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黏人、叛逆、愛發脾氣是沒教好?背後的真相,99%的家長不懂

2020-08-16 蛋媽陪娃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

「蛋媽,我家寶寶一生氣就哭,怎麼辦呀?」「我家孩子簡直是活火山……」「到底要怎麼跟寶寶溝通?」

每一對新手父母,都被這群性情不定的人類幼崽氣得抓狂:


到底那個小小的腦袋裡,在想些什麼。


最近,我看了BBC的一部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很受啟發。


它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通過一項項實驗,探索寶寶的各種行為,展示背後的奧秘。


如果想多了解一下寶寶,成為更好的父母,推薦去看一看。


寶寶天性善良,要好好呵護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剛出生的寶寶,除了喝奶和睡覺,其他的啥也不會。


對此,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小實驗:



給剛出生1周的寶寶亞瑟,戴上可攜式大腦掃描儀,然後向他展示機械玩具和人臉視頻,並監測大腦的反應。


實驗結果顯示,亞瑟對機械玩具沒什麼反應,當他看到人臉的時候,那條橙色曲線急劇上升,意味著有大量氧氣湧入大腦,寶寶的腦部非常活躍。

所以,哪怕是剛出生的寶寶,也在努力和周圍的人,產生聯繫。


對新手寶爸寶媽來說,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可以嘗試多與寶寶互動,會更有利於發育~

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寶寶在7個月左右,已經能夠分辨「好人」和「壞人」了。

他們在寶寶面前,演繹了一個簡單的木偶劇:



紅色木偶想上山,但是藍色木偶來搞破壞,總是把它推下去。



另一個黃色木偶,幫助了紅色木偶,成功爬上了山坡。

隨後,研究人員把藍色木偶和黃色木偶,給寶寶挑選。



無一例外,所有參加實驗的寶寶都選擇了善良的黃色木偶。

我想,這也是給寶爸寶媽提了個醒,寶寶天性善良,值得我們好好呵護。


如何溝通,寶寶才愛聽?


對新手寶爸寶媽來說,最無奈的事情就是,寶寶不會說話,要領會寶寶的想法完全靠猜。

要是寶寶能快點說話,多好呀,這應該是很多寶爸寶媽的心願,那怎樣才能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呢?

研究人員發現,寶寶對「父母語」更感興趣。

所謂「父母語」,是寶爸寶媽跟寶寶交流時,所使用的提高音調、拖長詞語發音、節奏清晰的說話方式。


當寶媽用這種語調跟寶寶說話時,寶寶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這是因為,寶寶大腦中的電子信號,基本上是隨著大節奏模式跳動的,而「父母語」則包含了這種大節奏,能夠更好地被寶寶的大腦接收到。

在實驗中,當寶媽一天說了1.3萬個單詞時,寶寶佩西說了大約2500個。



而在研究人員讓寶媽多說話,把單詞增加到大約1.37萬個時,佩西則說了2800個單詞,提高了13%。

所以,在寶寶小的時候,不妨試試,多用「父母語」和寶寶交流對話,有利於語言能力的提升。



寶寶哭鬧時,你要這麼做


寶寶發脾氣,動則大哭大鬧滿地打滾,不少寶爸寶媽為此發愁,寶寶怎麼脾氣那麼大呢?


寶寶發脾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研究人員在寶寶阿瑪亞身上貼上傳感器,通過數據發現,她在平靜玩耍時,平均心率大概是130。


然後,當她遇到困難,嘗試了幾次也沒成功後,開始發脾氣。此時,她的心率飆升到了180。


在這種情況下,阿瑪亞越生氣,釋放的皮質醇就越多。皮質醇是一種壓力激素,會導致她變得更沮喪。


如此一來,便進入了惡性循環中,而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沒有辦法脫離這個循環。這也是為什麼,寶寶哭鬧會持續很長時間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寶寶發脾氣時,有人的做法是呵斥讓她別哭了,有人的做法是放任她哭。但這樣做,都是不行的。

研究人員試了好幾種安慰方法,發現最有效的是: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當媽媽嘗試用別的玩具,吸引哭鬧的寶寶,「看!你看那隻小狗,它在叫!」

寶寶被吸引過去,慢慢停止哭泣,重新變得平靜,而心率也恢復到了130以下。

因此,下一次寶寶發脾氣的時候,可以試試轉移注意力的辦法,讓寶寶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學會這種技巧,來應對自己的情緒問題。


寶寶渴望關注和依戀


寶寶從很小的時候,就渴望與人交流。那如果得不到回應,會怎樣呢?

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凍臉實驗」——


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和寶寶有說有笑,玩得很開心。


然後讓家長把臉轉過去,再轉回來的時候,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在2分鐘內不回應寶寶。


很快,寶寶就意識到,失去了家長的關注。


他們伸手要抱,吵鬧哭泣,想方設法贏得家長的關注。直到家長再次回應,寶寶才重新變得快樂起來。

可以看到,寶寶是多麼地敏銳,她很快就意識到,情感聯結被切斷了,並主動想辦法,去修復這種關係。


看到這一幕幕,你還會在寶寶哭泣時,一次次推開她,伸向你的手嗎?

總有人認為,寶寶太黏人不好,要讓寶寶獨立一點。



但正是小時候,在與親人的依戀中,獲得了足夠多的愛和安全感,才能讓寶寶長大後,成為一個底色溫暖的人。

-寫在後面-


這部紀錄片一共有3集,還做了很多有趣的實驗,包括寶寶為什麼愛躲貓貓、分離焦慮、共情能力等。

雖然說研究樣本較少,實驗也不一定嚴謹,但是卻提供了另一種視角,去看待寶寶成長中的各種行為。


養育一個寶寶,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喜歡今天的文章,不妨一鍵轉發,分享給更多寶媽。


有任何疑問,也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相關焦點

  • 寶寶愛發脾氣愛哭鬧,「三不」原則教你來應對
    「兩三歲小孩,貓嫌狗不愛」,性格突然變得越來越叛逆,脾氣越來越暴躁!哭鬧反抗情緒令人抓狂,具體表現大概是這樣的:讓往東偏往西;「不要不要」掛嘴邊;自己的玩具不分享,碰都不能碰,別人的玩具硬要搶;一意孤行,撒潑打滾, 自己要做的事情,別人不能搶;東西不能跟想要的不一樣...
  •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
    孩子叛逆、愛發脾氣?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高情商父母這樣說你家孩子是否也經常發脾氣?孩子越長大越叛逆,家長打罵都不管用,道理也聽不進去,這可把家長們愁壞了:自己家的娃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怎麼老是喜歡發脾氣?
  • 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愛發脾氣寶寶,家長要做到這幾點
    大家好,我是小可樂媽媽,家有三歲小男孩,用最簡單易懂,平凡樸實的文字,分享育兒心得。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寶寶步入一歲後越來越容易發脾氣,不止會哭鬧,還會發出刺耳的尖叫聲,聽得你頭皮發麻,心煩意亂。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有人說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說這話的人一定是沒孩子,或者還沒經歷過,一個愛發脾氣、愛大喊大叫、愛撒潑打滾、愛摔東西的孩子.....上周末,我一大早就被隔壁的吵鬧聲給驚醒了,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被吵醒,只要他們家孩子放假在家,對面就會傳來各種尖叫聲和怒吼聲,時不時還夾雜著摔門聲和跺腳聲。
  • 愛發脾氣、粘人的孩子背後,大多有個"累壞"的媽媽,該注意了
    寶寶愛發脾氣、粘人、叛逆?大多因為有一個&34;的媽媽很多媽媽養育孩子的過程,會發現自己的娃很愛發脾氣,而且還粘人、叛逆,動不動就和父母對著幹。其實,愛發脾氣、粘人的孩子背後,大多有個&34;的媽媽,生活上事無巨細,都幫孩子安排好,自己累壞了也可能把孩子教壞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3歲以下的寶寶,發脾氣總喜歡打人,行為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裡的寶寶脾氣不好,該怎麼辦?不少家長表示,幾歲大的孩子真的太讓人不省心了!在外面的時候總是因為不滿足孩子而哭鬧,發脾氣,在家的時候也會一言不合就吵起來,摔東西的情況經常出現。
  • 孩子控制不好情緒,總愛發脾氣,家長要怎麼跟易怒寶寶相處?
    1.家長在生活中是"暴脾氣",孩子有樣學樣孩子的性格與生活習慣,很大程度都是受家長的影響而形成的。如果孩子是容易經常生氣的性子,那麼家長也要適時的反思一下自己平常的行為,是不是也是同樣的暴躁、容易生氣的。家長在生活中愛生氣、面對孩子時愛生氣,那麼孩子就會有樣學樣,變成一個"暴脾氣"。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有人說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說這話的人一定是沒孩子,或者還沒經歷過,一個愛發脾氣、愛大喊大叫、愛撒潑打滾、愛摔東西的孩子.....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愛發脾氣,就是不聽話、叛逆的表現,應該及時制止,以免以後闖下大禍。
  • 為什麼寶寶在天黑之後最黏媽媽?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
    很多媽媽都在吐槽,自己上廁所的時候腿上也抱著一個寶寶,或是寶寶就守在廁所門外嚎啕大哭,拍打著玻璃門,此時媽媽感受到的已經不是甜蜜和幸福,而是感覺被嚴重束縛的煩躁感和負擔。有些媽媽甚至煩躁至極,衝著啥都不懂的寶寶發脾氣發火。
  • 被誤解的愛發脾氣的孩子
    說這話的人一定沒有經歷小天使跺腳、大叫、哭嚎、甚至毀壞東西……的亂發脾氣。許多家長誤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還會把發脾氣和不聽話之間畫上等號......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被我們家長忽略的小秘密......
  • 寶寶2歲處於叛逆期愛發脾氣怎麼辦?這6個方法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閨蜜君君家2歲的寶寶最近好像進入了叛逆期,總是把「不不不」掛在嘴邊,無論做什麼都是先拒絕,從來不思考。君君覺得自己之前那個可愛聽話的小公主,一下子變成了「小辣椒」,讓人很頭疼。家裡人都拿她沒辦法,青青害怕孩子以後就一直是這種性格,該怎麼辦呢?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怎麼辦?
    當孩子哭著鬧著要家長給自己買愛吃的零食時,他想要的也許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通過家長答應自己的要求感受到被愛被重視;當孩子倔強地表達朋友有的玩具自己也要有時,常常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像朋友一樣被父母愛著寵著;當孩子無法正確解答難題時,他的傷心著急也並不只是在意作業是否完成,更擔心自己是不是太笨,是不是很沒用;當孩子聽到家長因為工作沒辦法按計劃陪伴自己時
  • 寶寶太過「愛媽」,出生後成「黏人精」,網友:甜蜜的煩惱
    小時候你問他:"愛媽媽多一點還是爸爸多一點?"很多孩子都會回答"愛媽媽多一些。"寶寶和媽媽的聯結從還沒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建立了,媽媽十月懷胎,孩子生下來就與媽媽更加親近。近日,一個可愛的小寶寶走紅網絡,他人氣急升靠的不是漂亮的小臉蛋,而是"愛媽"行為。小林是新手媽媽,寶寶剛剛滿1歲,她就重新回到職場了。以前都是自己帶孩子,現在是交給婆婆帶。
  • 寶寶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家長的回應很重要
    但其實,是人就有喜怒哀樂,大哭大鬧是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表現,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正常反應。五六歲的孩子還沒學會自我調控,不能平和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時,他會很自然地發洩出來。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不是被慣壞,是孩子表達的方式,家長朋友注意
    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小秘密昨天,在小區樓下聽到一位家長說起自家孩子「我差點給了兒子兩巴掌我好聲好氣地跟他講,媽媽累了,明天去。他不願意,拽著我的衣服往門邊拉。我心裡窩火,就沒再理他。過了一會,聽到一聲巨響,椅子被推倒在地。越想越氣,4歲了,已經上了幼兒園,要不是他爸攔著,我真的要揍他。」這位媽媽講到這,嘆了一口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了。
  •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背後的小秘密,父母要了解
    想著孩子已經5歲了,應該也懂事了,為什麼就這麼愛發脾氣呢?每次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都忍耐自己的情緒,生怕哪次忍不住揍他一頓。和鄰居一樣,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發脾氣時,都會和「不聽話、被慣壞」畫等號,但事實上,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還有很多小秘密。
  • 白茶清歡:孩子叛逆,家長要注意
    有的家長放棄事業,專門陪伴孩子,可孩子還是油鹽不進繼續叛逆;有的家長成天都把嘴巴擱在孩子身上,可自己就算是說得口乾舌燥,孩子依然一句都沒聽進去;有的家長把除了作業以外的所有事情,都幫孩子打理好了,可孩子依然不知好歹,不懂感恩;有的家長放下身段委曲求全,可換來的並不是孩子的善解人意,反而是變本加厲的叛逆……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奔騰的野馬,家長把握不了方向,根本不知道孩子下一秒會給自己怎樣的
  • 寶寶愛發脾氣家長如何應對?解決方法是這樣的
    寶寶脾氣很壞怎麼辦,尤其是現在獨生子女大多都很任性,這讓父母很頭疼,一個不開心就會大哭大鬧,這可怎麼辦才好?有了自己的自主願望,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是你去幹涉的話,就會開始各種形式的反抗,比如寶寶不想吃飯的時候,你叫他吃,他就會哭鬧,摔東西來面對家長的強行餵飯,碰見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強行的索要,不肯滿足的話就會開始不依不饒。為何寶寶喜歡發脾氣呢?
  • 孩子經常愛發脾氣?試試這些方法,比吼叫管用百倍
    娃最讓人上火的是什麼?熊孩子發脾氣!明明剛才還好好的,突然就翻臉不認人;上一秒還晴空萬裡,下一秒就狂風暴雨。,發脾氣的主要原因是就是生理上沒被滿足。這時家長要跟寶寶說明原因,告訴寶寶為什麼不可以做這一些事,同時可以做什麼,並給寶寶示範如何用語言表達需求。
  • 家長,請不要對孩子發脾氣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生活節奏的加快,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壓力,也讓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經意的流露出焦躁和不耐煩的情緒,甚至禁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殊不知,家長不以為意的一次小情緒也許就會對孩子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