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推廣銀耳新品種

2020-12-25 參考消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本草銀耳(左側)與普通銀耳的比較。 李國鑌 攝

中新網寧德6月9日電 (李國鑌 葉茂)9日,在福建寧德市古田縣萬鑫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標準化菇房內,即將進入採收期的20000多筒本草銀耳長勢良好,菇農正在高興地給本草銀耳噴水。

位於閩東山區的古田縣,以「中國食用菌之都」著稱,其「古田銀耳」是國家地理標誌性產品,全縣銀耳產量佔全國的90%以上。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銀耳菌種的品質有所下降。

為此,已年逾古稀的中國著名銀耳專家、代料銀耳栽培技術發明人姚淑先歷時15載,採用生物載體技術,選用中草藥和農作物下腳料作為培養基,在深圳成功研發出優質銀耳新品種——本草銀耳。

目前,本草銀耳已形成了由腎耳、蓮耳、燕耳、翅耳、聖耳、姚淑先雪燕、林地天然銀耳等8個品種構成的本草銀耳系列。這一系列本草銀耳均具有蒂頭小、膠質多、生長周期短、顏色潔白、營養豐富、保健功能強的優點,市場價格約是普通銀耳的10倍。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菇農在為本草銀耳噴水。 李國鑌 攝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古田:現場觀摩銀耳生產新技術 促進銀耳產業穩定高效發展
    古田:現場觀摩銀耳生產新技術 促進銀耳產業穩定高效發展 2020-11-18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田:許小美古田銀耳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基地揭牌
    7月16日,「許小美古田銀耳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基地」揭牌儀式在羅峰村舉行。縣委副書記王雲盛出席並致辭,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謝紅都,寧德市有關部門、縣直有關單位、城西街道有關負責人等出席儀式。
  • 中秋團圓佳節在即,古田這個海歸博士竟把銀耳做成了月餅,賣爆朋友圈!
    她還是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寧德市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起的第八屆「中國青年創業獎」全國候選人(福建兩位入圍候選人之一),2018年福建青年創業傑出成就獎。在回鄉發展之前,姚麗雲是一名留洋博士。2006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獎學金項目的她,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攻讀中國研究博士課程並獲得博士學位。
  • 古田縣長黨帥直播帶貨 為古田銀耳代言
    古田縣長黨帥直播帶貨 為古田銀耳代言 2020-04-24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菌都古田情系武漢 銀耳產業疫路前行
    2020年3月16日,十萬朵共6500斤的古田銀耳、5000瓶的銀耳羹裝滿十三米長的卡車,那是「菌都」古田銀耳產業鏈企業聯盟對武漢人民沉甸甸的真愛,那是古田縣愛心公益聯合會對武漢人民的濃情,那是福建省螞蟻力量公益服務中心又一次背負慈善「讓愛無障」公益萬裡行。(攝影記者:楊貞凱)
  • 辰頤物語:古田鮮活銀耳禮盒裝,紅紅火火送禮必備
    張紅安《本草詩解藥注》中介紹它是這麼說的:白耳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為人參、鹿茸、燕窩所不及。 優質原產地 古田鮮銀耳 來自「中國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 鮮銀耳的種植基地
  • 重磅丨「古田銀耳」順利通過2020年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重磅丨「古田銀耳」順利通過2020年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2020-12-12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銀耳大王」姚淑先的創業風採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11日電 (張貴鋒 張程)今年87歲高齡的姚淑先是著名銀耳專家,曾任中國食用菌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在福建省古田縣,他有著「銀耳大王」的美譽。圖為87歲高齡的著名銀耳專家姚淑先。
  • 浙江:高山銀耳被客商「認領」一空_產業資訊_食用菌新聞_中國...
    本網訊(記者 任傑)近日,在海拔1200米高的慶元縣百山祖鄉黃皮村,慶元康元食品有限公司,抓住了市場先機,在高山上建立了一個反季節銀耳栽培基地。  「銀耳不像香菇,它不能夠長期保存,要在與銀耳主產區的競爭中佔得先機,必須利用高山優勢,進行全年不間歇的生產。」
  • 福建省郵政分公司總經理為古田銀耳直播帶貨
    5月7日,福建郵政古田惠農基地直播帶貨正式開播,中國郵政福建分公司總經理裴英傑化身主播,為古田名優特產——古田銀耳直播帶貨,這標誌著福建郵政搭載網絡直播這一新業態,為助農、惠農工作增添新舉措。本次直播所在的「福建郵政古田銀耳農產品基地」,於4月21日由省政協與省郵政分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 新農人陳妙億:發展以種植古田油柰為主導菌-果-養生態循環農業
    開通家鄉3.5公裡機耕路,316畝新果園,目前合作社基地水果和食用菌種植規模達3000畝以上,年出產水果和食用菌達3500噸以上。2017年,農場被省農業農村廳和財政廳聯合評為省級家庭農場示範場,2018年合作社承擔縣500畝有機肥推廣和1000畝酸性土壤改良任務,2019年合作社申報的種植古田油柰為主導的「菌-果-養」生態循環農業項目被寧德市人社局選為市級財政資助補貼項目。
  • 「古田菇娘」為娃返鄉重拾老手藝,種出「窮人燕窩」
    本文2958字,閱讀完需要10分鐘 福建有兩個古田,一個在龍巖,是「古田會議」舊址所在地。一個在寧德,以出產銀耳等食用菌聞名。吳冰英的家在後一個古田。種植食用菌,正是全家人目前的生計。
  • 古田特級銀耳:你的滋補之選
    古田特級銀耳:你的滋補之選說到滋補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都會想到的就是一些列的名品,比如阿膠,燕窩,蟲草,還有近年來突然大熱備受歡迎的桃膠,皂角米等等,這些補品雖然很好,但是或者價格過於昂貴,或者處理起來過於麻煩,在這合理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就是價格公道還非常方便的滋補美食
  • 晶潤亮澤的大自然尤物 記古田銀耳的發展
    中國是食用菌資源和種類豐富的國度,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國家之一。1100多年前,我國就已經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記載。而至少在800多年以前,香菇的人工栽培,也已在浙江西南部等地開始。草菇的栽培則是在200多年前的閩粵一帶開始,這些技術一直流傳至今。
  • 抗疫情 強指導 助推鳳埔鄉食用菌產業園區增產上規模
    近日,福建農林大學(古田)菌業研究院、縣食用菌產業管理局組織人員深入鳳埔鄉,與該鄉食用菌產業園區內的福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特產惠農 省供銷社舉辦名特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霞浦、古田)場
    展銷會現場 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東南網8月15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古田水蜜桃、銀耳、大黃魚……「一縣一周特產惠農」福建供銷名特優農產品展銷會第二場在8月14日-16日在福建省供銷合作社一樓沿街小廣場舉行,旨在精準扶貧和特產助農,為福建名特優農產品搭建品牌宣傳舞臺
  • 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人怎樣走出窮山惡水?
    「人們常說蜀道難,到了福建才知閩道也難。」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說。福建的地理環境較封閉,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交通不便,土地貧瘠。人多地少的窮山惡水之地,又是如何從絕對貧困成為小康富裕?普惠金融如何在窮山惡水中發揮作用?
  • 姚淑先的聖耳本草銀耳加工基地
    2019年,總投資2000萬元,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是一家集科研、種植、加工、銷售全流程的中國銀耳高標準生產企業。  一、重視研發強創新,一朵銀花正蝶變  銀耳營養豐富,被譽為「菌中之冠」,現代中醫學認為銀耳對肺、腎、肝、腸、脾均有療效。本草銀耳由我國著名銀耳專家、「中國銀耳之父」姚淑先研發。
  • 古田「菌花」勝富貴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福建古田,是中國食用菌栽培品種最多、產量規模最大、民間科研實力最強、營銷網絡最完善的基地縣。帶你了解古田食用菌↓↓ ↓↓ ↓ ↓向上滑動閱覽1、銀耳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本草詩解藥注》謂:「白耳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為人參、鹿茸、燕宣窩所不及」。 「白耳性味甘平,入肺、胃腎之徑,功用滋陰潤肺,生津、主治虛癆咳喘,痰中帶血,虛熱口渴,肺萎等症,銀耳多糖漿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治療慢性原發性心臟病」。
  • 比銀耳更有營養的醜耳,你吃了嗎?真的是越吃皮膚越好!
    說起銀耳,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提到醜耳,恐怕很多人就不是很了解了。其實對養生有研究的達人們更鍾愛醜耳,而不是銀耳。這是為什麼呢?小編今天來告訴您。醜耳是銀耳中的優良品種,被稱為「菌中之王」,栽培技術要求高、產量少。醜耳從菌種和原料選取到栽培直至烘乾都是無公害流程管理。區別於普通銀耳在採摘後會再進行水泡清洗工序,醜耳是沒有經過清洗直接烘乾,因此膠質能夠極好地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