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時代漸行漸近 海上風電該如何前行?

2020-12-20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本報記者 葉偉

風從海上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海上風電實現了規模化發展。但隨著風電進入平價上網時代,發展海上風電面臨去補貼的考驗。海上風電如何應對去補貼,實現降本增效?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衛東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上表示,海上風電發展只有堅持以創新為動力,共建創新鏈、共享價值鏈、共制產業鏈,才能在平價上網時代找到發展的新路徑。

 降低造價是關鍵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併網容量達750萬千瓦,已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但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海上風電依然依靠補貼實現大規模發展,這種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降低造價是其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據了解,與光伏、陸上風電等新能源單位造價相比,海上風電單位造價仍較為高昂,光伏初始全投資成本約為4550元/千瓦,陸上風電建造成本約為7000-8000元/千瓦,而海上風電建造成本約為15700元/千瓦。

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趙生校表示,目前已投產或完成決算的海上風電項目平均造價在1.4萬-1.8萬元/千瓦,雖然海上風電投資成本降幅在15%-20%左右,但海上風電仍面臨降本壓力,距離平價上網有較大距離。

因此,有業內人士希望補貼能夠延續到2025年,為海上風電發展營造穩定的政策環境,助力其儘快走完關鍵成長期。據預測,到2025年,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將降至0.5-0.55元/千瓦時。

平價上網任務急、挑戰大

補貼逐步退坡、實現平價上網是海上風電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隨著「去補貼」的腳步漸行漸近,正處於規模化發展初期階段的海上風電任務急、挑戰大,亟待降本增效。

「海上風電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技術不適應的新難題,比如勘察設計技術、水文觀測分析技術、施工技術等。」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會長周茂平說。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助理郭辰表示,海上風電工程勘察、設計、製造、建設和運維等技術標準體系不夠健全,技術產業鏈培育尚不充分,深遠海規模化高效開發技術仍不成熟。

「海上風電要想實現平價上網,就要向規模化、大容量、集成化、深遠海方向發展。如100萬千瓦以上海上風電項目的規模化開發可以降低項目投資3%-5%,項目上網電價可以降低0.02-0.03元/千瓦時。」趙生校說,但是目前海上風電還面臨關鍵技術、設備短板,比如海上升壓站、施工設備、勘察設備與技術等。同時,主軸承、國產化控制系統、高壓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技術部件研發也有待加強。

 產業協同創新發展

如何破解海上風電降本增效面臨的問題?業內人士表示,降成本需多措並舉,提升技術質量和完善產業鏈建設。

「這需要政府、開發商、施工方、設備製造方多方協同創新。」周茂平說,各方要通力合作,攻堅克難,不斷完善海上風電產業體系建設,打造高精度、高可靠性技術產業鏈,從整個系統工程上幫助其降低成本,推動海上風電健康發展。

李衛東表示,行業內要堅持開放搞創新,合作搞開發,調動各方力量,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在海上風電產業發展上,無論什麼卡點,只要出現就聯合集體攻堅;無論有多大投入,只要值得就捨得投入;無論什麼技術,只要好用就要用好。

郭辰說,要實現產業協同創新發展,需要通過打造完善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完善整個產業生態圈,包括規劃設計、主設備、輔助設備、施工、關聯產業、運營、專業服務等上下遊產業鏈,最終形成海上風電產業聯盟,實現海上風電產業生態圈有序發展。

據了解,以海上風電基礎型式為例,通過設計優化,單樁設計的重量可從2600-2800噸下降至1500-1600噸,單臺造價可節省1000多萬元,整個風場可節省6億元。

郭辰說,通過雲平臺、大數據、物聯網、移動通信、人工智慧、區塊鏈和邊緣計算等先進技術,從智能感知、智能監控、智能分析、智能決策、智能輔助等方面,提升海上風電的智能化運營水平。同時,發揮集群效應,打造共享化海上運維生態,降低運維成本。

同時,規模化、集約化開發也是進一步降低海上風電成本的關鍵一招,需在重點區域打造千瓦級大基地。郭辰表示,以一盤棋的思維對海上風電項目進行一體化設計。通過一體化開發、設計、招標、施工、運維,最終通過一片資源、一個開發主體的方式,統籌協調,高效銜接,以實現平價上網。

(編輯:羅曉燕)

相關焦點

  • 製造商CTO圓桌論壇:如何在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乘風破浪
    製造商CTO圓桌論壇,以「如何在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乘風破浪」為主題,邀請製造商企業家代表探討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創新思路,助力海上風電走向平價。,用定製化的風機提升海上風機的效率,從目前估計3000小時左右如何達到4000小時甚至更高,首先在效率上有一個很大的進步。
  • PPT|上海電氣康鵬舉:海上風電應對平價時代的技術挑戰與機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4月23日,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成功舉辦了「中國海上風電平價技術創新之路」線上研討會,就中國海上風電即將進入平價時代,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產業發展組織研討。
  • 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風電平價時代來臨 公司已明確未來一系列...
    原標題: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風電平價時代來臨 公司已明確未來一系列發展計劃   頭頂「中概股回歸」光環的
  • 海上風電:搶裝潮引發棄風隱憂
    為解決海上風電產業鏈難題,探索海上風電平價實現路徑,12月4日至6日,「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以「如何在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乘風破浪」為主題,邀請製造企業代表探討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創新思路,助力海上風電成功降本,走向平價。
  • 沒有完美,只有迭代,「平價時代」下的風電行業發展路徑
    如何有效降本?這是橫亙在業內所有參與者目前最直接也是最緊迫的問題。中國風電行業發展初期,規模化發展是最清晰的降本途徑。我國風電行業彼時尚未建立起自身完備的供應鏈,以明陽、金風為代表的一批整機廠商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培育供應鏈等一系列舉措,迅速形成了規模生產能力。此後,中國用了十多年時間,在各家風電整機廠商和風電業主的共同努力下,迅速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風電設備市場。
  • 平價後低風速風電如何發展,這個電站指引了方向
    沿著040鄉道前行,便可以看到承載著「三聖之鄉」文化底蘊的彩色風機在綠色的田野間隨風轉動,不遠處是正在農作的村民。這幅工農業與人文自然相得益彰的畫卷,是全國首座整場大規模採用高塔的平原風電場——華能湯陰風電場。與大多數中東南部省份一樣,在風電南下之前,河南能源消費70%依賴於煤炭,且自給率只有40%。能源結構單一、對外依存度高。
  • 兩會聲音|人大代表劉漢元: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漸行漸近
    目前,我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已基本成熟。風力發電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已達到0.4元,在資源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甚至可以達到每千瓦時0.3元左右,與火電的電價差距已非常小。而光伏發電行業在2018年的市場競價中,也已出現了每千瓦時0.31元左右的報價,充分展現了光伏行業的發展水平。
  • 風電「平價後時代」,度電成本降低和全生命周期高質量發展之道
    今年整個風電行業繼續搶裝,搶著在2020年底及2021年底這兩個併網窗口期前完成項目併網。確切地說,2022年之後風電行業將正式進入「平價後時代」,在無補貼的情況下,行業對於發電效率提升、度電成本下降和經濟效益要求更高。那麼,基於這幾方面的考慮,平價後時代的風電行業將如何發展呢,又該如何降低度電成本呢?
  • 河北等5省份開展風電項目平價上網 首批示範項目總規模超70萬千瓦
    (區)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總規模70.7萬千瓦。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示範工作是對2020年風電平價上網可行性和可能性進行的一次摸底。根據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即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袁家海表示,實現平價上網目標,首先需要根本上解決棄風問題,並著力降低綜合成本,且降低新能源融資成本。
  • 補貼滑坡下,最大海上風電整機商能否逆風IPO?
    但隨著行業快速發展和技術進步,風電進入「後補貼時代」,並快速向「平價時代」推進。所謂平價上網,就是風電上網電價與傳統燃煤標杆上網電價持平,不再需要國家補貼。若實現平價,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將從0.85元/千瓦時下降到0.4元/千瓦時左右,也意味著風電機組成本要下降至少30%。
  • 棄風制氫:一種「海上風電—氫能」綜合能源系統
    風電制氫有效解決了大規模的棄風問題,不僅對綜合能源系統中風電的消納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也將探索出不同於儲能、P2G、供冷供熱進行本地可再生能源消納的新途徑。風電制氫有望加速海上風電進一步降低成本,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 海上風電配儲經濟性待考零碳未來海上風電仍需
    日前,在以「海上風電場儲能技術創新」為主題的英中海上風電系列研討會上,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龍表示:「對於零碳未來,可再生能源裝機必不可少,而構建合理的海上風電轉換、存儲、輸送和利用系統,將有效解決進一步開發海上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技術瓶頸,推動高效的零碳能源系統發展。」
  • 平價趨勢下風電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機遇與策略
    從後期的開發潛力看,今年10月剛剛籤署並發布的《風能北京宣言》倡議「十四五」期間,保證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增速將遠大於前期發展水平。同時伴隨著紅六省[1]的逐步放開、海上風電技術的進一步突破,風電市場大規模開發的價值也將逐步顯現。
  • 遠景能源田慶軍:只有更低的度電成本,海上風電才有未來
    他認為海上風電平價是中國風電發展的珠穆朗瑪峰,攀登海上風電平價的珠穆朗瑪,需以低度電成本為引導,需要定製化的技術創新。只有更低的度電成本,才可以與傳統能源及其它電源競爭,海上風電才能有未來。以下為田慶軍在第五屆全球海上風電大會上的演講全文。
  • 解局風電「新抱團時代」:風電民企誰朋友圈最多?誰與央企關係最深?
    雙方在2020年保電價項目資源保障、存量資產高效運營、後服務市場合作與創新以及平價時代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度交流,達成系列重要共識,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與金風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前的座談會上,中廣核新能源執行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亦倫表示:金風科技是中廣核新能源最大的風電機組整機供應商。
  • 延遲退休,漸行漸近
    這也表明對於延遲退休的討論已經接近尾聲,彈性退休政策趨於成熟,延遲退休漸行漸近,出臺時間很可能就在明年。建議裡也提到了要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意思就是說,雖然要有統一的規定,但是要結合自願選擇,小幅度逐步調整,而不要一刀切,以減少社會震動,爭取到更多的支持。為什麼延遲退休會在過去五年這麼多次地被提及,拿出來討論。
  • 6.6日後,杏雲梨雨,情種萌生,摯愛不停息,漸行漸近,比翼相依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6.6日後,杏雲梨雨,情種萌生,舊愛不停息,漸行漸近,比翼相依。6.6日後,杏雲梨雨,情種萌生,水瓶座摯愛不停息,漸行漸近,比翼相依。處女座大多數人眼裡處女座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做事情要求極致,有時候顯得很挑剔,吹毛求疵的難以相處,而我們從另一個方面講,他們責任感極強,一旦選擇了絕不半途而廢,只要他們制定的目標一定完成最好,在個性上有些偏執,原則性很強。
  • 【聚焦海上風電】​華能建成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這是華能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亞洲已建成的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  如東八仙角海上風電項目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如東海域,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共有70颱風機,包括4兆瓦、4.2兆瓦和5兆瓦三種風機選型,其中5兆瓦海上風機為國內首次批量應用。該項目創造性採用「大孤島」模式,配套建設兩座110千伏海上升壓站,保證風電機組特殊工況下的偏航、防腐和通訊功能。
  • 大唐濱海風電公司:譜寫海上風電發展新篇章
    大唐國信濱海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大唐集團海洋能源產業公司。按照「幹就幹一流的事,幹就幹成一流」總要求,該公司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完善機制為抓手,以推進管理為先導,全面深化海上風電體系化研究,積極推動工程建設進度。
  • @風電人,你們想要的十四五風電「藏寶圖」來了!
    隨著「十四五」疊加平價時代的臨近,風電產業的發展預期也更加確定!在「30·60」碳目標指引下,今年秋季,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上,全球400餘家風企聯合發布《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