的人。我的口頭禪是:這事不行。但我悲觀,不代表說我不能讓你快樂。我的共情能力很強。
13、 李雪琴又說:「能逗別人開心,和能讓自己開心,這是兩回事。」 其實她現在並未完全擺脫抑鬱症困擾,去年還割過脈。
14、 喜歡李雪琴的以女生居多,李雪琴說:第一我長得不好看,女生對沒有自己好看的女生防備度是低的,好感度是高的,加上我挺有意思,女生都挺想跟我做朋友。
15、 李雪琴的一個同學這麼評價她:大多數人喜歡李雪琴是喜歡她的真實。因為真實,看似反差的精英身份和土味氣質可以在她身上完美兼容,她的東北嗑,她的怯懦,她的欲望,她的擰巴,她呈現出來的一切都是生活的粗礪的噪點。
16:最後想說一點純個人的看法,如果單從創作來說,王建國未必配得上李雪琴,王建國有小機靈,但寫不出李雪琴「宇宙盡頭」那種梗,尤其最後呼應到北京地鐵環線那一段,非常厲害。她的口音、外型以及表演方式有點土味,但創作的內核其實很高級。
部分參考資料:
《與吳亦凡隔空對話 我是李雪琴自述本溪高中畢業因老師一句話考北大》/Aha視頻
《李雪琴:北大畢業留學回國成網紅 自曝有抑鬱症》/Aha視頻
《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gq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