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我自己教,要老師幹啥

2021-01-13 朗姐育兒說

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730字

閱讀時長:約5.5分鐘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開發你的內心。——蘇格拉底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原本孩子初入小學就可能會出現不適應環境等問題,而如今政策明令禁止幼兒園教授小學內容,導致兩個階段的過渡幾乎「斷裂」,令「幼小銜接」的矛盾更加嚴重。

孩子上幼兒園時每天就是吃睡玩,老師就算想教也不敢教,角色更像是「保育員」;

一上小學,立馬變得天差地別,處處都要講紀律守規矩,上課時要坐直認真聽講,放了學還要按時寫作業,就連老師也更嚴肅了。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中間的過渡期該由誰負責銜接呢?家長也很苦惱:「難不成我自己教?」「我自己教,要老師幹啥?」

而事實上,除了家長親自上陣,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了,就算給孩子轉私立幼兒園或者報幼小銜班也同樣離不了家長的陪伴。

面對幼小銜接的現象,家長該如何解決?

※ 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孩子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心裡一定一些擔憂和疑惑。

家長可以嘗試跟孩子聊一聊關於小學的事情,讓孩子自己說說內心想法,雖然孩子的表達可能不太清晰,但通過聊天家長可以多少探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

比如有的孩子會擔心迷路找不到教室,有的會擔心記不住自己的座位,有的會擔心沒有一起玩的好朋友等等。

針對孩子的這些問題,家長可以逐一解釋,打消孩子心中的惶恐。

此外,家長還可以跟孩子講講自己上小學的事情,或者孩子的哥哥姐姐們上小學時的一些情況,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所期待。

最好還能帶孩子到即將進入的小學參觀,讓孩子熟悉一下新環境,消除陌生感。

※※ 學習能力比知識銜接更重要

孩子上小學前的知識儲備不用太多,家庭中日常的啟蒙教育其實就足夠了,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這樣孩子才能及時理解學到的知識,從而跟上教學節奏。

▼ 培養孩子善於傾聽的習慣

首先,耐心聽講的前提是善於傾聽。小學一堂課的時間至少有40分鐘的時間,如果孩子可以坐得住並且停下來,至少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為此,家長可以採取一些傾聽策略,比如通過給孩子講故事培養傾聽能力,過程中孩子如果吵鬧打斷,家長需告訴孩子要等別人說完話再發表意見,結束後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感想。

▼ 培養孩子學會觀察的習慣

其次,學會觀察也是孩子學習能力的基礎。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引導孩子看圖說話,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書裡的內容;還可以時常帶著孩子接近大自然,指引孩子在自然中觀察變化,當孩子提問時耐心講解。

此外,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感官去發現、觀察周圍的事物,並且描述出來,這樣積累下來,孩子的觀察、語言、記憶等能力都會提高。

▼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每個孩子的智商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尤其在小學時處在學習的黃金時期,但孩子的成績卻有好有壞,這其實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因於注意力是否集中。

如果在入學初期家長沒有幫助孩子養成專注的習慣,那麼後期孩子想要自己更正就會困難重重,同時注意力不集中會成為學習生涯的攔路虎。

因此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比如與孩子一起參與一些玩拼圖、樂高、下棋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遊戲;家長陪伴孩子時也要全身心投入,做好榜樣作用,切忌一心二用。

▼ 規則意識很重要

孩子上幼兒園時,學校的活動偏向生活和遊戲性質,家庭作業更多是家長幫助完成的,上學遲到了家長跟老師解釋一下就行,請假也是家長全權負責。

但是上了小學後,作息安排和學習要求就會相對嚴格,家長要及時讓孩子明白規則意識的重要性,並且有針對性地培養。

家長需規劃並且告知孩子作息時間的變化,調整好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節奏,幫助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做事不拖延、有時間觀念等好習慣。

總結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時孩子人生道路的最早轉折點,家長科學做好過渡銜接的入學前準備是一項長期工作。

如果家長時間較充裕,平時在家就可以訓練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做一些簡單的知識儲備;

如果家長忙於工作時間有限,把孩子送去上幼小銜接班也未為不可,但也要儘量多花一些時間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和適應情況,不可放任自流。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幼兒園不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怒了:你不教我教!工資給誰?
    養育一個孩子有多難?從懷孕起就要擔心他是否健康,好不容易生下來,吃喝拉撒睡又急死個人。上幼兒園後,家長要忙親子作業,等上了小學,又開始輔導作業,畢業後找對象、找工作各個都是新問題,現在的家長真是太難了!我表姐的孩子明年該上學了,可把她給急壞了,孩子的生日是9月份的,等上了學就是班裡最大的,可現在還什麼都不會呢!
  • 小學要求有基礎,幼兒園卻不讓教,家長:難不成讓我自己教!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出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人,不少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進行輔導,這樣孩子在小學也可以輕鬆點。要是在幼兒園時沒有學習到任何基礎教程,孩子會感覺很吃力,父母也會面臨著很大壓力。
  • 幼兒園不給教,上小學又要基礎,家長怒了:交錢了難道還要我教嗎
    許多地區嚴查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明令禁止幼兒園開設英語、拼音課,不允許幼兒園教授小學階段知識。禁令一出,加上部門嚴查,幾乎所有公立幼兒園都嚴格按要求執行,似乎一夜之間幼兒園老師獲得了「解放」,而禁令之下的幼兒園家長們卻遇到了困難!對於這一禁令,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看法。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哭了,幼小銜接要推給誰?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跟著做親子作業。孩子上了小學,家長又開始輔導作業。想給孩子快樂教育?家長自己首先就不那麼快樂了。孩子上公辦幼兒園大班的兜兜媽媽最近就很不快樂!為啥呢?眼看明年秋季兒子就要上小學了。況且好多老師在新生入學後是有調查是否有上過拼音的,基本也默認班上孩子都學了一遍。那自己孩子不上,那豈不是還沒開始就落後呢?想到這裡,兜兜媽媽真的發火了,孩子的幼小銜接難不成家長自己教?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家長哭了,幼小銜接該推給誰?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有出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人,不少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開始進行輔導,這樣孩子在小學也可以輕鬆點。要是在幼兒園時沒有學習到任何基礎教程,孩子會感覺很吃力,父母也會面臨著很大壓力。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超前教育這道題家長要怎麼解?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陪孩子念唐詩,我爸說:「教得太早了,娃的大腦還沒發育好,讓娃的腦子歇著。」我呵呵笑了一下。三歲的時候,我陪孩子看書,我爸跟我說:「這個年齡要把智力啟蒙給加上,我看人家網上那些小孩都學這學那的,也沒見你給教。」我打趣道:「爸,這回你不擔心太早了?」
  • 幼兒園不教,一年級又要有基礎,幼小銜接誰來管?
    但是,這又存在一個矛盾——現在的幼兒園倒是響應號召啥也不教了,可是孩子入學進入一年級以後,又要求有一定的基礎,否則,根本趕不上趟。我們辦公室有兩位一年級老師,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同時在那裡嘆氣,一問,說是班級裡的孩子,啥都不會,什麼都要手把手教,就連寫字,姿勢也不對。
  • 小學要求有基礎,幼兒園卻不讓教,家長無奈:「幼小銜接」太難了
    雖然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父母可以得到片刻的輕鬆,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到即將升入小學的年紀,父母們又開始煩惱了。為了減輕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多地的有關部門都曾經明文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提前教小學的課程內容。然而等到孩子真正進入小學之後,老師為了加快教學進度,往往又希望孩子們能夠具有一定的基礎。
  • 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小一學生要不要送去培訓班補拼音?
    全部壓力放到小學一年級合理嗎?由深圳家長堅決支持幼兒園這種做法:表態「坐標深圳。我們幼兒園沒提過筆,一年級沒有跟不上一說。一年級之前每天我給他讀故事,一年級上學期學了拼音以後,我立馬買拼音的故事書讓他自己看。二年級就可以啃哈利波特了。所以不必擔心的吧。」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知識,小學卻不接受0基礎,家長應該怎麼辦?
    原來,同班的同學大多數早已經把拼音和簡單的數學學得很好了,尤其是拼音,老師講課的時候就非常快,梁女士的兒子全靠她晚上自己在家裡教才能勉強趕上。梁女士看到網上引起的討論,感到既氣憤又疑惑:不是早就說過幼兒園不能教小學知識嗎?為什麼上了小學後,幾乎所有孩子都像是早就學過了似的?幼兒園不教,小學又不放慢腳步等等0基礎的孩子,家長真是太難了!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知識,小學卻不接受0基礎,家長應該怎麼辦?
    原來,同班的同學大多數早已經把拼音和簡單的數學學得很好了,尤其是拼音,老師講課的時候就非常快,梁女士的兒子全靠她晚上自己在家裡教才能勉強趕上。輔導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教孩子學拼音可不是什麼簡單事,幾個月下來梁女士白頭髮都多了幾根,最後不得不給孩子報了補習班,每天放學了還要去上倆小時課。
  • 幼兒園老師好心教拼音,反被小學語文老師罵,啥都不會還亂教
    當然了在我們初中開始學物理化學一些較難知識點時,老師們會說:這個不用掌握,到了高中老師會教的。 結果呢?好不容易自食其力考上高中,高中老師回應:這個初中老師就教過了,我就不教了。或者是,什麼?你們初中老師居然沒教?
  •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那幼兒園該教啥?家長能自己教嗎?
    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明確提出了「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但是並沒有提出「家長不可以自己教孩子」,所以家長還是可以教導孩子小學的教學內容的,家長不需要擔心孩子上小學的時候跟不上。
  • 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小學又不接受0基礎,家長到底該怎麼辦?
    但是「不得教授小學知識」的這個規定,只在公立幼兒園中有效,大多數私立幼兒園依然在教授小學內容。這就導致上公立幼兒園的孩子,在剛上小學的時候跟不上已經有基礎的私立幼兒園的孩子。而且大部分小學老師默認孩子上小學前都會上幼小銜接班。比如我家孩子學拼音的時候,他語文老師問:「有多少人是學過拼音的?」
  • 凌晨1點,家長群裡@老師:讓我教孩子,要你幹啥?老師悄悄退群
    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輔導孩子的苦惱,本來每天過的就是極其忙碌的生活,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了,卻又要為孩子的作業問題而犯難。如果是單純地讓監督和檢查孩子的作業還好說,可這回老師提出的一個要求讓本就煩心的一位奶爸徹底生氣了,不惜在家長微信群裡@老師:我把孩子的作業都改完了,要你幹啥?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入學面試又要考,家長朋友們怎麼辦?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入學面試又要考,家長朋友們怎麼辦?現在都說不讓幼兒園教小學知識,可是咱們家長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凡有條件的都希望孩子可以多學一點東西。這樣就會導致很多孩子上了小學之後發現,他們的知識水平已超過一年級學習的程度了。
  • 幼兒園不教知識了,家長抱怨一定要轉園,不教的兩個好處更重要
    首先,幼兒園老師的知識可能不夠專業要知道幼兒園老師都是學的學前專業,和真正的小學老師是完全不一樣的,非要學前老師去教孩子知識,老師們是沒有多少經驗的。比如朋友家孩子的配班老師去年才從學校畢業,今年就開始在幼兒園教起孩子算數學。
  • 公立幼兒園不讓學,小學不深教,家長:被迫上補習班or私立幼兒園
    2、小學不深教不少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在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很快就教授完拼音、漢字還有加減法等內容,這些家長看到前面隔壁鄰居就是上公立幼兒園,放學也沒有作業,上課也不教語文、數學、英語,等去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習非常吃力,完全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所以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去公立幼兒園
  • 幼兒園不教小學內容,送孩子去幼升小銜接班?私立幼兒園還是公立
    網友家長1:我家孩子公立幼兒園畢業,三年一本書都沒有發過,老師也沒有教拼音啥的。我有的朋同事他們家孩子送在私立幼兒園一般中班會教拼音,還有簡單的數學。這樣可以省去上幼小銜接班的費用。小學錄取的時候,老師就問你會不會20以內的加減法?拼音會不會讀?自己的名字會不會寫?古詩簡單的能背幾首?
  • 為何私立幼兒園教小學知識,公立幼兒園不讓教?老師:有三個原因
    一直以來,許多上了公立幼兒園的家長都有一個困惑,為什麼公立幼兒園不教小學知識?反倒是私立的幼兒園,卻在孩子上大班的時候,授予一些小學的知識,這樣一來,上了公立幼兒園的孩子,反倒在上小學的時候,有跟不上其他孩子的學習進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