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在學習日語時,第一個接觸的助詞就是「は」。老師說它叫「提示助詞」,是日語當中最重要的助詞之一。所以許多同學自然而然就把は放在了主語的後面,欣欣然地造起了句子。——直到が的出現,打破了這種看似和諧的句態「平衡」。——老師又說,「は」提示主題,「が」提示主語。是不是感覺到非常的暈呢,畢竟在漢語當中,兩者並無太大的區別。但在日語當中,「は」和「が」可是決定了整個句子的意思及側重點哦。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は和が到底存在怎樣的區別。
用圖示來舉例的話是以下這樣的:
○ は ● だ。
● が ○ だ。
(●:表示要強調的部分)
好,什麼意思呢。首先請各位同學來翻譯兩個句子。
山田的包是哪一個?
山田さんのかばんはどれですか。
不知道你和小編翻譯出的語句是否相同。
我們再把它套入這個規則裡面。想想這個句子的側重點是什麼?
我們已經知道山田先生有一個包了,但是不知道具體是哪個包。所以,「哪個包」才是我想要詢問的關鍵信息,也是這個句子的側重點或要強調的部分。這時看看我們的這一條規則:「は」強調後面的部分,即どれ(哪一個),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呢。
其實這個句子還有另外一種翻譯方法:「哪一個是山田的包?」
即把疑問詞提到句首,但你想想,這時表示主語的助詞還是は嗎。
要翻譯成どれは山田さんのかばんですか。這裡使用は是不是就有點奇奇怪怪呢?
「哪一個」才是我們要強調的重點,所以我們應該把這裡的助詞換成が,即
どれが山田さんのかばんですか。才是正確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得出一個規律:就是疑問詞作主語,助詞一定要用が,而且回答也要用が來回答。
所以想想,我喜歡你應該怎麼說。
是あなたは好きです還是あなたが好きです。
你跟人家表白,側重的是我喜歡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你,還是是誰都可以,恰好就是你(海王吧那是)。
結果無疑是
あなたが好きです。(你是獨一無二的)
第一個用法學會了嗎。
在具有「對比語氣」的句子當中,一般會使用「は」。
看下面一個例句:
刺身は嫌いですが(這裡的が錶轉折,用法不同)、壽司は好きです。
很明顯,喜歡與討厭的事物進行對比,這時候,如果用「が」代替「は」的話,這個句子將會變得非常奇怪,是「不自然的日本語」。所以記得,兩個存在明顯對比的句子,主語後面一定都要使用「は」。
排他句是什麼,就是說,除了某物之外,剩下的都,排他傾向明顯。
太郎が學生です。
強調除了太郎之外,剩下的人都不是學生。這時要使用「が」。
何謂現象句?即是通過肉眼,不經判斷和思考就可以的得出的結論。「一看便知」。而判斷句則是必須要經過思考判斷後才能得出的結論,其中就包括一些真理句、常識句。
請看以下兩個例句。
人______多いです。
この本______面白いです。
如果不鑽牛角尖的話,你會填什麼。第一個句子意思是人很多。人很多是我們用肉眼一看就可以得出的結論,而不是看了一眼,又在心中反覆盤算。所以第一個空應該填が。
第二個呢,說書很有趣。我們想想,判斷一本書有沒有趣必須是自己讀了一遍才能知曉,這當中有大量思考的過程,最後將思考整合、判斷,才能下結論:這本書很有趣,所以這裡要使用は。
這條法則一定要牢記,否則很有可能在閱讀或翻譯的過程中,找錯主語,從而使信息判斷錯誤。
請看以下例句。
私はパリに行ったことを、彼に教えた。
私がパリに行ったことを、彼に教えた。
以上二句乍看之下意思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由於使用「は」和「が」的關係,語意方面還是有些微的差異。
舉例來說:
私はパリに行ったことを、彼に教えた。
→ 私はパリに行った。( 我去巴黎。)
私はそのことを彼に教えた。( 我告訴他這件事。)
私がパリに行ったことを、彼に教えた。
→ 私はパリに行った。( 我去巴黎。)
?は彼に教えた。( 不曉得是誰告訴他..) 主語不明
先生は私がパリに行ったことを、彼に教えた。
→ 私はパリに行った。(我去巴黎。)
先生は彼に教えた。( 老師告訴他。) 加主語「先生」語意會較清楚
所以一定要區分清は、が的用法,讓文脈更加清晰喔。
作為日語學人的必經之路,我們絕對要接觸的一個句子叫做:象鼻子很長。
怎麼翻譯呢?很多同學會翻譯成
象の鼻が長いです。
這個句子雖然從語法角度來說沒什麼錯誤,但是確是「不自然的日本語」。
我們說到象鼻子長時,腦海中不單單只會浮現大象的鼻子,而是有一隻大象,長著長鼻子。
但是如果你要是和日本人說「象の鼻が長いです。」的話,日本人的腦子裡只有一隻象鼻,奇奇怪怪。這時候,就要使用句型「~は~が」
翻譯為:
象は鼻が長いです。
這裡的「は」提示主題,即我們敘述的主題是以大象展開的,が「提示主語」,即主語是鼻子,鼻子很長。一般來說,「は」、「が」所分別提示的部分之間的關係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以這句話為例,鼻子屬於大象,所以象用「は」,鼻用「が」。
同理可證:我很高。
? 私の背が高いです。(不太自然的日語)
◯ 私は背が高いです。(我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