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障礙正念治療的原理

2021-01-08 騰訊網

正念對調節情緒的解釋主要有四個模型:

1)再感知模型

正念訓練通過有目的地、開放地和不評判的態度進行注意加工,產生「再感知」,即思維方式的轉變,這種轉變是對心理內容的去自動化、分離的加工(例如思想、情緒和感覺)。即,強調從意識的內容轉向對意識本身進行加工操作,減少及時情緒對個體的控制,並影響隨之產生的習慣性反應模式。(之後的模型都是基於這一概念)

正念訓練個體對所有心理現象保持短暫易逝的態度,對不愉快的內在狀態產生高度的容忍,對情緒進行調節,增強幸福感。

幫助個體培養觀察自身當前想法和情緒的能力,體會自身體驗時刻發生的變化,對心理-情緒的內容有清晰的感知,進而促進認知-情緒-行為靈活性的增強和自動性的降低。

再感知對意識內容的觀察是不帶有主觀情緒的,從而使個體能夠更客觀、更少反應地去體驗情緒強烈。

2)正念應對模型

當個體評價一個特定事件的威脅、傷害等超出其能力範圍時,以正念方式對應激評價採用去中心化的適應性反應,關注意識的動態過程,而不是意識的內容,會擴展注意並加強認知的靈活性。個體對壓力事件進行積極的認知重評,並最終引發能緩解壓力的正性情緒例如憐憫、信任、自信和平和。

3)推動性上升螺旋模型

結合情緒可塑性神經迴路的情感神經科學研究提出正念可能在上升螺旋加工過程中產生正性的情緒。

4)正念情緒調節模型

傳統情緒調節模型包括:情境選擇、情境修正、注意分配、認知改變和反應調整。長期的正念訓練可以直接影響情緒調節的注意分配環節,具體表現為增強對負性沉浸思維認知控制的能力、自我關注的主義能力、注意分配和調節能力以及對空間線索的定向能力。

正念情緒調節模型是在此基礎上,提出對情緒體驗不需要進行抑制、重評或改變,二是對覺察和無反應性進行系統訓練,關注覺察本身,而不是覺察心理目標。有意識地選擇並識別思維、情緒和感覺,但不產生習慣性的反應,從而逐漸消除對困擾因素(包括悲傷、焦慮、恐懼、厭惡、得意與渴望)產生自動化評價的過程。——《做自己的旁觀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

相關焦點

  • 緩解情緒困擾的正念課程與效果
    講座中,劉老師介紹了團隊的正念減壓課程(MIED),並結合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和情緒障礙的功能模型(UP)對情緒困擾的理解,對該課程緩解學員情緒困擾的初步效果作了詳細介紹。
  • 正念減壓與情緒調節課程邀請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直接的翻譯為「以正念為基礎的減壓」,是一種團體訓練課程,每周一次,平均每次2.5個小時,連續8周,但在第6周與第7周間還有一堂全天約7小時的課程。卡巴金博士在麻州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設立了減壓門診,該門診既不提供診斷治療亦無諮詢服務,只提供此8周課程。
  • 聯愛護心 | 49天緩解情緒困擾的正念自助線上課程(第五期)
    在心理學中我們稱這種情況為「情緒困擾」,雖然還沒有達到情緒障礙(如焦慮症、抑鬱症)的嚴重程度,但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如果不及時調節則容易發展為更痛苦的情緒障礙。然而心理諮詢太貴,看書自學效率低,地面課程又沒時間去。
  • 【科研】正念認知治療和正念減壓課如何改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前言】許多朋友或許開始接觸正念後,聽得最多的是兩個經典的課程:正念認知治療(MBCT)和正念減壓課(MBSR),心中難免也會產生疑問:這兩個方法真的對我們有幫助嗎
  • 京師博仁丨正念情緒管理與自我關照工作坊(初階)
    實證研究證實,正念訓練除對能改善疾病中的壓力症狀及情緒,提升諮詢師的覺察能力,對大眾亦可促進專注力、情緒智商、增進幸福感等。正念為人帶來平靜、明晰和高效工作和生活方式。眾多科學研究證明,持續的正念練習將使人更好地減除壓力,管理情緒和優化效率。美國《時代》雜誌曾兩次將正念作為封面報導。
  • 正念能用於精神病的治療嗎
    01我曾經寫過正念與精神病治療的文章,有讀者兩次留言,引用徐XX教授的觀點說「精神病人不適合修習正念,因為正念會讓病情加重」。其實,就我們的臨床經驗來說,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重性抑鬱等)並不是正念治療的禁忌,關鍵是醫生和治療師如何掌握使用的方法。下面舉例兩個案例來說明一下。
  • 正念mindfulness ▎專注當下的力量
    從2013年的8篇系統性綜述研究發現,正念冥想及其類似的做法有益於監獄囚犯(如減少他們的憤怒和敵意),但作者再次強調此結論還需要進行更高質量的研究。正念冥想越來越頻繁地被納入各種治療方式中;如從2012年的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和綜述發現,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成功地預防並減少抑鬱症的復發。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九﹞正念療法
    這樣解釋強迫症:強迫症病人慣於將心智專注在判斷、排斥大腦所提供的一切,而不是允許心智接受想法、情緒和身體感受的本來面目,不斷地與之鬥爭。而在強迫症病人的想法中是軀體感受激發了情緒,而情緒又激發了想法,它們在心智中集中、匯合,像海浪一樣不斷衝擊著海岸。正念療法則要求強迫症病人將軀體感受看作是和想法、情緒一樣的東西。它們只是體驗而已。「疼痛就是疼痛,我們可以允許感覺糟糕。如果你允許感覺糟糕,並允許它待在那裡,你就會保持清醒。」清醒就是能看到軀體感受的本來面目。
  • MBCT經典文章:曙光出現,從抑鬱情緒中正念康復
    作者: Zindel Segal (多倫多大學臨床心理學家,MBCT創始人)翻譯: 初冬審校:李婷Balinda原文標題:Finding daylight, mindful recovery from depression來源:Psychotherapy Networker正念並非自然產生的一種技巧。
  • 正念減壓(MBSR)| 全球最權威的正念治療課程,帶你走出焦慮、抑鬱、失眠、緊張,找回內心寧靜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中國約有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約4100萬人患焦慮障礙。而且這一問題正在年輕化。世界衛生組織曾報告大約1/4的中國大學生承認自己有過抑鬱症狀。而卡巴金博士在減壓診所教授的正念訓練——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簡稱MBSR),也成為了美國醫療體系內歷史最悠久、有最多科學實證研究支持的正念治療課程。
  • 你有焦慮、抑鬱、睡眠障礙嗎?丨「正念療法」帶你一步搞定
    而抗抑鬱藥物雖然是治療抑鬱症的常用方法,卻存在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同時,抑鬱症最大的問題在於易復發,為此不少飽受抑鬱情緒困擾的人也同時在承受著另外一種內心衝突——擔心一輩子背負藥物的負擔和疾病標籤,因此他們長期陷入抑鬱的困擾中不能自拔!
  • 心理短片丨什麼是認知行為治療(CBT)?
    【動機】評估(cost-benefit analysis)(3)治療計劃的規劃(輕度、中度、重度)3、OCD行為治療的基本原理與常見技術(1)常見的焦慮減除技術(2)焦慮等級表的擬定(3)暴露/不反應法(E/RP)(4)正念輔助療法4、OCD認知治療的基本原理與常見技術(1)OCD不合理思考與辯證原理(2)蘇格拉底式問話(3)向下追問法(垂直向下技術
  • 兒童情緒障礙的表現和治療
    兒童焦慮障礙是一組以過分焦慮、擔心、害怕為主要體驗的心理障礙,常可見分離性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特定恐怖症、社交恐怖症、驚恐障礙,甚至選擇性緘默症、適應性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強迫症也包括在內 ,是兒童期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患病率為10~20% ,兒童期焦慮障礙不僅有持續的趨勢,而且有逐漸惡化的傾向。
  • 正念練習引導音頻使用指南(四)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知行為治療專業委員會正念學組
  • 正念的力量:為什麼我們要培養正念的習慣?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孩子情緒管理差、專注力弱的問題。在遇到孩子無理取鬧、喜怒無常、三心二意或者拖拖拉拉時,家長自己也免不了會陷入情緒的漩渦。如何讓孩子和自己都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讓孩子更加專注?我們總會告訴家長:和孩子一起,多進行「正念練習」。
  • 薛蓉:失眠與情緒障礙互為因果,科學治療是關鍵
    新華網北京5月29日電(王蹊)失眠是以頻繁而持續的入睡困難或睡眠維持困難並導致睡眠滿意度不足為特徵的睡眠障礙。有部分研究表明,失眠與情緒障礙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近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薛蓉做客新華網「健康大講堂」,與網友分享慢性失眠與情緒障礙的相關問題。
  • 正念與領導力:正念對領導者自我調節作用,是情緒崩潰前的緩衝墊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正念在緩和領導者情緒衰竭與自我評估領導行為(變革型領導與濫用監督)之間關係中的自我調節作用。具體地說,我們認為,領導者的正念可以緩衝情緒衰竭與消極情感和受損的觀點獲取之間的關係,這兩者將領導者的情緒衰竭與領導行為(即溫和的調解)聯繫起來。通過一項對領導者的時滯調查(N=505),我們發現,領導者的觀點採取和消極影響介導了情緒衰竭和自我報告的領導行為之間的關係。
  • 正念課程中的潛在傷害你知道嗎?
    比如一個有嚴重障礙的人在生活中覺得很痛苦,而治療中可能導致不舒服的方法是在他症狀痛苦範圍內的,並且可以帶來長期的益處,相反,如果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為了個人成長而參與正念課程,卻經歷了和課程益處不成比例的沒有預期的痛苦,這種情況則是一種傷害。
  • 大數據:抑鬱症的「心理治療」VS「藥物治療」,解釋非常全面
    在了解抑鬱症到底是心理治療還是藥物治療之前,我先給你科普一下它們是怎麼治療抑鬱症的。藥物治療當下研究發現,精神疾病確實會直接影響到腦部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尤其是神經遞質的紊亂,比如多巴胺(DA)、五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A)等遞質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情緒和認知。
  • 正念訓練,讓「來自星星的孩子」走出焦慮的內心世界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學校的正念項目能夠引導自閉症兒童更好地控制衝動這項發表在《發育障礙研究》雜誌上的這項研究,首次檢驗了強調自閉症兒童的自我意識和呼吸控制的學校正念項目的有效性。正念練習訓練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對當下的覺知上,可以幫助典型發育兒童提高決策技能,並有效地降低焦慮,焦慮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在全國每68個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中就有一個兒童有焦慮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