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先的聖耳本草銀耳加工基地

2021-01-11 網易

2020-08-17 18:30:53 來源: 旅遊記事本

舉報

  福建省姚淑先本草銀耳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創立於2019年,總投資2000萬元,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是一家集科研、種植、加工、銷售全流程的中國銀耳高標準生產企業。公司於創立同年入駐古田縣吉巷鄉前壠村移民創業園,該創業園是2013年省紀委扶貧掛點古田縣期間牽頭開發的為民辦實事項目。

  

  一、重視研發強創新,一朵銀花正蝶變

  銀耳營養豐富,被譽為「菌中之冠」,現代中醫學認為銀耳對肺、腎、肝、腸、脾均有療效。本草銀耳由我國著名銀耳專家、「中國銀耳之父」姚淑先研發。姚淑先現任中國食用菌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入選為影響中國500位專家之一。其在年輕時候,將白木耳馴化成代料瓶栽成功,再由木屑改棉籽殼,使銀耳的生物轉化率提高了20倍,生產周期縮短為2/3,向全國推廣後,由年產300噸到現在的3萬噸,產量增加了100倍。

  

  姚淑先在古稀之年,為了研究本草銀耳,歷時13年反覆實踐,投資千萬元組建加工生產線,利用本草食材作為栽培銀耳的原料,通過生物載體方法使銀耳菌絲吸收高營養的原料來獲得優質的子實體。他配比了超過200多種本草,最終優選了蓮子、山藥、茯苓、百合等12種本草食材的精華,於2016年成功研究出了新一代具有滋補功效的民生食材--聖耳,極大提高了銀耳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和產品附加值,是對傳統銀耳的革命性顛覆,為古田銀耳產業發展開拓了新方向。

  

  聖耳營養豐富,富含多糖、蛋白質及19種胺基酸,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的3/4以上聖耳都能提供。聖耳在對人體的藥用價值上不亞於燕窩,而且相比於燕窩,聖耳具備許多自身獨有的特點:

  聖耳在熱量的吸收及蛋白質的攝入量上均少於燕窩,這在目前提倡營養均衡,攝入量合理的時代裡,少蛋白質,低熱量的聖耳會比燕窩更受歡迎;

  聖耳的植物性膠原是燕窩4倍以上,價格不到燕窩的1/10,且免洗免泡,明火煮製15分鐘快速出膠或燜燒杯燜制60分鐘輕食,口感軟糯多膠,是新一代滋補養生的輕生活優選!

  聖耳還具有滋陰、潤肺、護肝、清腸、淨化血液、抗腫瘤及降壓降糖降血脂等功效,深受消費者喜愛。所以聖耳也被尊稱為「植物燕窩」!

  

  二、化危為機謀發展,迎難而上促生產

  姚淑先經過10多年的實踐發現,栽培聖耳,聖耳房搭建要選在綠林山邊為最佳,耳房格距至少8米寬,以利於房內億萬銀耳菌絲體散發出的二氧化碳擴散。聖耳選取的種植區以吉巷鄉長洋村、蘭溪村、大橋鎮珍山村、秀峰村和潮洋村等高山村莊為主,在高山適宜的溫、溼度環境下生產出的聖耳品質最上乘。今年以來,公司克服疫情影響,通過訂單式生產完成產量20噸(幹品),同比上漲66.67%。通過天貓、淘寶、京東、唯品會等線上銷售與線下福建、廣東、四川等省份代理齊發力,產值1500多萬元,同比增長500多萬元。

  

  為了迎合不同層次的客戶喜好及消費習慣,公司今年增加投入進行產品品牌開發,已推出聖耳系列家庭裝及小罐裝產品,得到市場及顧客一致好評。受疫情影響,消費者逐漸形成了通過食療提高身體免疫力的養生觀念。公司精準把脈市場,不斷創新線上與線下營銷活動,疫情期間訂單逆勢增長創新高。從營銷數據來看,線下代理銷售明顯好於去年,截至目前,線下已銷售10噸,同比上漲100%。

  

   三、緊抓穩崗保生產,抗疫發展兩不誤

  公司提前研判春節假期對物資供應的影響,根據訂單情況,在2019年底就提前安排專項的採購資金,提前用於聖耳種植原料、包裝材料等物資的備貨,並設置了安全庫存,以防止疫情期間因其他企業停工停產造成的物資無法供應問題,保障了生產運營不受影響。公司技術人員從年前就堅持在高山裡種植聖耳(生產周期為2個月),疫情緊張時期,公司派專人定期給合作種植農戶配送物資,保障農戶生產生活。

  根據疫情防治情況的不斷變化,公司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要求,對在崗人員進行健康管理,嚴格每日消毒和工人身體健康動態監測,堅持做到不停工不停產。為保質保量完成客戶訂單,公司動員管理人員於3月15日全部返廠復工。在採收、深加工、包裝等方面嚴控生產工藝各環節,確保產品食品安全。

  

  四、主動作為勇擔當,企業責任扛肩上

  公司為了確保農戶在生產中承擔的風險最小,收益最大化,實行配送式生產,帶動周邊農民300多人就業。公司按照保密配方統一配置由安徽、湖南、廣西等處運來的中草藥培養基,由固定生產菌包場高溫滅菌後,運輸至定點農戶處,再由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到農戶家中進行菌包接種,最後由農戶實行接種後的管理直至聖耳採摘期。農戶待聖耳採摘後可獲得每筒1元管理報酬,每年公司為農民支付工資200多萬元。

  公司目前已投入500萬元引進清洗機、空氣能烘乾機及獨家特種設備,建設分練車間,接下來計劃建設滅菌灶、無菌車間等設施。未來3年,公司計劃投資3000萬元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開發聖耳飲料、聖耳美容護膚品、聖耳多糖等系列產品,豐富產品線,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助力提升古田食用菌產業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食用菌之都」福建古田推廣銀耳新品種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本草銀耳(左側)與普通銀耳的比較。 李國鑌 攝中新網寧德6月9日電 (李國鑌 葉茂)9日,在福建寧德市古田縣萬鑫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標準化菇房內,即將進入採收期的20000多筒本草銀耳長勢良好,菇農正在高興地給本草銀耳噴水。位於閩東山區的古田縣,以「中國食用菌之都」著稱,其「古田銀耳」是國家地理標誌性產品,全縣銀耳產量佔全國的90%以上。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銀耳菌種的品質有所下降。
  • 「銀耳大王」姚淑先的創業風採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11日電 (張貴鋒 張程)今年87歲高齡的姚淑先是著名銀耳專家,曾任中國食用菌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在福建省古田縣,他有著「銀耳大王」的美譽。圖為87歲高齡的著名銀耳專家姚淑先。
  • 精緻傳承《本草中華》:比燕窩更養人的金燕耳
    「長這麼大第一次知道還有這種銀耳」、「我突然覺得這部紀錄片比綜藝節目好看多了」、「我感覺這個節目真的好漲知識」,這是愛奇藝視頻網站上點播紀錄片《本草中華》之本草銀耳彈幕中的網友評論,附和贊同者不在少數。要知道,彈幕評論是年輕人的專屬地盤。
  • 本草銀耳介紹——超出你想像的「耳中珍品」
    本草銀耳的膠質是燕窩的3倍,普通銀耳的5倍由於使用中草藥做培養基,本草銀耳的研發難度遠高於普通銀耳,本草銀耳的技術研發團隊已經做過不下1000次實驗,多次的培植還是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在於培養基營養過於豐富,普通菌種基本無法吸收,因而大部分銀耳長不出來,存活率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 銀耳可以潤膚?我們來看看紀錄片《本草中華》裡面怎麼說
    紀錄片《本草中華》裡面每一集都會有一個主題來介紹幾種本草,這些本草有其相通之處。銀耳至柔,仙人掌至剛,葦根剛中有柔,亳菊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這是中華本草延續千年的奧秘。《本草中華》第三集的主題就是「剛柔」,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銀耳,第一次見到那麼雪白的銀耳,正如紀錄片文案所說:「這裡在迎接一個仙女的到來」。銀耳的藥用價值非常高,但是,銀耳真的有潤膚功能嗎?
  • 銀耳栽培及加工技術資料彙編
    .pdf一種提取銀耳多糖和銀耳蛋白的方法.pdf一種提高銀耳產量的栽培袋料.pdf一種提高銀耳產量的栽培袋料的製備方法.pdf一種提高銀耳多糖含量的栽培方法.pdf一種提高銀耳蛋白質含量的種植方法.pdf一種整花速食銀耳的乾燥方法.pdf一種新型本草銀耳培養基及其製備方法.pdf一種新型的銀耳幹制工藝
  • 糖水銀耳罐頭的製作,平菇加工蜜餞
    導語:歡迎來到許說簡單,糖水銀耳罐頭的製作,平菇加工蜜餞。今天給大家分享糖水銀耳罐頭,平菇加工蜜餞。大家都知道糖水銀耳罐頭吃起來是不錯的,罐頭加工方法:先準備原料,在準備設備,加工的步驟有:空罐清洗、原料挑選及預處理、配製湯汁、裝罐、注汁、排氣密封、殺菌、冷卻、檢驗儲藏。利用普通炊具製作糖水銀耳罐頭的基本條件和加工方法如下。原料:鮮耳(或幹耳)、白糖、檸檬酸等。設備:臺秤或電子天平、四旋玻璃瓶(250毫升)、恆溫水浴鍋、鋁鍋、漏盆、煤氣灶、家用壓力鍋等。
  • 全新24味本草,《本草中華》第二季明晚播出
    而傳統中醫藥學的本草根源,就孕育在這豐厚萬變的自然之境中。無論是神秘的雪域高原、蒼涼的戈壁沙漠,還是茂密的原始叢林、溼潤的水鄉菏澤,每一味本草,都有其生長的最佳境遇,傳統中醫藥謂之「道地」。《本草中華》第二季攝製團隊在西安終南山自2018年1月以來,製作團隊歷經數萬公裡的跋涉,探訪傳統中藥「道地藥材」的原貌和生態。
  • 百味人生,不過一段本草香:《本草中華2》帶你領悟本草處世哲學
    深度文娛導讀:四年前,一部《本草中國》拉開了本草系列的序幕,它以中草藥為切入點,帶領觀眾們走進了一個神秘而充滿活力的中醫藥世界。第二季的《本草中華》仍舊延續了第一季的創作理念和表達風格,但是在內容和故事的選擇上,更顯敬意、新意和誠意。全片6集的敘事體量,不多但是貴在精巧用心,每集以四種兩兩對立的中藥材,辯證展現本草世界的「輕重」「進退」「黑白」「剛柔」「新陳」和「甘苦」。
  • 中秋團圓佳節在即,古田這個海歸博士竟把銀耳做成了月餅,賣爆朋友圈!
    (姚博士團隊推出的燕窩銀耳流心月餅)「我們團隊把古田特有的本草銀耳做成月餅餡料,聯合百年制餅世家的手工餅皮層層起酥,低糖低卡,不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劑,高顏值與健康美味並存!」近日,深圳諾蓓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姚麗雲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大方地介紹公司推出的銀耳月餅產品。
  • 《白木耳加工》
    《白木耳加工》 2021-01-14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田:許小美古田銀耳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基地揭牌
    7月16日,「許小美古田銀耳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基地」揭牌儀式在羅峰村舉行。縣委副書記王雲盛出席並致辭,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謝紅都,寧德市有關部門、縣直有關單位、城西街道有關負責人等出席儀式。
  • 燉銀耳再也不用高壓鍋啦,不用撕不用泡,15分鐘快速出膠湯更粘
    只能說影響銀耳出膠的因素非常多,有的從源頭就出了差錯,比如說食材的選擇,有一些劣質的銀耳是怎麼做都無法出膠的。即便跟做非常成功的,也表示實在太耗費時間,出膠的銀耳確實非常好吃,但是想吃上一回太不容易。特別對於一些單身的寶寶,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總覺得虧得慌,畢竟都是要花費那麼多時間的。
  • 通江縣推進「銀耳產業倍增計劃」
    4月8日上午,接到電話,巴中通江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技術員張傳銳趕到了種植大戶史勇的銀耳基地。  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是銀耳的最佳接種時間,史勇要趕在4月上旬之前把自家的菌種接種完。目前,通江縣銀耳160萬袋菌種接種完畢,接種青槓段木耳棒8000萬斤,種植面積達2萬畝,預計今年全縣共種植200萬袋銀耳菌種。
  • 辰頤物語:古田鮮活銀耳禮盒裝,紅紅火火送禮必備
    張紅安《本草詩解藥注》中介紹它是這麼說的:白耳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為人參、鹿茸、燕窩所不及。 翻譯成白話就是:人參、鹿茸、燕窩遠不如銀耳滋陰潤肺,秋冬溫養美顏,當然是首選銀耳了!
  • 「吃銀耳禁忌大合集」吃銀耳的禁忌有哪些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在中國,銀耳擁有近千年的食用歷史,古時是皇宮貴族的滋補佳品,現在也受到很多養生達人的喜愛。 但不少人都有疑惑,銀耳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吃銀耳有什麼禁忌嗎?下面讓我來一一解答你們的疑問~ 1.銀耳可以天天吃嗎?
  • 銀耳怎麼選才是比較好的?
    選擇銀耳最重要的幾個點分別是:銀耳的培養基,銀耳的生產環境,銀耳的出膠率。 一:銀耳的培養基 銀耳最核心的就是培養基了,培養基是否優質直接決定了銀耳的品質。
  • 菌中之冠——銀耳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外行吃燕窩,內行吃銀耳!《本草詩解藥注》中提到:「白耳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為人參、鹿茸、燕宣窩所不及」。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人參、鹿茸、燕窩遠不如銀耳。
  • 為什麼我們只買得到幹銀耳,而買不到新鮮銀耳?看看過去的教訓!
    銀耳算是我們常見的食材的,它營養豐富,價格也不貴,非常受大家的喜歡,常常會買來怕配一些食材熬粥,現在正處夏秋更替的時節,不適合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吃銀耳是非常適合的。銀耳是一種真菌,它甜美醇厚,口感柔滑潤滑,適合人群非常的廣泛,《本草詩解藥注》就曾提到過銀耳所含的功效,是人參、鹿茸、燕窩達不到的,可見銀耳的營養價值有多高,最主要的銀耳價格親民,家家都能買得起!但是大家會發現我們買的銀耳都是幹銀耳,買不到新鮮的銀耳,為什麼呢?難道是保鮮技術不夠嗎?並不是,我們來看看過去的教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