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物醫藥股市整體呈現下行態勢,但仍然有投資者從一大堆渣滓股中淘到一些「金股」。近日,美國GEN網站公布了2016年華爾街十大生物醫藥股贏家和輸家排行榜。
兩份榜單分別列出了華爾街2016年股價下跌和上漲前10名的生物製藥類公司,包括公司從2015年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30日)至2016年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30日)的收盤價,按照收盤價之間的百分比(跌幅或漲幅)排名。
名單上的輸家都輸在哪裡?
對比近三年GEN《十大華爾街生物製藥公司輸家》可以發現,2016年是近三年來最糟糕的一年。2014年名單上第10位的公司股價的年跌幅為57.2%,2015年第10家公司的跌幅達到81.9%,而2016年則「更上一層樓」達到了85.4%。
對一家上市生物製藥公司來說,最壞的消息莫過於投資者拋售公司股票,而投資者拋售股票的舉動大多因為製藥公司爆出了負面新聞。通常,公司負面新聞無外乎臨床試驗或者整個臨床項目失敗,公司裁員或管理層人事變動等等……
2016年華爾街「輸家」名單中包括小到中等市值的生物製藥公司,雖然說公司的股價波動在所難免,但如果股價持續暴跌,將會引起公司財務危機從而讓面臨被收購的困境。因為這些較小的公司開展的項目往往比較少,所以一個項目的失敗必然導致了面臨比那些生物製藥巨頭公司更大的危機。
以下是「輸家」的失敗情況說明:
10.Dipexium Pharmaceuticals
公司專注於開發和商業化外用抗生素Locilex。2016年10月25日,公司披露其糖尿病足潰瘍候選藥物Locilex®(pexiganan cream 0.8%)在兩次III期臨床試驗中失敗,公司股價立刻從$12.75跌至$ 2.80,下跌78%。繼而公司股票在2016年剩餘時間裡保持平倉,但在12月14日和15日再次落到$1.25的最低點。
9.Anthera Pharmaceuticals
這家生物製藥公司,2016年上半年股價一直在3~4美元之間徘徊。直到秋天,因兩種藥物的臨床試驗相繼失敗使得其股票在年末發生了大幅度波動。
11月10日,系統性紅斑狼瘡候選藥物Blisibimod未達到III期CHABLIS-SC1試驗的主要終點,股價下跌32%。12月,SollpuraTM在具有外分泌胰腺功能不全的囊性纖維化患者中未能通過III期臨床試驗,股價又下跌68%。12月30日收盤時已跌至$0.65。
CytRx Corporation是一家專注於抗腫瘤藥物研發的公司。2016年4月25日,公司臨床開發團隊的兩名成員榮幸地在「PharmaTimes年度臨床研究員(美洲賽區)」中獲得金獎,股票達到了$3.49。在此之前,公司股價一直在$3.49以下波動。
7月12日,公司股價從$2.51跌至$1.01,原因是公司的潛在候選藥物Aldoxorubicin在治療軟組織肉瘤(STS)的III期臨床試驗中未及主要終點。最終在2016年收盤日落至$0.37的最低點。
Fibrocell Science 在自體細胞研發領域處於領先地位,2016年公司的股價因為其主要候選藥物Azficel-T而幸運上漲,隨後又因該藥物大幅度下跌。
自2月10日和11日股價跌至$2.12後,4月22日再次反彈至$3.32,主要原因是公司對外宣布完成了最後一次臨床病人就診,即將進行Azficel-T的II期臨床試驗分析。不幸的是,該試驗最終還是失敗了,公司的股價也下跌近37%。6月29日,股價跌至將近$1.13,公司表示終止研發Azficel-T,並裁員50%,但依然無濟於事。
6.Marinus Pharmaceuticals
2016年6月13日,公司披露候選藥物ganaxolone在評估成人中樞神經系統選擇性GABAA調節劑的III期臨床試驗中產生耐藥性,最終導致臨床失敗。因此股價從幾天前(6月10日)的$5.34暴跌近70%至$1.62。
雖然,下半年,公司又宣布候選藥物ganaxolone在脆性X症候群、PCDH19兒科癲癇和癲癇持續狀態的臨床試驗成功,但並未導致股價反彈回上半年的水平。
2016年7月26日,公司宣布其主要候選藥物galaterone在III期ARMOR3-SV臨床試驗中失敗,股價立刻從$5.2跌到$1.1。該試驗是galaterone與Xtandi®(enzalutamide)在治療初始轉移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對比性試驗。試驗失敗三天後,公司又宣布裁員60%的計劃。12月22日,Otic Pharma公司表示將成為Tokai Pharmaceuticals的主要股東,使得公司股票上漲至$1.21。
2016年4月15日,公司用於治療成人肢端肥大症的藥物Mycapssa™未通過FDA審批,並得到回覆說需要另一個臨床試驗,導致公司股價在下一個交易日(4月18日)從$10.17暴跌至$3.75。6月14日,公司表示裁員33%,公司股價再次從前一日的$2.8下跌8%至$2.57。
2016年公司的股票因為FDA的兩起事件而應聲下跌。11月2日,FDA相關機構在諮詢委員會議之前發布了一項關於抗生素solithromycin的初步審查,突出強調了「肝毒性的重要安全信號」,即表示該藥在對肝臟的影響方面缺乏充足的數據,導致公司股價從前一天的$18.65下跌近61%至$7.3。
此外,公司又出現生產安全問題,陷入等待額外的臨床安全信息和生產製造設備安全性檢查的境地中,再次導致股價暴跌57%,從每股$6.1跌至$2.6。
公司用於治療溼性老年黃斑病變的藥物Fovista®(pegpleranib),與諾華製藥的Lucentis®相比,其兩次III期臨床試驗中效果均不佳。2016年12月12日,公司承認該臨床試驗失敗,一度導致公司股價下跌86%,從前一交易日的$38.77跌至$5.29。
公司通過裁員80%做出了回應,但無濟於事。事實上,在宣布Fovista失敗之前,公司的股價就處於下跌狀態,從9月27日的$59.39下跌48%至11月3日的$30.85,之後由於Fovista的預期試驗結果良好而回升。
1.Concordia International
2016年2月~7月,公司的股票徘徊在$20左右。4月21日這天公司發起策略回顧引起股價突然上升25%,跳到$30.5。8月12日,公司暫停其季度股息,並降低其財務前景,且第二季度的業績沒有達到分析師的預期,股價從前一天的$16.36下跌38%至$10.13。
之後又在11月8日繼續暴跌82%,落到2016年最低點($1.83)。在此前一天,公司報告因競爭產品的壓力導致季度同比收入下降。另外由於管理層變動(10月21日,CEO Mark L. Thompson宣布離職),公司宣布暫停發布財報。
來源:GEN Exclusives
編譯: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