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電擊、體罰等「網癮...

2020-12-22 觸樂

1月6日,一份名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送審稿,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發布。2月6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建議,任何人都可以對保護條例的內容提出意見。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在「公開徵求意見系統」發布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

這不是該條例第一次公布,相比上一次,本次送審稿中出現的最大變化,是在條例第四章「預防與幹預」的第二十條:「對未成年人網絡成癮實施幹預和矯治」,被修改為「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實施幹預」。

刪去了「網絡成癮」的說法,改為「沉迷網絡」,同時刪去了「矯治」的說法。

原第二十條中,還有這樣一段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為中小學校配備專門教師或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增強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早期識別和幹預能力,並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提供預防和幹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教育或服務。

國務院衛生計生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出臺網絡成癮的本土化預測和診斷測評系統,制定診斷、治療規範。

這在當時被解讀為為楊永信及其一系列「網癮戒治機構」存在的合法性提供了背書。

在新的第二十條中,這段話被刪去了。被修改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虐待、脅迫等等非法手段從事預防和幹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活動,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條例第四章「預防與幹預」第二十條原文

簡單來說就是:「網癮」這個詞終於不再出現,而以楊永信為首的臨沂網戒中心及其他類似機構,其所採取的電擊、體罰等「網癮戒治手段」將被明令禁止。這個官方態度的轉變非常值得注意。

事實上,「網癮學校」造成的悲劇已經不是一樁兩樁。除了在觸樂《被楊永信改造的孩子們》一文中提及的那些,去年9月26日,一位黑龍江16歲少女也因為弒母而轟動全國。她被父母強行送至山東科技防衛專修學院接受「治療」,逃出後不久,她在爭吵中捅傷了父親,其後又拘禁毆打母親,最終用8天時間將母親活活餓死。

少女在網絡發布的文章中寫道:「跟你的親戚,當你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們說,那不都過去了麼,我們是愛你的,你該忘了那些……我生氣,被別人指著鼻子罵不孝逆子,不如禽獸……把我送去的是他們,打我罵我也是他們,在背後破壞我生活,誹謗我人格的是他們,可是說愛我的也是他們,各位吧友,如果是你們,你們該怎麼辦?」

仍在正常運營的山東科技防衛專修學院(圖片來自網絡)

儘管這樣的悲劇一次次被曝光,網絡輿論對網癮學校的聲討也從未停止,然而在現實中,臨沂網戒中心運營11年,至今仍在公開運轉,其它那些輿論不曾提及的網癮學校們,也絲毫沒有要關閉的跡象——因為弒母案,10月才被山東省教育廳通報批評、勒令整改的那所網癮學校,12月又有一位16歲學生因試圖逃走而墜樓。

在百度搜索「網癮」,排名前列的仍是各種「網癮學校」的招生廣告,這些輿論不曾提及的名字,仍在全國各地吞噬著那些被父母「私有化」「物化」的孩子們。

搜索「網癮」,百度置頂的搜索結果,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網癮學校廣告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草案,其實去年9月30日就已公布,條例公布後,許多人為之奔走和呼喊,呼籲修改其中針對網癮和網癮治療的條例,現在,條例內容確實出現了有利的變化。儘管這仍然只是份送審稿,還有一個月時間來收集各方意見,但這個變化讓我們看到,曾經付出的努力確實產生了一些改變和進步。

官方發聲通道(2017年2月6日前有效):

(一)登陸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

點擊跳轉

),通過網站首頁左側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徵集系統」,對送審稿提出意見。

(二)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郵政編碼:100035),並請在信封上註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徵求意見」字樣。

(三)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wcnrwlbh@chinalaw.gov.cn

相關焦點

  • 防治孩子網癮,也要給「電擊治療」當頭一擊
    10月21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將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據透露,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在現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內容,其中頗受社會關注的,是網絡沉迷防治即「網癮防治」擬寫入未成年人保護法。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就《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公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為了進一步增強立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決定,將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報送國務院審議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及其說明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又一所「戒網癮」學校被曝光,戒網癮需要依靠暴力嗎?
    劉女士現如今悔不當初,她說自己當初和學校負責人聯繫時,負責人告訴她,學校採用的是心理疏導和體能訓練結合的方式,並不會出現體罰、電擊等極端方式。如果劉女士對新聞稍加關注,就會發現大多數戒網癮學校都採取封閉式、軍事化管理,體罰是常見的管理方式,所謂的「心理疏導、體能訓練」,大多只是一種說辭。而且這種隔離了外界的管理,常常出事。
  • 長安劍:從電擊療法到豫章書院,為什麼戒網癮逃不出暴力手段
    從電擊療法到豫章書院,事實證明:還停留在用體罰達到懲戒目的的教育,已難以順應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大潮。已經進入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的現代文明,已難以接受這種古老刻板的教育方式。如果不在法治的軌道上進行,怎麼可能為人師範?
  •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網絡欺凌未成年人構成犯罪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網絡配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即將出爐你知道嗎?研究數據顯示,在中國,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保護,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重大問題。網絡給一個特殊的群體——未成年人帶來了很多潛在不良的可能性,這些孩子們可以通過網絡最大程度的,最快的更新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獲取知識,但是與此同時暴力、色情還有讓他們沉迷在其中的遊戲,也隨之而來。面對這些老問題,有什麼新辦法?就在最近,我國第一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正在徵求意見,不妨來看看這樣一個條例能夠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 18歲少年被父母送戒網癮學校死亡 遭戴手銬關禁閉
    2009年,廣西一名15歲少年被送入「南寧起航訓練營」戒治網癮,被4名教官毆打體罰致死;2014年,河南兩少女在戒網癮學校被強制加訓3個多小時,導致一死一傷;同年,14歲網癮少年因偷吃餅乾,雙手被教官吊在單槓上,導致8個指頭關節處皮膚缺血性深度壞死……除了體罰外,將網癮作為疾病進行電擊治療的方式,也飽受詬病。其中,爭議較大的有楊永信和他的網戒中心。
  • 紹興七院青少年心理諮詢中 60%跟「網癮」有關
    記者從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了解到,在青少年日常的心理諮詢門診中,近六成是跟「網癮」有關。為減少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最近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其中提出了一項新的管理辦法,就是每天0點到8點,禁止未成年人玩網路遊戲。
  • 《鐵山寺森林公園保護條例(草案)》(送審稿)徵求意見公告
    為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更好地提高法規質量,現將《鐵山寺森林公園保護條例(草案)》(送審稿)予以公布,公開徵求意見。有關意見或建議請於2019年4月11日之前,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提交市司法局。提交意見建議時,請標註"條例(草案)修改建議"字樣,並請留下姓名和聯繫方式,以便進一步聯繫。
  • 向網癮說不:聚焦青少年網癮成因.現狀及防治措施(組圖)
    >  再說「網癮」診療  隨著網民數量增加,未成年人沉溺網絡的悲劇時有發生,「網癮」成一些家長之「痛」。>>>詳細  電擊治網癮:究竟是怎樣的生不如死  《國際先驅導報》實習記者趙敏發自北京「13號室,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地方,在那裡第一次感受到了萬劍穿心的感覺,被電擊時真是生不如死。」曾親歷過電擊治療的小宇,現在聽到13這個數字仍心有餘悸。
  • 戒網癮機構被曝體罰學生:不聽話就打,打到聽話為止!
    王陌稱,在該校8個月期間,曾不斷遭受教官辱罵、體罰、監視。學校官網介紹,該校成立於2007年,是一所針對8歲-18歲的網癮、叛逆、厭學、早戀等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的特訓學校。11月14日,針對學生表示該校存在過度體罰的現象,英高特兩位心理諮詢師均予以否認,其中一位龍姓人士稱,體罰不利於師生建立情感。
  • 湖南一戒網癮機構被舉報監視體罰學生,當地教育局:已在整頓
    王陌稱,在該校8個月期間,曾不斷遭受教官辱罵、體罰、監視。學校官網介紹,該校成立於2007年,是一所針對8歲-18歲的網癮、叛逆、厭學、早戀等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的特訓學校。 11月14日,針對學生表示該校存在過度體罰的現象,英高特兩位心理諮詢師均予以否認,其中一位龍姓人士稱,體罰不利於師生建立情感。
  • 【記者調查】戒除網癮學校現狀
    此前引起過輿論關注的「山東臨沂網戒中心」用電擊「電」到孩子們害怕為止,而像此次山東科技防衛專修學校這些打著「網癮中心」、「問題學生特訓學校」、「擇差學校」等各色旗號的培訓機構則是用體罰「打」到孩子們害怕。  記者選取山東省內較有知名度的三家網戒學校調查後發現,從招生對象、課程設置再到收費標準、培訓周期,山東的網戒學校幾乎是如出一轍。
  • 關於公開徵求《貴州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草案)》修改意見的通知
    為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省人大常委會擬重新制定《貴州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草案)》。現將我委草擬的《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公布,廣泛徵求修改意見和建議,並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的截止時間為2010年6月20日。
  • 戒除網癮學校現狀:普遍收費高 以軍事訓練為主
    此前引起過輿論關注的「山東臨沂網戒中心」用電擊「電」到孩子們害怕為止,而像此次山東科技防衛專修學校這些打著「網癮中心」、「問題學生特訓學校」、「擇差學校」等各色旗號的培訓機構則是用體罰「打」到孩子們害怕。  記者選取山東省內較有知名度的三家網戒學校調查後發現,從招生對象、課程設置再到收費標準、培訓周期,山東的網戒學校幾乎是如出一轍。
  • 少年命喪戒治網癮學校 專家:對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早在2013年,文化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商總局等印發的《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就明確,要加強網癮基礎研究,抓緊明確網癮幹預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法律地位,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同時,有關部門要積極研究網癮幹預機構的性質,通過立法明確設置條件和管理規定。依法建立監管制度,公布批准的從事網癮幹預服務的機構名單,對違法設立的機構要及時整治,杜絕違法執業和超範圍執業。
  • 13歲少年命喪戒治網癮培訓學校 專家:對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早在2013年,文化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商總局等印發的《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就明確,要加強網癮基礎研究,抓緊明確網癮幹預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法律地位,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同時,有關部門要積極研究網癮幹預機構的性質,通過立法明確設置條件和管理規定。
  • 戒網癮機構亂象叢生 粗暴戒網癮不可取--陝西頻道--人民網
    2013年,文化部、教育部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的《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成癮綜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中也明確提出,「目前我國尚無符合國情的網癮診斷測評量表的現狀,要調動研究機構、精神衛生機構各方的力量,研製本土化的網癮診斷測評系統」。
  • 專家支招青少年怎麼擺脫網絡成癮 網癮有哪些危害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少年過度沉溺於網絡中的虛擬角色,嚴重影響了其身心健康,甚至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在接診時就遇到了一些孩子,本是青春年華卻因網癮而導致正常生活和學習難以繼續。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他。­  記者:據統計,全世界範圍內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的發病率是6%,我國的發病率稍高,已接近10%。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
    為規範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化妝品監督管理,保證化妝品質量安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起草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 稿),報送國務院。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提高立法質量,現將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報送國務院的送審稿及說明全文公布,徵求意見。
  • 電擊怎樣拯救網癮少年|大象公會
    楊教授的電擊療法是從哪裡引進的?為什麼精神病治療會採用這種手段?文|陶禹廷 王叉叉提起電擊,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沉迷網絡不能自拔的青少年,和滿臉慈愛的楊教授。在當代中國,電擊似乎能包治一切精神疾病和精神領域的「疾病」,不僅可以戒斷網癮,還被一些機構拿來矯正抽菸、喝酒、晚婚、同性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