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恭陵盜墓大案 - 竟然追回如此之多的珍寶瓷器?

2020-09-17 陶瓷藝美

上下五千年,禮樂文明不息,放眼望去歷朝歷代,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幾乎是無不重厚葬之風。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都要儘可能豐富自己死後的幽冥世界。李唐盛世之時,亦不例外。也正因為如此,惹來了不少盜墓賊的光臨。這不,當年有件震驚中外的唐恭陵盜墓大案,死了十一個盜墓賊,還追回了不少的珍寶瓷器。


先來回顧一下發生了啥


這件驚天盜墓大案發生在唐恭陵陵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8年春節期間,一群喪心病狂的盜墓賊趁夜深人靜之時闖入唐恭陵陵園,用炸藥將哀皇后陵寢墓道炸開,從一個壁龕中盜出珍貴文物60餘件。這就是震驚中外的「2·15」唐恭陵文物被盜大案。所幸案件很快破獲,文物悉數追回,主要案犯也在恭陵前被就地正法。

時間回到1998年2月15日上午,唐恭陵文物保護員在巡查時發現了哀皇后墓前深深的盜洞,「2·15」大案迅速逐級上報,很快驚動了國務院,從而使此案得以迅速偵破。在被盜掘的文物中,有一盞藍釉燈十分珍罕。主犯張某挖出這件寶貝後就將其藏在懷裡,沒事的時候經常拿出來把玩。後來大部分文物倒賣到了北京、天津。

藍釉燈和一些比較貴重的文物賣給了香港的翟某。隨著案件偵破的進展,數名犯罪嫌疑人落網,24件被盜文物分別從北京和天津追回的消息也傳到了遠在香港的翟某耳中。翟某自知案件重大,涉案文物非一般文物可比,遂派人四處活動,甚至遠渡重洋,設法將已經賣出的文物高價收回。最後,翟某委託中間人將購買的文物逐一退回,將國寶藍釉燈送往北京。


追回了不少國寶瓷器


大案偵破後,追回哀皇后墓中被盜的61件國寶,眾多文物專家被請到現場進行鑑定。看著這些文物,專家們不由地驚呼起來:「國寶!全都是難得的國寶!」此後,文物部門又在被盜場地搶救清理出土文物189件。這250件文物中,有藍釉、紅釉、黃釉、綠釉、白釉、三彩、彩繪、鎏金等各色陶瓷器,精美絕倫,皇家風範。

進入唐代以後,瓷器、漆器、玉器、琺瑯等多種葫蘆瓶紛紛出現,器形變化多端,工藝精美。這些國寶瓷器,具有很高的學術和藝術價值,是研究初唐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其中,釉陶瓷器物尤為重要,可以說代表了中國初唐時期陶瓷藝術的最高水平。這批繳獲和清理出土的其他釉陶瓷器也各有特點,主要為藍、紅、綠、白四種單色釉。


墓主究竟是何人


唐恭陵系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長子李弘之陵墓,俗稱「太子冢」,亦稱「孝敬皇帝陵」,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東北2.5 公裡處的景山之巔。李弘少小即參與朝政,曾多次受命監國,忠厚仁孝,謙虛謹慎,頗具政治才幹,深得高宗和大臣們的喜愛。上元二年,太子李弘隨唐高宗、武則天遊幸東都洛陽時暴薨,年僅24歲。

關於李弘之死,史料記載說法不一,有說是被武則天毒死的,也有說是因病暴亡的。究竟真相如何,後人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李弘之死,高宗萬分悲痛,並且詔令天下,追封他為「孝敬皇帝」,下令以「天子之禮」厚葬於偃師景山,是為恭陵,還親自為其制《睿德紀文》,書之於石,立在陵前。

李弘死後,年紀輕輕的太子妃青燈孤守,憂懼纏身,次年就與世長辭,追尋李弘而去了,9年後追諡「哀皇后」陪葬恭陵。唐恭陵規模宏大,布局規整,整個陵區面積31萬餘平方米。其墓室極盡奢華,隨葬品甚多,國寶藍釉燈等文物珍品就深藏於這座大墓之中。


來看看這些珍寶


這件藍釉燭臺,就是件寶貝張某挖出後就藏在懷裡的那件寶貝,通高33.6釐米。其分三個部分,燈盞、燈柱、燈座。上為燈盞,小盤中心為杯形。下面燈座呈高足豆狀,大盤微弧,圈足外撇。中間承以管狀燈柱,與上盞下座連為一體。通體施藍釉,圈足內壁無釉,白色陶胎。是藍彩器中的上乘之作。

這件紅釉雙龍尊 通高32釐米,口徑8.8釐米,底徑7.7釐米。盤口外侈,卷沿,圓唇,細長頸,微束腰,肩及上腹部圓鼓而豐滿,下腹部漸內收,平底內凹。自口沿至肩部飾有對稱的雙龍形柄,龍首口銜尊沿,龍尾搭在尊肩。通體紅釉,不及底部,露出白胎。雙龍尊其出現在隨葬品中,則標誌著墓主人非同尋常的身份和地位。

恭陵出土的唐代綠釉盤口壺(唾壺)高 17.1 釐米,口徑 9.3 釐米,底徑 11 釐米。盤口微侈,卷沿圓唇,短頸略束,溜肩,下腹鼓大,矮圈足,大平底。壺口內有3個細長條狀的小支釘燒痕。器施綠釉至圈足,底足露出白色陶胎。這件盤口壺肩部無系,造型獨特,豐滿大方,符合唐代雍容華貴的風格。



唐恭陵是我國唐代陵墓中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區現存唐墓中規模最大和規格最高者,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出土的這批皇家御用釉陶瓷精緻華美,亮麗如新,進一步證明了唐代藍釉器對後世青花瓷的深遠影響,具有一定的民族藝術傾向,體現了一種特有的民族意識,在世界陶瓷工藝史上散發出濃鬱的民族工藝芳香。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裡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

相關焦點

  • 震驚中外的唐恭陵盜墓大案:追回的那些國寶文物
    但可以確定的是,對於李弘之死,高宗萬分悲痛,並且詔令天下,追封他為「孝敬皇帝」,下令以「天子之禮」厚葬於偃師景山,是為恭陵,還親自為其制《睿德紀文》,書之於石,立在陵前。盜墓大案偵破始末  1998年春節期間,一群喪心病狂的盜墓賊趁夜深人靜之時闖入唐恭陵陵園,用炸藥將哀皇后陵寢墓道炸開,從一個壁龕中盜出珍貴文物60餘件。這就是震驚中外的「2·15」唐恭陵文物被盜大案。所幸案件很快破獲,文物悉數追回,主要案犯也在恭陵前被就地正法。
  • 死了十一個盜墓賊,震驚中外的恭陵盜墓大案:追回的那些國寶文物
    唐恭陵系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則天長子李弘之陵墓,俗稱「太子冢」,亦稱「孝敬皇帝陵」,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東北2.5 公裡處的景山之巔。它是我國唐代陵墓中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也是中原地區現存唐墓中規模最大和規格最高者,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秦始皇陵有沒有被盜?看盜墓者的傳說
    唐人顏胄詩所謂「群盜多蚊虻」、「白骨下縱橫」、「田豎鞭骷髏,村童掃精靈」、「試讀碑上文,乃是昔時英」等等,便是盜墓現象的真實寫照。通過考古工作的實踐可以得知,大量古代墓葬都曾經遭到盜掘。這種現象就是我國古代厚葬習俗的附生物。陝西鳳翔秦公一號大墓發掘時,考古專家們發現了密密麻麻的土色土質均與四周夯土顯著不同的247個盜洞,真切感受到歷代盜墓活動之驚心怵目。
  • 打擊盜墓案中最狠的一次,在盜墓現場公開槍斃4人,7日內不得收屍
    其調查的結果是,有超過70餘參與盜墓者被揪出,收繳到的各類財物和寶物超過了8000多件,全都是歷朝歷代的稀世珍寶。據時任薊縣公安局局長的雲光回憶說,軍統抓捕到這些犯案的村民之後,就收繳了絕大部分的非法財物和寶物。
  • 「盜墓黑幫」的四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警方發現,除大肆盜掘當地保護文物以外,侯氏兄弟均涉入其它刑事案件,在當地形成「盜墓黑幫」。老二侯金髮,強行霸佔聞喜縣年家溝生茂鐵礦非法開採近一年,非法獲利1200多萬元,期間還強迫鐵礦原法人以低廉價格出售,隨後高價轉賣他人,暴力斂財700多萬元。老三侯金海,暴力壟斷部分行業,強迫他人借貸,僅受害人張某義一人就被勒索467.285萬元。
  • 它是北宋瓷器中的異類,被乾隆當成貓食盆用,如今是珍寶中的珍寶
    它是北宋瓷器中的異類,被乾隆當成貓食盆用,如今是珍寶中的珍寶一說奢侈品,估計大部分人心裡想到的代表都是愛馬仕,古馳,香奈兒等外國品牌。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曾幾何時,中國瓷器也是令世界所驚嘆的奢侈品代表。
  • 山西「盜墓黑幫」的四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警方發現,除大肆盜掘當地保護文物以外,侯氏兄弟均涉入其它刑事案件,在當地形成「盜墓黑幫」。老二侯金髮,強行霸佔聞喜縣年家溝生茂鐵礦非法開採近一年,非法獲利1200多萬元,期間還強迫鐵礦原法人以低廉價格出售,隨後高價轉賣他人,暴力斂財700多萬元。老三侯金海,暴力壟斷部分行業,強迫他人借貸,僅受害人張某義一人就被勒索467.285萬元。
  • 他被稱為「盜墓祖師爺」,被判死刑時,大喊:我能打開秦始皇陵
    古今的盜墓者非常多,尤其是中華大地飽經戰亂,很多的軍閥和入侵者都把盜墓當成掠奪財富的一種手段,於是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帝王將相的陵墓遭到盜掘整個秦始皇陵的佔地面積達到了78個故宮大小,這麼龐大的面積,加上現如今的高精尖設備,依舊無法窺測到裡面的情況,充滿了神秘色彩。
  • 「盜墓黑幫」的4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警方發現,除大肆盜掘當地保護文物以外,侯氏兄弟均涉入其它刑事案件,在當地形成「盜墓黑幫」。老二侯金髮,強行霸佔聞喜縣年家溝生茂鐵礦非法開採近一年,非法獲利1200多萬元,期間還強迫鐵礦原法人以低廉價格出售,隨後高價轉賣他人,暴力斂財700多萬元。老三侯金海,暴力壟斷部分行業,強迫他人借貸,僅受害人張某義一人就被勒索467.285萬元。老四侯金江,在三位兄長照應下,後期代替老大侯金亮打理賭博生意,並經營小額貸款公司。
  • 廣西賀州破獲盜掘古墓大案 追回19件國家級文物
    中新網賀州12月8日電 廣西賀州市公安局八步分局8日披露,該局近期破獲一起盜掘古墓、倒賣文物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追回戰國時期文物21件,其中國家級文物19件。今年10月,八步公安分局收到一條涉嫌倒賣文物的犯罪線索,鑑於案情重大,該局成立專案組,迅速開展案件偵破。經20餘天的偵查,一個盜掘、倒賣文物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
  • 追回的"盜墓黑幫"4萬件文物,將改寫歷史
    在文學作品《盜墓筆記》中,盜墓者有專門的組織,分為九個盜墓世家被稱為&34;,又稱九門提督。雖說這只是文學作品的杜撰,但在現實中,還真就有盜墓家族。目前,已先後破獲了明十三陵被盜案、山西聞喜侯氏兄弟涉黑及盜掘古墓葬案、河南安陽&34;系列盜掘殷墟遺址案、湖南株洲&34;盜掘古墓葬案、山東棗莊滕州盜掘大韓村古文化遺址案、陝西寶雞鳳翔&34;系列盜掘古文化遺址案、安徽淮南系列盜掘古墓葬案、青海都蘭&34;盜掘古墓葬案等24起文物大案。
  •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無人敢盜?曾有人進去過,但出來後就金盆洗手了
    1965年後,秦始皇陵被列入了我國第1批重點文物保護對象的名單裡面。1974年,人們又發現了秦始皇陵裡面還有兵馬俑。而除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之外,秦始皇還留給了後人無數的神秘色彩。比如說秦始皇陵既然在被修建的那一刻起,就存在於傳說中。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的位置在哪裡,為什麼一直以來都沒有盜墓賊敢去盜墓呢?
  • 蔣介石最引人矚目三次受賄,引出驚世盜墓案
    從清內務府的《孝欽後入殮,送衣版,賞遺念衣服》冊和李成武的《愛月軒筆記》所載,可見慈禧墓的隨葬品之巨,價值之連城。關於乾隆裕陵中的寶物,因無詳細記載可查,僅能根據發現的贓物及孫殿英部盜墓時所用的車輛之多來推算了。早在盜陵之前,孫殿英就曾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名,向遵化縣徵調大車30輛,可想而知這30輛大車要裝多少寶物。
  • 我國「最幸運」古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珍寶差5釐米
    引言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盜墓賊的盜墓技術非常的高,仿佛都知天命曉地理,但是再高也高不過古人的智慧,古人為了能夠不使自己的墓地被盜,通常會在裡面設置一些機關,所以盜墓賊有些時候也會失手,就如江西省的一座古墓,被稱為是最幸運的墓地,盜墓賊挖了15米之後就不挖了,離墓中珍寶只差5釐米,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秦始皇陵來展開的。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座陵墓,由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大將軍章邯監工,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總共徵集了72萬人力,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 江西盜墓賊盜墓後竟主動上報,專家狂喜不已,墓中重寶早被轉移
    眾所周知盜墓賊盜墓為的就算得到古墓中的陪葬品,即使他們知道盜墓是被國家法律所禁止的。但墓主的財務依舊讓不少人選擇了這樣的路,這些人對有證的考古人員一般是避之不及的,但40年前卻有一夥盜墓賊,盜墓後立刻上報了文物部門。
  • 200年後盜墓賊挖開:全是珍寶
    200年後,盜墓賊挖開後傻眼。這位將軍便是生活在南北朝曹魏時期太和年間的張詹,他的家人在他死後,刻字立碑,碑文中寫有:「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嗟矣後人,幸勿我傷!」這麼一表明,張詹死後200年,還真沒有盜墓賊去挖他的墳墓,實際上也好理解,有句老話是說:「死者為大」,墳墓是死者安身之處,常人路過墓地不是繞道走,就是要拜一拜,表示自己無心驚擾,是對已逝之人的尊重。
  • 此人只有小學文化,一身盜墓本身被傳得神乎其神,被抓後仍很囂張
    的確他們就是通過盜墓的方式來補貼軍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考古界有句話叫做漢墓十室九空。不過,能夠被不少盜墓賊稱之為祖師爺,證明姚玉忠的確在盜墓方面有所成就。比如說他的盜墓團夥就從來都不會使用盜墓賊常用的洛陽鏟,而是一種自製的叫做扎子的工具,通過該工具他們就能夠直接判斷地下是不是真的有墓葬。其實除了姚玉忠以外,他的弟弟姚玉飛也是一個盜墓賊,只不過本領沒有哥哥大,最後被判刑的時候判了一個無期。相比之下,曾經在盜墓這個行業中風光無限的姚玉忠卻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 清朝瓷器底部寫6個大字,身價翻無數倍,存南京博物館作稀世珍寶
    清朝瓷器底部寫6個大字,身價翻無數倍,存南京博物館作稀世珍寶文丨溫馨說史在南京博物館有一隻清朝年間的青花貫套紋酒杯,這件瓷器做工非常精妙,無論是杯胎的色澤還是瓷器表面繪製的紋路都非常的讓人驚豔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糊塗了,第一反應必然是康熙是清朝的,這是歷史常識肯定沒問題,那就是瓷器下面寫錯了,但是也不對啊,價值這麼高的瓷器怎麼會出現這種低級性錯誤呢?難道是「偽造」的?然而,這件瓷器既然能夠位列博物館,在真假上面肯定是不必懷疑的,那麼為何在康熙年間竟然會出現大明康熙這樣讓人充滿錯亂感的年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