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與水同類異名,人體中腎主水,脾制水,肺調水。脾虛則生溼,腎虛則水泛,肺失宣降則水津不布,故水溼為病與上述三者關係密切,治療溼邪要密切聯繫各臟腑。前人有言:「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指的是某類祛溼藥具有通利小便,消除水腫的功效,針對水溼內停引起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病證,常稱為利水消腫藥,一起看看你都認識哪些實用的祛溼藥?
茯苓——利水消腫,滲溼,健脾,寧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本品善滲溼利水而消水飲,健脾而促進水溼運化,善寧心安神治水氣凌心者。對於水溼、停飲,無論是寒熱或兼否脾虛者皆宜,脾虛水腫或者溼盛者尤其適用。
臨床上主要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痰飲、脾虛洩瀉、心悸失眠等;對於心力衰竭、高血壓性心臟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失眠屬於心脾虧虛者,腎病症候群、慢性腎衰、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腹瀉屬於脾虛溼盛者也有應用。
應用注意陰虛而無溼熱者、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慎服。
臨床常這樣配伍用藥:
茯苓配澤瀉、豬苓、白朮、桂枝等,如《傷寒論》的五苓散,善治水溼內停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
茯苓配附子、生薑,如真武湯,用治脾腎陽虛水腫;
茯苓配滑石、阿膠、澤瀉等,如豬苓湯,用治水熱互結,陰虛小便不利水腫;
茯苓配黃芪、當歸、遠志等,如歸脾湯,善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
茯苓配山藥、白朮、薏苡仁等,如參苓白朮散,善治脾虛溼盛洩瀉。
薏苡仁——利水滲溼,健脾止瀉,除痺,排膿,解毒散結
薏苡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乾燥成熟種仁,在日常飲食中也常見到,我們都知道它善除溼,但其實可以怎麼用呢?薏苡仁生用清利溼熱、除痺排膿,炒用健脾止瀉;主治病證有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腫痛;脾虛洩瀉;溼溫病邪在氣分;肺痿肺癰,腸癰;溼痺筋脈拘攣;贅疣,癌腫等。
本品孕婦慎用。在日常膳食應用時注意不宜加鹼同煮,易破壞其所含有的維生素。
具體如何配伍應用呢?下面舉例幾個中成藥:
四妙丸——清熱利溼。本方由蒼朮、鹽黃柏、牛膝、薏苡仁組成。用治溼熱下注所致的痺病,症見足膝紅腫,筋骨疼痛。
參苓白朮散——補脾胃,益肺氣。本方由人參、茯苓、白朮(炒)、薏苡仁(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桔梗、砂仁、甘草組成。用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
前列舒丸——扶正固本,益腎利尿。本方由熟地黃、薏苡仁、澤瀉、茯苓、山茱萸、山藥、冬瓜子、牡丹皮、附子(制)、淫羊藿、蒼朮、桃仁、桂枝、韭菜子、甘草組成。用治腎虛所致的淋證及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症見尿頻、尿急、排尿滴瀝不盡。
風痛安膠囊——清熱利溼,活血通絡。本方由防己、通草、薑黃、桂枝、意苡仁、石膏、黃柏、木瓜、海桐皮、忍冬藤、滑石粉、連翹組成。用治溼熱阻絡所致的痺病及風溼性關節炎症見關節紅腫熱痛、肌肉酸楚。
澤瀉——利水滲溼,洩熱,化濁降脂
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本品既利水滲溼,又清瀉腎火與膀胱之熱,故對下焦溼熱、痰飲及相火妄動之證有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淋濁、溼盛洩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血症。
澤瀉禁用於腎虛滑精、無溼熱者;服用期間不宜與紫菜、海帶、蛋黃、波菜、芹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同用;不宜與降壓藥、降糖藥、保鉀利尿藥如螺內酯、氨苯蝶啶等同用,如你正在服用以上藥物或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常見哪些臨床配伍應用呢?
澤瀉配白朮:澤瀉利水降濁陰,白朮健脾升清陽,共用可健脾利溼,用治脾虛溼停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腫洩瀉、淋濁帶下等。《金匱要略》提出「澤瀉、白朮。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瀉小便短少者。」舉例一個中成藥:
眩暈寧片——健脾利溼,滋腎平肝。本方由澤瀉、白朮、茯苓、女貞子、陳皮、墨旱蓮、法半夏、菊花、牛膝、甘草組成。可用於痰溼中阻、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昏頭暈。注意:孕婦禁用;外感者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澤瀉配木通:增強利水溼、瀉心火之力,可用於熱淋、血淋、石淋、小便短赤澀痛、水腫、黃疸等。
澤瀉配牡丹皮:肝腎同治可瀉虛火,適用於虛火頭暈目眩、骨蒸潮熱等。
相似藥物總結,一表讀懂:茯苓VS澤瀉
車前子——利水通淋,清熱利尿,滲溼止瀉,明目,清肺化痰
車前子味甘、淡,性微寒;歸肺、腎、肝經;本品入腎經既利水清熱而通淋,又實大便而止瀉,治療下焦溼熱、水腫有熱及暑溼水瀉;入肝經清瀉肝火而明目,治肝熱目赤;入肺經清肺化痰而止咳,治痰熱咳嗽。廣泛應用於溼熱淋證、肝熱證、痰熱證。
要注意的是,陽氣下陷、腎虛遺精及內無溼熱者禁服車前子;用藥期間忌辛辣食物,不宜多食蔥、蒜辣椒或油炸香辣之品,戒菸酒。
看看車前子的臨床應用配伍:
車前子配車前草或淡竹葉等,治輕症溼熱淋證,白濁、帶下;
車前子配木通、滑石、山梔、大黃等可清熱瀉火、利尿通淋,用治溼熱較甚,小便赤熱不利,尿頻痛急,甚則點滴不通;
車前子配菊花、石決明、龍膽草等,可清肝明目,治肝熱目赤腫痛;如肝腎陰虛而致兩目昏暗視力減退,可配伍熟地黃、莬絲子;
車前子配白朮、茯苓、澤瀉、冬瓜皮等以健脾利溼消腫,用治水腫尿少屬脾不制水者;如病久腎虛,腰重腳腫,可配牛膝、熟地黃、山萸肉、肉桂等。
相關中成藥舉幾個例子:
八正合劑——清熱、利尿、通淋。本方瞿麥、車前子(炒)、萹蓄、川木通、梔子、大黃、滑石、燈心草、甘草組成。適應症:溼熱下注,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口燥咽幹。
五子衍宗丸——補腎益精。本方由枸杞子、菟絲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車前子(鹽炒)組成。用於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不育、遺精早洩、腰痛、尿後餘瀝。
濟生腎氣丸——溫腎化氣,利水消腫。本方由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肉桂、附子(制)、牛膝、車前子組成。適應症:腎陽不足,水溼內停所致的腎虛水腫,小便不利,腰膝疲重,痰飲咳喘。
復腎寧片——清利溼熱,益腎化瘀。本方由車前子、知母(鹽)、萹蓄、益母草、大黃(制)、 牡丹皮、甘草、梔子、黃柏(鹽)、附子(炙)組成。適應症:溼熱下注引起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急、慢性膀胱炎以及急、慢性腎盂腎炎等,症見尿頻、尿痛、尿急、腰痛等。
以上就是玥亮說藥今天要分享的祛溼藥之利水消腫藥的代表,這類藥物多為甘淡,性平或微寒,常配伍補氣健脾藥物治療脾虛水溼運化無力之水腫;與溫補腎陽藥合用,治療腎陽虛水溼內停之水腫。臨床運用需視不同病證選用藥物,作針對性配伍。祛溼藥,利水滲溼藥藥性滲洩,易傷陰液,陰虛津虧、腎虛遺精者宜慎用;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辯證用藥。
想了解更多中醫中藥,快來關注@玥亮說藥,讓我們一起致力於用最簡單、合理,安全的藥物改善疾病,提高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