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應該多獎勵他們「獎品」嗎?

2020-10-08 科學交響樂

我們來做一道選擇題,假如一個對畫畫有興趣,假設每次當他完成畫畫,家長或老師都提供獎品作為鼓勵,大家猜猜看,這位小孩子未來繼續畫畫的可能性是?

A.大幅減少

B.持平

C.大幅增加


有讀過教育理論或教養書的讀者,應該會猜到答案是「大幅減少」。這是因為在教育心理學課本、給家長的教養書中,通常都會寫著「如果可以用口頭獎勵方式,鼓勵小孩維持特定行為,就儘量少用或避免實質的獎品」。

然而,身為教師或家長,你有想過為什麼口頭獎勵會比較好嗎?

除了現實考量可以比較省錢外,其實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來解釋。

稍微認識心理學的讀者,可能會對此感到些許疑惑,「根據行為學派的觀點,用獎品不是可以提升人特定行為的發生嗎?」邏輯是這樣沒錯,但你沒想過的是,實質的獎品反而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內在動機!

如果不希望小孩的內在動機提早被消磨,其實該避免以實質獎品鼓勵小孩,並且替代為口頭鼓勵,因為心理學中的過度辯證效應告訴我們:實質的獎勵或酬賞,像是金錢、獎品等,會損害小孩學習及探索內在興趣的動機與機會。


別再空想了,直接來一場實驗吧!

心理學家萊珀(Lepper)想探討3 ~ 5歲的幼兒是否會因為外在動機的出現,導致原先的內在動機(喜歡、感到興趣等)會有所減損?

他們的實驗也很有趣,在觀察階段,實驗者會測量幼兒花多少時間畫畫,並把它作為對於畫畫的內在動機,主要是為了建立實驗的基準線,他們發現,基本上幼兒的內在動機是沒有明顯的差距。

接著,實驗階段會把幼兒以隨機分派的方式,分成三組

預期有酬賞組( expected reward )

未預期酬賞組( unexpected reward )

沒有酬賞組(no reward ),即為控制組。

預期有酬賞組,是在畫畫開始前,實驗者會跟他們說:「畫完後會有獎品喔!」;未預期酬賞組,沒有被提前告知畫完會有獎品,所以他們是意外獲得獎品;控制組是用來對照另外兩組,畫完後是沒有任何獎品的。

實驗主要目的就是,觀察預期、外部獎賞這兩種因素,會不會改變幼兒行為動機。

沒有獎品後,誰的畫畫時間變短了?

等到實驗結束的兩星期後,實驗者再請幼兒畫畫,再次計算他們畫畫的時間。

研究團隊發現,預期酬賞組別的幼兒,這一次畫畫的時間比之前減少很多,顯示出內在動機的減損,但另外兩組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當研究團隊進一步詢問期酬賞組別的幼兒,為什麼他們以前喜歡畫畫?他們會說:「以前是想得到獎品,所以才常常畫畫的。」由此可知,這組的幼兒,已經將畫畫和得到酬賞的預期反應,產生行為的歸因。

過度辯證效應危險的地方,就是因為理由太過充分,讓人容易推論、合理化自己行為的動機是來自外在的酬賞,同時,也會減損人的內在動機,降低原先從事這件事的樂趣。

用錯獎勵方式,小心澆滅孩子的熱情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前面提到行為學派的觀點,給予獎勵或獎品是一種正增強,但過度辯證效應中,我們卻可以看見適得其反的效果,一旦獎勵行為或鼓勵的界線沒有拿捏得宜,容易出現損害內在動機的可能。

因此,拿捏獎賞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透過口語讚美與鼓勵替代立即的實質獎勵,讓小孩了解到,自己為什麼做的原因,是因為喜歡或感興趣,並不是外在的酬賞而影響,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維持他的內在動機!


【相當有效】 8 個鼓勵孩子學習的方法

孩子自發性地不斷學習,對他們的成長有莫大幫助。到底如何有效鼓勵孩子學習?以下 8大方法,相當湊效,爸媽不妨一用。

一) 製造濃厚閱讀氣氛

在家中訂立親子閱讀時間,跟孩子一起閱讀。於家中一角擺放一些適合孩子的讀物如書籍、報章、雜誌等,讓孩子置身於濃厚的閱讀氣氛內。

二) 鼓勵孩子勇於表達

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看法、選擇等。孩子透過閱讀有所吸收,才有能力表達,這是相輔相成的事。

三) 投孩子所好


容許孩子閱讀一些他有興趣的書籍,並鼓勵他從中發掘更多知識。例如孩子喜歡馬匹,可讓他多閱讀更多有關馬的書本,並挑戰他著他在當中尋求更深入的學問。

四) 遊戲中學習

學習不限於死讀書,透過有趣味的學習途徑,有助喚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聆聽或觀賞一些影像,又或者透過一些遊戲來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


五)給孩子灌輸新知識

作為爸媽,也得與時並進,事實世界不斷在變,爸媽要讓孩子感受得到,你也正在不斷進步,對於學習新事物也充滿熱誠。當孩孩子看到爸媽的好學不倦時,自己也會受到感染。

六) 只問學習不問成績

跟孩子傾談時,不要只聚焦在孩子的成績上,不要只顧問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如何,大可多問他在學校學到些什麼東西,以及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有何樂趣。

七) 透過獎賞鼓勵學習

哪管孩子只是完成閱讀一本課外書籍,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也算是小小成就,爸媽不妨給予少許獎勵,例如給他一些小禮物,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學習。

八) 欣賞孩子的長處

每個孩子都有強弱項,作為父母應該小心留意觀察,孩子可能數理方面較弱,但在寫作方面很出色,那麼就多給機會孩子發揮寫作的才能,不要只顧埋怨孩子數學上的弱點。

相關焦點

  • 家長必讀的"德西效應":錯誤的獎勵,容易抹殺孩子學習興趣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總是沒有心思學習,家長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會對孩子進行獎勵措施,但錯誤的獎勵,很容易就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第3天, 天才剛亮,孩子們又在老人家門口玩鬧,這時候他們的叫聲更大,覺得這樣可以讓老人的門前更熱鬧,老人一定會給他們更豐盛的獎勵,結果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的獎勵。 孩子們勃然大怒地說:"你才給我們2美分,你知道我們多辛苦嗎?天剛亮,我們匆忙吃了早餐才過來的。"他們對老人表示道:"你這麼小氣,我們以後再也不會來你這裡玩了。
  •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要再獎勵袖口棒棒糖了,聰明老師都這麼做
    老師們很會花心思,比如由班上第一名來老師面前領獎品,老師袖子口藏著一長串棒棒糖,能從講臺一直拉到教室的後牆。同學們這還不激動嗎?敲桌子、鼓掌、尖叫,師生關係得到前所未有的融洽。棒棒糖這樣的獎品不貴,但是對於學習興趣獎勵機制來說,可謂是發揮到了最大的效果。 但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很多優秀的獎勵機制,不光是袖口棒棒糖。
  • 用「獎勵」讓孩子進步?心理學德西效應:別讓獎勵抹殺孩子的興趣
    我開始沉思,究竟家長的這種獎勵機制值不值得鼓勵呢?短期來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的確被調動起來,為了得到想要的獎勵會想盡辦法去學習去努力;但是,從長久來看,獎勵機制並沒有從根本上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也沒有引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向,是個不可取的方法。
  • 家庭教育: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興趣
    家庭教育: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興趣過度理由效應:家庭教育中的錯誤獎懲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家庭教育已經超越了學校教育而成為孩子能否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性因素。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為促進孩子學習而採取的錯誤獎懲方式,卻往往會成為阻礙孩子實現健康成長的決定性因素。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或者聽話,家長往往會許諾給孩子一些獎勵措施,並根據孩子的表現來實施獎懲。這種外在刺激的不斷強化,會慢慢減弱孩子的內在動力,並讓孩子逐漸改變認知。
  • 用班費買獎品獎勵優秀學生,你知道家長們的真實想法嗎?
    近日,看到一家長分享了自己孩子班級的一件事:班級群裡班主任發布了一條消息說家長委員會決定用班費買一些獎品,用來獎勵本班的一些優秀學生。家長群裡的很多家長回復都表示同意,唯獨有一位家長提出反對,並與其他家長爭論,她的理由是「班費是用來給學生們搞活動的經費,不是拿來獎勵優秀學生的」。
  • 如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如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老師和家長經常花很多時間,考慮如何激勵學生,並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但通常,最簡單的方法被忽略了,在培養優秀學生方面,老師和父母可能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將學習限制在課堂上。通常,學校被認為是主要的教學資源。
  •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好好學習,不然真的會毀了你的孩子
    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父母想盡各種辦法——恐嚇、打罵、嚴厲說教,還有的家長用各種物質、甚至是金錢來激勵孩子,只要孩子能好好學習,就獎勵他各種想要的或者想不到的東西。能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學習嗎?用獎勵的方法效果好嗎?
  •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孩子的漫長學習生涯中,家長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監督孩子的學習,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幾個方法來幫助你。懂得學習的價值,激發學習的動力首先應該讓孩子懂得學習能給他帶來的價值與財富,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更好地激發孩子內心對學習的動力,要讓孩子渴望去學習,這樣一來,就算家長不去監督孩子學習,他們也會主動去學習。
  • 物質獎勵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家長應謹防「德西效應」的負面發展
    過於注重物質長期被獎勵機制激勵的孩子,容易變得十分物質。他們將在各個方面追求回報,如果讓他們刷一次碗、打掃一次衛生、給父母遞一杯水,孩子們都不會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他們將向父母反問道:這樣我有什麼回報嗎?由此看來,過於注重物質的孩子,也很難是一個孝順的孩子。3. 索要更多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欲望是一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
  • 如何讓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家長們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學習?
    如何讓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家長們應該怎麼引導她?孩子排斥英文一般分為對「聽」排斥和對「讀」的排斥。
  • 如何讓孩子提起對學習興趣的方法
    老師和家長經常花很多時間,考慮如何激勵學生,並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但通常,最簡單的方法被忽略了,在培養優秀學生方面,老師和父母可能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將學習限制在課堂上。通常,學校被認為是主要的教學資源。
  • 當「成績」與「獎品」劃上等號,你的獎勵給孩子帶來了什麼?
    如果「獎品」足夠吸引人,當時的效果也許會很好,但是時間一長問題可能就暴露了,獎品變得不再那麼吸引人,孩子的索求越來越高,當父母達不到孩子的要求,孩子反而賭氣式的自暴自棄。到這個時候,父母火冒三丈,訓孩子不懂事,搬出學習是為了孩子自己這套理論。一副「再也不管你了,」這種斷絕親子關係的戲碼。
  • 獎勵會讓娃失去內在成長動力?如何獎勵孩子,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
    在很多家長認為獎勵可以讓孩子更積極地做事時,有人提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為了外部刺激而去積極努力,一旦失去外部刺激,孩子可能就不會再努力了。這樣的觀點其實來自於一本名為《獎勵的惡果》的書,裡面有給出很多關於錯誤獎勵的案例。對銷售員許諾,如果他銷售掉足夠多的公司產品,就可以到夏威夷度假。
  • 家長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家長怎樣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呢?孩子對富有情感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家長應該通過帶有濃厚情感色彩的事物來感染孩子,從情感上引起孩子對學習的需要。第三、成功激勵法。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使其獲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滿足,這樣也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幫助他克服困難,當孩子有微小的進步時,就予以肯定,使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 孩子厭學,培養學習興趣是關鍵
    可我們的家長也用分數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就有些牽強了,而且令人費解。家長不應該是帶著更多的愛來對待孩子嗎?培養的也應該是孩子的學習興趣,才能讓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快樂而輕鬆!當有了學習興趣,成績不就是理所當然的就來了嗎?
  • 用貼紙獎勵孩子,做不好適得其反,家庭教育中如何避坑?
    積分制度主要是為了鼓勵孩子好的行為,懲罰孩子壞的行為,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學校裡,老師通過這種制度,引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可能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制度本身是沒有好與壞之分,關鍵是看我們在什麼樣的場合,以及如何去使用它。
  • 獎勵——讓孩子迅速對學習失去興趣
    隨時都能夠聽到家長告訴孩子,要是做完了作業,就可以玩一會兒遊戲,或者可以看一會兒電視,要是一學期成績好,就可以得到什麼想要的東西,或者可以出去旅行什麼的……。 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了,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家長也感覺學習這個事情是一個艱苦且沒有意思的事情,需要用極大的耐性、堅忍的毅力去攻克……。那孩子這麼辛苦的去完成了,總得有點盼頭和甜頭吧,這就是各種補償性的獎勵。
  • 如何正確用獎品激勵孩子的進步?
    即,老師可以用小禮物、小獎品作為誘惑,激勵學生好好學習、積極表現。用小禮物、小獎品來「利誘」學生,其實並不是不好的行為,在教育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正面激勵和刺激,給學生帶來一種正強化的效果。這就跟贏得比賽有獎牌、有獎狀是一個道理,學生也會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小獎品而付出努力。但是,在運用獎品獎勵機制的時候,要注意一些原則,才能將效果最大化。
  • 如何提高孩子英語學習興趣?
    問題孩子上初二了,英語成績不是很好,上輔導班也沒有效果,怎麼讓孩子喜歡學英語?首先需要知道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英語?是因為成績差,所以就不喜歡嗎?還是其他的原因,比如有些孩子會因為討厭科目老師而厭惡哪個老師教的科目。或者有其他原因,這個都需要家長您去和孩子耐心溝通哦。找到原因後,在探討如何提高成績和學習興趣的問題呢。英語學習上,初一很重要,它是英語學習裡最佳的階段。孩子英語不好,這個時候堅實學習,英語成績是可以同步優秀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必看!
    孩子能夠在自己有所長,有特長的這個領域施展才能是人生的幸福,為此我們做家長的有責任去了解,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點,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般都集中於書本的學習,要求孩子對學校的學習有興趣,這固然是不錯的,但是卻難於人人做到,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青少年,沒有辦法勝任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人生也並不一定非要走讀書,仕途這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