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零食裡最上癮的食品非膨化食品莫屬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小到大,長輩們最常說的就是膨化食品是垃圾食品要少吃。但儘管如此,還是會偷偷背著長輩買來吃,嚼著酥脆的薯條、爆米花越吃越上癮。
在這裡我不反駁家長說的錯,他們其中有一方面原因是擔心吃多了膨化食品,不正經吃飯,影響身體發育。另外膨化食品調味很重,小孩子狂吃不喝水,增加對腎臟的壓力。他們的用意是好的,但不至於妖魔化到不能吃的程度。
第一個問題,首先咱們得了解什麼是膨化食品?
這是百度百科裡的標準定義。膨化食品想要膨脹化,首先得有澱粉,而土豆、玉米等一些穀類恰好有這些成分。簡單來說,膨化就是利用了澱粉受熱吸水,再加上一些物理方法,讓水分將澱粉給崩大、崩松。這樣放大版的爆米花就形成了。
別再說膨化食品是垃圾,爆米花傲嬌了:俺第一個不承認。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膨化食品就被關上了「垃圾食品」的帽子。仔細想一想,並沒有哪個營養師告訴你,膨化食品不能吃。擔心更多的是長輩們,從小接受這樣的教育,潛移默化就接受了這個「貌似是事實的真相」。
其實從營養角度上將,膨化食品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膳食纖維。油炸高溫等一些物理手段之後,降低了一些營養價值同事這樣水分沒有了,也更容易被人吸收。這種高熱量食品,有利也有弊,也是得看人群的身體素質。
要說所有的膨化食品,爆米花肯定不承認。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是不會看到街邊那種砰的一聲巨響,年代感十足的鐵葫蘆了。爆米花的原材料就是玉米中的澱粉,往鐵葫蘆裡加入玉米的時候,一般都會加一些糖水,這樣會使爆米花更甜。在高溫加熱之後,玉米裂開,裡面蓬鬆、有很多空隙。這樣的爆米花有利於腸胃消化酶的滲入。這一點,常見的寵物糧,應用的非常廣泛了。
為什麼總是被誤解甚至深惡痛絕?
這其實就跟膨化食品量產有關了。吃膨化食品越吃越上癮,所以才有了今天膨化食品的市場。量產就是解決這一市場需求最好的辦法,而膨化食品最大的問題就是保質期不長,而且極其容易受潮,所有出廠的時候,都會加一包防潮劑在裡面,這種防潮劑可能有鋁成分,吃多了的確對身體產生不利。最後,回到剛開始,有多少人吃膨化食品而選擇不吃飯的?歡迎下方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