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沒什麼特別。
是臺灣大湖國小五年級,
發教科書的日子。
孩子們並沒太多期待。
除了紙張變新、內容變難,
跟去年應該沒差。
依舊單調、刻板、枯燥、乏味···
「哇!這是什麼?
這太酷了!」
第一個拿到教科書的孩子,
興奮地驚呼起來。
「太恐怖了!
這竟然是國語課本耶!」
孩子們一個個翻看著書本,
愛不釋手、兩眼發光。
躲在一旁的陳慕天,
看著眼前的一幕,
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看吧,孩子們會喜歡的。
這個被稱為臺灣第一套具有美學教育的教科書,是「美感細胞團隊」發起的「美感教育計劃」的重大成果。
23歲的陳慕天,
是團隊負責人,
也是計劃發起人。
曾留學國外的他,
除了感嘆於國外的環境、建築之美,
對他們的美感教育,
更是感受頗深。
無論市區還是鄉野,
走到哪都跟畫一樣。
從老人到小孩,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
甚至一個罰單都充滿設計感。
反觀國內,
美感好像只是精英專屬。
國人的現今審美,
處於並將長期處於,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陳慕天並非設計出身,
也不是教育專業。
甚至整個「美感細胞團隊」,
都是美感教育的門外漢。
但總有一些事情,
值得我們放手一搏。
幾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說幹就幹,
一個致力於改變臺灣美感教育的大計劃
——「美感教育計劃」,
漸漸浮出水面。
他們把計劃的第一步,落在孩子們的教科書上:兒童早期啟蒙對未來影響巨大,而華人教育體制下,與孩子聯繫最密切的就是每天至少看8個小時的教科書。
而我們現在的教科書,
基本上是這個樣子:
有的人會質疑,
小孩子懂什麼審美,課本能看就行。
陳慕天他們卻覺得:
只是我們不懂小孩子。
沒有什麼資源,
只有可以任意揮霍的青春。
陳慕天和夥伴們每日奔走,經常忙到忘記吃飯,終於籌到足夠的資金。還獲得設計企劃公司IF OFFICE創辦人馮宇的協助。
甚至有很多設計師、插畫師,
志願加入這個計劃,
義務幫忙設計內頁。
一場臺灣教科書革命,
就這樣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好的設計,
應該讓孩子擁有,
充分的想像和創造空間。
新版書的封面,
生字格裡只畫了一個點,
每個孩子都可以隨心把格子填滿,
可以是「我」、「那」,甚至圖畫···
每一本都獨一無二。
一篇《動物的尾巴》,
孩子們可以跟老師互動「猜猜看」,
辨認插畫中的尾巴來自何種動物。
一篇介紹Google標誌的課文,
把LOGO的配色,
都融入到了畫面當中。
還專門給孩子們設計了,
一個迷宮遊戲來挑戰。
一篇講述大魚被吃掉的課文,
大魚被生動地做成了,
生魚片。
豐富多變的插畫,
用心精美的排版,
更人性化的設計···
就像美感細胞的口號一樣:
給我一本課本,
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
新版教科書變成了隨手可得的美術館。
「我覺得新課本很好,
圖片很多,素材很有趣,
不會覺得悶。」
「舊課本你一看就知道講什麼,
新課本會給我更多想像空間。」
「我真的覺得這個比較好,
以前的課本太死了。」
孩子們之間的交流,讓陳慕天他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並不像大人們以為的那樣,什麼都不懂。他們能頭頭是道地講出他們對「美」的看法。
他們對「美」,
同樣會有自己的認知、
感受和判斷,
從而也對「美」有更多的需求。
試點國小的大獲成功,
讓這個計劃得到了更多關注。
越來越多的出版社找到陳慕天,
為更多不同年級的孩子,
設計有美感的課本。
他的目標是:
希望未來10年內,
能夠影響臺灣一半以上的教科書。
「美感細胞團隊」好像一個拓荒者:為臺灣美學教育開闢新道路,期望國民教育能給的不只是知識技能,更應該有美感設計思維能力。
他們相信,
一本小小的教科書,
就能為孩子們打開通向美的道路。
對這一群年輕人來說:
教科書只是個工具,
他們最終目標是要撼動教學現場,
全面影響出版界和文化產業,
擴大美感教育的觸角。
只要開始,
一切都不算太晚。
湖圖君送福利時間!\(^o^)/
實用手電筒
親膚竹纖維毛巾
精美紀念傘
定製書籤
Q1:市圖書館國慶節等法定節假日都是照常開放的,只是開放時間與平常略有不同,那麼,你知道湖州市圖書館法定節假日的開放時間嗎?請標註時間段即可。
(Ps:後臺直接私信回復「開放」,獲取市圖書館開放時間安排表)。
(Ps:答案任意門——請戳連結http://www.hzetsg.com/#,或者關注「湖州市圖書館」官方微信平臺,點擊下方菜單「更多」,選擇「數字圖書館」一欄,從連結頁面裡的地方特色快捷欄中獲取答案)。
Q3:國慶期間,市圖書館精心為讀者烹製了一份營養豐富的節日「文化大餐」,有每日的電影放映、主題畫展、書籍推介,還有優秀社科類文章徵集活動等。相信你一定能在濃濃書香中度過這個非同尋常的國慶長假。可愛的你,能告訴湖圖君本次俞進書畫展是以什麼為主題的嗎?(Ps:答案請從往期微信推送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