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俸祿為何按石劃分?皇帝賞賜功臣,又為何按戶來算?

2020-12-25 騰訊網

在中國古代官員俸祿制度當中,「石」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它一直作為古時官員俸祿的計量單位,就像是今天的「元」一樣。除「石」以外,「戶」也是與官員息息相關的計量單位,尤其是在漢代,皇帝封賞有功之臣時,都是按戶來算。那麼,這裡的「石」和「戶」,都是什麼意思呢,它們又為何能夠成為官員俸祿封賞的計量單位?

先說「石」,中國古代以它劃分俸祿,與古代的稅收和官制有關。其實,在商周時期,官員的俸祿是不以石來劃分的。由於當時的官制是世卿世祿制,官員基本上都有爵位,且兩者是掛鈎的,因而朝中官員都有封地,他們的收入來自於封地,而非朝廷發放。

到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紛尋求人才,變法圖強,貴族政治的基礎被動搖,許多出身微末的賢才得到重用,且身居高位。這些人可能具有官職,但不一定有封地,所以朝廷就需要給他們發放俸祿了。

以「石」來劃分俸祿本是秦國的制度,這是因為秦國以石為最大的計量器具。當時貨幣已經出現,但貨幣制度還沒有完善,不論是各國的賦稅,還是官員的俸祿,都以實物為主,而實物又以糧食為主。

秦國橫掃六國,建立秦朝,統一天下以後,將以石劃分俸祿的「秩石制」推廣到全國,就這樣,中國古代的官員俸祿都以石作為計量單位。到漢唐以後,經濟得到發展,貨幣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朝廷也開始以貨幣支付官員部分俸祿,但直到清朝以前,以實物為主的俸祿發放方式依舊佔據主要地位。所以,古時的衡量標準仍是以「石」為主。有的時候,「石」的多少甚至代表著官職的職位和地位,比如漢朝就以「兩千石」作為重臣的衡量標準。

然後再來說「戶」,將它作為封賞的計量單位,與古代的封賞方式有關。在中國古代,皇帝對功臣最大的封賞,就是封地。秦朝統一全國以後,官員與爵位並不直接掛鈎,有封地的官員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皇帝將土地和食邑內的民戶封賞給大臣,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嘉獎。

不過,從秦漢以後,官員對於封地的百姓都沒有管轄權,他們只能向食邑內的民戶徵收賦稅。這就使得皇帝封賞大臣的土地,不以土地面積作為衡量標準,而以封地裡的民戶作為計量單位。民戶越多,官員可以徵收到的賦稅也就越高。

當然,皇帝們也不會真的將大量封地和民戶的稅收封賞給官員們,他們常常會採取虛封的方式。所謂虛封,就是皇帝名義上給某位功臣封賞大量食戶,但食邑裡的民戶卻遠不及名義上的戶的數量。

其實,不論是「石」,還是「戶」,與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都是息息相關的,它們能夠延續上千年,也正是中國古代官僚制度高度發達的體現。

相關焦點

  • 古代「公務員」的俸祿
    在公務員工資成為熱議話題的今天,一起看一看,古代「公務員」的俸祿什麼樣?  西漢東漢  因工資少,一些下級官員便向老百姓伸手  古代「公務員」也是拿工資靠俸祿生活的,但古代「公務員」更看重補貼的豐厚。
  •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有賞賜 螞蟻莊園1月8日答案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有賞賜 螞蟻莊園1月8日答案時間:2021-01-07 23: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有賞賜 螞蟻莊園1月8日答案 沒想到吧,其實在古代官員也是有年終獎一說的,但是你知道清朝的皇帝在年終會給官員賞賜什麼嗎,這也是螞蟻莊園
  •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什麼 1月8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2021年1月8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中國古代歷史的,問題是「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什麼?」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有點難選的,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正確的答案。
  • 螞蟻莊園2021年1月8日答案最新 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
    螞蟻莊園1月8日今天問題答案1: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什麼?裝有金銀的荷包表揚政績的詔書正確答案:裝有金銀的荷包答案解析:古代的皇帝也會給自己的官員賞賜年終獎,根據官員的職位來劃分年終獎的多少,官位越大所劃分的年終獎越多,一般都會賞賜帶有金銀的荷包。
  • 春秋戰國時代的官員俸祿制度:孔子的「奉粟六萬」到底價值多少?
    ,掌管這裡的人民和財富,並以軍隊的力量來控制地區的格局穩定,便成為一國之諸侯。而諸侯又把土地和權力分封給親族和功臣,這些人又成為卿大夫。 卿大夫們再把土地和權力分封給門客或功臣,這即形成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網絡架構,維繫著周王國的政治。到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列國因推行變法而導致傳統的舊貴族們逐漸沒落,持續了數百年的世卿、世祿制度土崩瓦解。
  • 古代沒銀行轉帳,皇帝如何給各地官員發工資?古人智慧讓人佩服
    如今的生活當中,基本上一個工作單位,都是以月結的方式,將工資發放到員工的帳戶當中,這不由得也引發了人們的好奇,畢竟古代是沒有銀行的,那麼皇帝又是如何給全國各地官員發放工資的呢?看完就會發現,古人的智慧也是讓人佩服。
  • 古代的「金瓜子」是什麼梗?為何皇上都愛賞賜金瓜子?
    這個可是皇帝賞給別人的,不論是精神價值還是物質價值都非常的高。能得到金瓜子的人都不會是普通人。金瓜子在古代只有級別高的官員、皇室貴族才能使用,因為它便於攜帶而且流通性廣,金子到哪都能花出去,所以市面上還是可以看見的。清朝以後成為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賞賜物品。
  • 古代皇帝賞賜的「黃金萬兩」,到底有多重?原來我們都想多了
    然而,今人對於黃金的認識似乎過於朦朧,多半停留在影視劇的層面,比如對於古代黃金的計量單位「兩」就不甚了解。特別是有影視劇中出現皇帝賞賜功臣「黃金萬兩」的情節時,難免會暗自盤算,這得是多重的金子啊!不過,我想很多人都會對這萬兩黃金有所高估。
  • ...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什麼?螞蟻莊園2021年1月8日答案...
    螞蟻莊園1月8日今天問題答案1:古代官員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什麼?裝有金銀的荷包表揚政績的詔書正確答案:裝有金銀的荷包答案解析:古代的皇帝也會給自己的官員賞賜年終獎,根據官員的職位來劃分年終獎的多少,官位越大所劃分的年終獎越多,一般都會賞賜帶有金銀的荷包。
  • 古代官員退休後,為何必須告老還鄉?要麼是住不起,要麼是不敢住
    既然如此,他退休以後為何不直接留在京都安享晚年,為何還要回到早已經陌生的故鄉呢?其實不光賀知章有這樣的困擾,對於古代的絕大多數官員,他們在退休以後絕大多數也是要回到故鄉的,這裡面的原因既有「京城米貴」的經濟原因,也有皇帝詔書的政治因素在裡面。京城米貴現在人們都在感嘆北上廣的房價讓人透不過氣,其實在任何時代,物以稀為貴都是不變的真理。
  • 在清朝,一品官員跟七品官員的俸祿擱到現在會是什麼等級?
    在古代,男孩都會被送到學堂去學習,主要就是為了考狀元,最後還是想要在朝廷裡面當個官職而已。但是在農民的眼中,只要是當官他們的生活就會變得很好的。但真實情況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實際上在古代當官的人他們是深有體會的,除非你是一名清官。
  • 清朝皇帝年終獎發什麼 清朝皇帝年終獎賞賜什麼螞蟻莊園[多圖]
    螞蟻莊園清朝皇帝年終獎賞賜什麼?年終獎都是大家一年中最期待的,在古代也是有年終獎的,那麼清朝的時候皇帝會給官員們什麼作為年終獎呢?大家都想要知道賞賜的內容,遊戲鳥小編這就帶著大家來了解下。螞蟻莊園1月8日課堂問題答案古代官員也有也有「年終獎」,清朝皇帝一般會賞賜正確答案:裝有金銀的荷包
  • 為何朱元璋鐵腕反腐,官員貪汙仍然屢禁不絕?
    明朝作為我國歷史上一個極其特殊的朝代,從始至終都有與眾不同的特點,開國皇帝朱元璋更是如此。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一直在兢兢業業,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廉政建設。很多人說洪武年間的官員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和朱元璋制定的低俸祿有直接關係,試想如果沒有灰色收入,單靠皇帝發的可憐的薪水,一家老小勢必要餓死,海瑞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證明。但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並且奉行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理論。
  • 清朝皇帝妻子們的俸祿,放到今天有多少?貴人的工資比不上服務員
    l後宮等級有等級的封建后妃制度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歷經了三代皇帝才算是正式確立下來。等級劃分出來自然不是劃分著玩兒的,不同的級別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有著極大的不同。例如,皇后可有10名伺候的宮女,皇貴妃8名,貴妃8名,妃、嬪皆為6名,貴人4名、答應3名、常在就僅2名了。除此之外,較為明顯的區別還體現在儀仗、禮節、冠服,甚至是膳食、頭飾、生育方面,有些東西是即便有錢,也不可以用的,否則就是越級,就是不尊重,就是大逆不道。
  • 清朝皇帝賞賜黃馬褂是什麼意思?為何侍衛和大臣都可以穿黃馬褂?
    圖片:穿黃馬褂上街劇照清朝就更不用說了,君主專制到達了巔峰,什麼都是皇帝說了算,就算是位及宰相或是皇家貴胄,也不能穿黃顏色的衣服,除非此人立下大功,專門得到了皇帝的賞賜,否則與皇帝撞色就是大罪。因此,黃馬褂原則上只規定給皇帝用,除了賞賜等特殊情況。因為如果人人都穿上黃馬褂,那場面一定會非常壯觀,全國各地的官員只要見到黃馬褂,便會立刻跪拜下來磕頭,雖然這些事並沒有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但是老百姓們還是堅持跪拜黃馬褂。
  • 清朝之前的皇帝都將兄弟趕到封地,清朝卻把兄弟們都摁在京城?
    所謂的封藩制度,就是指皇帝分封自己的兒子、兄弟以及部分皇族、功臣為諸侯王。皇帝會讓這些諸侯王享有封國內的統治權。在地方上掌管軍政大權的藩王們,經過幾代人的繁衍,諸侯王們會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威脅到皇帝的統治。
  • 古代開國之君為何偏愛屠殺功臣,真實原因令人抓狂
    細觀中國歷史,就會發現,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大多有一個嗜好——屠殺功臣。開國之君一般都是智謀超群、雄才大略的明君雄主,為何卻偏愛屠殺功臣,落得薄情寡義、忘恩負義的惡名呢?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開國之君對待功臣的一些軼事。
  • 相比於明朝,唐朝的俸祿制度由正常人設計,要人性化多了|文史宴
    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唐代建立起了體系完備、內容複雜的俸祿制度。唐代官員的法定收入主要有三大類:職田(非現任職官則給祿米)、俸錢(因俸錢中包括了食料、雜給等錢,所以通常又叫俸料錢)和賞賜。唐代各級地方現任職官,每唐代俸祿水平在中國歷史上屬於較高時期。
  • 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採烈去「謝恩」?
    的確,光從官職來說,誰都知道古代從三品肯定比四品高,但這標題的情況卻真實發生在我國古代明朝,還不僅一位因為從三品降到正四品興高採烈。低調點的就自己偷著樂,高調點的恨不得騎著馬跑去"謝恩",這是為何呢?
  • 漢武帝賞賜十車酒肉,為何霍去病寧願讓它爛掉,也不願分給士卒?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故事,即漢武帝派遣官員,為在外出徵的霍去病送去數十車的酒肉,但霍去病卻在自己吃完後,選擇將剩下的酒肉全部放棄,即使當時的其他士兵還處於飢餓狀態。說到這裡問題便隨之而來,即霍去病身為一代名將(獨一無二的冠軍侯),為何會做出如此與身份不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