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父母,最傷害孩子

2020-09-05 思睿明精神心理

前陣子和閨蜜一起逛商場,碰到一對母女。

小姑娘年紀很小,吃甜筒的時候沒注意,蹭到了白色小裙子上。

她的媽媽很生氣,蹲下來一邊幫她擦一邊責備她。

「吃個甜筒都能把衣服搞髒,你怎麼這麼笨啊!」

孩子鬧脾氣,站在原地不肯走了,媽媽更生氣。

「我怎麼會生出來你這麼笨的孩子!」

小姑娘就開始哭,她媽媽又說:「哭哭哭,一天就知道哭!」

這是生活裡,是很常見的畫面。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笨?」

「考這麼點兒分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你沒救了!」

「你怎麼磨磨蹭蹭的,笨死了!」

幾乎每一個中國父母,都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這樣的教育,看似是「為你好」,其實是在毀掉孩子的自尊。

央視主持人董卿,一直在40多歲的年紀裡,也時常出現自卑情緒。

在一檔電視節目中,一向穩重大氣的她談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淚流滿面。

「小時候最怕的事情是吃飯,因為這個時候,爸爸總是說,你這個不對,你那個不對,經常是邊哭邊吃。」

即便成為風光無限的央視一姐,原生家庭仍然影響著董卿。

「我要做的比別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覺得踏實。」

影帝姜文在做客許知遠的《十三邀》時,坦誠自己是個不自信的人。

而這份不自信,源於他的母親。

他考上中戲,興衝衝的和母親分享時,母親卻把通知書扔在一邊,說你衣服還沒洗呢。

姜文在節目中說:「我不知道怎麼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高興。」

他不知道怎麼才能讓母親開心,遺憾的是他的母親已經去世。


母親的生命已經結束,姜文的遺憾卻要持續終生。


他再也沒有辦法得到母親的認可了。

小歡喜》裡,方一凡在期中考試進步了五十多分,媽媽童文潔很高興,帶一家人去吃大餐。

但是在餐廳裡,童文潔得知了方一凡的名次並沒有太大差距,大發脾氣,直接拉著方一凡去了輔導機構。

完全否定了方一凡的進步。

無獨有偶,喬英子考試拿了第二名。

和她的媽媽宋倩分享時,宋倩沒有鼓勵。

她面無表情:「第二名有什麼好開心的?」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否定,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傷害。


真人秀節目《嚮往的生活》裡,嘉賓宋丹丹和她兒子巴圖的互動讓人大跌眼鏡。

看到別人的孩子為大家做早餐時,宋丹丹說:「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巴圖為她手忙腳亂生火煮雞蛋時,她卻一邊奚落兒子笨手笨腳,一邊埋怨兒子揚起的菸灰弄髒了自己的臉。

看到巴圖腳趾發炎了,她說:「不會是你自己啃的吧?你小時候就喜歡自己啃腳。」

對宋丹丹來說,這可能是個玩笑。

但對於巴圖來說,這樣不合時宜的玩笑只會讓他難堪、尷尬。

許多父母否定孩子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變得更好,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一味的打擊不能讓孩子變得強大。

被至親的人否定的陰影,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曾經採訪過看守所裡的少年罪犯。這些犯了搶劫、殺人等重罪的少年們,剛滿16歲,回憶起傷害自己最深的話語,都是身邊的親人說的:

「豬腦子」

「廢物」

「丟人」

「是人都比你強」

......

父母的否定甚至是語言暴力,將這些孩子徹底的摧毀。

父母本應該是孩子的依靠,卻成了傷害孩子最深的人。

父母的眼睛,不是用來發現孩子缺點的。

而是應該永遠飽含愛意,發現孩子每一個閃光點,鼓勵孩子不斷前進。

前陣子上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中,主角馬飛是個不被認可的孩子。

成績差、不努力,連他的媽媽也說「他真的很笨」。

但是父親馬皓文卻始終沒有放棄馬飛。

他告訴馬飛:「所有人都說你是廢物、笨蛋、蠢貨,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遠不是。」

馬飛成績微小的進步,馬皓文會誇獎他;

馬飛詢問馬皓文他可不可以不睡覺,馬皓文給了他絕對的自由。

在父親馬皓文所營造的良性環境中,馬飛越來越自信,也擁有了父親寄予的絕對安全感。

最終馬飛成長為優秀的孩子,也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父親的鼓勵,是馬飛成功逆襲的最大動力!

若孩子在愛中長大,他的心靈是健全的,將自尊自愛作為自己人生的起點,對於生活與社會飽含著無限的熱情;

若孩子在否定中長大,他的人格是缺損的,時常處於無限的不安之中,對於生活,對於社會,他是畏懼的,也是無助的。

他無法認識到個人的價值,在工作與生活中,永遠都是畏手畏腳的。

作為父母,必須做到「三不」。

不忽視孩子微小的進步;

不放大孩子無心的失誤;

不吝嗇對孩子的誇獎。

讓孩子在愛裡成長,永遠自信滿滿,永遠熱愛生活。

我衷心希望每一個父母,都不要成為孩子的「人生差評師」。


相關焦點

  • 父母的差評,是給孩子最深的傷害。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大多數的父母總是以打擊、批評和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卻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致命的傷害。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訪談節目中說:「小時候,我爸爸對我非常非常嚴厲。
  • 被溺愛的孩子,是被父母傷害的孩子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父母雖然做法不完全正確,但他們實在是太愛孩子了,他們的孩子很幸運。可實際上,他們的孩子是被父母極大地傷害了。溺愛不是愛,溺愛是傷害一、被溺愛的孩子不被父母看見《為何家會傷人》中說,每個人的內心都藏著兩個「我」,一個是「內在的父母」,一個是「內在的小孩」。對於做父母的來說,「內在的父母」是他們自己,「內在的小孩」是他們自己的童年記憶與理想童年的內化。
  • 這樣的父母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父母
    妻子心情愉悅,心存感激,才會帶著滿滿的愛去細心照顧年幼的孩子,這樣的家庭氛圍才會更溫馨。孩子從小生活在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中,自然會有十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如果父母相愛,孩子會充滿幸福感。」
  • 用惡毒話語傷害孩子,並讓孩子去死,這樣的父母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意思是孩子犯錯,寧願挨家長打,也別對孩子語言暴擊,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更大。但有些父母對孩子由愛到「恨」,真的是恨鐵不成鋼,眼看著自己從小手心裡捧著長大的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更要命的是成績慘不忍睹,最令人生氣的是孩子還不知悔改,照樣我行我素,大有破罐子破摔之勢,這讓對孩子寄予厚望的父母情何以堪!
  • 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朝孩子發脾氣後,這樣做對孩子的傷害降低
    所以,父母也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邊摸索著如何教育孩子,邊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很多的家長都知道,在對孩子發火的時候,其實內心是很明白自己不應該這樣的,但一旦衝動起來,理智就沒了,每次過後都會後悔對孩子發脾氣,但每次後悔過後的過後,又是一次次的對孩子發脾氣。
  • 毀掉一個孩子,就這樣對他傷害、傷害、再傷害······
    在家庭中,孩子如果犯了錯,有些家長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我家孩子曾對我說過:」媽媽,我的心已經碎成好多塊兒,我的心理陰影面積已經百分之九十九。我的本意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記住這次錯誤以後不再犯,但用了錯誤的語言與孩子溝通不知不覺中把孩子的心給傷害了。當語言成為一種暴力,每一句都像是利刃一樣,它對孩子的傷害,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很多。
  • 你還在這樣給孩子洗衣服?父母的粗心,最後傷害到卻的是孩子
    文/鵬爸育兒經孩子們小時候都是需要受到父母的精心照顧的,不管是衣食住行,都要父母們處處打點。不過就算是父母也不能24小時全天候的照顧孩子,忙碌的父母們經常會忽略掉一些細小的事情,比如給孩子洗衣服這件事情。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孩子會不願意再相信父母,所以會刻意地和父母拉開距離,甚至會在心中懷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圖片來源:網絡孩子感覺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會出現情感上的障礙,變得自卑甚至自閉,整日擔心自己在父母面前做錯事,說錯話
  • 為什麼父母愛用語言傷害孩子?父母:不是的,只是身不由己
    但當我們從父母的孩子,結婚生子,變成孩子的父母時,我們也會有意無意的走上這種模式,我們在不經意間,會活成自己所討厭的父母的樣子。這樣的教育,父母和孩子都得到了什麼呢?不幸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很多傷害,這樣的傷害會對孩子產生一輩子的影響,甚至帶到他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後,繼續去影響他的下一代。
  • 傷害孩子的,不是父母離婚,而是父母處理離婚的方式
    現在我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我對當初自己的行為深切地感到懊悔,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現在我是家人不愛,孩子不喜。我現在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因為單親受到傷害!離婚一定會傷害孩子嗎?」小娟一邊看著兩個孩子的照片,一邊哭訴!她特別擔心因為自己離婚,讓兩個孩子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可是已經離婚的她,又無能為力!
  • 父母皆禍害!你怎麼傷害了你的孩子
    原來,在豆瓣上,有這樣一個反父母(anti parents)小組,宣稱:「父母皆禍害!」「家是世界上最沒法諒解的地方。」雖然語出偏激,但小組成員在這裡聚集的最終目的還是「個人向社會化進一步發展,達到自身素質的完善。」他們宣稱:「我們不是不盡孝道,我們只想生活的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禦腐朽、無知、無理取鬧父母的束縛和戕害。這一點需要技巧,我們共同探討。」
  • 父母這樣管教孩子,女兒少受傷,這3個底線幫孩子來完成避免傷害
    導讀:父母這樣管教孩子,女兒少受傷,這3個底線幫孩子來完成避免傷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這樣管教孩子,女兒少受傷,這3個底線幫孩子來完成避免傷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不想傷害孩子,關鍵是學會《讀懂孩子的心》
    父母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有時卻是傷害孩子最深的人。有位朋友十分疼愛自家孩子,但由於性格急躁,忍受不了孩子磨磨蹭蹭,還喜歡看動漫的毛病,動不動就會大吼大叫,有時不惜用極其難聽的話語痛罵孩子。原本孩子十分活潑可愛,膽子很大,近些日子再去看他家時,發現孩子已經變得十分膽小,在陌生人面前唯唯諾諾,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 所有的父母都會傷害孩子,你的傷害屬於哪個階段?
    不記得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所有的父母都會傷害孩子,誰都沒有辦法。孩子就像一隻潔淨的玻璃杯,拿過它的人會在上面留下指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髒,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還有少數父母將孩子的童年摧毀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 父母的8種行為,最傷害孩子,尤其是第一個,你做過幾個?
    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父母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可是,很多時候,父母徐所想「表達的愛」事與願違。父母的一些行為,會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傷害,不利於孩子成長。尤其是,下面這8種行為,最傷害孩子,趕快看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請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父母吵架,給孩子帶來很大傷害
    夫妻也是凡人,相處久了,總是難免會發生摩擦,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當街吵架,當眾吵架,當父母的面吵架,當孩子的面吵架,在大群廣眾下就吵架,一點都不給對方面子,何況還會有誰顧慮到孩子呢。雖然夫妻吵架一百種理由,可是如果一旦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夫妻間都是肆無忌憚地當著孩子的面在爭吵孩子大打出手,這樣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心靈和成長會有很大的傷害,所有希望所有的夫妻在吵架之前可以把孩子送到了鄰居家,或者兩個人出去吵,或者兩個人先冷靜下來,改天在吵,又孩子吵架後,兩個人又跟孩子解釋一下。
  • 家庭教育中的「還原論」正在傷害孩子,也許你就是這樣的父母
    父母都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考試滿分,所以只管盯住孩子學習讀書的行為就行。在我小時候讀書時,我爸爸最欣慰的就是看著我伏案學習樣子,卻不管我心裡是不是也正在想著學習這件事。他只要看到我們學習的樣子就會很開心,很大程度上這也是因為符合他對取得好成績所預設的行為輸入,符合他的心理預期。
  • 父母的4種行為傷害孩子最深,很多人中招,你呢?
    作為父母,我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們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這一點,對所有父母來說都毫無疑問。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想表達愛,卻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傷害。以下4種行為是傷害孩子最深的毒藥,看看你還在做嗎?1、經常吵架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好的夫妻關係,是好的親子關係的前提,也是好的家庭關係的根基。」
  • 4歲男童被男子甩飛:情緒失控的父母,傷害孩子最深
    這位爸爸沒有想過,自己的行來對孩子來說跟本不是保護,反而是傷害。 這位爸爸滿目猙獰和暴躁的行為,很可能在兩個孩子心裡都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他傷害的是兩個孩子。 就像網友說的,這位爸爸看起來在保護自家孩子,但實際上是在教他以暴制暴。
  • 這種最刺痛父母的傷害,你的孩子該如何遠離?
    :智慧父母必知的心理成長秘密》 ,一為《司空不見慣 : 剝開洋蔥裡的層層世界》,都是她所開專欄的精華文字結集。李崢嶸認為,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家長的問題,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儘量安全又溫馨的成長環境,為人父母者,必須懂得大量孩子們心理成長的秘密。而在孩子們所遭遇的各種問題乃至各類傷害中,最刺痛父母、也最令社會陣痛的,我認為,當屬不時被曝出來的未成年遭遇性侵的悲劇。對於這個比較極端的社會問題,李崢嶸在書中也給出了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