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25、 澤瀉(白朮、茯苓、豬苓,祛溼藥材大聯盟)的理解

2021-02-12 感悟黃元御

我,學徒11,被黃師「土樞四象,一氣周流」的思想深深折服,立志學習《黃元御醫學全書》。我業餘自學為主,本公眾號文章是我的學習筆記,為了不誤導大家,建議大家多多看原著,我的學習筆記僅僅作為參考。如確實想參考我的學習筆記,建議你結合《黃元御醫學全書》,依次閱讀從2016年3月19日開始的文章為最佳。交流請聯繫:3077767324@qq.com。

要點:澤瀉(白朮、茯苓、豬苓,祛溼藥材大聯盟)的理解

在《四聖心源.卷二 六氣解.六氣治法》中,祛溼的藥物有白朮、茯苓,現在又多了一個澤瀉。而為了更加比較完全,需要再增加一味藥:豬苓。我們今天將這四位祛溼的藥物進行逐一比較。註:閱讀下文,請參考《長沙藥解》中對應的茯苓、白朮、豬苓、澤瀉的四個章節閱讀。

(1)   白朮:味甘、微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補中燥溼,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養胃氣,降濁陰而進飲食,善止嘔吐,升清陽而消水谷,能醫洩利。

(2)   茯苓:味甘,氣平,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燥土,瀉飲消痰,善安悸動,最豁鬱滿。除汗下之煩躁,止水飲之燥渴,淋癃洩痢之神品,崩漏遺帶之妙藥,氣鼓與水脹皆靈,反胃共噎膈俱效。功標百病,效著千方。

(3)   澤瀉:味甘,氣平,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利水燥土,瀉飲消痰,開汗孔而瀉溼,清膀胱而通淋,帶濁可斷,鼓脹能消。

(4)   豬苓:味鹹,微寒,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燥土瀉溼,利水通淋,除飲家之眩冒,療溼病之燥渴,氣鼓水脹皆靈,膈噎反胃俱效。

(5)   沒有缺點的茯苓。黃師對茯苓是非常推崇,通篇茯苓的介紹,沒有任何說茯苓的不好,只有「功標百病,效著千方」、「衝和淡蕩,百病皆宜,至為良藥」、「 道家稱其有延年之功,信非過也」。我的理解是,這個與黃師認為「百病之作,率由土溼」相關,茯苓「瀉水燥土」,沒有任何副作用,所以黃師推崇備至。茯苓氣味平和,水土兼治:味甘,氣平,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

(6)   白朮的作用除了「燥土」還有「生津」。與茯苓的水土兼治不同,白朮只入脾胃兩經:味甘、微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補中燥溼,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養胃氣。一般的祛溼藥物都有偏燥的問題:凡去溼之品,每傷於燥。白朮不會傷燥:白朮氣味濃鬱,汁漿淳厚,既養胃氣,亦補脾氣,最生津液,而止燥渴。

(7)   白朮比較壅滯。其性守而不走,故於補虛故固脫,獨擅其長,而於疏通宣導,則未能焉。白朮性頗壅滯,宜輔之疏利之品。肺胃不開,加生薑、半夏以驅濁,肝脾不達,加砂仁、桂枝以宣鬱,令其旋補而旋行,則美善而無弊矣。

(8)   對比總結1白朮燥土而生津,茯苓行水而瀉溼;白朮如脾胃,茯苓水(脾胃、腎、膀胱)土(脾胃)兼醫。仲景理中湯用了白朮,黃師的黃牙湯用了茯苓。白朮與茯苓是理中湯與黃牙湯的最重要的差別。依據上面的描述,大家要體會一下理中湯與黃牙湯的差別。

(9)   對比總結2白朮入脾胃,主要是滲土瀉溼。而茯苓則入脾胃之外,還入腎經與膀胱經。而豬苓與澤瀉則僅僅是入腎經與膀胱經。所以說來茯苓是土木兼醫,黃師認為是最好的祛溼藥物。還記得上面說的吧,「沒有缺點的茯苓」。

(10)豬苓滲利瀉水,較之茯苓更捷。豬苓主要是入腎經與膀胱經,專注於「滲」與「利」洩水,洩水的速度比茯苓更加快速。

(11)澤瀉鹹寒滲利,走水府而開閉癃,較之二苓淡滲,更為迅速。五苓、八味、茯苓、澤瀉、當歸、芍藥諸方皆用之,取其下達之速,善決水竇,以瀉土溼也。注意其中的關鍵詞,澤瀉是「滲利」,而豬苓與茯苓是「淡滲」。

(12)洩水之藥,必輔以燥土、疏木之藥,方能奏其功。黃師原話:水之為性,非土木條達,不能獨行。豬苓散之利水,有白朮之燥溼土也,豬苓湯之利水,有阿膠之清風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朮之燥土,桂枝之達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達木,地黃之清風也。若徒求利於豬、茯、滑、澤之輩,恐難奏奇功耳。

 

如果你覺得文章可以,麻煩你幫忙推廣一下,例如轉發各種中醫學習群、共享朋友圈與轉載,轉載麻煩申明一下版權屬於「感悟黃元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 澤瀉的七大好處
    3.治療耳病性眩暈澤瀉40g,白朮、丹參各30g、天麻的功效與作用10g,水煎服;痰濁中阻者加半夏的功效與作用、茯苓;肝陽上亢者加代赭石、鉤藤,腎陰不足者加菊花的功效與作用、白芍、枸杞的功效與作用,氣血虧虛加黨參的功效與作用、黃芪的功效與作用。治療38例,治癒35例。
  • 20160413 六氣治法:茯苓,白朮,以及中醫學習方法共享
    要點:對比著學習茯苓與白朮。我今天與大家共享學習方法的時候也一再說明,我首先羅列《黃元御醫學全書》的內容,然後再說我的理解。將我理解與參考的內容分開,這樣做的好處是讓閱讀的人非常清楚,那些是黃師說的,那些是我說的。我說的也許有問題,但是如果你要懷疑黃師說的東西就要非常慎重了。今天繼續這樣。
  • 10種健脾清熱祛溼的中成藥,健脾清熱祛溼效果好
    2、苓桂術甘湯苓桂術甘湯主要成分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其主要治療的是水飲停滯中焦導致的水腫等病,此方有著很好的溫中化理的功效,主要治療因為溼邪導致的脾胃運化失常,導致肝陽不足胸脅肋疼痛。此方有著很好的清熱功效,治療因為溼氣化熱導致的疾病。
  • 茯苓澤瀉湯能治什麼病
    作者  龍帥江9月29日 07:50 來自龍帥江微博【別人假期我更忙】年紀大看書理解能力強
  • 中醫治健脾清熱祛溼的10種中成藥
    關於10種健脾清熱祛溼的中成藥,中有著平肝祛溼的藥物,還有緩解肝膽溼熱的藥物。2、苓桂術甘湯苓桂術甘湯主要成分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其主要治療的是水飲停滯中焦導致的水腫等病,此方有著很好的溫中化理的功效,主要治療因為溼邪導致的脾胃運化失常,導致肝陽不足胸脅肋疼痛。此方有著很好的清熱功效,治療因為溼氣化熱導致的疾病。
  • 中藥茯苓知多少?
    茯苓為利水滲溼的要藥,舉凡水腫、小便不利、身重難以轉側者,皆可用其下行滲利之性加以調治。如治療水氣停蓄之小便不利、口渴,常與豬苓、澤瀉、白朮、桂枝、大腹皮、車前子、瞿麥等同用,如五苓散。治療水腫兼陰虛之小便不利、心煩等,可與豬苓、澤瀉、滑石、阿膠等配伍,如豬苓湯。
  • 4種利水消腫祛溼藥你了解嗎?一文詳解
    前人有言:「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指的是某類祛溼藥具有通利小便,消除水腫的功效,針對水溼內停引起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病證,常稱為利水消腫藥,一起看看你都認識哪些實用的祛溼藥?茯苓——利水消腫,滲溼,健脾,寧心安神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 治療「溼人」脫髮的茯苓首烏丸
    溼濁所致的脫髮可以用茯苓首烏丸來治療,茯苓首烏丸方為茯苓八兩,制何首烏三兩,蒼、白朮各二兩,豬苓、澤瀉、羌活各二兩,桂枝、白芷、川芎、制厚樸、陳皮、炒甘草各一兩,作水丸,每服二錢,每日二、三服。方中重用茯苓為君,《神農本草經》載茯苓「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已故國手嶽美中先生治療溼人脫髮的一味茯苓飲就是但用茯苓。
  • 中藥之澤瀉
    本品為澤瀉科植物澤瀉 Alisma orientale(Sam.) Juzep. 的乾燥塊莖。廣澤瀉、建澤瀉、水澤、耳澤、芒芋、澤夕、川下、水瀉、禹孫、及瀉、天禿、宅下。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採挖,除去莖葉、鬚根,洗淨,乾燥,裝入竹筐中撞去鬚根及粗皮。呈類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7cm,直徑2~6cm。
  • 提高免疫、健脾利溼,茯苓我就服你!
    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陳皮薑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 茯苓粉怎麼吃 吃茯苓要注意這些事情
    茯苓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日常被人們當作是養生品食用。很多人都喜歡將茯苓做成各種各樣的食物,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茯苓粉怎麼吃、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以及茯苓注意事項。做法:把茯苓粉和牛奶用攪拌機攪成泥糊。把它們倒進沙鍋,用大火燒開,稍微冷卻以後,再加入適量的蜂蜜即可。茯苓的功效與作用1、緩解脾虛洩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溼,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洩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
  • 五苓散方證(如何理解五苓散的渴?)
    這個也很好理解,由於小便不利,我們身上這個廢水呀,應該排出的水而不得排出,你再喝水呀也沒法吸收,比如我們靜脈裡頭充斥一種廢水,分解到腎臟,到小便那排不出去,達到一個飽和量,你再喝水也不吸收,沒法吸收了。可是組織上缺少水的營養,他渴,反應到人的食慾上面就渴。
  • 「清肺排毒湯」蘊含的千古祛溼名方:家庭食療防病如何用
    【3】 2月6日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清肺排毒湯」,即蘊含了兩類祛溼經典方,一類是二陳湯類方(陳皮、半夏為主藥),一類是苓桂類方(茯苓、肉桂)為主藥。 這兩類祛溼方都源自張仲景的經方。其中,苓桂類方幾乎都是藥食同源的方子。
  • 中藥白朮—治療腎病的「著力點」
    白朮這位中藥,歸屬於補中益氣之藥,也是一位治腎的常用藥;白朮主要含揮髮油,主要成分為蒼朮醇、蒼朮醚、杜松腦、蒼朮內酯、甘露聚糖、棕櫚酸、果糖、菊糖、胺基酸等;在許多疾病治療中都常用到此藥,如抗腫瘤等,在當今美容業也有著不少應用,如有的會用醋和白朮製成面膜,敷臉能美白祛斑,還有的用白朮
  • 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加它一起用,浮腫消了,健脾祛溼安神睡的香
    茯苓的利水滲溼功效,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因此,祛溼用茯苓,既能滲溼以治「標」,還能健脾治其「本」。且茯苓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長期食用也很安全。
  • 一兩茯苓一兩金,茯苓和它很「合拍」,祛溼排毒,或能變身衣架子
    俗話說:「一兩茯苓一兩金」,由此可見,茯苓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堅持喝一些茯苓泡水,對身體有益,有助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保護個人健康。所以在平時,很多養生人士,也是熱愛喝一些茯苓泡水,不僅如此,常喝茯苓泡水,還可以收穫以下這幾個好處,一起來了解下。
  • 「一兩茯苓一兩金」 服用茯苓到底有哪些好處?
    原標題:「一兩茯苓一兩金」 服用茯苓到底有哪些好處? 茯苓是一種十分常見且營養價值較高的中藥,民間素有「一兩茯苓一兩金」的說法,宋代文人黃庭堅也曾詩詠茯苓:「湯泛冰瓷一坐春,長松林下得靈根。吉祥老子親拈出,個個教成百歲人。」那麼,茯苓到底有哪些功效?服用茯苓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 介紹給你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對於茯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將茯苓作為一種具有保健效果的中草藥,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是對於茯苓你們了解多少呢?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茯苓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以及茯苓與土茯苓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