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滿足這三點,被幼兒園拒收,家長:孩子要都會了幼兒園教啥

2020-08-22 芽甜寶貝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很多人一直在討論,這世界上,什麼事最難,相信這時候,如果有人說「帶孩子最難」,寶媽們一定會舉雙手雙腳贊同。縱觀整個地球,相信沒有一個寶媽會認為「帶孩子」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每每被熊孩子們折騰得快瘋掉的時候,很多寶媽會在心裡驚嘆「快到3歲吧,到了三歲,神獸去幼兒園了,我也就解脫了」。

當然,三周歲可以讀幼兒園是很多幼兒園的規矩,但也有很多人或迫於工作或迫於帶娃的壓力,早早地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他們認為幼兒園生活更為規律和嚴苛,可以讓寶寶更好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態度,而且通過集體生活,也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為更好塑造全面人格做好鋪墊。

但是,很多寶媽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上,只關注了一個歲數,其他的一概不清楚。但其實,幼兒園不是越早越好的。如果孩子還夠不著幼兒園的要求,那麼過早送進去無異於拔苗助長。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前一段時間,寶媽倩倩又遇到了一個煩心事,她的兒子兩周三,就被她送到了幼兒園,本想慶祝一下可以有自己的自由時間,沒想到沒過幾天,倩倩就收到老師的電話,邀請倩倩去學校面談一些事情。

不明覺厲的倩倩到了學校,校長開門見山地讓倩倩的孩子退學,因為她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平時還喜歡打鬧,不聽老師的話,導致一個班級兩三個老師幾乎都是圍著他轉,這樣對其他孩子而言,很不公平,他們得不到很多的關注,慢慢的其他家長都有意見了。

聽完校長的話,倩倩有點生氣,她覺得這些東西都需要老師來教,如果自己的孩子都會了,那還要老師和學校幹嘛,所以因為這件事,他們鬧得很不愉快,後面她的孩子也沒有去上幼兒園了。

可能在很多家長眼裡,學校這麼做很過分,同樣都是孩子,難道熊孩子就逼他們退學,好學生就自己留著,這種做法是很明顯的雙標,讓人生氣。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認同學校的做法,他們覺得學校是孩子學習規矩學習知識的地方,如果有人夠不到條件,還影響了別人,那麼學校是要採取措施的。

生活中很多寶媽都存在這樣的看法,「孩子只要三周歲就可以入園了。」「孩子如果三周還沒有入學,那肯定學的知識會落後」的確,孩子的年齡當然是入園的基本要素之一,但也不是唯一要素。

在國外,很多父母會故意推遲孩子入園的時間,他們並不希望孩子過早過快地成長,去進入到幼兒園那種環境中,他們覺得過早進入被管束環境的孩子,長大後會比較缺乏安全感。所以,在他們年幼的時候,他們更傾向於自己陪伴孩子。

而且,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沒有準備好,不足夠能夠進入幼兒園的環境,因為他們知道,幼兒園並不是大鍋燴,還是有潛在條件的。

1、孩子要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裡,每個孩子都要獨自吃飯,穿衣和疊被子,所以寶寶們一定要學會用勺子和碗獨立吃飯。此外,寶寶還要具有初步的自我解決生理需求的能力,在幼兒園不會尿尿拉粑粑會出現十分尷尬的場景,這對幼兒的心靈健全發育也起到阻礙作用。

而大部分幼兒園老師的精力有限,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孩子,顯而易見,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寶寶,可以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從而更好的成長。

2、具有初步溝通表達能力

寶寶只有具備初步的溝通能力,在學校的時候,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才能幫助孩子。而且,會溝通,才能和同學們友好相處,這樣寶寶才會逐漸產生對校園生活的歸屬感,進而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樂趣。

3、心理上做好入園準備

大多數的寶寶都很黏寶媽,所以突然的入園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不適。這也就是常見的,寶寶在幼兒園門口大哭大鬧,拖著媽媽不想上學的問題所在。所以,入園前,家長要做好孩子內心的鋪墊作用,最好提前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感受集體生活,為日後的入園打下心理基礎。

所以,入園並不是年紀到了就可以,孩子是否具備入園的潛在條件,也非常重要。家長們可一定要上心了,畢竟幼兒園是孩子脫離家庭,第一個集體生活,如果上的很開心,有收穫。

那麼對日後的成長很有幫助,如果去幼兒園很不開心,很壓抑,那很容易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所以,入園,年紀不是唯一條件,還要多方面考量哦!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

相關焦點

  • 孩子咬人被幼兒園拒收,可能是這個原因,幼兒園或許做錯了
    但是當老師問到,「首都在哪裡」的時候,只有三歲多的許子言沒聽明白,以為老師問的是「手都在哪裡」,就回答「在胳膊上」。老師重複提問了多次,許子言也回答了多次就開始不耐煩了,還咬了老師一口,就這樣被幼兒園拒收了。但是看過全劇的觀眾都會知道,許子言其實是一個家教非常好的小朋友,媽媽顧佳為了照顧他,還做了全職太太。
  • 媽媽一句話,讓女兒被幼兒園拒收,家長的「寵愛」可能會害了孩子
    其實孩子去幼兒園也有很多講究,有些孩子因為家長的嬌生慣養,都已經三四歲了都不會自己吃飯,所以家長一定要多注意。因為媽媽的一句話,女兒被貴族幼兒園拒收小若的女兒也已經三歲半了,所以全家人便開始商量著給女兒找一家幼兒園,然而在找幼兒園的過程中,小若卻備受打擊。
  • 幼兒園不拒收任何一個孩子,哪怕身體殘疾,不能自理,真的溫暖
    孩子三歲半了,通過了幼兒園的入學面試。滿心歡喜的媽媽,囑咐老師以後對孩子多加關照,因為孩子現在還在吃糊狀食物。聞聽此言,老師改變了決定,拒絕孩子入園申請。這是剛剛在我關注的育兒文章裡讀到的。當然理解這位作者的初衷是希望家長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不要過於精細,免得把孩子入學都耽誤了。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我自己教,要老師幹啥
    孩子上幼兒園時每天就是吃睡玩,老師就算想教也不敢教,角色更像是「保育員」;一上小學,立馬變得天差地別,處處都要講紀律守規矩,上課時要坐直認真聽講,放了學還要按時寫作業,就連老師也更嚴肅了。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中間的過渡期該由誰負責銜接呢?家長也很苦惱:「難不成我自己教?」「我自己教,要老師幹啥?」
  • 寶寶3歲入幼兒園比較合適?幼兒園"不樂意",家長不要盲目跟風
    導語:我一個朋友的孩子三歲就被送進幼兒園去了,我問她為何這麼早就送去學校?她表示這還算是&34;了,原來是幼兒園園長的建議,我總覺得孩子兩歲就去幼兒園,實在有些過早。現在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晚去幼兒園就輸在起跑線上了,紛紛比在比賽似的。
  • 3歲孩子被多家幼兒園「拒收」,寶媽質問遭打臉:這孩子沒人敢收
    三歲孩子被多家幼兒園拒收父母知道讓孩子上幼兒園的必要性,但是孩子自己卻不知道,所以你會發現在剛開始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是不願意去的,吵著鬧著要找爸爸媽媽。孩子哭鬧著不願意去上大家肯定都是常見的,但是幼兒園不肯收孩子大家應該都不太見到吧。
  • 為什麼幼兒園3年只教孩子這三點,卻能讓他們受益終身?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足以證明幼年時期的塑造對孩子終身發展的影響。幼兒園的教育,正是為了給孩子奠定一生的基礎。孩子在幼兒園,學好這3點才是最關鍵的:學會怎麼生活3-6歲是一個人心智發育最快的時期,這段時間內形成的習慣具有終生的影響力。
  • 專家回答:孩子上幼兒園學的肯定不是知識,幼兒園到底「教」什麼?
    這樣他們提前熟悉了,到了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接觸過這些知識,所以孩子的學習自然是突飛猛進的。那這裡我們要問了?孩子幼兒園要上三年,就算幼兒大班是教知識的話,那麼幼兒小班和中班是教知識的嗎?肯定不是。我們父母自己也有過做學生的經驗。自己學過的東西隔幾周不複習就忘了。
  • 本是往年的招生旺季,今年家長該怎麼給孩子選幼兒園?注意看三點
    隨著各類學校錯峰開學,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孩子重返了學校,回到了課堂。教培機構和幼兒園無疑是複課墊底的,但其老師們也在開始了其招生工作。幼兒園招生的金五銀六,本是往年的招生旺季,今年秋季入園的孩子家長該怎麼給孩子選幼兒園呢?注意看三點。
  • 3歲女兒太「作」,被5家幼兒園連續拒收,家長怒氣質問反遭打臉
    「憑啥不收我閨女」老王質問幼兒園老師。「你家孩子『太能作』沒人敢收,稍微不順心就發脾氣,亂砸東西在地上打滾;看見不喜歡吃的蔬菜直接摔盤子,不吃飯;玩具只能自己玩,不讓別的小朋友玩。你作為家長,最應該做的教育好閨女,而不是埋怨學校」老王聽後打臉,羞愧地帶著女兒回家。
  • 孩子總說不想去幼兒園?家長的這三句話,可能改變這種情況
    幼兒園年紀的寶寶對時間的概念還有些模糊,幼兒園的生活對這時的孩子來說是漫長且枯燥的,還看不到一點點希望,但有了家長的這句話,無論狂風還是暴雨,孩子都會一直記得只要一放學,父母就會在校門口等他,這份安全感是對孩子最好的承諾。
  • 如果遇到孩子在幼兒園受傷,家長做好這3點,準確掌握孩子動態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比較嚴重的虐童事件,在一所幼兒園裡,有一個老師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並不能得到排解,加之孩子吵鬧,導致自身報復心作祟,將其中的一名孩童的雙耳提起,狠狠地向上拉,導致男孩的雙腳離地近20釐米,孩子表情已經十分痛苦,但老師似乎樂在其中。面對這樣的虐童事件的發生,我們在感嘆的同時,也需要反思為何會出現這樣的事件,原因或許有2點。
  • 專家回答:孩子上幼兒園學的肯定不是知識,幼兒園到底"教"什麼?
    僅此而已,那麼幼兒園真的是教給孩子們知識了嗎?這裡或許與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下面給大家做一個深度解析。讓大家了解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到底有啥&34;。這樣他們提前熟悉了,到了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接觸過這些知識,所以孩子的學習自然是突飛猛進的。那這裡我們要問了?孩子幼兒園要上三年,就算幼兒大班是教知識的話,那麼幼兒小班和中班是教知識的嗎?肯定不是。我們父母自己也有過做學生的經驗。自己學過的東西隔幾周不複習就忘了。
  • 幼兒園三年,孩子都學些什麼?家長感覺啥都沒學就對了
    文|好孕姐前幾天,孩子開學,帶孩子報名時,跟幾個家長聊了起來。一位阿姨說:「我家孫女都上了一年小班了,連數數都不會,這幼兒園天天都教孩子什麼呢?」另一位媽媽也說:「我們是大班了,孩子才會寫簡單的幾個字,算數也不在行,感覺他天天上學啥都沒學。」那麼,幼兒園三年,孩子到底都學些什麼?家長如果感覺他什麼都沒學,那就對了。現在的幼兒園教學,跟我們做父母這一代人上幼兒園不一樣了。現在幼兒園的課程,主要是針對3-6歲孩子的年齡特點設置。
  • 幼兒園不教拼音識字,家長急了:你們不讓學,孩子怎麼上小學?
    學生減負話題一直屢見不鮮,家長一邊心疼孩子在學校承受繁重的學業,一邊又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外報各種輔導班及興趣班。總計大約40篇要講的。三個月,每周5節語文課。拼音一個月就要講完,而且還要熟練掌握。零基礎的孩子可能得累死了。」「 幼兒園不讓教,您倒是讓小學好好教啊。小學一個月學完拼音,這是要家長哪樣。」
  • 幼兒園又被禁止「小學化」,不教知識,那幼兒園都該教孩子什麼?
    明確提出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其實這已經不是幼兒園第一次被禁止「小學化」了,但是卻是屢禁不止。這其中有學校的責任,也有家長的責任。,會讓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到三年級之後,大部分 「超前教育」的孩成績都會大幅度下降。
  • 我孩子不吃米飯,請老師配合一下,幼兒園:這樣的孩子我們拒收
    可是有的小朋友卻經常挑食,導致營養不良,這會給小朋友帶來很多疾病,嚴重的時候造成智力低下,身高矮小,視力下降,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但是有些家長對孩子是在是太溺愛,孩子挑食不但不管教,還總是依照孩子的喜好,慣著孩子,表面上是對孩子非常疼愛,實則是害了孩子的身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十分嚴重的影響。
  • 幼兒園不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怒了:你不教我教!工資給誰?
    拼音一個都不會就算了,大字也不認識幾個,就連自己的名字也是放在一起時就認識,分開了再遇到就像從未見過一樣。原本幼兒園大班是可以教一些拼音和算術的,可不知道哪個家長把幼兒園給告了,說這所公辦幼兒園實行「小學化」教育。於是,原本要開的幼兒園拼音班被取消了,一紙禁令打破了很多家長的計劃,大家退學的退學,轉園的轉園,不是去上半年制的幼小銜接班,就是轉去私立幼兒園。
  • 幼兒園又被禁止「小學化」,不教知識,那幼兒園都該教孩子什麼?
    家長也會擔心,別的孩子都已經學過小學的知識了,但是自家孩子若是沒有學過小學知識,那麼到了小學之後,肯定是跟不上老師教的速度的,所以索性也選擇了一個「小學化」的幼兒園,於是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超前教育」一時爽,幾年後危害就會暴露雖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會讓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好,但是到三年級之後,大部分 「超前教育」的孩成績都會大幅度下降。
  • 教師節來了,家長該不該給幼兒園老師送點實際的禮物?求關照孩子
    作者|90後胡椒粉兒這篇文章想要回答:家長要不要在教師節給幼兒園老師私下送實際的禮物?家長送不送禮物有什麼區別?會對孩子有多大影響?教師節送禮物的小建議。導讀|教師節來了,一群幼兒園的家長開始鬧心。教師節給不給幼師送禮物求關照?送點什麼好?是否有效果?送與不送有什麼區別?孩子上了幼兒園,好像還有一籮筐事情在等著我們,煩惱一籮筐。馬上就要到教師節了,不少家長竊竊私語,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送點啥好呢?送禮物攀比成風?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