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網癮機構被曝體罰學生:不聽話就打,打到聽話為止!

2020-12-11 中國網教育

「不聽話就被打,打到你聽話為止」。

11月14日,在湖南英高特青少年勵志成長學校(以下簡稱「英高特」)待了8個月,今年16歲的王陌(化名)回憶起曾經的經歷,內心仍有陰影。

湖南英高特學校官網簡介 官網截圖

王陌告訴記者,2018年8月,他被父母以學習炒菜為由被「騙」去英高特青少年勵志成長學校待了8個月,2019年5月最終從該校離開。

王陌稱,在該校8個月期間,曾不斷遭受教官辱罵、體罰、監視。學校官網介紹,該校成立於2007年,是一所針對8歲-18歲的網癮、叛逆、厭學、早戀等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的特訓學校。

11月14日,針對學生表示該校存在過度體罰的現象,英高特兩位心理諮詢師均予以否認,其中一位龍姓人士稱,體罰不利於師生建立情感。

14日下午,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教育局一位負責民辦學校的倪姓股長稱,該校此前確實存在教官毆打學生的情況,但已經在整改。目前已經停辦一個校區,還有一個校區在湘潭市仍在開辦,此外教育局會定期到該校視察,防止出現過度體罰的現象。

記者查閱發現,今年9月,該校一位教官曾因毆打學生被湘陰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學生稱戒網癮的規則:不聽話就被打,睡覺有人監視

在王陌的回憶裡,英高特的一天始於清晨5點半的跑圈,之後便進入枯燥的軍事訓練,站軍姿、齊步走、做伏地挺身,「動作不到位,不聽話就會被教官打」,王陌說。

2018年8月,王陌因為在家不服父母管教,較為叛逆,被父母以學習炒菜為由,騙進學校。王陌回憶,剛進校,學校會沒收所有的個人物品,不準攜帶電子通訊設備,在校期間,每位學生配備一位心理諮詢老師,家長如果需要了解學生校內情況,需要聯繫學生的心理諮詢老師。

學校裡分為「老生」和「新生」,大部分學生都是和他一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家長騙過來。

學校介紹特色課程 其中包括軍事訓練,但據曾經的學生王陌透露,這些課程只為「掩蓋耳目」,實際課程為軍事訓練和心理輔導。 官網截圖

英高特官網簡介中稱,針對8歲-18周歲的未成年「貪玩、厭學、逃學、上網成癮、早戀,行為不端」的青少年進行的是轉化教育,利用半年或一年的時間,對其進行軍事化培訓教育。

學校開設的課程有法制教育課、國學知識課、禮儀輔導課程等。此外,該校號稱特色教育包括「零體罰教育」,即根據學生反應找出學生拒不服從的思想原因,針對性進行教育,如果學生存在故意的抗拒,考慮進行不接觸身體的處罰,如果學生反應激烈,公然抗拒和老師要求,校方會視情況而定關禁閉2-3天,期間安排心理諮詢老師輔導數次。

但王陌認為,學校對外宣傳是教包括國學在內的課程和心理輔導課,實際上特色課程是為掩人耳目,「一次都沒有上過」,他說,學校內最大的特色就是被教官「打」。

「沒有那麼多的治療方法,每天軍訓、跑步和體罰,不聽話就被打,打到你不會反抗。「王陌回憶訓練的8個月裡,他曾遭受過教官不同程度的毆打。「用巴掌打、腳踹、黑色的自來水管打。」

王陌回憶,自己曾因跑步少跑了一圈,當即被教官「衝過來朝臉打了幾巴掌」,要求跳1000個兔子跳,晚上要蹲在教官床頭到12點才可以睡覺。王陌表示,他曾試圖反抗過不接受懲罰,但當即就被教官「拖著進宿舍,用拳頭捶肚子。」

在經歷多次被打後,王陌說他放棄了曾經要逃走的念頭,最終選擇服從。2019年5月,王陌結束為期8個月的行為矯正訓練。

除了被打,學生反應該校還存在監視。11月13日,李華回憶稱,8月30日當天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母親「騙」進送往該校的車上。在車上,她察覺不對,曾藉助社交網絡報警,報警信息中寫道:「大家好我是漫心(網名)被綁進網戒了拜託大家拿我手機號報個警謝謝老家在湖南湘潭」,報警信息中包括李華的真實手機號碼及湖南英高特教育培訓學校的定位。

李華說,在發送完求助信息後,剛下車,就被幾名工作人員圍住,要求搜身,強迫其交出手機、書包、項鍊等私人物品。稍有掙扎,「四五個人揪頭髮,壓著你不準反抗。」 李華回憶。

李華表示,她在校的3天時間裡,從早起開始到晚上入睡前,一直都有人監視。期間,學生之間不能交流,一旦被教官發現有交流,會面臨體罰或被關進辦公室裡反思。此外,上廁所會有專人在外等候、去食堂吃飯時,會有教官或心理諮詢師跟著送進食堂吃飯,吃完再送進宿舍。

李華回憶,即使學生在宿舍裡,也不能隨意離開教官的視線,教官與學生同住在宿舍。「不能離開宿舍去陽臺,大家在宿舍裡也不能有聲音。「

入校三天後,因李華在網上發布的求救信息引發部分網友關注,李華稱學校出於安全角度的考慮,最終讓她父母提前接回家。

離校後,王陌和李華都曾想過報警,但由於證據不足難以證明該校存在體罰、監視的事實,最後放棄。

老師否認存在體罰,稱家長可24小時看到孩子動態

11月14日,記者就學生提及的體罰問題向該校求證,兩位自稱是該校的心理諮詢師予以否認。一位龍姓心理諮詢師稱,學校裡並不存在體罰現象,體罰不利於學生跟老師之間建立感情。另一位陳姓心理諮詢師表示,來到學校的學生必須經歷軍事化訓練,「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個別教官會懲罰別人,但絕不存在體罰現象。」

龍姓心理諮詢師介紹,來到該校的學生進行「行為矯正」治療,最好建議休學半年及半年以上。

針對兩位學生反應被「騙」入校進行訓練,兩位心理諮詢師表示來到這裡的學生,大部分都存在不願意的情況,如何讓孩子過去上課?最好父母先以做調查的名義讓孩子過去。

龍姓心理諮詢師稱「家長先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以調查的名義或利用外出旅遊的名義把孩子帶過來看一看,教官會提前在父母手機裡安裝好監視軟體,父母跟學校籤完合同,就可以把孩子送進校。」整個過程,孩子都處於不知情的情況,等到孩子「順利」進校後,家長再把學費打到學校的帳戶中。

英高特官網介紹,這是全國首家24小時遠程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家長可隨時隨地看孩子在校情況。 官網截圖

此外,學生反應的「監視」情況是否真實存在?兩位心理諮詢師同時表示並非監視,而是學校的特色為24小時遠程監控學生在校情況,以便家長及時掌握孩子在校信息。

龍姓心理諮詢師介紹,家長送孩子入校前,需在手機內安裝遠程視頻監控系統,校內24小時監控覆蓋,「孩子在每個角落家長都能看到,給孩子做心理輔導時,也能看到。」

在學校的官網首頁上介紹,這是一所全國首家24小時遠程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家長可隨時隨地觀看孩子在校情況。

另一位陳姓心理諮詢師表示,學校官網介紹的24小時監控全覆蓋,是針對大範圍的覆蓋,並非能具體到孩子個人。而心理諮詢師跟學生是一對一的教學,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在校情況時,可由心理諮詢師提供孩子在校視頻給家長觀看。

縣教育局回應:已在整頓,會定期督查

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9月7日,該校一位李姓教官因毆打學生致傷,被湘陰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2019年9月11日,曾有網民在《紅網-百姓呼聲》反映稱,自家孩子在該校僅2個多月就屢次被教官暴打致頜骨受損嚴重,面部左右不對稱,牙齒咬合有問題。該網民認為,學校為其掩蓋真相,沒有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往醫院就醫,導致孩子治療錯過最佳時機,該網民希望能司法機關能儘快解決問題。

湘陰發布就百姓反映教官毆打學生致傷事件回復 紅網截圖

後湘陰縣政府「湘陰發布」回復稱,9月6日,經縣公安局查實:犯罪嫌疑人李燦明系湘陰縣英高特勵志培訓學校的教官,2019年03月份至07月份在其任教期間,多次無故對學生鄧某、彭某卓、宋某文等人用自來水管及抽耳光的方式進行毆打。9月7日,李某明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針對該網民霓某提出的傷情鑑定的問題,縣公安局同意開具傷情鑑定聘請書,由湘陰縣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進行傷情鑑定。

該校是否存在教官體罰學生的情況?11月14日晚,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教育局一位負責民辦學校的倪姓股長稱,自9月份該校發生教官因毆打學生被當地公安刑事拘距離後,教育局已要求整改,嚴禁變相體罰學生。目前該校兩個校區,已停辦一所。此外,縣教育局會定期督查、指導該校。

辦校資質,依託於職業技術學校

前述兩位在校心理諮詢師告訴澎湃新聞,該校的收費標準為半年30800元。

家長不惜重金將子女送進該校,期望能「改造孩子」,該校是否有收治問題少年的資質?澎湃新聞在該校官網看到,英高特勵志教育學校(學校代碼062402)成立於2007年,2016年7月11日經市教育局批准為湖南中山職業技術學校(職業高中),自此學校轉型升級為一所頒發中專文憑的學歷教育學校。官網強調,英高特勵志教育學校,經市教育局批准是中山職業技術學校的培訓機構,是全國唯一首級特訓教育和職業教育合併的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學校。

英高特勵志教育學校和湖南中山職業技術學校兩者有何關係?前述陳姓心理諮詢師稱,英高特勵志教育學校註冊資質為教育諮詢公司,以職業技術學校為依託,都屬於縣教育局監管,「教育局會定期來學校考察。」 此外,倪姓股長稱,兩所學校同屬於一個法定代表人李錚。

工商信息顯示,湖南英高特勵志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3日,法定代表人為李錚,註冊資本為200萬人民幣,登記機關為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嶽麓分局,住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學士街道象嘴路。經營範圍為教育信息諮詢、非醫療心理諮詢等。

天眼查信息顯示,李錚同時擔任其他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分別為淮陰縣感恩勵志輔導中心、淮陰縣中山職業技術學校、淮陰藍圖教育和長沙市雨花區王帥心理諮詢服務部。

11月15日,該校校長、法定代表人李錚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同時擔任兩所學校的校長和法定代表人,自從9月份學校發生教官毆打被警方刑事拘留後,目前仍可以正常招生。

2017年1月6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虐待、脅迫等非法手段從事預防和幹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活動,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在英高特待了8個月後,王陌稱他稱這段經歷目前回想起來依然有心理陰影。「被打怕了,一點一點脾氣被磨完。」

2019年8月30日,李華(化名)被送進英高特教育集團學校,當時在網上發的求助信息。 受訪者供圖

李華仍不能理解父母將自己騙進來的動機,「我是一個正常的小孩,為何要被送進來?關鍵是這種方式真的可行嗎?」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湖南一戒網癮機構被舉報監視體罰學生,當地教育局:已在整頓
    「不聽話就被打,打到你聽話為止」。
  • 調查 女孩被老師體罰致死 還在相信「戒網癮」學校?
    事件發生後,媒體紛紛以「戒網癮學校虐死少女」、「女生學校戒網癮身亡」等為題進行報導,但據記者事後了解,搏強學校其實就是一個「摧殘基地」、一個「少年集中營」。一個女孩的死亡,將這類所謂的「問題少年培訓學校」推向了輿論的核心。
  • 他就是不聽話。那我能怎麼辦?我只能拼命的打他,打到他聽話為止
    她一臉正氣凜然的告訴我,我的孩子根本都不聽我的話,我在上班,因為沒有把手機給他,那麼他就會不斷的打我的電話,打了n個電話,我按掉,他還是繼續打。打到我非常的生氣。你說我要怎麼辦,我回來肯定要揍他。他還是不聽話,那我就再打,打到他聽話為止。我說,我能夠感受到你的憤怒。當你在工作的時候你被打擾到,當你看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你的內心肯定是充滿了憤怒和失望,簡直把你氣壞了。
  • 京城戒網癮機構亂象調查:資質亂、團隊亂、手段亂
    此事再度引起人們對戒網癮機構的高度關注,而諸如這樣的悲劇已經不止一次發生,在媒體報導的多例類似案件中,戒網癮機構9成涉及體罰,導致多名學生死亡。為何屢屢發生慘案?哪些機構、哪些人員在從事網癮治療?政府部門如何監控此類機構?北青報記者通過對本市多家網癮戒除機構調查發現,這一市場正處於混亂無序的狀態,在沒有任何資質標準審核的前提下,網癮正在被「亂治」。
  • 恩施州戒網癮學校推薦
    恩施州戒網癮學校推薦  市場  「戒網癮」市場龐大  在暑假之前,大學路上一家戒網癮機構便開始忙著夏令營招生,來諮詢的家長絡繹不絕。  該學校宣稱,讓孩子參加夏令營活動將為家長們解除孩子整天沉迷於網絡等困擾,周期為1~2個月,收費在8000~15000元。  該學校同時招收寄宿制戒網癮學生,半年收費3.4萬元。
  • 網戒學校20年不倒的秘密:絕對服從 不服就打
    就在幾天前,隨著澎湃新聞的報導,這所學校「設套」抓學生、暴力體罰等亂象被曝光在公眾面前。曾在該校就讀的多名學生聯繫到澎湃新聞,講述其在校內被體罰和不公對待的經歷和見聞。9月22日下午,山東省教育廳民繼處副處長趙遠徵表示,23日將組成省市區聯合調查小組。  如今,學校從官方備案中消失,卻不能從走出這所學校的學生心裡消失。  「你可能永遠都出不去。
  • 戒網癮機構亂象叢生 粗暴戒網癮不可取--陝西頻道--人民網
    「戒網癮學校虐死學生」的新聞隨即成為輿論焦點。該學校消除網癮的方式是否合理?戒除網癮機構亂象又該如何監管?   在國家層面尚無統一標準     這些戒網癮教學機構,並沒有任何規範標準甚至統一教學大綱,戒網癮機構職能憑經驗甚至「想像力」來幫助學生戒除網癮。
  • PC管打、喝菸灰水,暴力「戒網癮」學校為何屢禁不絕 | 長城評論
    豫章書院倒掉之後,「豫章書院式戒網癮」依然有市場,根本原因是,解決一個豫章書院或是多少個類似的培訓機構,並沒有解決那些「問題孩子」家長們的需求:孩子網癮需要戒、叛逆性格需要矯正、厭學逃學症需要治……正是這些家長需求,決定了「戒網癮」或叫「素質教育培訓」市場的繼續存在。
  • 用PC管打、喝菸灰水,暴力「戒網癮」學校為何屢禁不絕|長城評論
    豫章書院倒掉之後,「豫章書院式戒網癮」依然有市場,根本原因是,解決一個豫章書院或是多少個類似的培訓機構,並沒有解決那些「問題孩子」家長們的需求:孩子網癮需要戒、叛逆性格需要矯正、厭學逃學症需要治……正是這些家長需求,決定了「戒網癮」或叫「素質教育培訓」市場的繼續存在。
  • 學生不聽話,老師可以體罰學生嗎?(案例分析)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老師體罰學生的新聞,那麼生活中學生在學校不聽話,老師是否可以體罰學生呢? ,也批評了小聰,小聰也沒有改正,反而更加調皮不聽話,有一次班主任老師上課時,小聰仍是如此,班主任老師叫小聰到操場去跑步及罰站,請問這個老師可以這樣做嗎?
  • 戒網癮學校的時代結束了嗎
    「戒網癮」的學校始終存活在我們生存的大地上,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許多青少年對於網絡的依賴日益加強,「網癮」在父母的眼裡好比洪水猛獸,於是戒網癮的學校成為了這些父母唯一的救命稻草。《穿越火線》原型:臨沂市網絡成癮戒治中心(楊永信)近日由鹿晗和吳磊主演的穿越火線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個片子中也展現了一部分戒網癮學校的模樣。肖楓為了自己的朋友阿明潛入了網癮中心本片很直接地點出了「楊教授」,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電擊狂魔楊永信,他的笑容在陽光下依舊透露出幾分可怕。
  • 孩子不聽話打不打?能否在「棍棒教育」和「賞識教育」中找到平衡
    有家長在頭條提問:孩子不聽話,打還是不打?我想沒有父母忍得住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不打,所以我認為孩子不聽話,可以打。我支持適當的體罰。我們現在的教育,有些「矯枉過正」,具體表現在「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等教育形式上。
  • 少年命喪戒網癮學校 專家: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少年命喪戒網癮學校 專家: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原標題:    □ 法制網記者 姜東良 徐鵬   4月16日,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的山東雅博教育培訓學校(以下簡稱雅博教育)發生一起命案,學校兩名教員在控制一名13歲學生的過程中致該學生窒息死亡
  • 「戒網癮電擊教授」楊教授 竟然出現在遊戲題材的網劇裡?!
    比如某一段劇情中,主角之一阿明的父母覺得阿明打遊戲打得太上頭,懷疑孩子人生會毀於網路遊戲。於是各種打聽給孩子戒網癮的辦法,最終強行把孩子送到了網戒中心的楊教授手中。    楊永信教授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06年,那時網絡已經普及,青少年的網癮問題讓許多家長頭疼不已。當時在楊永信的牽頭下,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立了「網絡成癮戒治中心」,負責網癮青少年的救治工作,這也就是劇中網戒中心的原型。
  • 孩子被父母強制送進戒網癮學校,現狀讓人心酸,家人:後悔不已
    文|秘籍君關於豫章學院,去年鬧得沸沸揚揚,這類的網癮學校也進入大眾視野。人們開始了解,這些收著高昂學費的,所謂的戒網癮的學校,實則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所以人們排斥,加強關注。而這也是千名受害者,共同站起來努力的結果。
  • 家有不聽話的熊孩子,打?還是不打?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知乎上有個熱議的話題叫「五六歲小孩非常不聽話,打了怕給他留下陰影,不打他仍不聽話,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家長在底下討論,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總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一天24小時有20個小時處於想揍孩子的階段,但是又怕打孩子會給他造成心理陰影,認為爸爸媽媽不愛他了。
  • 戒網癮學校是正路還是不歸路?答主:多陪孩子效果更好
    有的家長雖然明知道這類「戒網癮」學校會採取體罰的手段來管教學生,但只能寄希望於這些學校,因為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墮落下去。對於這類新聞,我們常常關注到戒網癮學校的黑暗面,這件事先放下不談,想一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機構?很顯然,這是父母的決定,絕對不是孩子自己的想法。
  • 少年命喪戒治網癮學校 專家:對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有負責人說,學校之前也招網癮學生,雅博教育出事後,教育局不讓辦了,所有學生都遣散了。「有網癮的這些孩子都很聰明,只不過由於家庭關愛和父母責任的缺失,一時誤入歧途,但通過學習教育是可以矯正不良行為的,我這些年培訓了2000多個孩子,絕大部分都轉化成功。」
  • 長安劍:從電擊療法到豫章書院,為什麼戒網癮逃不出暴力手段
    用來打學生的戒尺是大號鋼尺,龍鞭也是鋼筋做的。有人見到一個小女孩受鞭時,有幾下沒打準,打碎了旁邊的大理石地磚。近日,這所位於江西南昌的豫章書院,以戒網癮之名,對學生進行體罰、囚禁、暴力訓練,引起眾多網友的憤怒。10月30日晚,南昌市青山湖區發布通報表示,經調查,網帖反映的問題部分存在,書院確有罰站、打戒尺、打竹戒鞭等行為和相關制度。
  • 又一所「戒網癮」學校被曝光,戒網癮需要依靠暴力嗎?
    暴力「戒網」,時常出現意外在戒網癮學校裡,文化課並不是主要課程甚至不包含在授課範圍內,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讓「問題青年」學會感恩和責任,「得到心理上的疏導」。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家長要付出的金錢也不少。今年8月剛剛發生一起學生在戒網癮學校死亡的案例,安徽阜陽的劉女士曾將希望寄托在一所「戒網癮」學校上,期待經過一段時間的封閉式特訓能讓兒子洗心革面。於是將孩子送去接受為期180天的隔離封閉式成長輔導,費用是2.2萬餘元。沒想到才送去兩天,就接到電話說她的兒子出事了,等她再見到兒子時,是在殯儀館,兒子已經死亡,遺體遍布傷痕口鼻有血。這兩天裡究竟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