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引導中國企業加強境外反壟斷合規管理。
9月1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企業境外反壟斷合規指南(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南」或「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指出,為引導企業建立和加強境外反壟斷合規管理制度,防範境外反壟斷法律風險,制定本指南。
指南主要適用於在境外從事業務經營的中國企業以及業務活動可能對境外市場產生影響的中國企業,包括從事出口貿易、境外投資、併購、智慧財產權許可、招投標等涉及境外的經營活動。
意見稿第二章「合規管理制度」指出,鼓勵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設置境外反壟斷合規管理部門或崗位,或者在現有合規管理制度中開展境外反壟斷合規管理專項工作。
第三章「合規風險重點」提示,各司法轄區反壟斷法調整的行為種類類似,主要以規制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影響的經營者集中作為主要內容。同時,企業應根據相關司法轄區的情況,關注本章可能未涉及的特殊規制情形,例如德國的禁止濫用相對優勢地位,美國的禁止在競爭者中兼任董事等安排,俄羅斯、烏克蘭對行政性壟斷行為的規制等。
近年來,中國企業頻現出海投資併購潮,同時,歐美等司法轄區對海外投資者和大型科技企業的反壟斷調查升級,中國企業境外反壟斷合規面臨新的挑戰。
據商務部9月1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底,中國超2.75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全球188個國家(地區)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4.4萬家,全球80%以上國家(地區)都有中國的投資。201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369.1億美元,流量規模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2019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2.2萬億美元,存量保持全球第三,次於美國和荷蘭。
以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業務擴張為例,今年4月底,德國聯邦反壟斷局無條件批准了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收購福斯羅機車業務的交易。交易雙方雖在2019年8月就已籤署合同,但因為涉及德國和中國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交易經歷了較長的審查流程。
歐盟中國商會和羅蘭貝格諮詢公司9月10日聯合發布的《迅捷行動 共創未來》報告指出,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在投資歐盟企業時,將面臨反壟斷審查、外商投資審查和外國補貼審查。
《企業境外反壟斷合規指南(徵求意見稿)》意見徵求截止時間2020年9月30日。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一、登錄市場監管總局網站(http://www.samr.gov.cn),通過首頁「互動」欄目中的「徵集調查」提出意見。
二、通過電子郵件將意見發送fldj@samr.gov.cn,郵件主題請註明「《企業境外反壟斷合規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三、將意見郵寄至:北京市西城區三裡河東路8號,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郵編100820。請在信封註明「《企業境外反壟斷合規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字樣。
(作者:黃婉儀 編輯:曹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