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 樣式緊隨時代的步伐(組圖)

2020-12-17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 樣式緊隨時代的步伐(組圖)

  1948年,北京清華大學,當時大學生穿著校服參加體育活動。

(責編:林露、賀迎春)

推薦閱讀

十問北京民辦高校招生 教你如何識別真假學校高考結束,進入了招生季,對於一些想選擇民辦高校就讀的考生和家長來說,如何識別真假學校,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有何區別,一旦退學如何退費?為此,人民網就相關十個問題採訪了北京市教委,幫助大家了解北京民辦高校招生政策和相關情況。【詳細】

重點大學網購排行:央音重「顏值」 復旦「吃貨」多隨著各省市高考分數招錄分數陸續公布,填報大學志願成為了近期考生最關注的一件事兒。除了院校、專業的排名外,你知道哪所大學的同學最愛看書,哪個院校是「吃貨」集中營,哪裡的「剁手」之風最盛行呢?【詳細】

相關焦點

  • 中國校服百年變遷,總嫌棄咱們的校服醜?看完後我錯了!
    中國校服百年變遷,總嫌棄咱們的校服醜?看完後我錯了!在我們的印象裡,我們的校服都是松松垮垮,寬寬大大的,一度認為我們的校服一直以來都是這麼醜。其實縱觀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咱們的校服並不醜。說起校服,你一定不敢相信在清初的時候就有了校服,那時的校服便是常見的長袍馬褂,而穿在女學生的身上就成了寬大的旗袍了。翻看曾經的老照片,20世紀初開始出現校服則是漸漸地有了現代服飾的影子了,那個年代正值新文化運動,有很多西學傳入中國,當然也包括當時的教育制度和學校文化。
  • 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什麼年代的校服最好看?哪些學校的校服最好看?
    原標題:中國校服的百年變遷:什麼年代的校服最好看?哪些學校的校服最好看?   中國學校的校服一直貧乏,很多人小時候的慘綠記憶是每逢六一兒童節就要被逼穿上白襯衫藍褲子白球鞋,男女不辨,讓人厭煩。
  • 臺媒:臺灣學生的校服變遷時代
    臺媒:臺灣學生的校服變遷時代 2015-01-04 16:07: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該不該脫下威權與性別的象徵,全面廢除制服,時不時會被提出討論
  • 校服改革:孩子的校服應該與時俱進,智能校服重新定義中國校服
    兩會期間,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提交了一件集體提案《關於推動優質供給,杜絕劣質校服的提案(簡稱:提案)》。《提案》建議:在改進校服美感幫助中小學生增強文化自信的同時,應重點破除限價及地方保護,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擁有選擇優質優價的權利。在中國,校服的樣式、材質和風格等問題一直備受爭議。
  • 日本女生校服變遷:長短不一各領風騷(組圖)
    京都平安女學院1920年的校服,最早確定洋式校服的學校。堺雅人拍時代劇,大冬天在雪地上光腳穿草鞋,凍壞了,心想古代人真的沒有別的防寒措施了麼,不能穿襪子麼,這也太冷了。棉花在日本廣泛種植的歷史不過三百餘年,過去普通人最常使用的衣料是麻布。柳田國男在《木棉以前之事》中即道:「昔人對寒暑天然強大的抵抗力,終非今人可以想像。只穿麻布度過嚴冬也不是無法想像,此外也會穿獸皮之類禦寒。」國人常對日本學生大冬天光腿表示驚嘆,並有各種推測。
  • 中國校服真的很醜嗎?我們從小穿過的那些校服
    除了引發對中英教育方式的思考,也有人開始檢討,與英國校服相比,中國大陸校服寬鬆無美感,反映出美學教育缺失,幾乎是沒有明顯男女區別的運動裝,「臃腫,難看,質地粗劣,毫無美感可言」。絕大多數的英國學校都不約而同地隨著時代改進自己的校服,從五零年代的平帽子、到八零、九零年代的休閒西服和領帶。為了同學們穿得舒適,很多學校都選擇更實用的校服款式。現在,英國很多學校都跟學生們商量著決定校服的款式。
  • 英國博物館發布"穿越"街景 見證倫敦百年變遷(組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英國博物館發布"穿越"街景 見證倫敦百年變遷(組圖) 2014-02-28 14:52 來源:滬江 作者:
  • 投票 | 校服樣式徵集倡議書
    各位同學:      校服是學校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穿校服對學生有規範行為的功能,是一種身份特徵標識。學生統一穿校服,利於規則意識、規範意識等集體道德意識的培養。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如榮譽感、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穿校服一種象徵的作用,一種潛移默化的培養作用。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可以起到促進和輔助作用。
  • 廣州校服越來越「國際範」
    本次活動以「品校服文化 展城市活力」為主題,分「百年傳承」「活力廣州」和「築夢未來」三大篇章,通過舞臺表演、作品展示和視頻播放等多種形式呈現精彩校服文化,旨在深入挖掘廣州校服文化元素,推動廣州校服式樣創新,凸顯校服的文化育人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
  • 中國歷史上最好看的校服——民國女子校服
    校服,是一種制式服裝,其剪裁設計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不同歷史時期也有不同的風格樣式,諸如圖案、面料等差別,而這從一定程度上,也能側面看出學校的辦學宗旨與教學理念,同時也能襯託出當時學生的精神面貌。我國校服,最先流行於民國時代。
  • 校服Duang滴一下變時尚
  • 學生校服裝照片中國校服
    顏色樣式的變化不僅與時間的潮流密切相關,還要遵守慣性的統一性。「他們穿著猩紅色的長襪,腳高而沒有遮住脛骨尾辮,瘋狂地佔領市場,吉澤女學生緊隨其後。」[5] 從1911年的革命到1920年代為了糾正學校精神,南京當局專門規定和限制女學生的著裝。《江寧縣女子學校整治》規定:「江寧縣長利用女子學校加強婦女學習,改善家庭習慣,目的是將來發展好妻子和好母親。在將來, 所有在校學生將使用校服。
  • 中國校服的發展史,一百年時間裡我們的校服都經歷了什麼!
    在中國,校服不僅是文化和教育的縮影,也是歷史的縮影。校服的顏色款式在不同的時期都有所不同。一百多年前,校服的出現代表了社會的進步,一百年之後,校服的風格成為師生家長們討論的主題。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校服一百年的歷史,看看是否有你喜歡的校服風格。
  • 西北眼鏡行:回顧中華老字號七十多年的滄桑變遷(組圖)
    西北眼鏡行:回顧中華老字號七十多年的滄桑變遷(組圖) 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2014年10月02日10:42 雖然抗日的戰火讓他險些夭折,但涅槃後的老品牌踏著新中國成立的步伐迎來春天。改革開放讓國門打開,他也抓住了歷史機遇,精良設備和先進技術不斷刷新著服務標準與成長速度。 如今年銷售過億元的業績雖都寄托在兩片小小的鏡片上,但不斷完善和延伸服務讓他對於未來有了上市的追求,這就是西北眼鏡行,70、80的十個西安娃中,有八個第一幅眼鏡是在這裡配的。
  • 中小學校服改成漢服樣式,你覺得可行嗎
    大家都是從中小學一步一步走過來的,相信對伴隨我們每天的校服會有一種獨特的「情感」。還記得每次拿新校服都是抱著很大的期望,可是一穿到自己身上就變了味,大多數人都會埋怨校服的做工和樣式,相信真正能喜歡上校服的人應該是很少吧。
  • 日本校服文化
    從明治至今校服在日本已擁有約140年的歷史,戰前、戰後及現在均經歷重大變化。校服的變遷反映日本社會與文化的面貌。 校服的普及與變遷 校服是現代化產品。德川時代一般百姓在佛寺經營的寺子屋或儒者開辦的私塾學習,穿的是日常衣服。中央的昌平坡學問所及地方的藩校亦不設校服。學徒衣裝按其所屬階級(如公家、役人或武士) 而定。
  • 校服華麗變身旗袍,這樣的校服你喜歡嗎?
    「我覺得旗袍也是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的優雅、從容、淡定,所以我們真光的校服是回歸到我們最初的一個傳統。」  真光成立於1872年,初時叫「真光書院」,系南中國首間為女子而設嘅中學。對於女性教育,佢哋一向有好多思考,理念甚至體現喺一件校服上面——唔同於其他毫無特色嘅闊大運動衫,真光女服增加咗復古連衣裙設計,藍色旗袍既文靜又利落。當女生行走喺西關嘅時候,往往成為街頭嘅一道風景,乃至好多真光學生畢業多年之後都會珍藏校服,用以紀念求學時期一段美好時光。  不過,話又講番轉頭。
  • 有人說校服毀了中國人的青春,中國校服與日本校服的差距多大?
    原因何在,其實我們中國大部分學校的校服都很運動,休閒,這種校服無論是中國的男士穿衣風格,還是女士的穿衣風格上,很適合這種感覺服飾的唯有自然型最好,其他風格的人來穿,都不會太好看,而我自己就是一個迴避太過於隨性,休閒的人,所以我穿一整套校服很慘。
  • 中國校服VS日本校服VS南非校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真實!
    相信每個國家的學校都有自己特有的校服,校服是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校服最早起源於歐洲,因為校服代表的是學校的形象,所以在歐洲的設計上,校服一般都是以西裝為主,但是傳到亞洲之後,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想法,校服的樣式也有了很大的區別,下面就給大家比較一下中國校服,日本校服和南非校服的區別。
  • 銀川初中校服樣式大盤點,新式藏青色最「亮眼」
    尤其對於剛剛升入初中的同學們來說,從小學的「花裡胡哨」過渡到中學的「整齊劃一」,也帶給了同學們不少的新鮮感於是小編突發奇想,準備為大家來一期銀川校服大盤點,為此我們收集了銀川部分初中的校服樣式,快來看看吧~樸實運動風銀川乃至全國的校服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有一個固定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