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收穫了絕無僅有的快樂(漏看的話戳這裡:這座小眾旅行城市,給了我一段不可思議的金色記憶!),到了臺北就變得有些憂愁。
並不是說臺北不好,也不是說不喜歡臺北。只是一開始有一種對大城市的厭倦、或者說對大城市的生活方式的厭倦——如果只是去一模一樣的網紅店打卡拍照、排隊吃網紅食物、入住網紅酒店……難免覺得自己淪為一個被網路捆綁的都市可憐人。最終我制定的計劃是人文之旅,不去太多商業化過重的地方、只去幾個遊客少至或者有一些人文色彩的地方:明星咖啡館、光點電影院、眷村&富錦街……可惜在臺北的那幾天白天實在太熱、舉步維艱,雖然來了颱風,但太陽威力依舊不減。最後連臺北故宮都沒去成(臺北故宮雖是景點,卻是人文之旅不可缺少的),整趟旅行可以說從根本上已經不成立了。
這麼說似乎整篇文章在一開始就有些洩氣,讓人感覺不用往下寫了。那就不妨把它當作先抑後揚,這也是一位陌生遊客在五天時間裡所經歷的對於臺北的感情。
我在怡亨住了兩晚,後面又在誠品行旅住了三晚,其實都在距離不遠的區域。小紅書上一搜臺北酒店,出來的網紅酒店是二十輪旅店-大安店,就在怡亨附近。因為對這種冷淡風的網紅酒店已經生出了警惕之心就沒敢嘗試,後來去小S推薦的M One Cafe吃早午餐時剛巧路過,看起來的確比較一般。
M One Cafe的牛小排套餐和班尼蛋,還不錯,但也沒有特別驚豔。
很喜歡誠品行旅,房間足夠大、房型設計也合理,住起來很舒服。旁邊就是超大的誠品生活,還有春水堂,樓下是松山文創園,附近有步行距離的忠孝東路四段,位置也很便利。
裙子 | Rouje
帽子 | 購於森石眼鏡(忠孝東路四段)
帽子就是在忠孝東路四段的一家小店買的,折合人民幣兩百多塊,質量和帽型都非常好。忠孝東路四段確實有很多可逛的地方,不過我在這一帶的收穫不多,所謂的「忠孝東路走九遍」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找路上。至於廣受歡迎的誠品生活,感覺選品更適合學生群體,整體氛圍不如高雄的臺鋁書店。
要說人文之旅稍顯失敗的,還屬文化地標明星咖啡館。林懷民說,「明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灣文學的搖籃,有如巴黎河左岸的Cafe」。這家咖啡館始於1920年的上海霞飛路,1949年的時候搬遷至臺北。小蔣夫婦都是明星的常客,它也曾為蔣介石製作了二十多年的生日蛋糕。六七十年代,這裡是詩人、作家聚會的場所,很多人都會在此趕稿——總之,它是和一連串的政界、文學界名字關聯在一起的。
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明星已經是一個懷舊聚會的場所,去的當天並非節假日,但整個二樓都坐滿了,人聲鼎沸猶如菜市場。而且顧客們很多都已經白了頭髮、甚至還有推著行李來的,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只此一桌,和在別處見到的咖啡館場景都大不相同——令人懷疑這裡是不是中老年人們的打卡勝地?
點了據說全臺灣最好吃的羅宋湯,這家的餐點是俄式的,咖啡也還不錯。
但環境確實有點太聒噪啦!已經到了讓人坐立難安的程度,也無法假裝時光倒流、扮演一位沉浸在文思中的女作家了。這樣的明星咖啡館自然已經不復往日,不知當年的那些文人作家們面對這樣的場景又會作何感想。(還能趕稿嗎?)
(偷偷翻了個白眼)但要說是否後悔來到這家咖啡館,卻又遠遠談不上。畢竟不現場感受一次、喝上一杯咖啡的話心裡肯定也是放不下的。離開明星咖啡館後,可以在武昌街上逛一逛,附近到處都是各式書局,舊日氣息還非常濃厚。從這裡可以一直逛到中山路附近,然後在中山北路二段的光點臺北看一場電影。
(光點臺北的侯孝賢元素)
光點臺北是一個白色的洋樓,原先是美國領事館,臺北市定古蹟。2002年,侯孝賢領銜的臺灣電影協會把這裡改造成一個電影文化空間,有電影院、展覽、咖啡館。因為建築主體不能改動,最後放映廳是在原先的停車場搭建的,影廳只有82個座位。侯孝賢說這是歐洲藝術電影院的概念,特色就是都由有歷史的建築改造而來,「人們在歷史建築中可以喝咖啡、可以看電影,放的電影都不是一般的商業片,而是藝術片。」
據說林依晨、言承旭都常常來這邊,侯孝賢也會抽空在這裡觀影會友。而當年張震的婚禮,就是在光點臺北一樓咖啡廳前的草坪舉辦的。
金敏喜,《克萊爾的相機》
於佩爾,《雙面海德》
最近放映過的電影,包括金敏喜的新作《克萊爾的相機》、於佩爾的新作《雙面海德》。在距離大師最近的地方看上這樣一場藝術電影,對於文藝青年來說就是最有意義的下午。
從這片轉到民生街區的富錦街,又是另一種感覺。這裡被稱為臺北的「小歐洲」,早前曾經是美軍的住宅區。《藍色大門》就在這裡取景,如今各種咖啡館、買手店、設計店鋪林立。
偶然逛到一家叫but.we love butter的小店,入口裝飾成了男裝定製店,但後面「別有洞天」,感覺很是有王牌特工的神秘感。
上衣 | comme des garcons
牛仔褲 | Sea
第二道入口四面八方都是玻璃,進去之後發現實際上它是一家甜品店,店內布置得倒也蠻有格調。只是奇怪的是店員說店裡的區域就是作為一個展示,可以隨便拍照,但不能在裡面點咖啡飲品或甜點(甜點只能買走),就……有點怪怪的。轉念一想這樣也好,畢竟這一片逛的還是很多的,不宜在一家消磨太多時間。
事實上整個民生社區都值得好好逛一逛、慢慢消磨掉一個下午的好時光。我在地圖上插的小旗幟幾乎遍布了整個區域,比如富錦樹咖啡、Beauty&Youth臺北、Fujin 355、Beams臺北店、Woolloomooloo……整個街區綠樹成蔭,道路兩旁都是別墅或公寓,內部配置又非常完整地包含了一個人日常起居的全部需求,走在這裡會非常羨慕臺北人的生活。
真正購物的部分是從大安路上的初衣食午·山蘭居開始的,此前還都一直很克制,而且時間也摳摳索索沒有分配給大商場。這是一個複合型的買手空間——初衣食午是買手店,山蘭居是餐飲的部分,整體布置是「把摩洛哥搬到臺北」的風格,可以說是我在臺北逛到的最美買手店。咖啡蠻好喝,但消費的話在臺北來說也算高了。一進門還發現有打扮得宜的臺北女生正在旁若無人地直播,和內地的網紅店氣氛也沒有區別了。
空間設計和功能劃分還是很合理的,可以把男朋友放在山蘭居喝東西,然後自己一個人安安心心去逛初衣食午。正值季末折扣,Lemaire\Victoria Beckham\Alexa chung\uma wang都低至五折,可惜很多品牌已經打折打得沒剩幾件了。我買到一件Lemaire的針織上衣,打完五折後比折扣季的代購價便宜了將近一千。本來只是隨便看看,最後在那裡耗費了近一個小時——主要是導購往試衣間搬運了十幾件衣服給我試,並且每次試完都真誠地露出驚喜的表情,讓人不忍拂意。購物體驗值得打到五顆星。
連體褲 | JNBY(逛街這一身竟然只有自拍,看不清的話可以移步上一篇)
從這邊逛完去吃晚飯,我提供幾個親測後的選擇,都是步行距離:
-在臺灣很紅的馬辣頂級麻辣火鍋,性價比很高而且味道也不錯。自助餐,一個人折合人民幣大概140,肉給太足了根本吃不完。
-樂軒和牛專賣店,出名的高級烤肉店。價格也高,是在臺北吃的最貴的一餐了。但是真的非常好吃。
-一品活蝦,忠孝店是它的老店,搭在底樓的一個大棚下,胡椒蝦、白切雞都很好吃。去其他有店面有裝修的分店吃過一次,還是老店的味道最好、價格也最便宜。
到達臺北的機場是市區的松山機場,離開則是桃園機場。我在桃園機場留出三個小時的時間購物,結果最後竟然連賣面膜的藥妝店都沒有找到?買的不多,也沒有提前做什麼功課,不過最後上網一查價格,確實非常划算。簡單挑幾樣列一下我的購買清單:
-資生堂百優面霜和防曬霜。買了75ml的百優面霜和俗稱藍胖子的防曬霜,分別是臺幣2720和1220,加起來折合人民幣八百出頭,差不多等於旗艦店一個50ml百優面霜的價格……感覺賺到了。
-Lamer的舒緩噴霧,可以隨時噴一噴補水、鎮定肌膚,也可以用來定妝,玫瑰氣味非常清新。旗艦店的價格是650,免稅店臺幣2700,便宜了不到一百塊。
-Chanel的蛋形護手霜,這個超級可愛!免稅店剛剛到貨,臺幣1700,官網售價520。
另外雅詩蘭黛貌似在桃園機場的免稅店賣得很好,也在做活動,想買鋼鐵俠面膜跑了好幾家店竟然都賣完了。
初到臺北的時候覺得,臺北這樣的城市,似乎和北京上海也沒有太大的不同。但出門旅行,總是寄希望於能夠來到一個和自己熟悉的環境差異大一點的地方。希望它是陌生化的、滿足一種異鄉的情節、獲得一種「在別處」的參與體驗。待了幾天卻開始後悔自己在有限的時間裡不能更加深入地接觸和了解這座城市。
留下好多「未完成」,希望下次能夠走過更多地方。
查看往期:
● 這座小眾旅行城市,給了我一段不可思議的金色記憶!
● 金子的溫柔 | 生命中所有光的總和
● 我跟我的「出廠配置」不太一樣,你呢?
● 和倪妮同場拍照,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