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幼兒園不再教授任何小學知識,小一新生不布置作業。
可是近日有深圳家長含淚提醒毫無基礎的小一家長趕緊送孩子去輔導班,拼音二周就結束,沒有基礎想熟練掌握太難啦……
您認為幼小毫無銜接的做法值得推廣嗎?全部壓力放到小學一年級合理嗎?
由深圳家長堅決支持幼兒園這種做法:
表態「坐標深圳。我們幼兒園沒提過筆,一年級沒有跟不上一說。一年級之前每天我給他讀故事,一年級上學期學了拼音以後,我立馬買拼音的故事書讓他自己看。二年級就可以啃哈利波特了。所以不必擔心的吧。」
也有家長力證:「我家孩子幼兒園沒學文化,拼音漢字數字一概不認識,小一第一學期每天好委屈,班上就她一個不會拼音不認字,爸爸教拼音一個月,會了,字也很快就會認了,第一學期末數學考了100,語文99。重新來我也還是不想讓她先學的。」
秉承同樣觀點的家長呼籲「放過嫩弱幼小的稚兒吧!讓他(她)們健康快樂成長,不就是一點拼音、認幾個字,再加上1加1嗎,小學再讀不遲。」
不過也有家長明確反對覺得「很不合理,幼兒園啥都不教,上一年級啥都不會,都去外面讀幼小銜接,培訓機構火的很」,家長花錢事小,每一次小學老師都會在家長群裡曬字跡工整、正確率高的孩子作業,自己孩子沒有基礎,每一次都不被肯定作業的努力和進步,小學生也是有自尊的,覺得孩子還是要提前學一些小學知識的好。
還有家長覺得這個主要看家長心態和孩子自己的投入,以及小學是不是足夠幸運,能遇到耐心善良、因材施教的小學老師,其實小學知識都很簡單的,不用太緊張。家長之間的攀比心態害孩子,家長的焦慮也會傳染給孩子。
還有家長說,沒有提前教小學知識的都是公辦幼兒園,他們就讀的私立幼兒園中班都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知識。
從兒童身心發展角度看,幼兒園不應該學習任何學科知識,幼兒園就是孩子規律作息、和小朋友們無憂無慮唱歌跳舞做遊戲,鍛鍊社會交往能力的階段。
即使學習,也應該是在幼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帶領下,啟發性教育。太早接觸學科知識會弊大於利。
有多少一二年級遙遙領先的小學生,到了三年級四年級成績直接往下掉,究其原因就是幼兒園的提前教育,讓他們在一二年級喪失了上課認真聽講的動機,課堂45分鐘的吸收太重要,一旦失去課堂聽講的契機,後期再矯正會十分困難的。
所以,親愛的深圳小一家長們,幼兒園不學任何小學知識是正確的,不要太擔心,小一要養成預習寫作業複習的學習習慣就好,不用擔心考不了滿分,今天比昨天進步,明天比今天進步才是正確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