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門頭溝開出首張「機修業」反恐罰單

2020-12-25 青瞳視角

近期,北京門頭溝區公安分局對轄區內某汽車服務有限服務公司,未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相關規定,開具了「反恐罰單」,該張罰單是北京市首例在機修業適用《反恐怖主義法》實施行政處罰案件,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效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依法履行《反恐怖主義法》規定的反恐防恐責任和義務,都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

記者從「平安門頭溝」獲悉,5月21日門頭溝公安分局在對三家店村大地停車場例行檢查時,發現某汽車服務有限服務公司,未辦理合法機修手續,未落實名驗證登記制度,遂依據《機動車修理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業治安管理辦法》,對其給予500元行政處罰,並責令其整改。6月30日,再次對該汽車服務有限服務公司開展「回頭看」檢查,發現其仍未按照《門頭溝分局機修業反恐防恐責任告知書》內容,落實《反恐怖主義法》對修車人相關信息實名登記制度,執法民警當場對實際經營人進行口頭傳喚,依據《反恐怖主義法》第九十一條之規定,以拒不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恐怖主義防範、情報收集、調查、應對處置工作,對其處以1000元罰款。

對此警方提示,電信、網際網路、金融、住宿、長途客運、機動車租賃等業務經營者、服務提供者,要依法對客戶身份進行查驗,做好實名登記工作,對身份不明或者拒絕身份查驗的,不得提供服務。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反恐怖主義防範、情報收集、調查、應對處置等工作;發現可疑情況,應立即向警方反映。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李強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濟南一賓館未實名登記入住,警方依據《反恐法》開出首張反恐罰單!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3日訊 近日,濟南南山公安分局依據《反恐法》處罰一家未落實住宿實名登記賓館,開出首張反恐罰單。根據《反恐法》第八十六條第二款之規定,南山公安給予該賓館責令整改行政處罰。公安提醒,經營賓館必須嚴格落實實名登記制度,尤其是疫情期間,實名登記是疫情防控可追溯的基礎,是保障市民健康,安全出行的重要措施。同時,住宿客人請主動配合賓館前臺的入住流程,使用本人身份證如實登記。
  • 貴陽警方開首張「反恐罰單」 酒店不登記旅客信息被罰10萬元
    圖為警方執法檢查涉事酒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以下簡稱《反恐法》)八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警方10日依法對該酒店處以10萬元罰款,對酒店負責人處以1萬元罰款。這也是《反恐法》實施以來,南明警方開具的貴陽市首張巨額「反恐罰單」。
  • 花果園一酒店收到貴陽首張巨額「反恐罰單」,原因是……
    9月11日,記者從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了解到,位於南明區花果園某某林酒店,因只顧營業賺錢,卻不登記旅客信息,置安全責任於不顧,屢次發生不落實住宿登記制度, 9月10日當天,南明警方對其開出首張「反恐罰單」。
  • 北京查處涉疫價格舉報1500餘件,豐臺開出300萬元頂格罰單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8月17日,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召開的半年工作會上了解到,疫情期間,北京市率先出臺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認定標準等指引規範,從重從快從嚴查處哄抬價格、製售假冒偽劣、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其中,豐臺區市場監管局開出疫情期間全國首張價格違法300萬元頂格罰單。
  • 馬來西亞新年開罰:首日開出600多張違反禁菸令罰單
    來源:央視原標題:馬來西亞新年開罰!首日開出600多張違反禁菸令罰單△圖片來自網絡當地時間2日,馬來西亞衛生部宣布在新的一年首日,政府執法部門共開出600多張違反禁菸令罰單。
  • 臺山「首張」違規佔用消防車通道罰單昨日開出
    臺山「首張」違規佔用消防車通道罰單昨日開出 2020-05-10 0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州開出首張個人罰單 垃圾不分類罰款200元
    上周福州開出首張3萬元的企業垃圾分類不到位罰單和首張個人垃圾分類投放整改勸導書福州垃圾收集違規行為29日上午,臺江區城管執法部門,對沿街商鋪垃圾不分類等行為開展執法,一個體戶因「垃圾混裝」,收到200元罰單。這是福州市開出的首張「垃圾分類」個人罰單!
  • 薯田埔社區開出首張生活垃圾分類罰單
    近日,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開出首張生活垃圾分類罰單,根據相關要求,對不按規定要求亂丟垃圾的一位市民處以50元罰款。據悉,這是薯田埔在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工作中開出的首張罰單。
  • 深圳對電子菸吸菸者開出首張罰單
    記者昨日從深圳市衛健委獲悉,深圳於前日開出內地首張電子菸罰單。10月14日,深圳新一輪控煙「車輪戰」正式打響,這也是《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菸條例》(以下簡稱《控煙條例》)修訂後的首次控煙執法,監督的對象就是新版《控煙條例》中首次納入禁菸範圍的公交站臺。在執法現場,共有6名菸民被罰,每人罰款50元,其中包括1名電子菸菸民,這也是內地首例電子菸吸菸者被罰。
  • 青島開出首張有償家教罰單 一老師被取消在編資格
    青島開出首張有償家教罰單 一老師被取消在編資格 該教師是《治理中小學教師有償家教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發布後,青島首個受到處分的教師。不過,針對有補課需求的學生,將提供人性化服務,學校給補助,老師課餘輔導學生。  學生家長劉先生投訴青島大學附屬中學一名老師在校外招攬學生,搞有償家教。接到投訴後,市南區教育局責令學校立刻進行調查核實。據調查,這名老師是青大附中的一名物理老師,業餘時間在一家培訓機構兼職教學。
  • 蘭州市城關區環衛局開出今年首張「亂扔菸頭」不文明行為罰單
    城關區環衛局開出今年首張「亂扔菸頭」不文明行為罰單執法人員提醒市民將菸頭扔進垃圾桶每日甘肅網8月26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先生,您好!這是今年城關區環衛局開出的首張「亂扔菸頭」不文明行為罰單。當天,為助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整改出實效、有提升,城關區環衛局環衛執法中隊依據《甘肅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蘭州市城鄉容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抽派執法人員,在轄區公園、車站、廣場等人流較大區域加大亂扔菸頭、紙屑、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的執法力度,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教育、警告或處罰,引導市民及時糾正不文明行為,努力營造乾淨、規範、有序的城市衛生環境
  • 薯田埔開出首張罰單!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建設「動真格」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餘巍巍 陳榮輝近日,光明區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開出首張罰單,根據相關要求,對不按規定要求亂丟垃圾的一位市民處以50元罰款。據悉,這是薯田埔在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工作中開出的首張罰單。自市、區和街道發動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薯田埔社區嚴格按照「市裡統籌、區裡組織、街道實施、社區落實、企業協助」五位一體推進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形成了社區主導、創建宣導、撤桶引導、投放督導、巡檢教導、收運疏導、執法訓導「1+6」工作模式,積極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工作落到實處。
  • 龍港警方開出「反恐罰單」!賓館未如實登記客人信息拒不整改被罰1萬
    未按規定登記住宿旅客信息,且拒不整改,9月15日,龍港警方向某賓館開出「反恐罰單」。若該賓館再次發現類似違法行為,則吊銷其特種行業許可證。今年8月初,龍港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在對轄區賓館進行檢查時,發現位於龍江片區的某賓館未按規定登記住宿旅客信息,當場責令整改,並對其開展反恐普法教育。
  • 【話題】國內首張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罰單開出
    現場多名家長被罰,由此國內第一張未用兒童安全座椅的罰單「成功」開出。在近2小時的執法過程中,交警攔停了十多輛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車輛,並詢問孩子年齡,令人遺憾的是,僅有一位家長給孩子使用了安全座椅。其中個別車主雖然購買了安全座椅,但也只是放在了後備廂中未給孩子使用。
  • 深圳開出全國首張電子菸罰單 悅刻因未張貼相關控煙標識被罰款2000元
    7月21日下午,因旗下的南山區悅刻電子菸實體店未依法張貼相關控煙標識,深圳悅來悅愛科技有限公司領到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分局粵海所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2000元。據悉,這是全國電子菸市場首張「罰單」,此罰單標誌著控煙工作從傳統菸草產品覆蓋到電子菸等新型菸草製品,控煙力度不斷加強,對青少年保護程度不斷加大。
  • 安徽一地開出首張生活垃圾分類罰單
    11月30日,蚌埠市一小區居民因不聽勸導,拒不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被處以50元罰款,這也是蚌埠市開出的首張生活垃圾分類罰單。
  • 不禮讓救護車,珠海開出該市首張這種罰單
    有一名病人心臟驟停救護車在趕往病人所在地時卻在紅燈路口被兩輛小車攔住去路救護車警笛聲不斷周邊司機也按響了喇叭提醒但兩輛小車也未讓行救護車上的醫護人員焦急萬分只好跳下車敲窗提醒救護車這才順利通過路口近日,珠海交警依法對兩位司機開出了珠海市首張不禮讓救護車的罰單
  • 9月份濰坊市開出18張環保「罰單」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9月份濰坊市生態環境局對環境違法案件的行政處罰結果,上月開出的18張環保「罰單」中,涉及十餘家單位及個人,最高罰款60萬元。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處罰情況來看,上月開出的環保「罰單」涉及發電、紡織、機械、印刷等多個行業。
  • 義烏開出金華首張電動車「天價罰單」
    5000元的罰單,也成為了浙江電動車新政實施以來,金華開出的首張電動車「天價罰單」。7月21日,義烏交警在日常巡查中發現,位於義烏經發大道的一家電動車銷售門店,有店員正在改裝一輛嶄新的電動自行車。交警通過系統查詢發現,這輛嶄新的電動自行車是剛上好號牌的,但對比上牌時的車輛照片與現場的車輛照片,有明顯的改裝及加裝痕跡,意味著上牌前後的電動車是「兩張臉」。
  • ...通道業務窗口指導 監管開出33張罰單 中信信託和五礦信託等違
    國慶節後短短10個工作日,三地監管部門接連公布了對4家信託公司的5張罰單,違規事項主要涉及房地產信託業務、通道業務和信保業務。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2019年以來,約20家信託公司共計收到來自各地銀保監局的33張罰單,合計處罰金額2445.36萬元,被罰公司、罰單數量和處罰金額均為近5年來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