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書中介紹了分期付息債券稅後資本成本的計算方法,如果是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應如何計算?或複利計算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應如何計算?
【解答】
(1)對於「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而言,雖然利息到期一次支付,但是,利息抵稅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期抵稅,並且每期抵稅的數額相等。因此,假設稅後資本成本為r,則應該這樣計算:
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到期支付的本利和的現值-利息抵稅現值
=債券面值×(1+債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利息抵稅額×(P/A,r,n)
=債券面值×(1+債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所得稅率×(P/A,r,n)
假設:債券面值為1000元,平價發行,籌資費率為5%,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10%,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所得稅率為30%。
則:1000×(1-5%)=1000×(1+3×10%)×(P/S,r,3)-1000×10%×30%×(P/A,r,3)
(2)對於「複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而言,也是分期抵稅,但是由於每期利息不相等,因此每期抵稅的數額不相等,只能按照複利折現的方法分別計算利息抵稅的現值。假設稅後資本成本為r,則應該這樣計算:
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到期支付的本利和的現值-利息抵稅現值
=債券面值×(S/P,票面利率,n)×(P/S,r,n)-各期利息抵稅現值之和
假設:債券面值為1000元,平價發行,籌資費率為5%,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10%,複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所得稅率為30%。
則:1000×(1-5%)=1000×(S/P,10%,3)×(P/S,r,3)-1000×10%×30%×(P/S,r,1)-1000×(1+10%)×10%×30%×(P/S,r,2)-1000×(1+10%)×(1+10%)×10%×30%×(P/S,r,3)
中華會計網校 東北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