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丫學芭蕾》:人生困境很多,唯有喜歡才是堅持的最強動力

2020-08-25 小雨不乖一起成長

漫漫人生路,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別人都說我適合做這個,可我心裡喜歡的卻是那個,怎麼辦?選擇自己喜歡的,還是適合自己的呢?」

對爸媽來說,需要考慮的更多,不但要糾結自己的人生,還要把關孩子的選擇,「孩子很適合A,可他卻喜歡B,該怎麼辦呢?」

如果此時的你也有這樣的困惑,建議你和孩子共讀一下《大腳丫學芭蕾》,相信讀完你會獲得一些啟示。


《大腳丫學芭蕾》粉粉的封面


小女孩貝琳達身上的每個部位都很小,但卻有一雙壯觀的大腳丫。教戲劇的牛老師看到貝琳達的大腳丫,認為她是天生的小丑,指派貝琳達在學校的才藝表演上扮小丑。可是,貝琳達並不喜歡演小丑。


在她苦悶排練的間隙,看見了卡蜜在跳芭蕾舞,一下子就愛上了芭蕾舞,於是天天回家練習。在學校的才藝表演上,身穿小丑服的大腳丫女孩貝琳達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芭蕾。


繪本作者與創作特色


1、繪本作者


埃米·揚(Amy Young),美國知名圖畫書作家,代表作有大腳丫系列,《大腳丫跳芭蕾》,《大腳丫在巴黎》,《大腳丫和玻璃鞋》和《大腳丫學芭蕾》。


她曾在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接受專業的藝術訓練,隨後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並獲得法學博士,從事律師工作7年之後,毅然離開,埋首進入藝術的世界,給孩子們創作一本又一本圖畫書,這是她最喜歡也最享受的工作。(選擇喜歡的,還是適合的,埃米·揚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Amy Young


2、繪本的創作特點


(1)畫面簡潔


《大腳丫學芭蕾》全書以粉色調為主,畫面輕鬆柔和,直到牛老師指派貝琳達扮演小丑,她的世界才有了暗色調。沮喪時,貝琳達推開黑漆漆的表演廳大門,或許此刻她的心情也如門的顏色一樣低沉,但舞臺上燈光下的卡蜜,卻像黑暗中的星火,點燃了貝琳達的夢想和熱愛,從此,貝琳達的世界又恢復了活潑明朗。


貝琳達形象簡潔,臉上只有小小的眼睛(兩個小圓點)、眉毛和嘴巴(幾條小短線),卻形象表達出了喜怒哀樂各種情緒,就連頭上的一小縷捲髮都會隨著貝琳達的狀態而變化,時而歡樂跳躍,時而沮喪垂下。


《大腳丫學芭蕾》內頁


(2)情節幽默有趣,充滿想像力


大腳丫給小女孩貝琳達的生活帶來了不少好處,如,踮起腳尖就像踩高蹺,可以輕鬆地拿到高處的餅乾罐;玩蹦床的時候能夠直接飛上樹梢;滑雪不用帶雪橇,可以直接用大腳丫,就是腳指頭有點冷……


同時,大腳丫也有許多不方便之處,如,跳繩總是被絆倒,跳房子總是踩線,鞋子太難買,幾乎沒有漂亮的鞋子可選……


(3)故事貼近生活,能給人情感啟迪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中或許都會遇到這些「書中人物」,如,貝琳達的偶像卡蜜,就是群體中那個備受仰慕的人;強勢的牛老師,一心想著把貝琳達塑造成她想要的樣子,從來沒有意識到貝琳達是多麼不情願,直到最後還為貝琳達沒成為優秀的小丑而深感遺憾。


(類似牛老師這樣的老師、爸媽,生活中比比皆是,都深得明學真傳「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最常見的三個靈魂拷問


面對人生各種困境,選擇自己喜歡的,才更能堅持下去


須知參差不齊,乃是幸福的本源。


人生本來就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想要過的充實而又愉快,得到生命的幸福,最好的一條方法就是儘可能的去多發展各種興趣愛好。


——羅素


1、選擇自己喜歡的,才不會覺得生活少了點什麼


之前我經常有這樣的困惑:生活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煩心事,相反,我有支持自己的老公和可愛懂事的女兒,辭去工作全職帶娃也是自己深思熟慮的選擇,但偶爾總覺得心裡空空的,總感覺生活少了點什麼東西。


後來,我才明白,這是因為剔除了工作和相夫教子之後,我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到底是什麼,我不知道除了老婆和媽媽這兩個身份,作為我自己,我還有什麼熱愛的事情。


我到底喜歡什麼呢?只有多嘗試。幸好,我重新找到了寫作。雖然沒有任何物質獎勵,但內心的滿足感是無價的。(這段經歷警示我,發現不乖喜歡什麼事情時,要鼓勵支持,不要像我一樣學習的時候只顧著學習、工作的時候就只是工作,完全沒有發展自己的喜好)


選擇自己喜歡的,並且為之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不斷地收穫成就感,讓人變得更自信,這種良好的心態也會遷移到帶娃的生活中,實現育兒生活的良性循環。


長遠來看,不乖長大成人離開我之後,我有一個喜好陪伴著,老年生活也可以豐富很多。



2、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才能有更多堅持的動力


作為爸媽,要鼓勵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並為之堅持努力。因為喜歡,更容易堅持;因為堅持,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從而整個人越來越自信。這些優良品質自然會遷移到學習上,實現能力的延伸和拓展。


最近一段時間,年僅6歲的Miumiu因為深厚的音樂功底,憑實力登上熱搜好幾次。吉他翻唱周杰倫的《Mojito》,歌聲甜到周董親自翻牌;吉他彈唱《加州旅館》火爆外網,僅在Youtube上就有500萬人觀看……


小女孩Miumiu驚人的音樂實力背後,是爸媽對她喜歡音樂的尊重和支持。早在Miumiu2歲半時,爸媽就發現了她對音樂的喜歡,然後就有意識讓她接觸樂器,古典吉他、民謠吉他、電吉他、尤克裡裡、鋼琴、架子鼓等……一首首好聽的音樂,一摞摞的獲獎證書,如果沒有喜歡作為支撐,只靠爸媽的逼迫,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Miumiu抱著吉他的樣子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只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執著。爸媽發現孩子的喜好,支持鼓勵孩子選擇喜歡的事情,激發孩子的內驅力,然後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很多爸媽可能會說,「孩子還是以學業為重呀,學習不好,其他再好也白搭呀」,學業當然特別重要,但孩子的喜好並一定就和學業相互矛盾,兩者也可以是互為促進的關係呀。


之前我微頭條發過一條這樣的內容,。但問題是,這種粗暴的行為,不但不會讓孩子把心放到數學上,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影響學習成績。


孩子喜歡寫小說,那就鼓勵孩子寫呀,然後引導孩子「文理兼修對寫作很有幫助,因為數學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呀」,跟孩子一起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制定計劃,督促實行,同時,把孩子寫的小說收藏好。孩子感覺到爸媽對自己喜好的支持,就會對未來充滿信心,也才能有動力去學習。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同,自己的喜好被爸媽認同,這本身就是孩子學習的動力來源。


3、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有可能是成就你人生的事業


提到Steve Jobs和Elon Musk,你會想到什麼?我會想到「天才」。之前我以為「天才嘛,肯定是天生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Renzulli在1986年提出了資優三環理論,他認為,所謂的天才都有高於平均水平的智能(記憶力、理解力、總結能力、學習能力、判斷力、決策力等智能高於均值)、高創造力(幽默、富有好奇心、愛冒險、敢於反對,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想法,並善於運用)、和高工作熱忱(對感興趣的事充滿熱情、專注,有非常強的內在動力,高能量,有毅力,樂於接受挑戰,善於訂立目標,完成任務)。


資優三環理論


天才都是高智能,這很好理解,但是高智能並不一定就是天才還要有高創造力和高工作熱忱,三者綜合作用才能成就天才。什麼人最容易對工作充滿熱情呢?喜歡自己工作的人。就如Steve Jobs和Elon Musk,他們不光有高於均值的智能,還有旺盛的創造力和我們普通人無法想像的工作熱情。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說,天才畢竟是少數,我們孩子很大概率就是個普通人。但是,即便事實可能就是這樣,作為爸媽,我們也不應該從一開始就給孩子設限,我們並不能想像到之後的發展。


教育啟示:爸媽不設限,孩子的發展才能不受限


《大腳丫學芭蕾》一書中,媽媽出現的次數很少。大腳丫貝琳達第一次在房間裡跳芭蕾的時候,門口有媽媽探過來的半個身子;貝琳達最後表演芭蕾時,媽媽坐在臺下觀看,也只是個側臉。


雖然媽媽正面出場次數不多,但通過書中貝琳達房間的變化,我們就能感知到媽媽對貝琳達學芭蕾的鼓勵和支持。房間裡的芭蕾元素越來越多,從散落的芭蕾書,芭蕾舞者照片,到芭蕾玩偶、芭蕾八音盒,就連玩具小熊也穿上了芭蕾舞裙……


貝琳達的媽媽只出場2次


跳芭蕾需要柔韌的腳尖,學校老師都覺得貝琳達特別適合扮演小丑,但貝琳達的媽媽卻很支持她選擇自己喜歡的芭蕾,並潤物細無聲地鼓勵她堅持努力。如果貝琳達的媽媽也覺得大腳丫跳不了芭蕾,大腳丫很適合小丑,那房間裡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芭蕾元素了。


近日,李佳琦落戶上海成了一大熱搜。李佳琦,連同他招牌的「Oh my god 買它!買它!」,儼然已經是網際網路的傳奇。


李佳琦能有這樣的成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尤其是爸爸)沒有給他設限。設想一下,假如你家男孩很喜歡打扮,大學要學藝術,畢業找工作就是化妝品顧問,直播時直接把口紅抹在自己的嘴唇上,你會是怎樣的反應呢?


李佳琦


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會把我們帶到什麼樣的未來,我們都不知道。正因為此,作為爸媽,不應該給孩子的發展設太多限制,孩子的未來是我們的想像力也達到不了的。


1、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喜歡的東西


大家或許都聽過阿姆斯特朗的故事:小時候,他經常對著月亮開心地跳啊跳,說「我要跳到月亮上」,他的媽媽沒有否定和嘲笑他這看似不切實際的想法,而是笑著說「很好呀,但你要記得回家吃晚飯哦」,多年後,當年的小男孩,阿姆斯特朗果然成了登月第一人。


2、對孩子抱有積極期待


心理學上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方面產生效應,比如,教師認為A很聰明,對A寄予很大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後,A的學習成績比其他學生有明顯提高。



爸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爸媽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那孩子也會這麼認為,就會更有熱情去更努力、做的更好;如果爸媽都覺得孩子能力不行、智商不行,那孩子也會感覺到,也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乾脆破罐破摔吧。


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支持孩子、鼓勵孩子,才能讓孩子越來越閃亮。


3、告訴孩子,現實和喜好(夢想)之間需要用行動來連接


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可能用不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但要堅持下去,則需要很多的努力和付出。如果孩子告訴你他的喜好是什麼,那你就需要引導孩子為喜好而堅持努力。



繪本講解技巧


1、視頻導入,更直觀形象地吸引孩子的注意


拿到繪本,先和孩子一起看看封面,請孩子說說看到了什麼,我家不乖的回答是「看到一個小朋友在跳舞」,接著我就問她知道這是什麼舞嗎?有些孩子能說出芭蕾舞,但我家不乖還不清楚這些舞種,我就跟她講說這是芭蕾舞,然後給她放一段芭蕾舞視頻,如《天鵝湖》片段,讓她直觀地欣賞芭蕾舞的美。


觀看視頻的同時,引導孩子關注舞者的腳,腳是什麼樣的動作?腳的大小怎樣?腳上穿什麼樣的鞋子?然後進入繪本閱讀。


《大腳丫學芭蕾》內頁


2、閱讀的過程多提問互動,引導孩子思考


貝琳達有雙大腳丫,她覺得大腳丫好嗎?為什麼呢?引導孩子接納自己,愛自己,就像貝琳達一樣,她並不覺得自己的大腳丫是缺陷。


教戲劇的牛老師認為貝琳達適合扮演小丑,為什麼?那貝琳達喜歡扮演小丑嗎?引導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想問題,引導孩子體會「別人認為你適合的,不一定是你喜歡的,這兩者可能會有衝突矛盾」。


貝琳達喜歡什麼呢?貝琳達發現自己喜歡芭蕾之後,是怎麼做的呢?你覺得貝琳達適合跳芭蕾嗎?引導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並為之努力。不要因為別人說自己不行,就放棄。


3、閱讀完,如果孩子對芭蕾舞很感興趣,也可以趁機進行相關的藝術啟蒙



寫在最後:


孩子天生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的學習都是出於好奇和喜歡,作為爸媽,我們要發現孩子的喜好,鼓勵支持孩子的選擇,挖掘孩子內在的驅動力,而不要自以為是地替孩子選擇適合的。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壓抑自我。當你就是你自己,自然會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不論你是誰,just be yourself!


我是不乖的媽媽小雨,,期待你的關注哦~~


《大腳丫學芭蕾》如果你也讀過,有不同的想法,歡迎留言分享哈!

相關焦點

  • 繪本分享《大腳丫跳芭蕾》——如何幫助孩子堅持夢想
    芭蕾舞者在舞臺上展現的輕盈,來自對利率的精準控制。他們把全是的重量落在腳尖上,身體隨舞曲旋轉、跳躍,成為力與美的絕佳體現。 如果一個女孩兒有一雙大腳丫,讓她看起來沒有那麼輕盈,還能跳芭蕾舞嗎?她跳舞還會被認可嗎?《大腳丫跳芭蕾》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與生俱來的劣勢無法改變,但通過後天的努力與堅持,劣勢也成轉化為個人獨具的特點。
  • 《大腳丫學芭蕾》親子繪本閱讀
    有個美麗的嬰孩名叫貝琳達,她身上的每個部位都很小,除了一雙超級壯觀的大腳丫。教戲劇的牛老師選中貝琳達,叫她扮演小丑,參加學校的才藝表演,可是貝琳達卻意外喜歡上了芭蕾舞,也得到了教舞蹈的燕老師的支持和幫助。才藝表演上,貝琳達會帶來什麼樣的故事呢?
  • 醜小鴨到白天鵝的逆襲:勇敢做自己,大腳丫女孩的芭蕾夢
    芭蕾是眾多風格舞種中的一種表演藝術。完美的身材、紗裙、漂亮的足尖,高難度的旋轉,優雅的謝幕,這些都是人們心中的對芭蕾印象。這是一種接近完美的藝術!如果沒有看過繪本作家艾米•揚的《大腳丫學芭蕾》的故事,相信我們絕不會把芭蕾和大腳丫聯繫在一起!
  • 《大腳丫學芭蕾》,不給孩子貼標籤時,才發覺她原本可以如此優秀
    《大腳丫學芭蕾》這本書從封面開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淺粉色背景再加上穿著漂亮芭蕾舞裙翩翩起舞的俏皮女孩,甜美又浪漫。大腳丫能夠幫她跳得很高,幫助她踢足球、滑雪。可是大腳丫也不全是好處。跳繩會被繩子纏住,跳房子也總是出界,最糟糕的是大碼的鞋子都太難看了。通過這一系列事情的舉例對比,把貝琳達對自己與眾不同之處的開心與難過都刻畫了出來,讓人感同身受。生動細膩體現了孩子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發現自身不同之處的欣喜或煩惱。
  • 《大腳丫跳芭蕾》親子繪本閱讀
    《大腳丫跳芭蕾》講述的是一個叫貝琳達的女孩很喜歡跳芭蕾,而選拔會的評委嫌她的腳太大而拒絕看她的表演。她只好放棄跳舞,找了一份餐廳的工作,她也很喜歡餐廳的老闆和客人,可是,她還是常常懷念跳舞。有一天,餐廳裡來了一個樂團,在他們美妙的音樂裡,貝琳達不知不覺中跳起舞來了。
  • 《大腳丫跳芭蕾》讀後感匯總(二)
    1、看到這本書就被優美的圖畫吸引,貝琳達健康的小麥膚色,纖細的腰身,修長的四肢,格外醒目的大腳丫,一位優雅的舞者形象讓人記憶深刻。舞蹈中的貝琳達是那麼自信,臉上的笑容那麼漂亮,她享受在舞蹈中,在舞蹈中她做了最好的自己,即便評委們並不喜歡,儘管她自己也曾經想過放棄,但是最終還是堅持到底。仔細想想,貝琳達是幸運的,她堅持了自己的夢想,不在意別人的看法,破繭成蝶。在真實的生活裡,又有誰在堅持自己的夢想呢?習主席提出中國夢,大到國家夢想,小到每個孩子心中小小的夢,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被尊重。
  • 《大腳丫學芭蕾》|一冊兒童繪本,帶給我的兩點品質啟蒙教育思考
    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經給很多家長的建議是:和孩子一起共讀繪本《小威向前衝》,以此作為孩子認知兩性的啟蒙教育。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大腳丫學芭蕾》這本繪本,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勇氣的故事,我讀完的第一感受是,如果我小時候能讀到這樣一本書,該有多好。每個人內心的夢想,都不該以任何理由而擱淺,孩子如此,大人亦如此。
  • 課堂實錄:竇桂梅講解《大腳丫跳芭蕾》公開課
    這個人應該是個女孩。   竇桂梅:掌聲給第一次發言的同學。   同學:我發現他這本書我覺得主要應該是講一個人,因為封面上就有很好的體現,我還有一個問題,他說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大腳丫跳芭蕾》,那麼我為什麼要寫這個人,而且他跟跳芭蕾有什麼關係?
  • 繪本故事_97《大腳丫學芭蕾》堅持自己的努力夢想終究實現
    有個美麗的嬰孩名叫貝琳達,她身上的每個部位都很小,除了一雙超級壯觀的大腳丫教戲劇的牛老師選中貝琳達,叫她扮演小丑,參加學校的才藝表演,可是貝琳達卻意外喜歡上了芭蕾舞,也得到了教舞蹈的燕老師的支持和幫助。才藝表演上,貝琳達會帶來什麼樣的故事呢?
  • 課堂實錄 竇桂梅:《大腳丫跳芭蕾》
    學生:我認為因為大腳丫是這個故事的關鍵所在,而貝琳達只是一個名字而已,這個貝琳達可以換成任何一個名字,而大腳丫是跳芭蕾的一個主要的條件。老師:對你來說僅僅是大腳丫嗎?學生:大腳丫是跳芭蕾的缺陷所在。學生:大腳丫是人生的挫折。學生:我覺得大腳丫是貝琳達的標誌,對跳芭蕾來說,在平常看來不是一個好處,而是一個壞處,但對貝琳達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
  • 繪本故事_96《大腳丫跳芭蕾》困難常有,堅持夢想就能實現
    放棄,往往是一瞬就能做出的決定,但成功也許就在堅持的那一步之後。 一個叫貝琳達的女孩很喜歡跳芭蕾接受別人眼中不完美的自己,大腳丫也可以跳出美麗的芭蕾。
  • 少兒芭蕾:堅持才是硬道理
    原標題:少兒芭蕾:堅持才是硬道理 但他也不乏憂心,「師資和藝術氛圍跟北上兩城比還有一定差距,很多芭蕾專業舞者畢業後更願意留在京滬發展。」跟國外比差距就更明顯。除了俄羅斯、英國這些老牌勁旅,日本、韓國近年發展也非常快,美國很多專業芭蕾舞團演員都是日本人。   本次大賞主辦方、多次去日本考察交流的蘇菲國際藝術教育創始人蘭老師感觸尤深:「日本雖沒有專門的大中專院校培養學芭蕾的孩子,這些孩子為什麼跳得這麼好?
  • 【北幼電臺】第173期——大腳丫跳芭蕾
    貝琳達喜歡跳芭蕾,然而她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她的兩隻腳很大,是大腳丫,那些芭蕾舞比賽的評委說:「你的腳大得像條船」。貝琳達還沒試跳,評審們便勸她回去,因為她那樣一雙大腳,永遠也跳不好芭蕾。為了生存,她去費萊迪餐廳找到一份工作。餐廳的老闆很欣賞貝琳達,覺得她很勤快,事情也做得好。一天,餐廳來了一個樂團,在餐廳開門營業前,他們練了一首輕快的曲子。
  • 學芭蕾那麼辛苦,為什麼你還在堅持?
    輕盈的足尖,優雅的旋轉,明顯優於常人的氣質,這些都是芭蕾舞呈現給世人的觀感,但是真正成為一名芭蕾舞者,卻是長路漫漫,期間艱辛不言而喻。芭蕾雖然看起來輕盈,但是事實上它是一種無氧運動,跳芭蕾時候的運動強度是一般健身運動不能相提並論的。學跳舞的基本功自不必說,全部苦痛都得克服。腳尖, 壓腿,下腰,手臂也會酸痛,雖說學芭蕾的形體會得到修正,但是對腳的傷害卻是不可逆轉的。
  • 廣州成人芭蕾學員分享|此刻芭蕾陪我走過的這大半年
    近日,收到了一位超級可愛的小姐姐的投稿,經過大半年的歷練,現在的她也順利進入此刻芭蕾初級三階的課堂啦,相信客村店的小夥伴們,一定都對她有印象~本期仙女:JulianMackay老婆以下是來自她的芭蕾日誌分享
  • 繪本推薦 |《大腳丫和玻璃鞋》讓孩子學會在挫折裡堅持夢想
    睡前聽故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堅持最重要!,但是,實際的生活中,埃米的腳丫並不大,也不會跳舞,她現在從事的工作就是專業插畫,這本《大腳丫跳芭蕾》就是她的經典之作。那麼,今天就讓格子醬帶你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大腳丫和玻璃鞋》吧!
  • 《大腳丫遊巴黎》親子繪本閱讀
    《大腳丫遊巴黎》是關於「鞋子」和「尋找」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同樣因此有一個完美的結局。芭蕾舞蹈家貝琳達要來巴黎了,這讓整個巴黎都轟動,大家都很期待她的演出,除了貝琳達自己,因為她的舞鞋被運到另外一個地方了。
  • 《大腳丫和玻璃鞋》親子繪本閱讀
    《大腳丫和玻璃鞋》大都會芭蕾舞團要挑選演灰姑娘的舞者,新舞者羅拉很想演灰姑娘,可是她跳得沒有貝琳達那麼高,轉得也沒有那麼快,指揮大師最終選定由貝琳達來演灰姑娘。不過,羅拉又會有什麼樣的計劃呢?你喜歡羅拉嗎?
  • 孩子學芭蕾半個月了,我才發現學的是中國舞?|TO Talk
    每個人欣賞芭蕾的緣由可能都不太一樣,比如單純喜歡肢體線條的美感,也有可能是芭蕾舞臺的華麗絢爛,或者是舞者在舞臺上的優雅高貴……對我來說,芭蕾是一門綜合藝術,我們可以在一部芭蕾舞劇中看到身體的美感、可以媲美運動員的技術展示、高貴優雅的氣質、繽紛的舞臺色彩、動人的戲劇張力和音樂……這既是芭蕾魅力,同時也是芭蕾「不好懂」的原因,因為想徹底看懂芭蕾
  • 廣州比鄰星少兒、成人學芭蕾|學習芭蕾舞的方法心得
    師資,就是在自己能力下,尋找芭蕾專業的優秀老師,可以通過看老師簡歷是否從小科班出身,是否一直從事芭蕾舞的學習、工作、教學,以及芭蕾老師在芭蕾藝術方面取得的成就、知名度。在這裡要提醒下二、三線城市的家長,如果孩子喜歡芭蕾舞想從事芭蕾專業但是身邊沒有專業的芭蕾舞老師,不要著急,可以先就近找其他方面的專業老師把孩子的軟度、身體素質、樂感、表現力練習下,寒暑假時到一線城市上課,11歲時再送到專業的芭蕾舞學校進行專業培訓即可。不要隨便找不專業的芭蕾老師,一般人學到錯誤的動作很難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