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從出生那刻起,就在爸媽的庇護寵愛下快樂成長,父母想將全世界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他們永遠陪在自己身邊。可孩子總要上學,會有自己的夥伴,也會擁有獨立的小世界。
寶寶3歲,就意味著要送去幼兒園開始接觸家庭外的世界了。這個時候家長要放手,適應和孩子的短暫分離。
多多自小在父母和爺爺奶奶的疼愛中長大,性格外向可愛,特別招人喜歡。快到3歲的時候,媽媽決定把她送到幼兒園。可自小在身邊長大的女兒突然不能整天看見,長輩們都非常捨不得。
送去幼兒園那天,多多很開心能見到不同的小夥伴和老師,非常興奮。反倒是爸爸第一天把孩子送進去後,回家的路上不爭氣地哭鼻子,用「梨花帶雨」來形容也不為過,還被媽媽打趣「猛男落淚」。後來媽媽安慰寶爸:「孩子離家是必然的,多多適應得那麼好,咱們應該感到高興呀」。
寶寶突然離家,家長不適應也是能理解的。但是上幼兒園是離家的第一步,家長要跟隨孩子的節奏,適應寶寶不在身邊的感覺。雖然幼兒園不像高中那樣學習緊張,但是畢竟孩子過的第一個集體生活,還是需要有所準備。
上幼兒園後,孩子步入集體生活,不像在家裡那般被父母圍繞,老師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顧到每個孩子。所以對於家長來說,提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至關重要,要讓孩子意識到幼兒園裡沒有老師給自己穿衣服,餵自己吃飯。這些事情要學會一步一步獨立完成。
送孩子去幼兒園前,既要讓他們學會自己穿衣服,獨立走路,也要能單獨上廁所。家長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這些事,遇到困難可以提供幫助,逐步教會他如何做,但不要事無巨細的包辦,否則孩子永遠學不會獨立。
第一次面對幼兒園集體生活,要讓孩子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明確告訴他們,幼兒園和家裡不一樣,要守規矩,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幼兒園,寶寶會面對很多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孩子,這個時候,學會清楚的表達就顯得很重要。在集體中,及時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大膽地提出問題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老師無法顧及每個孩子,需要寶寶主動表達心聲。所以家長要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在家裡就引導孩子多溝通,提前幫他們做好準備。
此外,也要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最好讓他們在家長就養成午睡的習慣,這樣進入幼兒園孩子能儘快適應學習生活。
幼兒園對於從小沒離開過爸媽的寶寶來說是一個成長的標誌,是對寶寶的考驗,也是對父母的考驗。如果父母心態調節不好,寶寶情緒容易受影響,可能會影響校園生活,所以爸媽再捨不得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來,要逐漸適應,畢竟孩子始終要離開家庭的避風港,獨自在社會上闖蕩。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