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業倒計時——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那個讓人安心做書蟲的地方

2020-12-17 一棵樹的微旅行

以前,我們會把去書店叫做「泡」書店,現今卻是去書店打卡的人越來越多,看書的人越來越少。

浮躁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刷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話,早已爛熟於胸,可認真讀完一本書卻覺得越來越難,你還記得上次去書店是什麼時候嗎?

如果是101大樓是臺灣的建築地標的話,那麼誠品書店就是文化地標。2010年在柏林電影節獲獎的臺灣電影《一頁臺北》中的取景地便是誠品書店,劇中的店員Susie和來店裡看書學法語的小凱在裡面度過了一個浪漫而荒誕的夜晚。

誠品敦南路店

喜歡閱讀的城市非常美。在誠品的書香中,很多人樂於做一隻書蟲。

誠品書店在臺灣有很多分店,在香港和南京、蘇州等地也開了分店,臺北的敦南路店是最大最有年代感的一間。這間24小時不打烊的總店,如果你衝著打卡而去,可能會有點失望,因為和大陸幾間有名的網紅書店比較起來,它算不得很精美,大陸有的書店更注重設計感帶來的視覺驚豔效果。

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是臺灣本土的自創品牌,創始人吳清友50年代出生於臺南縣一個小漁村,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從小便飽嘗生活的艱辛,後來畢業於工專機科的吳清友為了幫助家裡改善生活,在高職做過兼職老師,在皮包廠打過工,進過廚房設備公司當過銷售員,因為頭腦靈活做人誠懇,後來廚房設備公司的老闆生意轉向,便將公司轉賣給了他,靠這間公司他賺到了第一桶金。

靠著誠信經營,公司逐漸壯大,後來創建的幾間公司也都以「誠」字為公司命名,並依靠這些公司賺到的積蓄已能讓自己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吳清友

轉折來自於一次他患重病的經歷,誠品書店的起點在香港。當年吳先生因為患先天性血管疾病入住香港養和醫院,病痛之中,內心非常迷離,逼迫自己思考一些與生命有關的問題,主診醫師給了他一本史懷哲先生的《文明的哲學》,這本書給他極大的感動,並讓他對生命有了更多深刻的思考,人生的價值在哪裡?

並且在醫院中,他留意到醫生和護士的外套口袋裡都會放著一本書,在工作間隙都會拿起書本閱讀,讓他很感慨。

吳清友後來說在這段命懸一線的日子裡,那本史懷哲的《文明的哲學》和另一本《弘一大師傳》給了他最大的影響,也讓他後來有了做書店的決定。雖做不到像史懷哲和弘一大師一樣度己度人的境界,但史懷哲那句「大自然是上帝最偉大的創作,人類最偉大的創作盡在書本中」,開啟了他對經營書店的興趣。

所以,後來在每一間誠品書店內都會特意留出一個角落,這裡專門放著史懷哲的書籍。

敦南路這間總店一共有三層,地下一層是美食和伴手禮,可以在這裡喝咖啡,或用餐。

地下一層

一層是文創用品和周邊,也有不少原創設計師的品牌店在這裡。

二層則全層是書店。敦南路這間誠品要關閉重建了,這裡有個用3000本書堆出來的倒計時書牆。很多路過的書迷紛紛前來拍照留念。

倒計時書牆

書架排列很密集,也正是這些密密的書本堆出來的繁雜感,書店才更像一間書店。據說廣州的方所書店就是像誠品學習的,細看在書籍的陳列上它們還真的有點像。

在誠品還會專門留出一些獨立空間,讓創作者去進行一些有創造性的表現。

相比一些書店用設計的創意和格調令人眼花繚亂,這裡則更有沉浸其中去閱讀的氛圍,甚至偷偷拍張照也不好意思:來這裡是看書的,不是打卡的。

很多書店將心思花在了裝飾和陳列上,更多的空間讓給了休閒區和文創用品,而在誠品,你會看到,空間都給了書本,各個角落、臺階上都可以坐下來,地面上鋪的是木地板,可以拿一本書席地而坐慢慢閱讀,在不經意的一個僻靜角落裡,就會看到埋頭苦讀的身影。

書的種類很齊全,書架也不高,隨手便可以取下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來看。而且個人覺得比較不同的是,在我們的書店,通常最顯眼的位置被各種暢銷書和教輔書佔據,誠品則是擺放文史哲學類的書籍比較多。需要留意的是,在臺灣,因為智慧財產權及版權之故,書並不便宜。

就是這樣一個地標性的書店,開業後卻一直賠了15年!

吳清友先生的演講中,他說,這15年是他一生中最豐富的時間,因為讓他第二次看到了自己。這便是書籍帶給人的力量吧。

賣一本八卦雜誌和賣一本好書,在POS機上刷出來的價格都是25元人民幣 ,但是有良心的經營者會知道,那是不一樣的。

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是沒有文化,吳先生說他也不想活了。

最近因肺炎疫情之故,客人也少了許多,來書店的人們也紛紛口罩遮面。若是以前,這間誠品書店每天都不少人,很多來臺灣旅行的遊客也會慕名前來。

戴口罩前往書店的人

我們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流行各種對比,比哪個省的GDP更高, 比哪裡的人更富有,比哪座城市的城建更厲害,很多年輕人談論的也大多是誰誰誰又輪換上了「首富」之位。而物質財富之外,我們是否少了去關注精神上的財富呢。

吳清友創立誠品書店的初衷,不是為了賣書,只是為了讓人愛上閱讀。

相關焦點

  • 亞洲最知名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熄燈
    位於臺北敦南路的誠品敦南店吹熄燈號,5月31日一整天人潮洶湧,趕來向這家特別的書店告別,擠爆位在敦化金融大樓2樓的書店空間。入夜之後,戶外廣場更猶如跨年晚會,最後在董事長吳旻潔帶著員工與民眾一起倒數,為這處亞洲最知名的24小時書店,畫下歷史句點。
  • 誠品敦南店的最後一夜,我們還能去哪裡看書?
    2020.5.31誠品敦南店倒計時牌這是一個陪伴臺北人經過20多年的夜半讀書的時代,是讀書人哪怕最後一天營業,也要親眼見證它的熄燈。「我覺得敦南店的逝去,某種程度上對我來說,就像是吳先生的離開一樣。」誠品董事長吳昊潔接受採訪時說,因為有太多回憶與牽掛,讓前進變得很艱難。而敦南店的閉幕,就跟失去父親吳清友(誠品已故創始人)一樣,讓它成為時間的沉澱。
  • 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即將關閉,實體書店今年怎麼了?
    今年,書店界身陷「水逆」期。2019.10.22,單向街書店愛琴海店宣布撤店倒計時,撤店時間,2019年12月31日。2019.11.04,讀庫貼出緊急甩賣通知,因順義庫房要緊急搬遷,朋友圈掀起一陣買書狂潮。2019.11.05,老書蟲北京三裡屯店宣布關店,儘管盡了最大努力,但續租請求最終未能獲得批准。
  • 誠品臺灣首個24小時門店將「熄燈」 敦南店5月底關閉
    聯商網消息:4月23日,誠品方面宣布,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旗艦店誠品信義店將接手敦南店,成為新的「24小時書店」,並於6月1日開始延續「不打烊營業」,自此,敦南店正式進入「閉店」倒計時。據悉,敦南店是誠品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自1999年就開始的24小時營業的門店,位於臺北市仁愛圓環。
  • 臺灣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臺北東區地標誠品敦南店自1989年起在仁愛圓環地下一樓的書店開始,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它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等,以24小時營業、讀者可席地而坐自在看書為一大特色。如今這家陪伴了臺灣人31年的書店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5月31日一大早,店外就排起長龍。
  • 臺灣最大書店: 誠品還要關幾家?傳統書店將成臺灣稀有風景..
    臺灣最大的誠品書店,陪伴讀者數十年的誠品敦南店及士林店將於5月31日同日歇業,加上日前熄燈的臺南安平店及臺東店,以及同於5月歇業的高醫店和6月收攤的實踐店,光是上半年度,誠品就已收起6間門市。趙政岷舉例,時報出版於誠品敦南店的年度營業額是九百多萬,沒了誠品敦南店,這筆營業額無從補起,出版社也需回收庫存。實體書店不只能讓讀者接觸書籍,還是作家與讀者互動的空間,實體書店一間間倒,可能造成作家、出版社、通路間的惡性循環。
  • 臺北著名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即將關閉,實體書店今年怎麼了
    今年,書店界身陷「水逆」期。 2019.10.22,單向街書店愛琴海店宣布撤店倒計時,撤店時間,2019年12月31日。 2019.11.14,臺北誠品敦南店宣布,由於租約到期,將於2020年5月31日關閉。 這一下,浪潮抵岸碎得面目全非。在文化氛圍濃厚的彼岸,連歷史悠久的誠品書店也無法在這場水逆中倖免。以上羅列的還只是聲勢比較大的幾波浪花,中途還有多少小書店如碎浪傾倒,破裂,無聲無息。
  • 臺北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臺北東區地標誠品敦南店自1989年起在仁愛圓環地下一樓的書店開始,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它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等,以24小時營業、讀者可席地而坐自在看書為一大特色。如今這家陪伴了臺灣人31年的書店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5月31日一大早,店外就排起長龍。
  • 誠品敦南店熄燈,實體書店真的能被輕易取代嗎?
    文章轉載自iWeekly周末畫報2020年5月31日,是臺北誠品敦南店的最後一天。它是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自1999年全日營運之後再沒有熄過燈,持續超過18萬個小時。這麼多年的時光裡,敦南誠品儼然成為臺北最獨特的標誌和風景,也是一代人的精神家園和避風港。翻過一頁臺北:敦南24小時敦南,是第一家誠品的落腳點。
  • 臺灣誠品敦南店即將關張,全球首家24小時書店5月告別讀者
    誠品敦南店是誠品書店創立的起點,亦是全球首家24小時營運書店,因城市更新不得已告別讀者。據悉,誠品敦南店即將於5月31日閉幕。閉店前,誠品在5月推出「31天異想倒數」,邀請讀者一起與敦南店說再見。與此同時,誠品也近期向讀者宣告,全新的24小時書店誠品信義店將與敦南店無縫接軌,即將於5月29日開始試運營,3層書店有逾17萬種書籍選品,是敦南店的1.8倍,書店面積更是敦南店的2.5倍,同時,豐富的閱讀空間將為讀者提供更多閱讀體驗。
  • 臺北誠品敦南店5月底熄燈 信義店將成為新24小時書店
    人民網臺北4月23日電(記者孫立極、陳曉星)臺北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因租約到期即將熄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23日在臺北宣布,誠品信義店3樓之後接棒,成為24小時營業書店。誠品敦南店1989年創立,1999年成為24小時書店,因租約到期,將營業至5月31日。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誠品選在這一天舉辦「新24小時書店宣告記者會」。記者會上,吳旻潔感性致辭。她說想到《小王子》中小王子一生鍾愛的玫瑰,她認為誠品敦南店是每一個人心中的玫瑰,玫瑰是小王子獨有的,而敦南店是大家共同擁有的。
  • 臺北敦南誠品書店關門 曾被美媒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敦南誠品,再見!」5月31日是臺北文化地標、敦南誠品書店閉幕的日子,這讓島內民眾不勝唏噓。  臺北東區地標誠品敦南店自1989年起在仁愛圓環地下一樓的書店開始,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它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等,以24小時營業、讀者可席地而坐自在看書為一大特色。
  • 「臺北文化地標」誠品敦南24小時書店「熄燈倒數」
    新華社臺北11月14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14日下午在此間舉辦記者會,宣布將於明年5月31日謝幕。對於這家臺北知名的文化地標店的「熄燈倒數」,很多市民表示不舍,期待下一家24小時書店能順利「接力開啟」。
  • 誠品敦南最後一夜:5萬人向90年代臺北告別
    說白了,他想要開創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有書,有音樂,有咖啡香氣,有各種能讓人好奇和開心的小玩意兒,有各種能啟發人的文化活動。當然你也可以什麼都不買,也不看,就坐在角落,感受須臾蓬鬆與自由。以至於到了後來,在臺北的人沒地方去,就會去誠品。有人來臺北,就為了去看一眼誠品。尤其是24小時的敦南店,已然成為了遊客眼中的文化地標,臺北人心裡的城市港灣。
  • 別了,誠品敦南店!5月31日,書店最後狂歡24小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2019年11月,「誠品敦南店明年5月31日謝幕」的消息曾引無數人感慨,這是全世界首家24小時書店,已陪伴讀者30年。小時新聞曾報導:董事長吳旻潔明確表示,原因是租約到期,但24小時書店一定會繼續。如今這個倒計時已經接近尾聲了,5月31日,書店將正式熄燈。誠品網絡官方帳號從2019年11月14日啟動了200天倒計時,由3000本書堆砌而成的「時光之冊」 藝術裝置,象徵書店陪伴愛書人走過的足跡。
  • 吳旻潔:誠品敦南店2020年中租約到期後,確保24小時書店還會繼續
    3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聯合新聞網》報導,1989年3月12日第一家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在臺北市仁愛圓環誕生,後來也在誠品敦南店開出全世界第一間24小時書店,不僅成為臺北夜晚最美的風景,也是各國愛書人訪臺的朝聖地標。
  • 臺北敦南誠品書店結束營業 數萬讀者湧入書店告別
    臺北敦南誠品書店結束營業。(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6月1日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臺北文化地標、擁有31年歷史的敦南誠品書店5月31日結束營業,讓島內民眾唏噓不已。5月31日一大早,店外就排起長龍,店內擠滿人群買書、打卡與聽講座。誠品書店估算,當天湧進5萬人次。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表示,「是芸芸眾生成就敦南誠品」。據報導,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於臺北仁愛敦南圓環旁開幕,1999年打開了臺北24小時閱讀的首頁,還曾被美國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
  • 到臺灣必打卡的誠品敦南店,因租約到期將於明年5月31日熄燈
    所以,「誠品敦南店明年5月31日謝幕」,這個消息引無數人感慨,因為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誠品故事。尤其,這又是誠品的創始店,已陪伴讀者30年,成為臺北市民青春的一部分,它還是首家24小時書店,是遊客到臺北的打卡點。該店為什麼要關門,以後的計劃是什麼?
  • 誠品創始首店5月熄燈,但24小時書店永不消失
    承載了臺北人無可取代的回憶第一家誠品書店敦南店,即將要說再見了。據最新消息,走過31年時光的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將於今年5月31日正式熄燈。第一次關店「預告」發布於2018年,理由是租約到期。
  • 信義誠品接棒「不打烊」,它能取代敦南誠品嗎?
    (微信公眾號:臺灣遊學考察;wb:捷鵬國際 | 赴臺考察)信義誠品在5月29日試營運24小時書店,敦南誠品則在誠品董事長吳旻潔的帶領倒數下,於5月31日午夜正式熄燈。從經典的敦南店到充滿無限可能的信義店,24小時書店精神會如何傳承?信義商圈會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