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上海電氣繆駿:海上風電的後補貼時代「危」與「機」

2020-12-1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8月27日,備受矚目的第五屆全球海上風電大會在中國山東省濟南市召開。本屆會議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CWEA)、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聯合主辦,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EWPG)、《風能》雜誌承辦。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總裁繆駿在會上發表了「海上風電的後補貼時代『危』與『機』」的主題演講,PPT原文如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PPT|上海電氣康鵬舉:海上風電應對平價時代的技術挑戰與機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4月23日,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成功舉辦了「中國海上風電平價技術創新之路」線上研討會,就中國海上風電即將進入平價時代,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產業發展組織研討。
  • 大工與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將共建人工智慧研發中心
    大工與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將共建人工智慧研發中心 2019-12-13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電氣風電上市前夜:尷尬的訂單
    「能見」獲悉,近期,上海電氣告知位於江蘇如東某海上風電開發商,由於海上風機設備主軸承供應吃緊,恐無法如期交付,並期待海上風電補貼能因疫情影響延期半年。對上海電氣而言,江蘇如東是其主戰場。在海上風電搶裝的關鍵時期,該公司此舉令那些正在焦急等待風機交付的開發商憂心不已。
  • 補貼滑坡下,最大海上風電整機商能否逆風IPO?
    但隨著行業快速發展和技術進步,風電進入「後補貼時代」,並快速向「平價時代」推進。所謂平價上網,就是風電上網電價與傳統燃煤標杆上網電價持平,不再需要國家補貼。若實現平價,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將從0.85元/千瓦時下降到0.4元/千瓦時左右,也意味著風電機組成本要下降至少30%。
  • 風電版圖大變局:上海電氣欲收購全球海上風電霸主?
    上海電氣的「野心」2019年,上海電氣成功躋身全球風電整機製造商TOP10的排行榜,以1.71GW的年新增裝機成績排名第九,創造了其近3年來的最好成績。然而,作為目前正發力風電業務的龍頭企業,這樣的成績並不能滿足上海電氣。
  • 上海電氣、日本三菱欲收購海上風電霸主?目前看來還很難成行
    中國企業參與收購、全球風電霸主易主,每個因素都足夠吸引眼球。不過,目前看起來,還很難斷言這樁交易能夠順利成行。西班牙媒體expansion近日報導,亞洲兩大工業集團上海電氣和日本三菱重工已與西門子歌美颯進行接洽,詢問後者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的事宜。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稱,雙方的接觸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亞洲買家試圖確定西門子歌美颯的出售意願。
  • 高端戰略研討會召開 上海電氣論道「綜合能源」
    如今,上海電氣旗下電站、風電、輸配電、中央研究院、數科公司等產業集團、公司和部門,都遵循著集團的總體規劃布局,結合自身業務向綜合能源服務擴展。如何抓住國家能源轉型發展的歷史機遇,如何發揮大集團協同作戰的優勢,進而實現跨越式發展,是上海電氣新時代發展的新課題。我們需要對上海電氣集團的綜合能源戰略,進行反覆認真的研討和論證。
  • 國內首臺全旋轉式單葉片海上風電吊具問世
    11月13日,上海電氣風電集團D6/7MW全旋轉式海上單葉片吊具在射陽港測試成功。國內首套全旋轉式海上單葉片吊具問世,意味著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打破了該領域國際壟斷,再一次引領海上風電先進技術突破。於此同時,大兆瓦海上風機吊裝面臨著船舶、天氣、盤車三大限制:國內大多數吊裝船甲板面積,不能滿足大兆瓦機組風輪吊裝需要;風輪吊需要8m/s以下的風速,吊裝窗口期有限;海上多以直驅機組為主,沒有齒輪箱變速,「4MW時代」的盤車+單葉片組合技術難度較高。
  • 製造商CTO圓桌論壇:如何在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乘風破浪
    圓桌論壇由中國海洋工程諮詢會海上風電分會常務副會長柳地主持,發言嘉賓有: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總工程師 寧巧珍; 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馬文勇;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賀小兵; 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段志強
  • 平價時代漸行漸近 海上風電該如何前行?
    本報記者 葉偉風從海上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海上風電實現了規模化發展。但隨著風電進入平價上網時代,發展海上風電面臨去補貼的考驗。海上風電如何應對去補貼,實現降本增效?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衛東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上表示,海上風電發展只有堅持以創新為動力,共建創新鏈、共享價值鏈、共制產業鏈,才能在平價上網時代找到發展的新路徑。
  • 三峽集團、東方電氣加持百億項目,這座沿海縣城崛起「海上三峽」!
    華夏風電(微信號hxfd007)了解到,截至2020年6月,南通(如東)風電母港裝備產業基地已經吸引了多家國內風電龍頭企業落戶建廠,如上海電氣、中國海裝、海力風電、明陽智能、中信世紀新材料等,金雷科技、特變電工、中復連眾葉片、廣大特材、正源標準件緊固件等項目也正在洽談中。
  • 【聚焦海上風電】​華能建成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在施工技術上,大直徑單樁等海上施工技術開始進入大規模應用的階段。大機組製造、大直徑單樁施工等技術探索將對中國海上風電開發遠海化、關鍵技術國產化、施工作業體系化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截至目前,上海電氣在國內海上風電市場佔據了約61%的市場份額,在海上風電運維方面積累的經驗也最為豐富。
  • 海上風電成本構成
    根據在全國各個沿海省份實際開展的項目,分析各個區域海上風電項目造價,總體上來說海上風電項目單位千瓦造價均比較高。(根據海上風電項目周期,本文成本分析主要考慮項目開發建設階段投資費用)   海上風電場成本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設備購置費、建安費用、其它費用、利息。各部分佔總成本的比例不同,對總成本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1、設備購置費   現階段設備購置費(不含集電線路海纜)約佔工程成本的50%,對成本的影響較大。
  • 海上風電成本構成和價格趨勢
    2010年6月8日,亞洲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風電項目的34臺3MW海上風電機組調試完畢,全部併網投入運行。以「歐洲以外第一個海上風電場」為標誌,中國風電邁開了向海上開發風電的步伐。當前海上風電已竣工的風電場項目相對數量少、規模小,相應船機設備不成熟,施工隊伍較為單一,施工經驗不足,造成建設成本較高,加上海上施工條件複雜、施工難度大,施工所需的關鍵裝備(如海上風電機組基礎打樁、風電機組吊裝等)專業可用的大型船機設備較少,船班費用高昂,相對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的建安費用佔總成本的比重大。
  • 上海電氣深度解析:布局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和鋰電產業鏈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前三季度海上風電項目新增併網 1.06GW,同比去年小幅增長。從開工角度來說,根據明陽智能公告,2019 年以來海上風電項目積極開工,截至 2019 年前三季度,海上風電開工項目容量達到 8.5GW。考慮到海上風電受海洋作業窗口期的影響,2019 年新開工的項目預計會在明後兩年集中併網。
  • 中國一重與上海電氣強強聯手開展風電項目合作
    12月28日,由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上海電氣集團協辦的「與自然共生與時代共榮·2020一重上電風電產品下線推介會」在中國一重舉行。會上,中國一重和上海電氣還共同舉行了風電項目合作開發籤約儀式,標誌著我國企業在落實新發展理念及能源安全新戰略,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上蹚出了一條新路。
  • [中報]上海電氣:2019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公司接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通知,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以及其通過全資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公司H股股份303,642,000股,佔本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2.00%。
  • 海上風電8榜單:11省總規劃核准31.03GW、4MW仍是王牌機型、5大整機...
    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整機商裝機量排名:上海電氣、遠景、金風、明陽、海裝從風電整機商的角度看,2019年共有6家整機製造企業有新增裝機,其中上海電氣新增裝機最多,共155臺,容量為647MW,新增裝機容量佔比達到26.0%。其次分別為遠景能源、金風科技和明陽智能。
  • 中交三航局發力深遠海域的海上風電安裝和運維裝備,佔國內海上風電...
    日前,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公布了最新《全球風能報告》:2019年,中國以1.98GW再次成為海上風電新增裝機最多的國家。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迅猛,沿海省市相繼擁有了海上風電場。相較於陸上,海上的施工難度要高很多,風電安裝船作為海上風電的核心裝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海上風電「路條」頻現 2015年目標完成存疑
    「預計國家能源局在今年3、4月份核准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二期工程;整個項目將於2014年底竣工。」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海上風電場設計項目總工程師林毅峰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挪威海上風電專題論壇」上向本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