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價格戰 臺灣各量販犧牲上億毛利

2020-12-22 聯商網linkshop

  
   (量販店業者迎接中元節檔期,紛紛舉辦促銷活動,推出熱門的拜拜商品,全力搶市。圖為家樂福推出餅乾、泡麵、飲料等低價商品。)

  風災剛過,批發市場魚肉蔬果價格已上漲兩至三成,量販店中元節促銷陸續起跑,生鮮魚肉價格並未調漲,甚至還較風災前便宜一至兩成,嚴重傷害毛利;市場估計,三大量販店今年中元節為打價格戰,生鮮魚肉毛利將損失上億元。

  量販店往年中元節促銷檔期達20天,業績佔年度業績的10%到15%,估計家樂福、大潤發、愛買等三大量販店,中元節檔期營收將衝高至120億元。但今年受風災影響,粗估因吸收魚肉蔬果的漲價,將影響毛利1%,也就是今年中元檔期,量販店犧牲至少1億元的毛利。

  量販店業者原訂促銷的魚肉蔬果,恐受風災影響造成供貨吃緊。量販業者表示,「DM已印好,不會改變促銷計劃,會盡力達成足量供貨目標」。

  愛買首波以水果、葉菜為促銷主角,每天規劃單日特價生鮮,價格比傳統市場便宜一半以上。愛買營運長莊金龍說,風災過後,蔬果葉菜除價格上漲外,後續供貨是否穩定,更讓採購相當憂心。莊金龍說,估計第一檔在生鮮部分,至少就要犧牲毛利近千萬元。

  家樂福公關經理林夢紹說,很多人擔心拜拜必備的肉品蔬果漲價,但目前雞、魚、豬肉等促銷商品價格穩定,如拜拜用的大土雞2公斤210元,比去年便宜15%。

  罐頭、飲料也是中元節必備的重頭戲。今年原物料價格稍稍回穩,拜拜用的商品促銷殺價更深。林夢紹表示,最熱賣的油、飲料、罐頭、泡麵、醬油等,今年都出現不到百元就可買到整箱泡麵或一桶食用油。

  大潤發營銷經理何默真說,賣場還未感受到農損後的生鮮漲價壓力,還可賣一隻雞99元,但愈接近中元節,生鮮價格應會上漲,目前會朝足量供貨方向努力,儘可能在促銷期間不缺貨。

  量販業者不擔心賠錢賣,但煩惱足量供貨的問題,因此各量販業者的生鮮採購已經動員,展開搶貨大戰。

  量販業者觀察,第一波漲價的以葉菜、蔬果為主,第二波才會反應魚肉價格,尤其是愈接近中元節,對三牲需求大增,將是魚肉價格飆高的時期。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
 
  另訊:統一超預購 逾千萬落袋 
 
  超商業今年也加入中元節大戰,其中以7-Eleven的動作最大,7月底就以預購方式推出整箱飲料、三牲熟食與金紙等中元節商品;統一超商公共事務部經理林立莉說,中元節預購商品以整箱飲料的買氣最好,已賣出超過4萬箱,帶進逾千萬元業績。

  7-Eleven、全家、萊爾富今年複製年菜預購與年節禮品銷售經驗至中元節,特別鎖定整箱飲料、泡麵、罐頭等乾貨類商品進行促銷。超商業者認為,超商的便利性優勢無可取代,因此瞄準小區與小家庭採購,預期中元節檔期業績可較去年成長三成以上。
  (經濟日報 記者李至和、謝柏宏)

  附:「中元節」介紹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節日的慶祝活動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長達一個月。
  
  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佛教強調孝道;道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佛教徒慶祝中元節的儀式稱為「盂蘭盆會」,慶祝中元節不僅是為了拜祭死去的親人,對佛教徒來說,這也是紀念目蓮的日子,藉以表揚他的孝道。
  
  目蓮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根據《大藏經》的記載,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四娘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指示,於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食物。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
  
  道教徒相信,從農曆七月初一起,陰間打開鬼門,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間來接受奉祭。人間為了免受鬼神的幹擾傷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設「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以安撫那些無主孤魂。

相關焦點

  • 中元節 量販店火拚拜拜檔
    華夏經緯網8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中元節量販店除了集中拜拜商品的火力之外,全面性的不打烊營業也是重點,各家業者不約而同的以延長營業時間下戰帖,除了耐力賽之外,存貨庫存的控管、人力資源的調配、進貨與補貨的流暢,都是各店較勁的暗盤;對消費者來說,熱門商品的促銷與拜拜商品的一次購足性,則是業者絞盡腦汁的方向。
  • 臺灣:量販店鞏固客源 在會員卡上大做文章
    量販店鞏固顧客忠誠度,在會員卡上大做文章。家樂福和銀行配合加入Visa payWave商店,加快會員的結帳速度。愛買11月也將針對Happy Go會員推出「美食折扣」,增加會員在非假日的來店次數。  家樂福去年5月推出會員計劃,是三大量販店中最晚推出的業者。但家樂福的好康卡與聯名卡,到今年9月中旬就突破300萬張,目前仍在持續的成長。
  • 臺灣量販店搶佔圖書市場 家樂福率先開戰
    家樂福強調,「推出暢銷書六九折的毛利犧牲,全由自己吸收,並未要求供貨商配合折扣」。  出版業者對圖書折扣向來戒心甚深,尤其是正在榜上的暢銷書,更不希望通路破壞價格,引發全面性的價格戰。城邦不諱言地表示,「對家樂福已經進貨的圖書無法幹預,但在促銷期間若是缺書,不會積極補書」。
  • 臺灣各大量販店紛改裝 邁向精緻化
    量販店競爭越來越激烈,不但各家量販相繼成立查帳小組、宣示「我最便宜」,日前全聯、楊聯社合併,壓低民生用品價格,搶食零售大餅,也對量販、超市通路形成壓力。萬家福營運企劃部襄理李艾臻表示,為求自保,量販業者必須轉型,滿足消費者多方面的需求。
  • 臺灣好市多:堅持低毛利與會員費策略
    在臺灣,量販店付費會員制曾被認為行不通,然而目前臺灣好市多卻有4家分店擠進全球560家分店業績的前20名。業績表現亮麗,張嗣漢卻謙虛地說:「業績好,其實功不在我,而是所有員工的努力。」      「法國松露巧克力(Truffettes de France)進貨囉!」
  • 民生用品喊漲量販店不加價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隨著國際原料不斷喊漲,臺民生用品也開始吹起漲價風,包括衛生紙、米、油、塑料商品等平漲幅高達20﹪之多;不過由於10月起正逢量販店周年慶廝殺得正火熱之際,加上業者之前已經率先大宗低價採購,因此至年底前量販店的商品價格仍平易供應市場需求,不過到了明年可就難保廠商與通路能繼續吸收成本維持低價策略。
  • 臺灣中元節習俗:拜好兄弟
    在臺灣,七月最盛大的祭典,無疑是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度。中元普度其實是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的結合。臺灣民間俗稱孤魂野鬼為「好兄弟」,中元節普度孤魂野鬼就稱為「拜好兄弟」。據溫振華《農曆七月普渡》,「中元普渡的祭典成為十九世紀以後,臺灣社會區域人際網絡連結重要媒介。」中元節祭祀的好兄弟,許多是為了保鄉衛民而犧牲的。在祖籍別意識強烈的時代,不同祖籍別的人群各自透過中元節祭典,形成自己的集團,彼此團結,共同面對敵人。
  • 地板「價格戰」依舊慘烈 敢問企業路在何方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儘管利潤一再被攤薄,部分地板企業對於價格戰仍舊十分偏愛,但這以犧牲利潤為代價來獲取營銷額的增長方式無異於飲鴆止渴。眼看「價格戰」成為新常態,「高毛利」現象難再現,地板企業路在何方?
  • 閩南人怎麼過中元節 廈漳泉及臺灣祭拜方式各不同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今天是中元節,廈門大街小巷的居民都會在家門口擺桌,放上祭品,祭拜先人。閩南今天還有特別的民俗普渡,讓廈門地下的「先民」們得到更好的待遇。  記者昨日走訪了市場發現,各種祭拜物品非常受歡迎,商家說,比平時多銷好幾倍。
  • 臺灣中元節活動場面盛大 另類普度品吸睛(組圖)
    臺灣中元節活動場面盛大 另類普度品吸睛(組圖) 2010年08月25日 10:3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
    零售業處於分化期,複合店、單品店、大型專賣店、量販店、購物中心、家庭用品中心等各業態興起;同時,便利商店也高速發展,除了統一超商,更有全家、萊爾富、OK便利商店陸續展店2000年代以後――經濟停滯期:臺灣生產總值GDP為5083.06億美元。現經濟增長驅動力主要為高科技產業、石化產業、通貨膨脹。個人實質所得減少,失業率提高。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
    零售業處於分化期,複合店、單品店、大型專賣店、量販店、購物中心、家庭用品中心等各業態興起;同時,便利商店也高速發展,除了統一超商,更有全家、萊爾富、OK便利商店陸續展店2000年代以後——經濟停滯期:臺灣生產總值GDP為5083.06億美元。現經濟增長驅動力主要為高科技產業、石化產業、通貨膨脹。個人實質所得減少,失業率提高。
  • 臺灣寫真:中元節街頭節味濃 臺北倡以米取代金紙
    中新社臺北9月5日電 題:中元節街頭節味濃 臺北倡「以米取代金紙」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9月5日是農曆七月十五,是祭祀先人的中華傳統節日之一。臺北計程車司機許文宗告訴記者,中元節在臺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民間有個說法,農曆七月是地府鬼門大開的時候,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尋求供奉。普通百姓從七月一日開始就「禮敬亡靈」。中元節「拜鬼」,不但要祭拜故去的親人,而且也要顧及「孤魂野鬼」。圖為臺北市政府的中元節普渡儀式現場。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58產業基金行研
    零售業處於分化期,複合店、單品店、大型專賣店、量販店、購物中心、家庭用品中心等各業態興起;同時,便利商店也高速發展,除了統一超商,更有全家、萊爾富、OK便利商店陸續展店 2000年代以後——經濟停滯期:臺灣生產總值GDP為5083.06億美元。現經濟增長驅動力主要為高科技產業、石化產業、通貨膨脹。個人實質所得減少,失業率提高。
  • 中元節
    佛教徒稱之為盂蘭盆節,道教則稱之為中元節。「盂蘭盆」一詞,來自佛經中目蓮救母的故事,是梵文U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也就是解救在地獄裡受苦的鬼魂。中元節是地官赦罪之日,因此道士都在這一天誦經,做法事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   因為盂蘭盆節和中元節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普渡眾生,時日一久,兩者之間的界線就逐漸模糊,形成目前這個以孝順、博愛為宗旨的節日。
  • 臺資百貨量販店大陸開山劈土:與跨國公司叫板
    臺灣菁英佔據量販店管理層      在量販店方面,在臺灣經營的國際性品牌如法國家樂福、荷蘭萬客隆以及具有臺商色彩的好又多、樂購和大潤發等連鎖量販店,目前掌舵的管理層,多數都是十多年來臺灣量販店市場所培養出的來的菁英。
  • 量販KTV:新潮大媽當麥霸
    記者電話聯繫了銀樂迪、好樂迪、嘜歌、金歌等杭州知名量販KTV品牌,相關負責人普遍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老年客戶數字在增長。  李阿姨是金歌的老客戶了,會員卡都辦了兩回了。「這裡環境好,離我們鍛鍊的地方又近,我們都退休了,來唱個歌感覺很不錯,還有自助餐吃,很實惠,我上禮拜就來了三回。」一起來的何阿姨也附和道:「我們常來,這個KTV,我女兒還是我介紹來的!」
  • 量販店近日百種商品促銷
    華夏經緯網10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因10月31日又是臺「萬聖節」的日子,量販店炒了幾年的的變裝搞怪商機,到今年不僅提早登場而且商品種類也增加超過百種以上,由於大宗進口的優勢,因此甚至連進口商品也有比市價打8折的促銷價,預計在「萬聖節
  • 藥店經營:高毛利容易 高增長不易
    作者:郝嵐(中國藥店雜誌社常務副主編) 在「奶粉進藥店」的熱潮中,帶著「賣奶粉不賺錢」這一國內藥店共同糾結的問題,最近隨團考察了臺灣藥店奶粉經營情況