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到底有沒有害,家族群吵翻了

2020-12-11 上遊新聞

居家旅行必備單品第一名,絕對是令人慾罷不能的膨化食品。

但總有人說:少吃膨化食品,你知道它有多不健康嘛!高油高脂,多鹽多糖,損肝致癌,添加劑多到需要28天才能代謝乾淨。

有人甚至在知乎提問:怎麼在家偷吃膨化食品還不被母上大人發現?

在膨化食品面前,每一個人都體會了一把進退維谷的感覺。吃,收穫快樂,失去健康。人生就是這麼兩難。

可是,膨化食品真的那麼不健康嗎?

膨化食品,沒有那麼恐怖

被鬧鐘吵醒的早晨,睡眼朦朧中抓起兩塊旺旺雪餅奔出家門,一邊嚼得「咔擦咔嚓「脆,一邊感受身體被澱粉逐漸喚醒。

看劇時沒有薯片怎麼行,油炸型、烘焙型、薄脆型、波浪型,還有千奇百怪多種口味可供選擇,主角在雨中淚眼汪汪,而你在屏幕前舔著嘴角。

約喜歡的女孩看電影,你倆之間的距離只剩一桶新鮮出爐的爆米花,劇情迎來高潮,你伸向爆米花的手順便也牽住了她。

放眼超市,鮮蝦片、粟米條、洋蔥圈、浪味仙、乖乖脆果、果蔬脆片……誰的童年不是膨化食品陪伴的,長大後孤寂、沮喪的日子裡,誰又不是被一包包膨化食品撫慰的。

不敢想像,假如這個世界沒有膨化食品,我們會失去多少快樂。

但叮嚀也總是縈繞在你耳畔:別吃了,會胖的!別吃了,會笨的!別吃了,你甚至會死的!

2003年,一份據稱來自世衛組織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在大眾間流傳,膨化食品、方便麵、罐頭、蜜餞、冷凍甜點等赫然上榜[1],至今朋友圈仍不時出現它的身影。

然而,這份看似言之鑿鑿的名單,其實是假的,世衛組織的工作人員早已否認過這一名單。

但謠言流傳這麼久,也說明了人們對膨化食品本來就不信任。

對膨化食品的質疑主要有兩條:一是含防腐劑、香精,二是只有熱量、沒有營養。有人說膨化食品吃多了損肝,有人甚至說膨化食品致癌。

但說實話,膨化食品真有點冤枉。

首先,食品添加劑本身不可怕。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數千種,所有都旨在使食品更安全或更有吸引力。只有在不合規使用的情況下,比如超範圍、超限量時,它們才有危害[3]。

膨化食品的保質期一般有九個月,很多人以為這是加了防腐劑。但真正的原因是膨化工藝:膨化食品中的水分最多也不超過 7g/100g,低含水量已經提前決定了它不易腐敗變質。我們常吃的膨化食品,比如旺旺仙貝、旺旺小小酥、上好佳芝士條等,都沒有添加防腐劑。

還有許多人望名生義,想當然地以為膨化食品必然含有大量的膨鬆劑。

英國一家工廠製造了長達10.66米的膨化玉米條,正式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

但其實只要翻一下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就會發現,膨鬆劑最常見於饅頭、麵包、餅乾之中,而非膨化食品。

一包浪味仙中,只有馬鈴薯粉、澱粉和一些調味料,不存在膨鬆劑。決定膨化食品膨鬆口感的,其實也是加工工藝。

至於損肝、致癌的傳言,聽起來像是有道理:膨化食品在加工時需要通過金屬管道,就可能滲入食品中。

但實際生產中很少會金屬超標。膨化食品生產衛生規範中明確要求,應避免鋁製、含高鉛或高錫的金屬材料[7]。對可能殘存的鉛、錫含量,也有明確的國家限量指標。所以,膨化食品的生產商從生產到出廠,都會有嚴格的檢測。

當地時間2020年2月18日,西班牙阿爾泰修,Bonilla a la vista薯片廠

這就意味著,正規工廠的膨化食品,重金屬超標的可能性極低。

2020年,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對15款中外薯片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包括樂事、上好佳、可比克在內的這15款薯片,重金屬汙染物全部符合標準要求。

膨化工藝,粗糧細作的好方法

口感鬆脆卻與膨鬆劑無關,那膨化食品要如何膨起來呢?

很簡單: 膨化工藝。

要想理解膨化工藝,可以先看一看爆米花的製作。

總有一臺爆米花機,立在電影院的某個角落

爆米花的原料是玉米,主要成分為澱粉、蛋白質和水。一經加熱,玉米會同時發生兩個變化:

一,澱粉糊化。

澱粉內部的化學鍵斷裂,吸水性能大增,澱粉顆粒不斷膨脹直至破裂。就像大米在蒸煮後會變軟變黏,你眼前的玉米則成了一灘黏糊糊的膠狀物。

二,水變成蒸汽。

在外皮的裹覆下,玉米如同處於一個壓力鍋中。溫度越高,壓強越大。到大約177°C時,「嘭」一聲,水蒸氣瞬間衝破外皮,膠狀物也連帶著被擠了出來。

由於玉米粒內部的水分不止一處,它們像一顆顆四散的小炸彈,一起往外爆開。冷卻凝固後,玉米的體積明顯變大,假如掰開來看,則會看到內部形成了一個一個的小氣孔。

爆米花疏鬆、鬆脆的口感,正得益於此。

將上述過程概括一下,也就是通過加熱、改變壓差,使原料體積膨脹、組織疏鬆。中國的街頭小吃米花,採用的也是相同原理。

與玉米不同的是,大米沒有那層外皮,因此必須將它們放入封閉的鐵爐內,以此獲得壓力。加熱升壓後再突然打開爐蓋,大米在內外壓差之下瞬間膨脹,轟然一聲巨響,膨鬆、香脆的米花便新鮮出爐了。

在零食匱乏的年代裡,那一聲「轟——」,不知解救了多少張饞嘴。平平無奇的粗糧,靠著膨化工藝改頭換面,口感大為提升。

2019年1月26日,貴陽,馬場鄉周日的轉轉鄉場開場,傳統爆米花製作

不僅如此,粗糧經過膨化後,糊化度越高,越容易被酶水解,也就越容易被吸收消化。

未膨化玉米的澱粉糊化度為10%~13%,膨化後糊化度顯著上升,可以達到50%~100%。此外,膨化往往還能增加食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

依賴簡單的膨化工藝,也就是加熱或改變壓差的手段,粗糧成功地改頭換面。而新世界之門一經打開,膨化工藝也走上了持續的更新之路。

油炸膨化算是加熱型的古早代表,但含油量大、油溫過高,敗壞了它的群眾基礎。

於是,許多生產商紛紛轉向了烘焙膨化。不同於直接扔進熱油裡歷練,烘焙型一般是將原料乾燥,再放入滾筒烘焙機燃油加熱。雖然仍然含油,但佔比下降。一份樂事原味油炸型薯片中,脂肪佔33%,而樂事輕焙薯片採用360度熱風烘焙,脂肪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除了穀物粗糧,蔬菜水果也可以進行膨化

油炸只是加熱的方式之一,實際上,膨化工藝也完全可以做到無油。

比如微波膨化,就是用微波能量轉換為熱能,以此達到加熱的目的。

許多果蔬脆片採用的則是氣流膨化。讓蘋果變為蘋果脆片,可以將它放入膨化罐中加熱,等壓強升高、水分汽化後,打開洩壓閥,巨大的蒸汽壓力便會讓蘋果一個個地嘭起來。再轉入真空罐中,乾燥冷卻後的蘋果便搖身一變,成了又香又脆的小零嘴。

膨化工藝已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家族,粗糧蔬果能一舉攻下零食圈半壁江山,也正是依靠膨化工藝的加持。

吃得停不下來,才是罪魁禍首

所以,膨化只是一種讓穀物蔬果熟化的方式,沒什麼問題。

但對食品生產商來說,讓你吃得停不下來,才是它錢路源源不斷的保證。

普普通通的膨化米餅口感單一,那就增添一些新滋味。旺旺雪餅裡,除了大米、米粉和澱粉以外,還有油、鹽、糖、味精,以及呈味核苷酸。

油鹽糖三者以恰當的比例配合後,食物頓時令人難以抗拒,之後再加入一系列增味劑、改良劑,消費者根本無力招架[17]。呈味核苷酸則是一類常見的增鮮劑,對身體沒什麼壞處,與味精相配合時,最多能使鮮味增強7倍。

油鹽糖的完美搭配,令食物充滿誘惑

明明只是想吃兩片雪餅墊墊飢,結果莫名其妙就下肚了大半袋。

一袋30克的上好佳玉米花中,除了樸實無華的玉米,還有奶油、白砂糖、食用鹽、食用香精等。奶香濃鬱、甜蜜可口,拆開一角,不知不覺就見了底。與此同時,你也吃下了2.5克的脂肪、10.2克的糖以及135毫克的鈉。蔬菜水果膨化後也會調味,百草味的一款什錦果蔬脆脂肪含量甚至比薯片還高,達到了35.3%。

不過,面對油鹽糖的拷問,貨架上的零食又有哪一個敢自稱清白?

世衛組織建議,將鹽攝入量限制在每日5克以下,相當於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2克。

一袋65克的衛龍大麵筋,含鈉1.78克,你一根一根往嘴裡送,也在一步一步邁向鹽量超標的危險邊緣。一袋小小的同享九制話梅,鈉含量近2克,酸酸甜甜的滋味令你愛不釋手,殊不知你今天的攝鹽量早就爆表了。

2020年7月9日,鄭州的一家辣條製作工廠,工人們正在忙碌地挑揀辣條

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則不應超過50克,最好能控制在25克以下。

當你咕嚕咕嚕喝下一瓶500ml的可樂,那聲悠長愜意的嗝卻提醒你,今天又糖分超標了。牛奶巧克力餅、甜甜圈、冰激凌、蛋卷,每一份讓你垂涎欲滴的食物裡,都充滿了「糖衣炮彈」。

至於脂肪攝入總量,世衛組織建議不應超過總能量的30%。其中,反式脂肪攝入量應低於1%。90克裝的皇冠丹麥曲奇,脂肪近22克,反式脂肪也有0.63克,沒點自制力的人想不超標都難。

說到底,油鹽糖才是一切零食的靈魂。而令人談之色變的膨化食品,不過是零食之一種。

2020年7月9日,江蘇常州,高考考點前, 一位家長捧著各式各樣的零食等待孩子

但吃點零食也沒關係。

幾包旺旺仙貝,幾粒小小酥,幾片浪味仙,只要沒超過推薦量,每吃一口都是快樂。人生已經那麼難了,即使一不小心真過量了,明天可以重立flag嘛。

本文科學性已由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 檢驗工程師趙琨 審核

相關焦點

  • 膨化食品到底有沒有害,家族群吵翻了__都市_溫商網
    膨化食品,沒有那麼恐怖2003年,一份據稱來自世衛組織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在大眾間流傳,膨化食品、方便麵、罐頭、蜜餞、冷凍甜點等赫然上榜,至今朋友圈仍不時出現它的身影。然而,這份看似言之鑿鑿的名單,其實是假的,世衛組織的工作人員早已否認過這一名單。但謠言流傳這麼久,也說明了人們對膨化食品本來就不信任。
  • 溫商網丨膨化食品到底有沒有害,家族群吵翻了
    摘要:居家旅行必備單品第一名,絕對是令人慾罷不能的膨化食品。但總有人說:少吃膨化食品,你知道它有多不健康嗎!高油高脂,多鹽多糖,損肝致癌,添加劑多到需要28天才能代謝乾淨……居家旅行必備單品第一名,絕對是令人慾罷不能的膨化食品。
  • 膨化食品到底有沒有害,家族群吵翻了|飲食習慣|肥胖|營養|健康...
    放眼超市,鮮蝦片、粟米條、洋蔥圈、浪味仙、乖乖脆果、果蔬脆片……誰的童年不是膨化食品陪伴的,長大後孤寂、沮喪的日子裡,誰又不是被一包包膨化食品撫慰的。不敢想像,假如這個世界沒有膨化食品,我們會失去多少快樂。
  • 關於膨化食品的3個疑問
    □ 本刊記者 王向龍/文    雪米餅、薯片、蝦條等膨化食品以鬆脆的口感、多變的口味成為很多人的最愛。然而,由於營養成分不全面,這類食品也被一些消費者認為是「垃圾食品」。那麼,膨化食品的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呢?    90後的小艾是個「零食控」,話梅、餅乾、堅果……每天都不能少,當然還有她的最愛——薯片。
  • 膨化食品都是「垃圾食品」?
    >一提到膨化食品,很多人都自然和垃圾食品、不健康食品聯繫在一起。這其實是對膨化食品的誤解。那麼什麼是膨化食品?膨化食品為什麼被很多人認為是垃圾食品?一起來看看吧!若讓大家給膨化食品下個定義那就是一件困難的事了。國內營養學界認為膨化食品又稱擠壓食品、噴爆食品、輕便食品等等。膨化食品的生產多以玉米、小麥、全麥、燕麥、大米等各類穀物,荷蘭豆、紅豆、鷹嘴豆等豆類,以及馬鈴薯、紅薯、紫薯等薯類為主要原料,再添加一定比例的調味料、食用油製作而成。膨化食品讓粗糧也有了精細化的食用方式。
  • 膨化食品是垃圾食品嗎?被「誤解」多年
    兒童吃膨化食品會得病?面對這些質疑,多位專家表示,消費者往往容易因片面報導產生誤解,而事實上膨化食品並非「垃圾食品」。值得注意得是,「垃圾食品」本身就不是一個科學的定義,食品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垃圾的膳食搭配。
  • 膨化食品不都是減肥剋星 如何挑選健康的膨化零食?
    說起膨化食品,很多人都是一副嫌棄,覺得這是高油高鹽的代表食物,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食品。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個「膨化」只是一種食品加工的方式,只要在製作食物的過程中不加入過多的油脂、鹽分和糖分,就完全不必擔心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什麼危害,「膨化」的過程也不會造成食物本身營養物質的嚴重流失。
  • 食用色素到底有沒有害?
    原標題:食用色素到底有沒有害?食藥總局是這麼說的……   近期,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抽檢發現,部分水果製品存在著色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的問題。什麼是著色劑?在食品工業中如何應用?國內外有哪些相關的法規標準?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6年第8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有關專家解讀「著色劑」。
  • 北京抽檢薯類與膨化食品全部合格
    2019年5月17日,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發布《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19年第20期)》。據公告,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薯類和膨化食品22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全部合格。
  • 大發南極市場多種膨化食品不合格
    哈報網訊(本報記者)省工商局近日對流通領域膨化食品進行了商品質量監測。監測結果顯示,黑龍江省流通領域膨化食品的商品質量仍存在一些問題。  據了解,本次監測地點選擇了哈市,共監測了12家經銷企業銷售的35批次商品。經檢驗,合格25批次、不合格10批次,合格率71%。
  • 饅頭髮糕等今日起禁用含鋁添加劑 膨化食品不能再有鋁
    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居民吃進去的鋁按平均值算低於JECFA提出的安全量;然而14歲以下兒童以及一些經常食用鋁含量較高食物的消費者,吃進去的鋁較多,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其中饅頭、油條和麵條等麵製品是人體攝入鋁的主要來源,7-14歲兒童吃進去的鋁主要來自膨化食品。
  • 膨化食品及果凍合格產品
    陽江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深圳兔皇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大旺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理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波力亞食品(崑山)有限公司波力亞食品(崑山)有限公司樂百氏(廣東)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廈門喜洋洋食品有限公司瀋陽每日食品有限公司廈門市小帥哥食品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豪威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市胖胖食品工業有限公司
  • 2020年中國快銷食品細分領域發展情況: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是糧食類的深加工食品,現代膨化食品是以穀類、薯類、堅果籽類等為主要原料,經擠壓、油炸、焙烤等物理加工工藝生產的具有一定疏鬆或鬆脆度的食品。膨化食品品類大致分為以下幾個子品類:薯片(包括切片型薯片和複合型薯片)、非薯片類膨化食品、焙烤型土豆脆片以及米餅。
  • 別再說膨化食品是垃圾,爆米花傲嬌了:俺第一個不承認
    要問零食裡最上癮的食品非膨化食品莫屬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小到大,長輩們最常說的就是膨化食品是垃圾食品要少吃。但儘管如此,還是會偷偷背著長輩買來吃,嚼著酥脆的薯條、爆米花越吃越上癮。在這裡我不反駁家長說的錯,他們其中有一方面原因是擔心吃多了膨化食品,不正經吃飯,影響身體發育。另外膨化食品調味很重,小孩子狂吃不喝水,增加對腎臟的壓力。他們的用意是好的,但不至於妖魔化到不能吃的程度。第一個問題,首先咱們得了解什麼是膨化食品?
  • 淮北市抽檢薯類和膨化食品21批次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6月3日,淮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發布2020年第20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本次抽檢的食品為薯類和膨化食品共21批次,進行了包括理化指標、微生物、食品添加劑等指標的檢驗,結果全部合格。
  • 馬鞍山市抽檢薯類和膨化食品20批次樣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3月5日,馬鞍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公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2020年第8期)》。據通告,該局近期組織抽檢薯類和膨化食品20批次樣品,全部合格。馬鞍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示廣大消費者,購買食品時要通過正規可靠渠道並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要看清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等信息;查看真空包裝是否漏氣漲袋、有沒有變質;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凡購買到不合格產品應停止食用,及時與生產企業或經銷商聯繫。
  • 揭秘膨化食品製作過程,香香脆脆的滋味怎麼來?看完明白了
    所謂的膨化食品,主要是以穀物、薯類或豆類為原料,經加壓、加熱或擠壓等方式製成,使食品組織結構及體積改變,呈現多孔且蓬鬆的口感。不過,到底膨化作用擁有什麼樣的魔力,可以讓平凡的玉米、小麥、馬鈴薯、米等原料,變身為圓形、三角、螺旋、星星各種外型,而且嘗起來又酥又脆?
  • 阜新市抽檢9批次膨化食品樣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7月23日,阜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本次公布的產品共計9批次膨化食品,其檢驗結果合格產品9批次,不合格產品0批次。本次抽檢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膨化食品》(GB 1740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物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
  • 國家抽查:近兩成膨化食品悠著點吃
    、豆類、薯類為主要原料採用膨化工藝製成的體積明顯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類酥脆食品。    ■ 看標識 最好選購有預包裝的產品並注意產品的標籤標識。    ■ 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 選擇保質期內的產品,最好是近期生產的產品。
  • 福建食藥監局通報2013年四季度薯類及膨化食品、炒貨食品省級抽查...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通報2013年四季度薯類及膨化食品、炒貨食品省級抽查結果,共抽檢全省105家企業生產的116批次產品,合格113批次。   經檢驗,有3家企業生產的1批次膨化食品、2批次炒貨食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