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偏心是怎樣的體驗?哭了仍要媽媽抱,爸爸在一旁「猛男落淚」

2020-08-28 熊爸育兒經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說起偏心這個詞,相信大家都會想到的是父母對孩子的偏心。但其實偏心這樣的現象也體現在孩子對父母當中。

比如有的孩子從小就比較偏愛自己的媽媽,問起更喜歡爸爸或是更喜歡媽媽時,回答的也都是更喜歡媽媽。

有種「偏心」叫孩子只愛媽媽,爸媽遭區別對待,家庭地位一目了然

小軒從小性格比較調皮,一次,小軒趁媽媽在廚房,將客廳翻得亂七八糟的。媽媽做完飯出來看到後頓時火冒三丈,對著小軒就是一通罵,氣急了還直接動手打了孩子。

小軒頓時大哭了起來。一旁的爸爸實在是不忍心,上前想要安慰自己的兒子。結果當寶爸向兒子伸出懷抱的時候,小軒卻拒絕了,轉而伸手要媽媽抱自己,留寶爸在一旁「猛男落淚」。

寶爸和寶媽出門逛超市,回來的時候寶爸手上拎了幾大袋的東西。兒子跑到了門口詢問寶爸:「老爸這是誰的東西?」寶爸回答:「你媽媽的。」

兒子瞬間就從寶爸手中接過購物袋,屁顛屁顛地想要領回客廳裡。而後寶爸在身後說了一句:「其實是我的。」兒子馬上又將購物袋扔回老爸手中。

寶爸覺得十分有趣,又說了一句:「怎麼你都不能幫我提嗎?」兒子回答道:「你一個大男人還要我小屁孩幫你?」聽完兒子說的這句話之後,一旁的寶媽頓時忍不住笑了。

在網絡上有這麼一段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老師讓學生們回去寫了一篇作文,作文題目是《父母的愛》,但小女孩全文只寫到了母親沒有寫到父親。

爸爸看到女兒寫的作文之後,覺得有些不滿,質問女兒難道爸爸對她沒有愛嗎?結果女兒淡定的回答:「沒錯。」老爸聽完女兒的話,頓時又無奈又好笑。

那麼,為什麼相比於爸爸孩子更喜歡媽媽呢?

1. 媽媽和孩子的關係起不早

在媽媽懷孕十個月期間,寶寶都是生活在媽媽的肚子裡,這一點是寶爸們無法做到的。

在懷孕期間,媽媽每天都會通過臍帶將營養物質供給給孩子,同時也能感受到孩子的心跳。

而媽媽在說話的時候,孩子也能夠清晰地聽到媽媽的聲音。對於媽媽的熟悉度自然是會比爸爸更深的。

2. 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更久

本身媽媽和孩子就多相處了十個月的時間,再加上爸爸平時工作比較忙,陪在孩子的身邊就更少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父親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了,孩子自然會變得更加依賴媽媽,和媽媽的親子關係也會更加親近。

3. 媽媽比爸爸更會照顧孩子

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媽媽通常會表現得比爸爸更加細緻入微。媽媽能夠及時滿足寶寶的需求,將寶寶照顧得更加妥帖。

對於孩子而言,媽媽的細心照顧會讓孩子更加具有安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自然就會更加親近媽媽。

4. 媽媽更加關心孩子

媽媽的性格天生是比較細心的,能夠發現孩子在成長當中的心理變化。當發現孩子出現了問題時,媽媽也能夠及時和孩子溝通解決。

而爸爸在帶孩子的時候,通常都是比較粗心的,無法察覺到孩子的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可能就感受不到爸爸對自己的愛了。


育兒問題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熊爸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有種偏心叫「孩子只愛媽媽」,爸爸知道真相後,立刻「猛男落淚」
    其實偏心並不是家長的專利,孩子在對待父母的時候也會偏心,更多的孩子從小會偏愛媽媽多一些,徒留爸爸在一旁「猛男落淚」寶寶都是怎樣「傷害」爸爸、「愛」媽媽呢?可兒子卻理直氣壯的回答:「媽媽是女孩子,男子漢要照顧女孩子。」而記錄下這一切的媽媽就在旁邊笑個不停。
  • 5年級女兒考試第一名,想要爸爸抱卻被現實打敗,媽媽在一旁抹淚
    如今大家的生活都變好了,而老一輩人都是在飢餓中長大的,他們辛苦了一輩子,所以在子孫後代上,他們不希望孩子再吃這種苦。再加上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父母寵愛都來不及,更加不要說吃苦了。在孩子的內心裡,爸爸就是自己的天,小時候最快樂的事情就是騎在爸爸的肩上,仿佛整個世界就是自己的。而小的時候,爸爸也會舉高高,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喜歡這個動作,只是後來慢慢長大了,這種待遇再也沒有了。
  • 爸爸在商場抱著孩子邊走邊哭,好心人上前詢問,爸爸的話讓人落淚
    導讀:爸爸在商場抱著孩子邊走邊哭,好心人上前詢問,爸爸的話讓人落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在商場抱著孩子邊走邊哭,好心人上前詢問,爸爸的話讓人落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女兒去幼兒園第一天,爸爸哭得「梨花帶雨」,媽媽:猛男落淚
    孩子從出生那刻起,就在爸媽的庇護寵愛下快樂成長,父母想將全世界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他們永遠陪在自己身邊。可孩子總要上學,會有自己的夥伴,也會擁有獨立的小世界。寶寶3歲,就意味著要送去幼兒園開始接觸家庭外的世界了。這個時候家長要放手,適應和孩子的短暫分離。
  • 娃「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創始人,他的孩子長大怎樣了?真諷刺
    第一次了解哭聲免疫法,是在馬伊琍發表的一篇文章上,核心的內容就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要袖手旁觀,要讓孩子明白,哭鬧不會得到父母的擁抱,只有乖才可以。哭聲免疫法的創始人,他的孩子都怎樣了?
  • 媽媽會區別對待自己的孩子嗎?媽媽「偏心」有苦難言!
    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心頭肉,哪有不疼愛的道理?可我確實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我家寶寶只會喊「奶奶、爸爸、媽媽。」其他的就會用手指。我家大寶雖然很調皮,我也很少管大寶。我承認我的精力都在二寶身上。我婆婆總認為我偏心。我之前並不這麼認為,直到今天我才發現。我婆婆做飯,我看著兩個孩子。這兩天天氣比較冷,我就把她們放到了床上玩耍。我家大寶喜歡妹妹,二寶也喜歡和大寶玩。本來這是個很溫馨的畫面。後來卻變了模樣。我家大寶是個閒不住的性子。她想要下床玩,我不想讓她下。
  • 寶寶出生後奶奶搶來抱,「委屈爸爸」被氣哭,那是我孩子
    等待中產房的門終於打開了,準爸晉升為寶爸,看見孩子後喜上眉梢。本來他伸手要去接寶寶的,沒想到孩子奶奶眼疾手快,搶先一步把孩子抱了過來,看著粉嫩的寶寶樂開了花。寶爸伸出的雙手只能尷尬地縮了回來。看著自己的媽媽抱著自己的娃,開心得不得了,寶爸按捺不住再次伸手接孩子,誰知道老媽根本無視他的存在,一轉身又撲了個空!
  •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
    一聽見孩子哭,年輕的媽媽立刻到屋裡去把孩子抱起,再出來跟大家聊天。還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孩子哭打擾了大家。這時,有經驗者說:「不要孩子一哭就去抱他,否則會慣壞的。」但馬上又有朋友說:「孩子哭了還是要去抱抱的,這對孩子有好處,抱抱是嬰兒感情發展的需要。」於是,大家就一番討論,說要抱的有抱的道理,說不要抱也有不要抱的原因。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還是不知道究竟應該抱還是不應該抱。
  • 寫給高中新生女兒:你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爸爸忍不住落淚了
    可是,時間不等人,不到兩個小時以後,爸爸要去參加一個學習班,媽媽要給學生去上課,一百多公裡的路程,紅綠燈很多,走高速都還要趕時間了,實在不能再耽擱了。最後一次跟你揮揮手,眼巴巴看你轉身走進校園,爸爸媽媽默然對視,都看到了對方眼裡對孩子你的萬分的不舍。
  • 孩子躺地上哭鬧30分鐘,媽媽無奈蹲一旁,網友:千萬別抱,由他哭
    文/喬治麻麻今天看到一個視頻,視頻裡面一個大約兩歲的孩子躺在地上不停的哭鬧,據說已經哭鬧近半個小時,而孩子媽媽只能非常無奈待在一旁。對此很多網友都贊同媽媽的做法,讓媽媽千萬別抱,讓孩子哭個夠,但也有網友表示自己的孩子遇到事情也容易這麼哭,真不知怎麼辦?
  • 孩子躺地上哭鬧30分鐘,媽媽無奈蹲一旁,網友:千萬別抱,由他哭
    文/喬治麻麻今天看到一個視頻,視頻裡面一個大約兩歲的孩子躺在地上不停的哭鬧,據說已經哭鬧近半個小時,而孩子媽媽只能非常無奈待在一旁。對此很多網友都贊同媽媽的做法,讓媽媽千萬別抱,讓孩子哭個夠,但也有網友表示自己的孩子遇到事情也容易這麼哭,真不知怎麼辦?我朋友的孩子也像視頻中的孩子一樣,遇到一點點事情就躺地上哭鬧,不管在家裡或在外面都一樣,搞的很尷尬。
  • 恆河猴實驗:孩子一哭要不要馬上抱?1歲前要慣著
    上次帶沐寶出門逛,走到河邊的時候就聽到有小寶寶在哭,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急,我都忍不住走上前去看看,這時候聽到推著車車的奶奶對一旁的一位大姐說:「這孩子最近老是哭,尤其是他媽媽在的時候,就是慣的,一哭就抱,現在一放下就哭……」這讓我想起來,沐寶五個月的時候,回老家呆了一陣子,那段時間沐寶總是哭,鄰居有個阿姨就在我婆婆跟前說,「不要管,他哭一哭就好了,不要老是抱,這是給慣的了
  • 很多爸爸媽媽擔心,多抱孩子會養成「抱癖」,真是這樣的嗎?不然
    在抱孩子的問題上,民間和學術界長期存在著爭議。很多人認為,孩子哭不壞,不必一哭就抱,甚至認為少抱的孩子更容易「自立」。於是,很多的媽媽揪心的看著、聽著孩子哭而不敢伸手去抱,這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孩子的爸爸媽媽都是嚴重的心理傷害。現代兒童專家認為,讓孩子身心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應該從小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戀、父子依戀關係,讓孩子有安全感,這對其日後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 二胎家庭,父母一定要偏心
    小區裡玩兒的孩子很多,姐姐雖然大,但還是孩子,經常自顧自地跑去和朋友玩遊戲,打鴨子啊、跳長繩啊、我們都是木頭人啊,一不小心就忘了妹妹。小傢伙急著追上去,啪唧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嚎啕大哭不起來,非得等姐姐過來抱。姐姐只好長嘆一口氣,退出玩得火熱的遊戲,跑過來抱起妹妹,再回去眼巴巴地看著遊戲換了別人。
  • 新手爸爸抱嬰兒時全身僵硬,大叫:快來她哭了!網友:同款爸爸
    看這個新手爸爸的架勢,哪裡是抱著一個嬰兒,分明是抱著一個馬上就要引爆的炸彈啊!媽媽們吐槽:哎,抱孩子有那麼可怕嗎?這個視頻勾起了媽媽們的回憶,大家紛紛吐槽各家爸爸們最初的抱娃窘態。孩子滿月後,他終於主動想抱孩子了,但他只敢在床上抱,因為他說,要是失手把孩子摔了,床上也軟和,安全係數高,至少不會摔壞,但即便如此,他每次抱孩子前也要醞釀半天,手在那裡比劃半天,好像不知從何下手。終於過了百天,他終於可以在床上順利地把孩子抱起來了,但也僅限於床上。
  • 冬瓜瓜媽媽親子成長:孩子要睡爸爸的枕頭,媽媽瞬間落淚了……
    很多家庭都忽略了爸爸的重要性,尤其是喪偶式婚姻,寶媽上班帶娃家務一樣沒落下,寶爸輕鬆當甩手掌柜,其實這樣的家庭氛圍是不健全的,最大的影響就是孩子的心理變化,往往很多父母都忽略掉了……孩子要睡爸爸的枕頭,媽媽瞬間落淚了……朋友文麗是一個二胎寶媽,每天不僅需要照顧兩個孩子,還要兼職工作。
  • 「恆河猴」實驗:孩子一哭要不要馬上抱?1歲前要「慣著」
    上次帶沐寶出門逛,走到河邊的時候就聽到有小寶寶在哭,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急,我都忍不住走上前去看看,這時候聽到推著車車的奶奶對一旁的一位大姐說:「這孩子最近老是哭,尤其是他媽媽在的時候,就是慣的,一哭就抱,現在一放下就哭……」這讓我想起來,沐寶五個月的時候,回老家呆了一陣子,那段時間沐寶總是哭,鄰居有個阿姨就在我婆婆跟前說
  • 你知道為什麼,被媽媽吼哭的孩子,還要伸手找媽媽抱嗎?
    每一個當媽媽的一定很熟悉,這樣的一個場景。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是不聽話的時候,我們都會把孩子吼哭。但是他們一人伸著手喊著要媽媽抱。而且更肯定的是寶寶讓媽媽抱,不是讓爺爺奶奶抱,更不是讓他的爸爸抱。每到這個場面,媽媽總是又生氣又心疼,抱吧,怕孩子不長記性,不抱吧,看到他那可憐的樣子,又覺得心裡很難過。
  • 爸爸喜歡女兒,媽媽生女兒時順便生了倆兒子,爸爸偏心讓媽媽憂心
    導語:大家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現在爸爸對於女兒的喜愛程度是要高於兒子的。看來重男輕女這樣的事情要逐漸出現翻轉了,最近就有一位「重女輕男爸爸」火了,領著三胞胎兒女散步,牽著女兒的小手優哉遊哉,身後兩個兒子卻處在散養模式。媽媽看到爸爸帶娃的方式就有點憂心。
  • 「媽媽你為啥抱姐姐」弟弟委屈忍淚,爸爸要抱被無視,網友:小醋王
    "媽媽你為啥抱姐姐"弟弟委屈忍淚,爸爸要抱被無視,網友:小醋王導語很多家庭都在二胎政策開放以後生下了第2個寶寶,當然二胎的到來不但給家人增添了幸福感,而且,還讓家中的大寶有了玩耍的小夥伴。但是,二胎的出生並不一定就只帶來了歡樂,有的時候還會讓家庭出現諸多的矛盾,比方說爭搶玩具,爭奪零食甚至爭搶父母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