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老師給學生「量身定製」寫評語
中小學老師寫評語是常規任務,而在大學裡,班主任寫評語的並不多,而能為學生「量身定製」寫出花樣的,就更少了。記者昨日從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獲悉,該校信安172班班主任黃麗娟老師花了一個多星期,為班裡44名同學寫出了1萬2千多字的評語。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奔 文/攝
「量身定製」評語直接發給家長
來自南通的顧欽洋是2017年9月臨時分配進信安172班,他是位退役軍人。黃老師給他的評語是:「老師2017年暑假裡拿到的班級名單裡,起初並沒有你的名字,作為退役返校的同學,你的到來給班級注入了不一樣的力量。你會指導、照顧生活能力較差的同學,小到洗衣服、疊被子這類瑣事。你雖然比班級同學年長兩歲,也較他們多些閱歷,但你並不會以此來顯擺自己的資歷,相反你對同學重情義,真誠、坦然。你知道自己學習上的不足,能投入較多的精力在學習上,課堂上會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會主動和任課老師交流對學習的想法。作為班級目前唯一的入黨積極分子,你關心班級活動,能以身作則。老師希望你在2018年可以更細化自己的目標,拿出軍人艱苦奮鬥的作風,在專業學習及個人綜合能力上都有明顯的優勢。」
這份評語也通過學校平臺以簡訊形式發到了顧欽洋爸爸手機上,顧叔叔收到如此走心的評語,十分感動,給老師回信說:「您工作很細很到位,小孩在您班級我們家長很放心,對您的辛苦付出,我們家長表示由衷的感謝。」
寫評語前與每個學生深入交流
記者發現,黃老師為每位同學寫的評語裡,都會細心地記錄或描述該同學在過去一個學期中有進步或是帶來自信的小事、小細節。都說大學班主任比較難和學生近距離接觸,那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據了解,黃老師在寫評語前,與班級每位同學都進行了深入交流,細緻詢問並記錄下學生在大學第一個學期裡的點滴收穫,並幫學生一起去挖掘學習、生活中的成長、轉變,引導學生總結、思考過去的成績,並根據自身情況對下一學期作出計劃。
劉聰是一名來自江西的學生,他在與黃老師的交談中就表示出自己在創業方面的興趣,於是黃老師在評語中這樣寫道:創業」不僅是你心中簡單的夢想,你還將它化為行動,期待你2018年的創業計劃書。
給學生蔣孟芯的評語中,黃老師寫道:「你坦言,大學離開家鄉有一段距離後,反而理解了父親,以更為平和的態度去和父親相處,老師覺得這是你成長的表現。最後,說些祝福吧,希望2018年身材苗條些(這也是老師自己的願望)、感情穩定些、專業技能精通些……」
還邀請學生反過來給她寫評語
細心的黃老師不僅將評語發給家長,也通過QQ私發給每個同學,並邀請學生為她寫「評語」。有不少同學在QQ上為黃老師打出了評語。楊雪是班級裡比較內向的女生,學期初在黃老師的鼓勵下擔任班級活動主持人,她寫道:我感覺您是一個特別認真、負責的班主任,對班裡的同學都特別照顧。以前的老師總說,到大學後,老師就不會管我們了,都要靠自己。可您依然關心我們……總之,我們都為有您這麼好的班主任而感到開心!
黃老師告訴記者,看到學生的「評語」,她都感動得哭了。
在高校,班主任是一份待遇並不高的「活」,尤其是像寫期末評語這類的事,基本都是「自願」做的事。記者問她為何要如此費心去寫評語,她坦言:在14年教學生涯中,發現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更需要建立自信,作為班主任能做的就是引導、陪同他們去找尋這份自信。哪怕給他們點燃一點點光,都是值得的。
「其實我也從學生那得到肯定,獲得幸福感,這也是支持我做好班主任的動力。」黃老師笑著說。她表示,「寫評語」這件事會堅持做,直到這批學生畢業。
看,黃老師的「私人定製」評語
朱同學
你在班級第一次集體活動中,作為主持人帥氣、自信的亮相,讓那次活動圓滿舉行……在剛剛結束的這個學期,你有八門課程拿到了「優秀」等次的好成績,不過同時也要注意,在某些核心技能課程上,還有值得提升的空間。老師相信熱情、善良的你,能在2018年均衡發展學習,保持高顏值的同時開發「高專業技能」。
袁同學
在老師腦海中,有一個關於你的場景應該很多年之後都不會忘記。9月軍訓期間,你作為班級男生負責人,在大家解散之後,還負責地扛著大水桶,自費租電動車去安放好水桶。那天氣溫高,看著你瘦削的背影,真覺得謝謝你進入我的班級,帶著這份美好、純真和善良……
林同學
還記得老師因為一次沒有調查清楚的「指責」,讓你晚上九點多還打電話來解釋,那次事情也讓老師反省: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多看到學生的優點。在我心裡,你是一個懂事得讓人疼的孩子。聽到你用自己做兼職賺來的錢給父母買了手機的消息,作為一個母親,我深深地羨慕你的父母,擁有你這麼孝順的兒子……
夏同學
老師知道你在人際交往中,有自己篤定的原則,這個世上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你,但關鍵是我們內心要坦然、要開心。你會大方地與舍友分享零食,會及時叫醒有滯留宿舍危險的同學趕緊起床。信安172班會記得你曾經待過的這個學期,以後多多和老師保持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