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總能發現人群中沒笑的那一個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2020年度文化傳播人物

  李雪琴:總能發現人群中沒笑的那一個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隗延章

  發於2020.12.14總第976期《中國新聞周刊》

  李雪琴坐在酒店裡,顯得有些疲倦。這是11月19日,距離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收官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在那之後,李雪琴就變得異常忙碌,很多時候,她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我安慰自己成年人每天睡6個小時可以了。」李雪琴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楊凡是李雪琴的大學同學,也是她如今的合伙人。她和李雪琴開玩笑說,「你大學多睡的覺,這幾個月都支出去了。」

  2018年,李雪琴隨手拍攝的一則「問候吳亦凡「的視頻,讓她迅速爆紅於網絡。今年,她原本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只是在《脫口秀大會》講滿三場,卻一路殺入決賽,實打實地破圈爆紅。這個北大畢業、總是一副懶洋洋狀態的女孩,兩次爆紅看似都是偶然,但如果了解她的經歷與這些年的公眾情緒,就會明白,李雪琴用喜劇為這個時代和自己留下註腳,似乎是一件註定的事。

  喪一代的喜劇明星

  李雪琴最初走進公眾視野,要從2018年下半年說起。彼時,李雪琴由於抑鬱症,剛從紐約大學退學回國不久,與幾位北大校友,在做一檔綜藝節目。李雪琴不太適應,每天只盼著快點下班。

  無聊時,她在抖音拍短視頻。她拍攝的第三則短視頻,便是如今眾所周知的「問候吳亦凡「。視頻中,李雪琴走到清華大學校門口,指著白色的大門,面無表情地對著鏡頭說,「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東北口音以及無釐頭的問候,伴隨吳亦凡的高關注度,這則短視頻獲得100多萬個贊。四個月之後,吳亦凡拍攝了一則短視頻回復李雪琴,當天,「李雪琴是誰」的詞條迅速躥上微博熱搜第一,李雪琴的微博粉絲漲到300萬人。

  自那之後,李雪琴開始職業拍攝短視頻,擁有更多的賺錢的機會,但這並未化解她的憂鬱。她明白,自己的抑鬱狀態多源於自己的「討好型人格」。面對成名之後紛至沓來的需求和期待,她不會拒絕,而是無法自控地選擇去不斷滿足別人,將自己耗竭,直到一個崩潰的時刻的降臨。

  李雪琴不能自控地討好他人的性格特質,既是她憂鬱、痛苦的根源,也讓她擁有成為喜劇演員必要的敏感。北野武的一段話讓李雪琴很有共鳴:「明明大家都笑得前仰後合,但我還會覺得某個方向氣味不對,然後朝那裡掃一眼,就會看見一個沒有發笑的觀眾。無論如何要讓那個人笑起來,於是我就使出渾身解數,似乎只在為那一個人表演。」

  李雪琴成名之後,外界得知她畢業於北京大學。總有人覺得北大畢業生理應選擇一份更精英的工作,而不是在網上創作搞笑小視頻。李雪琴不以為然,她在微博中說,「老有人跟我說,你都考上北大了,你層次不一樣,怎麼不一樣了,北大怎麼了,念了北大就不能當一個廢物了嗎?」

  這種喪的真實姿態,正好共振了當下年輕人的集體情緒。自2016年「葛優躺」的表情包走紅網絡起,悲傷蛙、馬男波傑克、堡比希爾、長腿閒魚等「喪文化」的符號便一直流行於網絡。而在今年,「內卷」又成為新的網絡流行詞。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李雪琴那種懶洋洋的腔調和直白的生活化抒發成為了一代年輕人的精神代言。

  在年輕人的追捧和莫名其妙的爭議裡度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李雪琴決定接受邀請參加《脫口秀大會》。她本來覺得「能講三場就算成功「,結果一路進入決賽。李雪琴的脫口秀更依賴於東北話的語感和節奏。她做段子的過程,像是一個將自身不愉快的記憶喚醒變為笑點的過程,她成名之後關於網紅標籤的苦惱,少女時代戀情的遺憾,成長中對於外貌的焦慮,通通變成了她的創作素材。

  鐵嶺少女

  如今,李雪琴長居瀋陽。她在瀋陽的住處,距離她的家鄉鐵嶺市開原縣只有1個小時的車程。沒有工作的日子,她會開車回到家鄉。轎車駛入開原,能見到霓虹燈牌上巨大的城市廣告「開心之源,幽默之都,歡樂之城」。開原是趙本山的故鄉。轎車駛入城中,會路過「維多利亞大酒店」,電視劇《馬大帥》中,範偉飾演的「彪哥」在這裡叱吒風雲。

  出生於這座縣城,李雪琴似乎從小就對「幽默」有著自我要求。「你要不長得好看,要不你有意思,你人緣才會好。長得好看這條,我肯定是已經達不到要求了,我就有意思。」她說。那時,李雪琴在課堂上發言,會要求自己一定要講得有趣。考試時,她又懂得要寫下教育體系所期望的標準答案,「我能拎得清」。

  李雪琴15歲離開鐵嶺,她關乎故鄉鐵嶺的最多的記憶,來自於她在鐵嶺的最後兩年。

  13歲那年,是李雪琴迄今為止人生中最開心的一年。那時她學習好,一直是班級第一名。也有男生追求她,只不過母親沒同意。《脫口秀大會》中,李雪琴將這件事變成段子講了出來。節目播出之後,那位曾經向李雪琴表白的男生,聯繫李雪琴,說最近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關於李雪琴的電話和微信。

  那時,她也有很多朋友,他們一起上網吧打遊戲。這些朋友中,李雪琴成績最好。每次他們出去玩之前,李雪琴要分別給每位朋友的家長打個電話,讓對方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和全校成績最好的李雪琴一起出去玩。「哪怕他們跟李雪琴出去是打遊戲上網吧,但是不會出大問題,我能管住他們,打架鬥毆啥的我都能管住。」李雪琴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而14歲那年,李雪琴父母關係出現變故。她不得不迅速成熟起來。曾經成績好考第一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而這一年,她將自己要考第一,視為一件必須完成的任務。「我就覺得我不考第一,父母就會覺得是他們影響我了,為了讓他們安心地生活,我就得老考第一,只有這樣他們才覺得這個孩子還是正常的孩子。」李雪琴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那一年,李雪琴感覺自己成為了母親的「家長」。離婚之後,她媽媽情緒不好,李雪琴不得不去哄她。「那個時候我從來沒有在家人面前哭過,我每天上學,在外邊哭,哭完再回家,然後把我媽安撫好。」

  在母親面前「當家長」的李雪琴,回到發小們身邊還能安心做回孩子。「那一年我上學一分錢都不帶,但我每天吃好喝好,他們(發小)自己不花也給我花了。」李雪琴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如今,李雪琴回到開原縣,除了陪伴家人,仍然和那群發小們待在一起。那是個六七人的小圈子,他們很多是專科畢業,有人在熱電廠工作,有人在幫家人做生意。李雪琴成名之後,有一些半熟不熟的朋友找到李雪琴,想與她合夥做事或尋求幫助,但她的髮小從未提出類似要求。即便是聚會,如今,那群發小依然從不讓她結帳,「我小妹兒在外頭老累了,回家了,哪能讓你花錢呢。」他們關於李雪琴成名之後生活的好奇,僅限於去詢問李雪琴某個明星「真人長得帥不帥」,或者讓李雪琴給他們要某個明星的籤名。李雪琴心中,這些她童年和少女時代的朋友,是她真正的朋友。「他們的價值觀非常簡單:做好人、講義氣。」李雪琴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講故事的人

  15歲,李雪琴離開鐵嶺之後,她進入的圈子越來越精英。她就讀的高中本溪高級中學,時常在遼寧省高中的年度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她的本科和研究生,分別在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和紐約大學教育學系就讀。

  周圍的精英變多,李雪琴的不適感卻越來越強烈。高中,班級特別鼓勵競爭,教室後面有一個大榜,每人要選擇一位競爭對手,每次考試互相比較。這讓李雪琴感覺很不舒服。那種集體喊口號的情景,也讓她覺得尷尬。高考前,學校組織大家喊口號,「我要考北大,我要考清華」。李雪琴不喊,而是在底下為同學鼓掌。

  高考那年,李雪琴本來報考的是中文系,但那一年北大中文系在遼寧省只招一人。省狀元報考的就是中文系。最終,李雪琴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錄取。

  李雪琴一度考慮過做記者。那時,前《南方周末》記者、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方可成,招聘一名助理。李雪琴前去面試,沒有相關經驗,沒通過。面試後兩人閒聊了很久,方可成覺得她有種混不吝的氣質,跟她建議說,「你為什麼不去北京大學電視臺做一個脫口秀節目?」

  在北大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一都是通識課程,大二之後才分專業,有新聞、廣告、廣播電視和編輯出版四個專業可以選擇。大二細分專業之後,李雪琴選擇了廣告方向。「感覺好像新聞做不了,學新聞出去也是寫公眾號,還不如做廣告,有創意會做PPT就行。」李雪琴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廣告系的課堂上,練就了李雪琴最初的演講能力。「把一個垃圾方案講得老師心花怒放,呱呱給我鼓掌。我覺得我現在說段子的能力就是在課堂展示上練出來的。」李雪琴說。

  如果沒有那次「問候吳亦凡視頻」的意外走紅,很難說李雪琴會選擇做什麼職業。但成為一個短視頻博主和喜劇演員,卻也符合她對自己在職業上的期望。李雪琴將自己定義為一個「講故事的人」。「當作家、當編劇、當記者,都是我曾經幻想過的職業,我是一個喜歡講故事的人,我曾經的夢想職業都跟講故事這件事情有關係。」李雪琴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46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相關焦點

  • 李雪琴:北大畢業成網紅,患抑鬱症又成脫口秀天才
    在今年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中,她被李誕邀請來參加《脫口秀大會》,她被李誕稱為「脫口秀天才」,在這個舞臺上,她隨便侃侃而談,每一句話說的都是一板一眼,但是聽的人卻笑中有淚。李雪琴似乎有很多用不完的梗,這些梗都是普通人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所以共鳴很高,她也隨之人氣大漲。
  • 李雪琴對鏡頭變假笑女孩 拍攝間隙吃不停
    自從李雪琴火起來之後,各種追星成功與自家愛豆合影,節目和廣告的邀約也接連不斷,人氣也是高高兒的。近日,小寒在位於北京的影棚中看到李雪琴正在拍攝廣告,當天李雪琴化著淡妝,身穿橙色衛衣,看起來元氣滿滿的,她抱著一個籃子,面對攝像機咧嘴露出八顆大牙笑了起來,當鏡頭放下時,李雪琴的表情也瞬間恢復成面無表情,妥妥的假笑女孩了。拍攝完一組鏡頭後,李雪琴來到水果架前,手中拿著一個大芒果掂了掂,繼續對著鏡頭拍攝。
  • 阿giao、藥水哥、李雪琴,以後網紅、明星一個臺階了麼?
    李雪琴又上了熱搜,這是她上的數個熱搜最新的一個,也可能是她成為明星的敲門磚。不認識李雪琴?沒關係,那你如果你經常玩抖音,那你肯定看過她喊話吳亦凡,然後被吳亦凡回復的視頻,這個視頻讓她從一個「平平無奇」的北大學生一下升為頂尖網紅。
  • 爆火李雪琴!幽默背後的苦澀: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年初時,她在手腕上劃了三條口子之後,平靜下來後止血,繼續做沒完成的PPT,並給一個朋友發消息:我剛剛浪費了一個小時加班時間自殺,沒死成。但不是說她想讓大家覺得自己快樂,而是她能讓別人哈哈哈。察覺到自己可能有抑鬱症,是因為大三的時候,李雪琴談的那個男朋友是心理學系畢業的。儘管沒覺得影響自己生活,但後來自殺傾向比較嚴重了,李雪琴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了。經過專業的治療,她開了百憂解吃,確實穩定很多,但卻因為留學後停藥,她的情況又不穩定了。
  • 李雪琴:北大畢業的,為什麼就不能當個廢人?
    她其貌不揚,普通話也不標準,總帶著一股濃烈的東北味,手還要一直扶著話筒,好像那是她的拐杖,失去了就站不直。就是這些可愛的小缺點,為她贏得了滿堂善意的笑聲。這就是李雪琴,一個普通的東北女孩。她擅長自嘲,沒等別人質疑她的樣貌,質疑她的學歷,她就率先自黑:大張偉說她自帶氣場,整個人往那一杵,就讓人覺得想笑。李雪琴自己也對這種氣場感到有些無奈,你們別笑了,今天我穿的有點緊,你們一笑。我也想笑,完了就崩開了。
  • 李雪琴,你別裝了!
    她燙壞老闆的車卻沒被要求賠償,半夜三點收到老闆的微信轟炸和連環電話,琢磨來琢磨去,覺得老闆暗戀她。 經過媽媽的細心解讀,她發現:「完了 ,我和老闆兩情相悅了!」 明明是「職場PUA」,卻被李雪琴再現成了「言情小說」,讓所有人笑成了傻子。
  • 李雪琴什麼梗?李雪琴吳亦凡什麼梗?
    簡介裡,她寫了四個字——「一個詩人」。名校背景加上詩人的標籤,很難把她與視頻裡的那個接地氣的東北妹子聯繫起來。李雪琴壓根沒想過自己會火,更沒想過會成為「網紅」。在美國讀書時,周圍朋友都在玩抖音,就她不玩。「之前朋友都讓我玩,大家不都玩嗎?就隨便發點啥,反正也沒人看,也沒有粉絲。我瞅他們發的亂七八糟的,所以回國後我也開始玩。」
  • 才說幾個月脫口秀的李雪琴有望奪冠,可讓別人笑的時候她心卻在哭
    那時候李雪琴的偶像是吳亦凡,她每拍一個視頻就要在片頭自我介紹的時候加一句:「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XX,你看這是XX」……有一次李雪琴看到清華大學門前一群大爺大媽驕傲地說:「我來清華了。」這讓李雪琴產生了靈感。
  • 李雪琴說王建國和自己是雙胞胎什麼意思?李雪琴為什麼這麼說?
    吳亦凡你真的很有眼光第四期的演出中,李雪琴才說了30秒,大張偉就拍燈了。當時李雪琴說,老闆凌晨三點給她發微信,她沒回,老闆就覺得「她死了」。李雪琴接著拋梗:老闆打通了她的電話,跟她了一句令她無比絕望的話,「這大半夜的,你怎麼還睡覺了呢?」這段刻畫職場PUA表演,看上去仿佛是被折磨的社畜們所面臨的日常。由此也引發無數網友共鳴,在網絡上爆火。
  • 李雪琴,歡迎你來瀋陽
    2020年,參與錄製的脫口秀競技節目《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在騰訊視頻播出,最終在總決賽中獲得第五名穿裙子的李雪琴有一天,一個天使投資人找到李雪琴,問她要不要做點什麼,李雪琴跟室友謝哥商量(讓我們先來說說李雪琴和老闆謝哥的故事。這兩個人是在網際網路上認識的,他們都是博主,李雪琴還沒火,謝哥還在講歐洲史。
  • 北大網紅李雪琴: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這幾天為了寫這篇文章,看了她在《脫口秀》上的一些片段,發現李雪琴確實如李誕所評價的,天賦異稟。她面無表情地站在臺上,一本正經地用東北腔講著一些梗,讓人忍俊不禁。她總是拿自己開刀,進行自嘲:「雙胞胎總說自己臉大,可她倆的臉加一塊都沒我大。」
  • 不要讚美李雪琴的喪
    有一次,李雪琴寫完作業想看會兒電視,她媽勃然大怒。李雪琴哭著跑出門,哭完回來還得哄媽媽開心。 她再也沒逃過課,學習特別好,只敢考第一名。因為如果考了第二,媽媽就會崩潰,覺得「完了,耽誤這孩子了。」
  • 李雪琴,一個曾經的抑鬱症患者: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鬱症的人可多了
    以後李雪琴考上紐約大學研究生,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李雪琴的抑鬱症變得嚴重,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李雪琴回國學習。 但進高中前,我沒想過要考清華北大這種學校。可一進本溪高中,我發現這高中都是衝著清華、北大去的。
  • 知名脫口秀達人李雪琴登場慶典,脫口秀爆笑全場,竟道出職場套路
    李雪琴最喜歡哪位三國殺武將呢?我想小夥伴們都會認為是美麗俏佳人的貂蟬、大小喬之類的,再不濟也是徐榮、劉焉這種頂級強將,可小夥伴們如果認為是這些那可就錯了,答案是:司馬懿。為什麼呢?首先是因為司馬懿這個角色比較符合李雪琴的審美,稍微有點腹黑,但口氣中也處處充滿沉穩的味道。再就是更重要的一點,司馬懿有一個技能,叫做【鬼才】。鬼,隱秘莫測也。更突出的是才,才,才幹,才能也。
  • 工作中被同事無視怎麼辦?李雪琴的做法太贊了,職場人可以學學!
    女網紅轉型成女明星的有很多,但是李雪琴是最噴的最少的一個,雖然外形上不如娛樂圈的女藝人們那麼養眼,但是李雪琴贏得人心的是人品和一肚子的學問!
  • 與趙本山相差38歲的李雪琴,這座「大城市」鐵嶺為何能頻頻出圈?
    如果你承認它一座「大城市」,那我肯定你肯定是看了趙本山帶來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後,被趙本山的計劃給忽悠了:帶著老伴出去旅旅遊,走一走大城市,然後有了那句著名的本山語錄:「去趟鐵嶺,度度蜜月。」人吶,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生物,總覺得名人、明星、公眾人物所說的話就是真的。
  • 李雪琴:當一個抑鬱患者在說脫口秀
    #脫口秀反跨年#在最近的《反跨年脫口秀》的綜藝節目中,李雪琴說媽媽打電話給她,擔心娛樂圈男女關係太混亂了,李雪琴不按常規地回到:「實不相瞞,這就是我進入娛樂圈的原因。」真是太有梗了,超級搞笑。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中,讓我們認識到擁有有趣的靈魂段子手——李雪琴。
  • 對話李雪琴:如果你看到我了,覺得放鬆,那咱就一起歇一會兒
    她此前從沒說過脫口秀,所以不掩飾表演時的緊張、無助和不安;她講段子時左手一定要扶著話筒,好像那是她的支點,失去了就站不穩;她像極了那個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就會有點「喪」的你和我。就是這樣一個「無精打採」的李雪琴,卻一不小心摸進了總決賽。
  • 李誕的「喪」,終究還是敗給了李雪琴的「慫」
    此時,只有六歲的李雪琴,還是個扎著沖天鬏的東北小姑娘。既不喪也不慫,只知道給同桌小男生暗送秋波。 誰都沒想到,十九年後,一個叫脫口秀的圈會把這幾個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圈在一起,還讓他們成了脫口秀界的流量擔當。
  • 李雪琴脫口秀紅人
    李雪琴,95年生人,來自東北,本科就讀於北大新聞學院,後來考上了紐約大學研究生。 李雪琴在抖音上的人氣非常高,粉絲數量高達161.8萬,88個短視頻獲得了1092.1萬點讚,意味著平均每條視頻點讚都超過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