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司機之家」建設,再次被交通運輸部列為今年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之一。交通運輸部門連續三年把「司機之家」建設列入民生實事的原因何在?與去年相比,今年主推建設哪種模式的「司機之家」?本文帶您一探究竟。
建設數量逐年增加
日前,交通運輸部會同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司機之家」建設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提出,今年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進建設150個「司機之家」。記者從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了解到,持續增加「司機之家」建設數量的原因是貨車司機群體龐大,對行車途中食宿需求較大,現有的「司機之家」數量還不能滿足司機需求,因此要逐年持續推進「司機之家」建設。
「目前全國已有近200個『司機之家』建成運營,並按照每年100個『司機之家』新增任務目標繼續加快建設。但是,相較全國1800多萬貨車司機用戶的需求來說,『司機之家』的整體數量遠遠不夠。」中國公路學會相關負責人有著同樣的看法,他認為,「司機之家」只有全國布局成網,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為司機提供及時、便利服務和運輸保障。
疫情期間,貨運物流作用凸顯。多地「司機之家」在疫情期間沒有停止營業或根據疫情情況儘早恢復了營業,為過往運輸抗疫醫療物資的貨車司機提供了細緻周到的服務。中國公路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把「司機之家」納入道路運輸應急保障體系之中,進一步創新運營服務模式,發揮「司機之家」的功能和作用,切實為運輸物流業發展和過往司機提供多元化服務,保障經濟社會有序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加快國省幹線「司機之家」建設
據悉,在「司機之家」的選址上,最開始推進「司機之家」建設時,是要求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國家物流通道貨物集散地或者物流園區等地試點建設「司機之家」。各地具體落實時也是根據貨車司機的集散地點,合理選擇貨車司機停車多、有停車休息需要的地方建設「司機之家」。這樣是為了保證「司機之家」建成後,真正能為貨車司機提供服務。
但自從推進「司機之家」建設以來,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物流園區建設「司機之家」比例較高,普通國省幹線服務區「司機之家」相對較少。記者了解到,「司機之家」屬於公益性質的項目,本身沒有資金補助,需要藉助企業的力量來建設,而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物流園區均由大型企業運營,且企業規模較大,所以之前的「司機之家」建設主要集中在這兩個場景。沒有建設主體、沒有補助成為了在國省幹線建設「司機之家」的難點。
而根據此次《通知》要求,各地需根據本地區貨車司機集散特點,結合現有的公路服務區(站)、普通國省幹線加油站、物流園區服務設施等推進建設「司機之家」。除原有的公路服務區和物流園區,新增了一種模式為普通國省幹線加油站。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了解到,在近兩年「司機之家」的建設過程中,發現加油站是一個能夠更好地可持續運營「司機之家」的基礎條件。加油站能夠吸引貨車司機來加油,如果司機加油,加油站會給予一些優惠服務,例如提供免費的餐食、飲料、洗澡、臨時休息等服務。加油站通過油的盈利,負擔這些免費的服務,從而達到一個可持續發展、可持續運營的模式。
探索可持續經營機制
作為全國少有的建設在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的「司機之家」,江蘇省鹽城市228國道大豐、響水兩座服務區「司機之家」先期進行了探索。
228國道在鹽城市境內全線貫通,臨近海邊、貫穿南北,連接江蘇省沿海3市17個縣(市、區)的11個海港和9個沿海旅遊區,24小時車輛通行量達1.5萬輛次,其中貨車高達95%以上,是鹽城市最繁忙的臨海高等級公路。
「單程一趟要開十多個小時,一路上挺累的,一周相當於有兩個白天在路上。我們開長途貨車賺的是個辛苦錢,在路上對食宿的要求也不高,能吃上熱乎的飯菜,洗個熱水澡,安穩睡一覺就夠了。」貨車司機高峰每周要從山東送貨至浙江,在228國道上行駛已8年有餘。正停車在大豐服務區「司機之家」休息的他告訴記者,「司機之家」為貨車司機提供了太多便利,一份二葷二素的快餐15元錢,再花3元錢洗個熱水澡,還能順便到洗衣區把髒衣服洗了,之後再去司機休息室躺著休息一會兒。「環境舒適,安全有保障,以前都是停在路邊休息,擔驚受怕的,害怕油被偷走,現在這個環境過去想都沒敢想。」高峰說。
自2015年起,鹽城市交通投資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鹽城市交投集團)就投身服務區建設,2018年8月份交通運輸部開展「司機之家」試點項目建設以來,按照試點建設要求,鹽城市交投集團在已建成的4個服務區裡選擇響水、大豐兩個較為成熟的服務區建設「司機之家」。
鹽城市交投集團服務區公司運營負責人曹華告訴記者,集團依託兩個服務區已有的停車休息、餐飲便利、安保住宿、道路救援、汽車維修等功能,綜合考慮貨車司機的使用需求,啟動了硬體軟體提升工程,為貨車司機提供休閒休息、淋浴盥洗、免費WiFi、手機充電、微波爐、24小時開水供應、書報閱讀、應急藥箱、路網信息等服務。
「如何促進國省幹線公路服務區可持續性、長遠發展是當前一項重要的課題。」曹華表示,圍繞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他們一方面積極爭取政策支持、資金補助和公共財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通過推進預算管理工作有效控制服務區各項成本和費用,且在年終加大運營成本的考核比重,推動服務區光伏項目建設來降低運營成本。同時,要求服務區大力拓展各項經營活動,以達到經營性平衡來減少財政性補貼,力爭實現「公益性服務、商業化運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